APP下载

杨基词简论

2013-04-11杜运威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清平乐

杜运威

(淮阴师范学院 研究生处, 江苏 淮安 223300)

杨基词简论

杜运威

(淮阴师范学院 研究生处, 江苏 淮安 223300)

杨基是明初著名词人,明清以来评论家对其词作成就多有肯定。杨基词的内容主要有:一是羁旅行役、天涯漂泊的生活词;二是清新雅令、俊逸风流的咏物词;三是比兴抒怀、感情真挚的言情词。艺术上主要表现为:清新俊逸,自然美丽;抚今痛昔,凄婉缠绵;运用比喻和叠词,以及笔调委婉含蓄等。

杨基;词;思想内容;艺术表现

杨基,字孟载,号眉庵,先世蜀嘉州人,祖父在吴中做官,遂安家苏州吴县。杨基是元末明初的著名诗人,与高启、张羽、徐贲并称“明初四杰”,有《眉庵集》传世。《眉庵集》共12卷,前11卷为诗,第12卷为词。现据杨世明、杨隽校点本《眉庵集》 统计,其中有词作71首,辑佚6首,总77首,共使用词调43种。

吴梅对杨基词评价颇高:“眉庵词更新俊可喜,尤宜于小令。如《清平乐》《浣溪沙》诸调,更为擅场……与中叶后元美(王世贞)、升庵(杨慎)诸作,不可同日语矣。”[1]黄拔荆认为杨基词“深沉不如刘基,疏放不如高启”,但“他学《花间》,而能以凄婉纤丽出之,其格调与宋末词社诸家更为接近”[2]34。不过也有人认为杨基词略胜于高启:“杨氏诗次于高氏,而词则差胜。”[3]谭兴国给出的评价较为客观:“他的词,不同于婉约派的温、柳,也不同于豪放派的苏、辛……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子,实在不是容易的事。”[4]学界对杨基诗多有关注,而对其词则关注不够,笔者不揣浅陋,略加探论。

一、词作内容

杨基词写景咏物的居多,而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的词较少,且有些寄托个人感情的词表现得也比较模糊。这不是由于杨基的眼界狭窄,也不是因其没有复杂的思想感情,而是当时政治环境所迫。杨基的词多为入明后所作,而朱元璋称帝后,“积极提倡理学,采用八股取士,大兴党祸和文字狱,用以钳制人们的思想。这样黑暗的政治,无疑对知识分子具有强大的压力,造成他们的孤危与恐惧,严重地束缚了他们的思想。因此,不能不影响到文艺创作的发展”[2]3。

(一)羁旅行役、天涯漂泊的生活词

自入明以后,杨基因仕途原因而辗转各地,因此词中常有“漂泊”的字眼。如“不似柳花,长任恁漂泊。”①杨基:《眉庵集》,杨世明、杨隽校点,四川巴蜀书社2005年出版。本文所引杨基词均见此本,以下注略。(《多丽·春思》)“倏来还去无拘着。无拘着,山遥水远,任伊漂泊。”(《忆秦娥·絮》)而更多的是描写

今年重九,被闲愁,孤负一番时节。菊蕊青青香未吐,知我无心攀折。紫蟹凝霜,金橙喷雾,旧事凭谁说。故山何处,暮山无限红叶。 遥想响廊西,涵空阁上,水与云相接。回首十年成一梦,却倚西风伤别。料得明年,人虽强健,双鬓都成雪。且须沽酒,与君低问明月。

按风俗,重阳节这天该是亲人欢聚的日子,可是对于一个异乡的游子来说,只能更增加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表达相似情感的词作还有《西江月·巴陵雪夜》《如梦令·旅中感旧》《谒金门·临湘雪夜》《洞仙歌·衡阳道中》《小重山·祁阳道中闻蛙》《二郎神·旅中春晓》等。

(二)清新雅令、俊逸风流的咏物词

杨基在这一类词中,景物描写细致入微,尤其能抓住景物的特征,生动传情,可谓“清新雅令,俊逸风流”[5]40。如《清平乐·折柳》:

欺烟困雨,拂拂愁千缕。曾把腰枝羞舞女,赢得轻盈如许。 犹寒未暖时光,将昏渐晓池塘。记取春来杨柳,风流全在轻黄。

这是一首咏柳词。清陈霆《渚山堂词话》云:“状新柳妙处,数句尽之,古今人未曾道著。歌此阙者,想见芳春媚景,暝色入帘,残月戒曙,身在方塘之上,徘徊容与也。”[6]8但吴世昌对此词则颇有异议:“‘将昏渐晓’四字其实不通,昏则近晚,晓则日出,岂有近晚日出之时?何不思之甚也。”[7]笔者认为,“将昏”和“渐晓”不能坐实理解为客观时间。“将昏”其实是天快要黑了但还未全黑,“渐晓”是天快要亮了但还未全亮。这种意境与上文“犹寒未暖”是相对应的,与刚刚长出嫩芽还未成荫的“新柳”也是相对应的。

杨基偏爱花,故多首词里都有“花”字。如“楼下是谁家?一株含笑花。兰舟休远去。只就花边住。花影上牙樯。梦魂今夜香。”(《菩萨蛮·花边夜宿》)“听高楼、数声羌笛,管多少、梅花惊落。”(《多丽·春思》)“月华今夜黑,全见梨花白。”(《菩萨蛮·梨花夜月》)“柳花飞尽,鱼鸟无音信。”(《千秋岁·春恨》)

(三)比兴抒怀、感情真挚的言情词

通过眼前各种景物的描写,含蓄地表达作者有口难言的苦衷,这才是杨基词中最有魅力的部分。“因为有郁愤牢骚,故风流中亦见块垒,因为痛苦而聊作旷达,反而更见深刻。它们不像前一类作品那旅途中的所见所闻,这些词无不透露其漂泊生活的困苦。如《念奴娇·壬子重阳感旧》:么妩媚可人,却更见风骨,也更有力度。”[5]42

“只知人有万千愁,花枝更有愁千万。”(《踏莎行·暮春见花》)作者在愁什么?翻开这一首首意蕴深远的词才发现:有年岁已高,仍然漂泊不定、功业未就的怀才不遇之愁;有客居他乡,渴望与亲人、友人团聚而不得的思念之愁;有对人生未来、对社会未来无尽的担忧之愁。如《踏莎行·暮春见花》:

白皱沾苔,红轻惹絮。落后堆积无层数。当时开折赖东风,飘零还是东风妒。宿雨初晴,低烟欲暮。绵绵芳草迢迢路。绿阴深处听啼莺,莺声更在深深处。 浅碧凝须,轻红染瓣。东风着意催初绽。不须抵死恨开迟,迟开却得迟迟看。醉眼微醒,羁魂欲断。斜阳流水东西岸。只知人有万千愁,花枝更有愁千万。

陈霆《渚山堂词话》卷一云:“‘当时开折赖东风,飘零还是东风妒’意甚悽婉。”又云:“‘绿阴深处听啼莺,莺声更在深深处。’语意蕴藉,殆不减宋人也。”[6]8花的开放有赖东风吹拂,如今花儿反而飘零,乃因东风妒花之美。这首诗有影射当时政治之意,表达了作者对百姓生命的担忧,对社会未来的极度茫然。

二、艺术特点

(一)清新俊逸,自然美丽

杨基的诗具有工秀轻俊的特点,难能可贵的是,杨基的词也同样具有轻俊的特点。如《清平乐·新柳》:“犹寒未暖时光,将昏渐晓池塘。记取春来杨柳,风流全在轻黄。”三言两语就将柳的妩媚姿态逼真地展现出来。又如《菩萨蛮·梨花夜月》:“水晶帘外娟娟月,梨花枝上层层雪。”词人化用典故,营造了花月两模糊的意境。再如《清平乐·江宁春馆写怀》:“归来茅屋三间,桃花流水潺潺。莫向窗前种竹,先生要看西山。”展现出一幅心旷神怡的田园生活图,更突出了作者隐逸生活的愉快。

(二)抚今痛昔,凄婉缠绵

古人词话大多关注杨基词清新俊逸的特点,而很少提及其蕴藏无限愁思的感怀之作。其实,他很多词貌似写景,实则抒情,而且总蒙上一层淡淡的忧愁。这才是杨基词最为感人之处。有学者将其词中之愁分为三种类型:“骚人闲愁、离愁别恨和滞宦愁情。”[8]确乃如此。比如有的是面对美丽景色的由盛而衰,勾起了自己内心的怜惜之愁:“欺烟困雨,拂拂愁千缕。”(《清平乐·折柳》)有的是对暮春时花的凋谢的惋惜:“只知人又万千愁,花枝更有愁千万。”(《诉衷情·秋雨》)有的是对春天逝去的怨恨:“柳花飞尽,鱼鸟无音信。杯减量,愁添鬓。” “春色匆匆愁里度。”(《青玉案·江上闲居写怀》)有的是对秋天来临的感怀:“恨一点飞鸿,数声柔橹,都不带愁去。”(《夏初临·首夏书事》)

(三)多种艺术手法的运用

其一,比喻手法的运用。如《清平乐·新柳》一词,整篇运用比喻的手法,描绘出了柳的独特形象。上阙写柳的姿态,将垂垂的柳枝、娇嫩的柳絮等用拟人化的手法表现出来;下阙则从气候和外围景物来渲染柳的风韵。

其二,叠词的运用。运用叠词,可使词读起来朗朗上口,符合音律的需要,意境也更显得深幽。如“水晶帘外娟娟月,梨花枝上层层雪”(《菩萨蛮·梨花夜月》)、“菊蕊青青香未吐,知我无心攀折”(《念奴娇·壬子重阳感旧》)、“白发萧萧才几缕……桃花流水潺潺”(《清平乐·江宁春馆写怀》)、“正蔌蔌,俄扬扬,复纤纤”(《水调歌头·咏雪禁体》)、“绵绵芳草迢迢路”(《踏莎行·暮春见花》)等等。

其三,委婉含蓄的笔调。如《蝶恋花·春闺怨》:“新制罗衣珠络缝,消瘦肌肤,欲试犹嫌重。莫信鹊声相侮弄,灯花几度成春梦。风雨又将花断送,满地胭脂,补尽苍苔空。独自移将萱草种,金钗挽得花枝动。”女主人公虽几度梦见灯芯结花,但并未遇到好事。结尾两句明显是暗喻词人晚年在贬所遇赦希望的破灭。

纵观杨基词作,景色描写总是蒙上一层淡淡愁怨,显然这与杨基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杨基青年时颇有雄心壮志:“盖士大夫平时鉴观于往迹,习见于当世,有所感发兴慨不得行其志者,则必摅其所识所蕴,著之为言,以见其志也,又乌计夫时之尚不尚耶!”[9]因此他关心时政,积极入世,曾数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在元朝,读书人地位低下,即使参加科举也与他们的志向相差甚远,更何况当时民族歧视严重,怎能容纳杨基这样毫无政治、经济背景的汉人呢?入明以后,杨基的生活基本上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正因如此,其词才多表现羁旅行役、天涯飘泊之感。但是“通首虽极愁怨,而结处必不作聊寂语,是其用意处”[10]。这也正是其词作最令人陶醉之处。

[1] 吴梅.词学通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100.

[2] 黄拔荆.中国词史:下卷[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3] 刘毓盘.词史[M].上海:上海群众图书公司,1931:172.

[4] 谭兴国.蜀中文章冠天下—巴蜀文学史稿[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272.

[5] 张仲谋.明词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6] 陈霆.渚山堂词话[M].王幼安,校点.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7] 吴世昌.词林新话[M].吴令华,辑注.施议对,校.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308.

[8] 杨建,陈舒盈.杨基词中“愁”的审美内涵解读[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29(12):36-39.

[9] 杨基.眉庵集[M].杨世明,杨隽.校点.成都:巴蜀书社,2005:388.

[10] 冯金伯.词苑萃编[M]//唐圭璋.词话丛编:第2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1918.

[11] 陈欣.多重因素下的诗词风格交汇—论杨基七律的词化现象[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4):87-89.

(责任编辑:毕士奎)

A Brief Research into Yang Ji’s Poems

DU Yun-wei

(Graduate School, Huaiyin Normal University, Huai’an 223300, China)

Yang Ji is a famous poet in the early Ming Dynasty. Since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critics of Yang Ji’s poems have many positive comments on his poetic achievements. Its contents include: firstly, long-term business trip and the vagabond life poems; secondly, fresh, tender, and airy Yongwu poems; tirdly, metaphorical and sincere love poems. His art displays a fresh and natural flavor. He depicts lovesick and sad feelings. He is an artist in metaphor, the use of reduplicated words, and euphemistic tone.

Yang Ji; poems; contents and ideas; artistic expression.

I222.8

A

1008-7931(2013)05-0037-03

2013-06-20

杜运威(1989—),男,江苏灌云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明清文学。

猜你喜欢

清平乐
清平乐
清平乐·初冬夜半惊雷
清平乐·归老
再现宋人的服饰与饮食 从《清平乐》一窥宋朝之美
清平乐(1)
清平乐
萧娴《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
清平乐
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
清平乐·评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