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非公企业党建的规范化──以沈阳市为例
2013-04-11宋海琼张春艳
宋海琼,张春艳
(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沈阳110034)
非公企业党建,既是改革开放以来基层党建的新领域,又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因此,切实抓好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探索这一领域党建规范化建设,不仅可以使党组织和党员在非公企业中找准位置,明确职责,有力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而且可以使党建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这对于强化党对非公企业的领导,增强党在非公领域的影响力,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非公企业党建规范化建设的做法
探索非公企业党建规范化建设,沈阳市取得较好成效,受到中央和省级领导的肯定,曾作出“沈阳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规范化的经验值得重视”的批示。本文仅以沈阳市为例,简介推进非公企业党建规范化建设的基本做法。
第一,加大投入,增强非公企业党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全市各级党组织采取“政府扶持、党费补贴、企业资助”等办法,多方面筹措资金,帮助非公企业党组织配备电教设备、办公桌椅、党旗、党徽、报刊图书,建设活动场所等,为党组织开展工作提供基本的保障条件。全市新建改建非公企业党组织活动场所1015个,使有活动场所的企业党组织比例达到65%。
第二,抓好建章立制,提高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制度化水平。鉴于新建非公企业党组织制度不健全、工作不规范等普遍现象,全市进行了大规模的规范党组织的活动。其主要内容,一是从市管党费列支60多万元,为择优选出的400多家非公企业党组织统一印制“三簿三册”(即党组织会议记录簿、党员学习记录簿、组织生活会记录簿、入党申请人名册、入党积极分子名册、党员名册)。二是制作标准化展示板,把党组织职责、党员权利与义务、党员发展及教育管理、“三会一课”等基础工作制度简洁、直观地展示出来。全市已有1176户企业党组织规范了党建工作制度。具备“四有”(党组织活动场所、党员电教设施和学习资料、党建工作制度、党建宣传阵地)标准的党建工作示范点349个[1]。
第三,建设宣传阵地,为非公企业党组织开展工作营造氛围。为破解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氛围不浓,认识不高的难题,各级党委通过向非公企业党组织送一块党组织牌匾、送一面党旗、送一套党建图书,并组织挂牌、授旗、赠书等仪式,营造支持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浓厚氛围。非公企业党组织在企业内建立党建宣传角、党报党刊阅览区、党建工作展示板、党建宣传网页等党建宣传阵地,发挥党建宣传阵地教育党员、鼓舞员工、凝聚力量的作用。经过积极努力,全市非公企业党组织共建立宣传栏、党报党刊阅览区1009个。
第四,加强自身建设,壮大党在非公企业的力量。在推进规范化建设的进程中,各级党委坚持把加强非公企业党组织自身建设摆在重要位置,进一步增强非公企业党组织力量。一是灵活组建党组织。全市采取单独建、联合建、挂靠建等方式建立健全非公企业党组织,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截至2011年底,全市12421户非公企业中,已建立党组织4411个,覆盖企业6091户,组织覆盖率由2008年的10.2%大幅提升到49.1%[2]。二是加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在党政机关离退休党员、退役军人党员、大学生党员中选拔1115人,建立了非公企业党务工作后备人才库,采取企业与党务工作者双向选择的方式,向企业推荐党务工作者。利用党校、高校等资源,建立市、县(区)、街道三级培训网,对党务工作者进行集中轮训。三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非公企业党组织积极开展“双向培养”活动,把企业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企业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骨干。全市非公企业有入党申请的达4000余人,入党积极分子2000余人。
二、非公企业党建规范化建设的制约因素
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是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关键。推进非公企业党建规范化建设是提高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有效性,扩大党在非公领域影响力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当前,影响非公企业党建规范化建设的主要因素有:
(一)新建党组织工作基础薄弱。近年来,非公企业党组织覆盖工作力度加大,非公企业党组织发展迅猛,新建党组织数量激增。新建党组织党务工作者力量配备不足,工作指导力度不大,指导措施针对性不强,个别新建党组织自身“先天不足”,如党员人数少,没有合适的党组织书记人选,或企业业主不够支持等,造成党组织常规运作不规范,弱转甚至空转。
(二)党务干部队伍与党建工作要求不匹配。基层党组织工作是否有效,党务干部特别是党组织书记是关键。近年来,虽然非公企业党务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但是,从干部队伍总体结构、能力而言,与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第一,年龄老化,文化程度不高。以党组织书记的年龄为例,目前年龄在35岁以下的年富力强的仅占7%,而80%的年龄均在50岁以上。文化程度在高中以下占30%左右。第二,经验缺乏,后备不足。1/3左右的党支部书记是2005年以来任职的,从事党务工作时间较短,经验缺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党建工作的能力和素质欠缺。同时,合适的党组织书记后备不足,企业党务干部断档现象较普遍。第三,重视不够,精力不足。绝大多数党组织书记是兼职的,部分党组织书记对党委工作重视不够,在实际工作中投入的精力不足,以行政例会取代党组织会议或将党组织会议与行政例会合开的现象普遍存在,直接影响了党建工作的规范化。
(三)党员人数比例偏低。党员是党组织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党的先进性最终要靠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来体现。因此,非公企业党员人数比例偏低,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非公企业党组织发挥作用。一是党组织规模普遍偏小。年报显示,建立党委的企业126个,占6.2%;建立党总支部的企业79个,占4.1%;建立党支部的企业1547个,占76.5%;党员人数不足建立联合支部的企业117个,占5.8%[3]。还有相当一部分党组织没有设委员。二是党员党性意识和党员意识弱化。调查显示,由于社会各种思想的影响以及工作不稳定等因素,导致党员的党性意识和党员意识弱化,这是影响非公企业党员发挥作用的主要原因。三是非公企业领域发展党员工作力度不够。调查显示,没有入党积极分子的占70%,积极分子1—5名的占25%,5名以上的占5%。
(四)党建工作保障措施不到位。长期以来,非公企业党建工作面临着资源缺乏的实际困难,特别是随着非公企业新建党组织数量的不断增多,党建工作经费缺乏更加成为制约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发展的瓶颈。大部分党组织没有固定的党建工作经费,缺少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撑;缺少党建经费和场地保障,难以开展组织生活和党内活动。
三、加强非公企业党建规范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进一步提高非公企业党建规范化水平,必须着眼于党的建设的经常性,积极探索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和办法,努力提高非公党建工作的有效性。为此,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一)提升工作理念,加强思想重视
非公企业党建要确立三种工作理念:一是确立“服务、促进和引导”的组织管理理念。鉴于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中普遍存在的“经济、党建两层皮”的普遍现象,党建工作必须着重在提供服务上找准切入点,助力非公企业的快速发展。二是“及时跟进”的建党工作理念。为切实扭转实际工作中“重建厂,轻建党”的倾向,必须牢固树立“非公企业发展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的建党理念,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增强党建工作的有效性。三是确立“既有本事,又有本色”的党员先进性理念[4]。党员要在企业中处处体现出先锋模范作用,既能胜任本职工作,成为生产经营中的业务技术骨干,又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和觉悟,出色地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发挥凝聚人心、凝神聚力的作用。
(二)加强组织领导,明确隶属关系
成立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领导机构和指导机构,把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纳入党建总体布局,形成党委领导、部门负责、社会协同、大众参与的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新格局。进一步建立健全地方党委抓党建领导责任制,保证区、县(市)党委每年至少研究一次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党委书记应成为本地区抓非公企业党建的第一责任人。同时,抓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情况应纳入党政领导干部的考核评价体系,其结果作为领导干部选用、奖惩的重要依据。坚持和完善各级领导与非公企业建立联系点制度,使联系点成为党建工作示范点。针对非公企业的特殊性,坚持以属地管理为主,行业管理为辅,条块协调配合,易于开展活动和发挥作用的原则,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对党委建制的非公企业,采取以区县“两新”党工委直接管理为主的办法;对以党总支、支部建制的较小的非公企业,以所在乡镇、街道管理为主。对国有或集体改制的企业,因其原隶属于行业党工委,对其隶属关系,可给予灵活考虑。最终实现党建工作有人管、有人抓,有效聚合各方力量,促进工作发展的理想状态。
(三)规范组建程序,做好人员选配
党组织组建前,要由区县“两新”党工委、所属乡镇、街道联合对非公企业进行摸底调查,根据党员人数、规模等因素,向上级党组织提交组建党组织的请示。接到非公企业提出的申请后,由上级党组织研究,按规定予以批复。这一过程中,上级党组织要本着服务非公企业、不影响生产经营的原则,帮助非公企业做好筹建党组织的基础工作。党组织组建起来后,要突出做好人员选配。首先,明确选人标准。党务工作者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政治素质较好、组织协调能力较强且有一定党务工作经验。其次,兼顾不同层面。党组织书记可由业主本人担任,考虑到业主事务繁忙,可设常务副书记,负责党建日常工作。如果业主还不是党员,书记一职则考虑选派他人担任。总之,党组成员应既包括行政管理层人员,也要有业务技术骨干。最后,严格人员选配程序。遵循“按章办事,扩大民主”的原则,充分征求各层次人员的意见,形成党组织成员候选名单,经过党员大会选举产生。
(四)完善工作制度,实现党建工作日常化
建立健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规章制度,加强制度建设,是推进规范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首先,完善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进行研究和谋划,制定相应措施,加强督促检查,形成各单位、各部门齐抓共管、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其次,规范党支部工作制度。建立健全党内选举与民主评议、党员组织管理及经常性教育、党费的收缴管理、发展党员等基本工作制度。第三,探索符合非公企业特点的制度。如推行党组织与非公企业管理层情况互通制度、推行党员领导干部包点制度、推行党员持证管理制度、发展党员预审等,不断提升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五)创新活动载体,加强经费保障
从非公企业的实际出发,积极提供各种保障,开展形式多样的载体活动,做到党建工作有载体、有措施、有的放矢。首先,非公企业党组织必须增强党员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党员队伍的先锋模范作用,精心设计“共产党员工程“”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党员承诺制”等具体活动,把党组织的活动与企业生产经营、文化建设、精神培育有机结合,增强工作的实效性。同时,丰富企业经营管理的内容,把党组织的活动纳入企业经营管理的范畴,构建党组织和党员联系群众、服务企业的工作体系。同时,做好企业中的工会、共青团工作,推进党建工作。党章中明确规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的基层组织,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引导和监督企业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领导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5]因此,做好企业中的工会、共青团工作,以“工团”促党建。再次,把非公企业党建活动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根据非公企业党员数量变化逐年增加投入,从根本上解决非公企业党建活动经费不足的问题。同时,通过上级党组织部分返拨党费、下拨专项活动经费、设立党建工作专项基金等方式,多种渠道补充非公企业党组织活动的有关经费。加大对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组织建设的投入,积极争取业主的理解和支持,整合现有资源,保障党组织活动的开展。
[1]沈组.沈阳以党建助推非公经济科学发展[N].中国人事报,2010-1-13(5).
[2]杨志艳.“沈阳模式”: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J].党建文汇,2012(5):7.
[3]宋海琼.沈阳市非公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2):45-48.
[4]宋海琼.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问题探析[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4):104-108.
[5]中国共产党章程[N].人民日报,2012-11-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