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存在主义解读

2013-04-11丁立群

关键词: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茨威格萨特

丁立群

(山东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8)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LetterfromanUnknownWoman)(以下简称《信》)是被罗曼·罗兰称之为“灵魂的猎者”[1]47的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的代表作之一。大作家高尔基在1923年致信茨威格时对本作品曾给予高度评价,称此篇“以其动人的诚挚语调、对女人超人的温存、主题的独创性以及只有真正的艺术家才具有的奇异表现力,使我深为震动……由于对您的女主人公的同情,由于她的形象,以及她悲痛的心曲,使我激动得难以自制,我竟然毫不害羞地哭了起来”。[2]212-213确实,《信》中陌生女人哀婉动人的对小说家R十几年的爱的倾诉触动了太多人的心灵。无数的读者与学者也从爱情以及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角度对《信》做了各种解读。19世纪德国著名作家歌德的“我爱你,与你无关”的名句也曾一度成了《信》的最好概括。其实我自己初读此文时也被陌生女人对于爱情的痴狂所吸引,她那份如诉如怨的爱的绝笔让人动容。但随着对茨威格更多作品的阅读,我逐渐意识到这位几十年来“无端被视为不问政治的唯美主义者、通俗作家,甚至是个颓废作家”[2]9的作品有着无限的阅读空间。现在重读《信》时发现在陌生女人喃喃的倾诉和撕心的呐喊中其实包含着茨威格在一战后对人的生存意义及世界本质进行的思索。

人的存在是古今中外的学者们长久以来一直关注的哲学命题,但存在主义却是在一战后随着人的精神家园的丧失,人的异化、忧虑、悲观情绪的加剧应运而生。萨特(1905-1980),作为存在主义集大成者,他的许多论点一直被视为存在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至今无论是在哲学界,还是文学界,依然彰显着威力。当然,茨威格的创作并没有受萨特的影响,《信》于1922年发表时萨特才只有17岁,而1942年茨威格因二战中对时代的绝望结束自己生命时宣告萨特作为真正存在主义大师诞生的《存在与虚无》(BeingandNothingness,1943)一书还未出版。但曾“用功”地攻读哲学①1925年茨威格完成《与妖魔搏斗》一书,书中他选择荷尔德林、克莱斯特、尼采三人作为研究对象。并潜心研究过存在主义哲学的先驱索伦·克尔凯郭尔以及尼采①等哲学大家的茨威格不可能面对一战后的残酷现实而无动于衷。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反映世界的本质,这是存在主义的核心。而茨威格的写作也是强调“不要带着仓促写成的作品来见这个世界,而要首先了解这个世界的本质”。[3]129所以茨威格虽然没有像萨特那样明确地提出自己有关存在的哲学论点,但在《信》中却弥漫着浓厚的存在主义气息,而且二者在对人的存在问题上的思考也有很多不谋而合、异曲同工之处。

一、选择与承担

“我这一生实在说起来是我认识你的那一天才开始的”[4]210,“你是我的一切,是我整个的生命。世上万物因为和你有关才存在,我生活中的一切只有和你连在一起才有意义。”[4]215在陌生女人看来,她在未认识小说家R之前是不曾真正活过的,她的过去只是她再也不会想起来的“阴惨惨、乱糟糟的一团”[4]210,是她的自由选择——对R的爱,才使她找到了自己存在的意义,并在爱的生命追逐中实现了自我的本质。“存在先于本质”[5]3,这是存在主义哲学的经典论断。萨特认为,人偶然地来到这个荒诞的世界上,因为上帝死了,人没有任何本质可言,要想确立自己的本质必须通过一系列的自由选择和决策,如果不能按照个人意志做出自由选择,这种人就等于丢掉了个性,失去了自我,不能算是真正的存在。“人只是他企图成为的那样,他只是在实现自己意图上方才存在。”[5]14《信》中陌生女人一生对爱的执着追求确实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在我心里却产生了一个钢铁般的意志。我一心一意只想着一件事:回到维也纳,回到你身边。经过努力,我的意志得以如愿以偿,不管它在别人看来,是何等荒谬绝伦,何等难以理解。”[4]221

在强调“自由选择”的同时,萨特又指出“存在主义的第一个后果是使人明白自己的本来面目,并且把自己存在的责任完全由自己担负起来”。[5]5“人……从他被投进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就要对自己的一切行为负责。”[5]9我们看到在《信》中陌生女人确实谙知此理,多年来一直独自承担着选择的后果。因为在她见到R最初的瞬间就非常清晰地感觉到他“是一个具有双重人格的人……既有对外界开放的光亮的一面,另外还有十分阴暗的一面……我这个十三岁的姑娘,第一眼就感觉到了你身上的这种两重性,当时像着了魔似的被你吸引住了。”[4]213“你深怕干预别人的命运。……我不是责怪你!你并没有勾引我,欺骗我,引诱我——是我自己挤到你的跟前,扑到你的怀里,一头栽进我的命运之中”。[4]227-228“我宁可独自承担一切后果,也不愿变成你的一个累赘。”[4]230-231从这一点就不难理解为何那么多年来陌生女人一直保持着沉默,哪怕是有了他们的孩子,为了让他们爱的结晶过上优越的生活,她宁可做风尘女子也没有开口向R提出过任何要求。她知道让R“一下子得对另一个人的命运负责”,就意味着束缚他的自由意志,限制和压抑他的本性,他“一定觉得不是滋味。”[4]230所以她在选择执着于R的爱的同时又选择的是等待,等待着R某一天某一刻能够认出她,能够在她的爱中惊醒并自由选择去爱她,“自从我从童年觉醒过了以后,我这整个的一生无非就是等待,等待着你的意志。”[4]236“我等着,等着,等着你,就像等待我的命运。”[4]219可是等待陌生女人的命运是什么呢?

二、请识我在

“你,从来也没有认识过我的你啊!”这是小说家R收到来自陌生女人的信的第一句话,就如文中所言“这句话写在顶头,算是称呼”,也“算是标题”[4]208,因为整封信中像“从来也没有认识过我”,“你没有认出我来”这样的话语不时地从陌生女人的倾诉中跳出来呼应着此标题,不仅让R感到震撼,更是牵动着读者的心。“就是在这个时刻,你也没有认出我来——你永远、永远、永远也没有认出我来!”[4]236“我立即看出,你没有认出我来,没有认出当年的那个小姑娘,也没有认出后来的那个少女,”[4]238“所有的人都娇纵我,宠爱我,大家对我都好——只有你,只有你把我忘得干干净净,只有你,只有你从来也没认出我!”[4]241若陌生女人真抱有那种“我爱你,与你无关”的态度那她就不会有一遍遍来自心底的“认出我来”的呐喊,也不会有那种让人心痛的绝望。“我目不转睛地注视着你:‘认出我来,认出我来吧!’我的目光叫道”。[4]241“你没有认出我来,当时没有认出我,也从来没有认出过我。亲爱的,我该怎么向你形容我那一瞬间失望的心情呢。当时我第一次遭受这种命运,这种不为你所认出的命运,我一辈子都忍受着这种命运,随着这种命运而死;没有被你认出来,一直没有被你认出来。叫我怎么向你描绘这种失望的心情呢!”[4]224那陌生女人为什么如此执着渴望着被R认出,甚至把没被认识作为标题般置于信首呢?

“你的憎恶、冷酷、淡漠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形式,我在热烈活跃的想象出来的幻境里都经历过了——可是这点,就这一点,即使我心情再阴沉,自卑感再严重,我也不敢考虑,这是最可怕的一点:那就是你根本没有注意到有我这么一个人存在。”[4]224-225“我这么一个人的存在”,这才是问题的关键。萨特曾指出“肯定我与他人的基本联系是通过认识实现的”[6]296,别人是自己存在的条件,“他认识到除非别人承认他如此,他是不可能成为什么的”,也就是“对于我的存在,别人是少不了的”,[5]17人需要通过另一个人的介入来确认自己的存在。而陌生女人在R那儿始终是没被认出的,不被认识也就不会被记得,更无从谈及被爱着。所以陌生女人意识到十几年维持其生命的本质在R那儿是不存在的,那在她看来她生存的意义也被虚无化了,甚至连她自己都要怀疑自身的存在了。“在黑暗中躺在你身边的我究竟是谁啊?是从前那个心急如火的小姑娘吗,是你孩子的母亲,还是一个陌生女人?”[4]239“要是我确切知道,我在你心目中什么也不是,你从来也没有想过我一丝一毫,我又怎么活的下去呢!”[4]225“既然我对你来说虽生犹死,我又何必不乐于死去,既然你已离我而去,我又何必不远远走开?”[4]242所以在她们的儿子——她唯一爱的延续死后,死自然成了她得以解脱的最终选择。

死前没被认出,死后更是无济于事了,“今后你将永远也认不出我,永远也认不出我。我活着命运如此,我死后命运也将依然如此。”[4]242陌生女人既然知道这一点为何还要在死后让R看到这封信并强调此信的真实性呢?作为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代表之一的海德格尔有句经典话语“语言是存在之家”[7]269。语言不仅仅是一种人用以表达思想观念以及进行人际交流的工具,更是显现存在之为存在的一种方式,也就是存在正是通过语言向我们彰显自身的。“我一定要竭尽我的全力,振作起来,和你谈一次,就谈这一次。你啊,我的亲爱的,从来也没有认识过我的你啊!我要和你单独谈谈,第一次把一切都告诉你;我要让你知道我整个的一生,我的一生一直是属于你的,而你对我的一生却始终一无所知……我对你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请你相信我那向你吐露隐衷的痛苦的心所告诉你的一切。”[4]209-210“总得有这么一次,让我嚷一嚷,让我说出来……我这一次、就是这一次,不得不从心眼里把它们叫喊出来。”[4]232-233其实陌生女人的这些发自内心的呐喊的一个重要目的无非就是想通过这文字语言做最后一搏,证明自己曾经是真正的存在过的。但结果却是即使是她已走到生命的尽头,R捧着她唯一的一封来信也没有想起她是谁,“他长时间地凝神沉思。他模模糊糊地回忆起一个邻家的小姑娘,一个少女,一个夜总会的女人,可是这些回忆,朦胧不清,混乱不堪……终于构不成一个图形……他仿佛觉得,所有这些形象他都梦见过……然而也只是梦见过而已。”[4]243所以从R一开始“好奇”地看到这封信“是个陌生女人的笔迹”[4]208,到读完这长达二三十页的倾诉后“他两手哆嗦,把信放下”[4]243,此文最终强调的依旧是陌生,“陌生,可怕的陌生啊。”[4]236陌生女人想通过这封信证实自己存在的最后呐喊也是徒劳的,信在R那儿不过消解成了一场更加虚无的梦而已。

三、呐喊实质

陌生女人为爱而生、为爱而死的悲情一生与茨威格本人对当时世界的认识是分不开的。从小在维也纳文化氛围中熏陶的茨威格一直把自由视为自己一生的追求,“从少年时代起,在我心中最强烈的本能愿望是:永远保持自由和独立。”[3]358这点与“只有在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情况下才能呼吸生活的”[4]230。小说家R是极其相似的。但残酷的世界大战使他的理想逐渐破灭,“在巨大的风暴早已将世界击得粉碎的今天,我们终于明白那个太平世界无非是梦幻中的一座宫殿。”[3]5“战争的影子将漫延过我们那全部的时代,不会再从我这里消失;战争的影子笼罩着我日日夜夜的每一个念头”[3]480。《信》中虽然没有任何有关战争的描写,但却是茨威格面对一战后混乱无序的世界已经放弃了有朝一日重见世界希望的心态下创作的,“我抱着完全冷静、不积极的态度写了象《马来狂人》和《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这样一些中篇小说。”[3]336所以仔细读来陌生女人对其一生命运的诉说包含着茨威格在一战后面对残酷的现实对自己精神世界追求的一种深刻的思考。

正如文中陌生女人的来信使R“仿佛觉得有一扇看不见的门突然被打开了……百感千愁一时涌上他的心头,他隐约想起了那个看不见的女人,她漂浮不定,然而热烈奔放,犹如远方传来的一阵乐声”[4]243。战争的无情也惊醒了茨威格,使他认识到对自由的追求即使曾经是激情满怀,最终也不过如远方传来的乐声般飘渺不定,让人怀疑其真实性,到头来也会像陌生女人般“在遗忘的烟雾中消失得无影无踪”[4]240,都是虚无的。而且茨威格深知被人遗忘,生活在虚无之中对人的心灵造成的让人难以忍受的摧残,在《象棋的故事》中他在描述法西斯集中营的单独监禁时曾写道“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能像虚无那样对人的心灵产生这样一种压力”[4]402,“便是思想也忍受不了这空无一物的虚无之境”[4]403,而陌生女人那种自始至终没被R认出而产生的精神的隔绝以及自感“空洞”的存在更是让人不禁掩卷唏嘘,“世界上再也没有比置身于人群之中却又孤独生活更可怕的了。”[4]220这一点与存在主义哲学的观点也是一致的。存在主义认为世界是混乱的,没有理性的,在这茫茫的世界里人们普遍感到生活失去了意义,社会的动荡更使人感到人生的可怕,从而陷入了更强烈的孤独、寂寞的状态,“人是痛苦的”[5]6。所以《信》中“我心情恶劣,百无聊赖,茫茫然不知所从”[4]216,“由于期待、绝望而引起的地狱般的折磨”[4]228,“我冲着天主,握紧了拳头,管天主叫凶手,我心情悲愁,感觉昏乱”[4]231,所有这些不仅是陌生女人面对无望爱情时的心境,更是茨威格在自己精神世界幻灭时面对这个陌生世界的悲苦与绝望。“欧洲大地上几乎无休止的火山般的震撼……把我抛入一片空虚”,抛入“我不知该奔向何方”的境地里[3]1。

四、结语

小说家R看完陌生女人的来信最后是“悚然一惊”[4]243,不知你读完《信》后是否感受到心灵深处的震撼和共鸣,是否也能惊醒,从茨威格对人的存在的思索中思索一下自我的存在。你是会像陌生女人般在生命的尽头才发出绝望的呐喊,还是会及早就直抒“请认出我”的情怀?一战中茨威格曾在《战时日记》里就战争的感受做过如下记录:“杀戮惨不忍睹。现在多么需要有人来制止这一切。罗曼·罗兰和我现在在我们的通信中尝试的事情,可能成为榜样:迟早有一天必然会说出这句话:够了!为什么不能及时说出来呢。”[2]81-82确实,好多事情与其消极地等待不如积极主动地去说出来或做出来。

所以,茨威格通过《信》中陌生女人对爱的选择与承担,以及临死前爱的倾诉,传达给读者的不仅仅是一个令人深表同情和遗憾的凄婉的爱情故事,更是茨威格在一战后面对不可理喻的混乱世界自己精神追求幻灭时的悲痛心曲。但在茨威格“完全冷静、不积极的态度”[3]336下却蕴藏着他对残酷现实的愤怒呐喊,以及激发人们进行深刻自我反省并采取积极行动的潜在力量。萨特曾说过,人“除掉自己的行动总和外,什么都不是;除掉他的生命外,什么都不是”,所以行动吧,在行动的过程中就形成了自身。[5]14

[1]张晓青.斯·茨威格在中国(1949年-2005年)[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

[2]张玉书.茨威格评传:伟大心灵的回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斯蒂芬·茨威格.昨日的世界 一个欧洲人的回忆[M].舒昌善,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4]斯蒂芬·茨威格.斯·茨威格中短篇小说选[M].张玉书,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5]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M].周煦良,汤永宽,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6]萨特.存在与虚无[M].陈宣良,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7]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猜你喜欢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茨威格萨特
作家的办法
作家的办法
作家的办法
作家的办法
自因还是自为?*——萨特自因理论探究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从小说到电影
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改编缺失
萨特的电影剧本创作与改编述评
徐静蕾影片叙事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