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中国历史上的“圣经”与“圣诞”

2013-04-11王文涛

湖湘论坛 2013年6期
关键词:圣经皇帝

王文涛

(河北师范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90)

基督教传入中国之前,“圣经”、“圣诞”、“圣诞节”等词语已见于中国古代文献记载,表达的意义与基督教的概念不同。基督教主要有天主教(又称公教会)、东正教(又称正教会)、基督新教(华人俗称基督教)三大派别,以及其他许多规模较小的派别。1583年,意大利耶稣会士利玛窦作为罗明坚的助手到肇庆传教建堂,此为近代天主教在中国内地传教的真正开端。1807年,新教派遣马礼逊来华传教,新教也开始在中国传播。鸦片战争以后,基督教以沿海通商口岸为基地迅速发展。

宗教范畴内的“圣经”有特指和泛称二意。(一)特指基督教的经典。包括《旧约圣经》和《新约圣经》。《旧约圣经》即犹太教的《圣经》,系从犹太教承受而来。《新约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包括《福音书》、《使徒行传》、《书信》和《启示录》。(二)特指犹太教的经典。包括《律法书》、《先知书》、《圣录》三个部分。主要内容为关于世界和人类起源的故事传说,犹太民族古代历史的宗教叙述和犹太教的法典、先知书、诗歌、格言等作品。

一、中国典籍中的“圣经”

中国文献中圣经的泛指意有二:

(一)指儒家经典

隋王通《中说·天地》:“范宁有志于《春秋》,征圣经而诘众传。”意思是说,范宁有志于《春秋》,根据经文考察各家之传。据《晋书·儒林传》,东晋人范宁著有《春秋谷梁传集解》,其义精审,为世所重。《新唐书》卷五七《艺文志一》说:

自《六经》焚于秦而复出于汉,其师传之道中绝,而简编脱乱讹缺,学者莫得其本真,于是诸儒章句之学兴焉。其后传注、笺解、义疏之流,转相讲述,而圣道粗明,然其为说固已不胜其繁矣。……自孔子在时,方修明圣经,以绌缪异,而老子著书论道德。

宋王安石《兼并》诗:“礼义日已偷,圣经久堙埃。”明宋濂《故宋迪功郎庆元府学教授魏府君墓志铭》:“先生之言其于圣经深有合哉。”梁启超《致伍秩庸星使书》:“今宜倡义劝捐,凡华市繁盛之地,皆设建孔庙,立主陈器,使华工每值西人礼拜日,咸诣堂瞻仰拜谒,并听讲圣经大义,然后安息。”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百八十《经籍考七》:“故先儒为圣经不亡于秦火,而坏于汉儒,其说亦好。”《全元杂剧·无名氏·阀阅舞射柳蕤丸记》第一折:“幼习文墨,博览群书,圣经宝传,无不通晓。”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九十五:“至于《礼记》,虽多汉儒之附会,实本圣经之微言。”《明史·席书传》:“一遵《祖训》,允合圣经,复三代数千年未明之典礼。”《西游记》第八回:“圣经云:‘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语出《周易·系辞上》。第二十七回,“圣经云:‘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语出《论语·里仁》。清代姚鼐《古文辞类纂》卷八《欧阳永叔唐书艺文志序》:“自孔子在时,方修明圣经以绌缪异,而老子著书论道德。”

圣人手订的经典和贤人阐释的著作称之为“圣经贤传”。唐韩愈《答殷侍御书》:“圣经贤传,屏而不省,要妙之义,无自而寻。”宋杨万里《题临川李子经文稿》诗:“圣经贤传紧关津,骚客诗家妙斧斤。”《文献通考·自序》:“以此见圣经贤传终古不朽,而小道异端虽存必亡。”明人李清《明珠缘》第二十一回:“牙签锦轴,尽是帝典王谟;宝笈琳函,满座圣经贤传。”清王士禛《池北偶谈》卷二《谈故二·从祀疏》:“都察院左都御史刘宗周倡正学于浙东,皆能羽翼圣经,发挥贤传,有功于理学名教。”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回:“谁想安公子虽是个年少后生,却生来的老成端正,一口咬定了几句圣经贤传,断不放松。”清赵翼《陔余丛考》卷二《诗序》:“及后代尊朱子太过,至颁之学宫,专以取士,士之守其说者遂若圣经贤传之不可违。”赵翼《廿二史劄记》卷四《后汉书》:“是光武之信谶书,几等于圣经贤传,不敢有一字致疑矣。”

(二)对佛教或其它宗教经典的泛称

元萨都剌《赠别鹫峰上人》诗:“圣经佛偈通宵读,苜蓿堆盘胜食肉。”《西游记》第一百回:“每日家亏你驮负圣僧来西,又亏你驮负圣经去东,亦有功者,加升汝职正果,为八部天龙马。”明末圣水艾衲居士编《豆棚闲话》第一则:“这个功德却比唐僧往西天取来的圣经还增十分好处。”黄人在晚清小说杂志《<小说林>发刊词》中说:“一若国家之法典,宗教之圣经,学校之科本,家庭社会之标准方式,无一不儩于小说者。”

二、中国本土概念中的“圣诞”和“圣诞节”

圣诞一词的含义有四,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是“耶稣的生日”。基督教会规定为每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冰心《寄小读者》十一:“山中虽不大记得日月,而圣诞的观念,却充满在同院二十二个女孩的心中。”萧乾《美国点滴·枣核》:“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与“圣诞”联系密切的词语是“圣诞老人”。圣诞老人是基督教童话故事中的人物。相传为一白须红袍的老人,每年圣诞节前夜驾鹿橇自北方来,由烟囱进入各家,以礼物分赠儿童。一说,名圣尼古拉,原为小亚细亚每拉城主教,死后成为爱护儿童之神。至今西方各国有在圣诞节晚上扮成圣诞老人分赠儿童礼物的风俗。

(一)中国本土概念中的“圣诞”有如下的三种含义

1.皇帝或皇太后的生日。唐李白《天长节使鄂州刺史韦公德政碑序》:“采天长为名,将传之无穷,纪圣诞之节也。”这里的“天长”即天长节,就是唐玄宗的生日。唐玄宗以前,没有过“圣诞之节”的习俗。“天长”取意于《老子》的“天长地久”一词。据《旧唐书·玄宗本纪上》载,开元十七年(729年)八月癸亥(初五,公历9月2日),“上以降诞日(生日)”,在花萼楼下宴请文武百官。“百僚表请以每年八月五日为千秋节。王公已下献镜及承露囊(承接甘露的袋子),天下诸州咸令宴乐,休暇(休假)三日,仍编为令。从之。”①《唐会典·卷二十九》记有上书官员姓名:“开元十七年八月五日,左丞相源乾曜、右丞相张说等上奏,请以是日为千秋节,著之甲令,布于天下”。开元十八年“八月丁亥(初五,公历9月21日),上御花萼楼,以千秋节百官献贺,赐四品已上金镜、珠囊、缣彩,赐五品已下束帛有差”。②《旧唐书》卷八《玄宗本纪上》,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95页。唐玄宗曾在千秋节宴会上作诗称:“兰殿千秋节,称名夏收夏种觞。风传率土庆,日表继天祥。”③《千秋节宴》,《全唐诗》卷三。张说在奉和诗中称“五德生王者,千秋启圣人。”④《奉和圣制千秋节宴应制》,《全唐诗》卷八八。千秋节往往有大型的宫廷歌舞演出,最为人称道的是舞马表演。“金天诞圣千秋节,玉醴还分万寿觞。”“圣皇至德与天齐,天马来仪自海西。腕足徐行拜两膝,繁骄不进踏千蹄。”⑤张说:《舞马千秋万岁乐府词》,《全唐诗》卷八七。

天宝七年(748年)“秋八月己亥(公历8月29日)朔,改千秋节为天长节”⑥《旧唐书》卷九《玄宗本纪下》,第222页。。皇帝过“圣诞”的出现,一方面受到当时民间盛行的庆祝生日风俗的影响,同时也是皇帝个人崇拜强化的表现。唐代以后,皇帝生日设立诞节,在全国范围举行庆祝活动遂成为一项惯例。

宋代皇帝的“圣节”有宋太祖“长春节”、宋太宗“乾明节”、宋真宗“承天节”、宋仁宗“乾元节”、宋英宗“寿圣节”、宋徽宗“天宁节”、宋高宗“天申节”等等。宋代除为皇帝立“圣节”祝寿外,也为太后、皇后、太子祝寿。宋秦观《代贺坤成节表》:“窃以圣诞当期,严秋在序,协气蟠乎穹壤,颂声溢于华戎。”

辽朝以皇帝的生日为“圣节”,太宗始立,并以皇太后生日为永宁节。每逢圣节,有皇帝受群臣及外严命祝寿、祭日月等活动。如天显三年(928年)二月甲子,天授节,“太宗御五銮殿,受群臣及诸国使贺”⑦《辽史》卷三《太宗纪上》,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9页。。统和元年十二月“戊申,千龄节,祭日月,礼毕,百僚称贺”。⑧《辽史》卷一○《圣宗纪一》,第112页。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一《列朝一·赐百官食》:“太后圣诞、皇后令诞(旧指皇后生日)、太子千秋,俱赐寿面,又不在此例。”《万历野获编补遗》卷一《禁革斋醮》条:嘉靖六年(1527年)秋,“时届圣诞”,世宗皇帝诏曰:“朕思每年初度,一应该衙门援例请建斋祈寿,夫人君欲寿,非事斋醮能致,果能敬天,凡戕身伐命事,一切致谨,必得长生。今将内二经厂,外二寺,凡遇景命初度,一应斋事,悉行禁止。”

清昭槤《啸亭杂录·内务府定制》:“凡遇列圣、列后诸圣诞、忌辰及元宵、清明、中元、霜降、岁除等日,于后殿行礼,神位前设有镫酒脯果实焉。”《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对庆贺皇帝、皇太后圣诞的礼仪有非常详细具体的规定,此不赘述。卷三百《礼部》说:“皇太后万寿圣诞,普天同庆。凡大小臣工,咸服蟒袍七日,不理刑名,永著为例。”

“圣诞”的同义词有“圣旦”,亦指天子的诞辰。宋杨万里《舟中追和张功父贺赴召之句》:“宾日扶桑遭圣旦,客星钓濑愧天文。”宋赵师侠《永遇乐·重明节》:“瑞应皇家,祥开圣旦。”明王鏊《震泽长语·食货》:“圣旦、千秋等节用三十九万千八百余两。”

2.泛指神、仙、佛、菩萨的生日。《金瓶梅词话》第十四回:“今日会门外玉皇庙圣诞打醮,该我年例做会首。”清李渔《比目鱼·狐威》:“那平浪侯晏公是本境的香火,这位神道极有灵验的,每年十月初三,是他的圣诞,一定要演戏上寿。”《红楼梦》第二九回:“前日四月二十六日,我这里做遮天大王的圣诞。”清无垢道人《八仙得道》:“闻苏人最信吕祖,每年四月十四日吕祖圣诞之辰,他的庙中香火极旺。”

3.特指孔子的生日。鲁迅《三闲集·述香港恭祝圣诞》:“今年圣诞,尤为热闹,文人雅士,则在陶园雅集,即席挥毫,表示国粹。”1939年,国民党政府教育部决定以中国教育家孔子的诞辰8月27日(农历)为教师节。

(二)圣诞节

现在多指基督教纪念耶稣诞生的节日。旧指庆贺皇帝或皇太后生日的节日。圣诞节一词的出现晚于圣诞,可能首见于《金史》卷三八《礼志十一·朝辞仪条》。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三月,金章宗因为正在居丧期间,打算免去宋朝使者入朝告别的礼仪,太常寺认为:“如果不当面授予国书和传达皇帝的言语,恐怕以后会有别的失误。”于是,金章宗令宋朝使者先到灵堂告别,然后到仁政殿辞行,接受国书。右丞相完颜襄进言:

伏见熙宗圣诞七月七日,以景宣忌辰避之,①金熙宗,完颜亶,(1119年2月28日-1150年1月9日),金朝第三位皇帝(1135年2月10日—1150年1月9日在位)。女真名合剌,汉名亶,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之嫡长孙,其父为金太祖嫡长子完颜宗峻,母为蒲察氏。在位15年,终年31岁。景宣,讳宗峻,本讳绳果,太祖第二子。熙宗即位,追上尊谥曰景宣皇帝。更为翌日,复用正月十七日受外国贺。今圣诞节若依期,令外方人使过界,恐为雨潦所滞,设能到阙,或值阴雨亦难行礼,乞以正月十一日或三月十五日为圣节,定宋人过界之期。

很多大臣反对完颜襄的意见,“上初从之,既而竟用襄议,令有司移报,使明知圣诞之实,特改其日以示优侍行人之意”。

据上文,金国“圣诞”并非都是皇帝的诞生时间。熙宗生日本为七月七日,因为这一天是其父“景宣皇帝忌辰”等原因,于是改作正月十七日为“万寿节”。②《大金集礼》卷二三“圣节”。光绪二十一年广雅书局本。章宗生辰本为七月二十七日,初以生辰为天寿节,后亦因“雨水淫暴,外方人使赴阙,有碍行李”,改作九月一日,并通报邻国。后来又改为十月十五日。③《金史》卷八三《张汝霖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867页。

《金史》卷三六《礼志九·元日圣诞上寿仪条》详细记载了金国皇帝庆贺“圣诞”的仪式,场面热闹壮观,形式繁复。

皇帝升御座,鸣鞭④鸣鞭,古代皇帝仪仗中的一种,鞭形,挥动发出响声,使人肃静,故又称静鞭。、报告时辰完毕,殿前班向皇帝请安后回到侍立位置。舍人导引皇太子、臣僚和各国使节宾客一起列队进殿,至丹墀,舞蹈五拜,平身站立。合门使向皇帝呈上各地祝贺的表章目录,皇太子以下的官员全部再拜。舍人导引皇太子上殿至褥位,⑤褥位,铺有锦褥的座位。皇太子把笏板插在腰带上,捧着放酒盏的盘子,向皇帝敬酒,皇帝接过放在案上。皇太子退回褥位,把盘子转交给执事官,抽出笏板,两位合门使拱手为礼请皇太子进入栏杆内,皇太子跪拜致祝辞说:

“元正启祚,品物咸新,恭惟皇帝陛下与天同休。”若圣节则云⑥圣节,唐开元十七年(729年)八月五日玄宗生日,左丞相源干曜、右丞相张说等上表请以是日为千秋节,制许之。后历代皇帝生日或定节名,或不定节名,皆称为圣节。:“万春令节,谨上寿卮,伏愿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祝颂完毕,跪拜,站起,再返回褥位,和殿下的臣僚一起再拜。宣徽使说“皇帝有令”,在位官员全部再拜,宣徽使宣布皇帝的答词说:

“履新上寿,与卿等内外同庆。”圣节则曰:“得卿寿酒,与卿等内外同庆。”

宣读答词完毕,皇太子和臣僚向皇帝行舞蹈之礼并五次下拜,然后整齐站立。皇太子把笏板插在腰带上,双手捧盘,官员们分班排列,教坊奏乐。皇帝举起酒盏,殿上殿下侍立的官员们全部再拜。皇太子接过空酒盏,退下站立在褥位,把盘盏转交给执事官,皇太子抽出笏板,从左边下殿,音乐停止,合班排列,在位的官员们全部再拜。

之后,分别导引参加宴会的官员上殿。接着导引宋国使节和随从至丹墀,再拜,不出队列向皇帝奏呼“圣躬万福”,再拜。赞礼人高呼皇帝“有敕赐酒食”,又再拜,各自恭敬地平身侍立,导引至左廊站立。接着导引高丽、夏国的使节和随从,按照前面的礼仪行礼完毕,分别导引他们到左右廊站立。供皇帝用的果品案端进,向皇帝进酒。皇帝饮酒时,在宴席上就座的官员和侍立的官员全部再拜。敬酒官接过酒盏回到原位,在宴席上就座的官员再拜,再坐下。轮流斟酒,传旨请饮酒,众官员站立饮酒,完毕,再拜,坐下。接着是随从再拜,坐下。敬三盏酒,致祝词,拱手请使臣与随从站立。诵读祝寿诗完毕,在宴席上就座和侍立的官员全都再拜,坐下,接着是随从再拜,坐下。食物端上宴席。喝完七盏酒,乐曲将要结束,拱手请随从站立,再拜完毕,导引出殿。听乐曲时,拱手请使臣起立,再拜,下殿。端果品案出殿。至丹墀,合班排列感谢赐宴,向皇帝行舞蹈之礼五次下拜,各自恭候,分别导引出殿。

据《金史》卷三十九《乐志上·雅乐条》:“元日、圣诞称贺”,“曲宴外国使”,教坊演奏散乐。

到了元代,圣诞节一词的出现逐渐增多,仅《元史》就有20见,都是指皇帝的生日。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年)六月,“高丽国王王禃遣其臣荣伯奉表来贺圣诞节”。三年八月“戊子(二十八),高丽国王王禃遣其大将军朴琪来贺圣诞节”。四年八月壬午(二十七),“高丽国王王禃遣其秘书监郭汝弼来贺圣诞节”。五年十二月,“敕二分、二至及圣诞节日,祭星于司天台”。①《元史》卷六《世祖纪三》,中华书局,1976 年版,分见第107、112、115、120页。七年八月,“高丽世子王愖来贺圣诞节”。八年八月“己未(二十七),圣诞节,初立内外仗及云和署乐位”。②《元史》卷七《世祖纪四》,第130、137页。至元十年(1273年)八月“丁丑(二十八),圣诞节,高丽王王禃遣其上将军金诜来贺”;十一年八月“辛未(二十八),高丽王愖遣其枢密使朴璆来贺圣诞节”;十二年八月,“丙寅(二十八),高丽王王愖遣其枢密副使许珙、将军赵珪来贺圣诞节”。③《元史》卷八《世祖纪五》,分见第151、156、169页。十六年,“以每岁圣诞节及元辰日,礼仪费用皆敛之民,诏天下罢之”。④《元史》卷一○《世祖纪七》,第217页。十八年八月,“高丽国王王賰遣其密直司使韩康来贺圣诞节”。⑤《元史》卷一一《世祖纪八》,第233页。十九年八月,“甲寅(二十八),圣诞节,是日还宫”。⑥《元史》卷一二《世祖纪九》,第245页。

上文中的“圣诞节”,指的都是元世祖忽必烈的生日。忽必烈乙亥岁八月乙卯生,即元太祖十年八月二十八日出生,公元1295年9月23日。不过,至元二年六月,高丽国遣使来贺圣诞节,此時未到元世祖圣诞,时间可能有误。下文庆贺圣诞的时间亦令人不解。《世祖纪十》:二十一年十一月“庚寅,占城国王遣使大罗盘亚罗日加翳等奉表来贺圣诞节”。再者,至元四年八月壬午和八年八月己未都是二十七日,而不是二十八。

元成宗,世祖之孙,至元二年九月庚子(初五)生。至元三十一年“九月壬子(初五),圣诞节”。⑦《元史》卷一八《成宗纪一》,第387页。元贞二年(1296年)九月“辛未(初五),圣诞节,帝驻跸安同泊,受诸王百官贺”。大德二年(1298年)“九月己丑(初五),圣诞节,驻跸阻妫之地,受诸王百官贺”。⑧《元史》卷一九《成宗纪二》,分见第406、420页。三年“九月癸未(初五),圣诞节,驻跸古栅,受诸王百官贺”。⑨《元史》卷二○《成宗纪三》,第428页。九年“九月戊申(初五),圣诞节,帝驻跸于寿宁宫,受朝贺”。十年九月“壬申(初五),以圣诞节,朵瓦遣款彻等来贺”。[10]《元史》卷二一《成宗纪四》,分见第465、471页。至大二年(1309年)五月“丁酉,以阴阳家言,自今至圣诞节不宜兴土功,敕权停新寺工役”。[11]《元史》卷二三《武宗纪二》,第511页。元武宗生于至元十八年七月十九日。

元代圣诞节,亦称天寿节,圣节、圣节本命日等。从忽必烈开始,全国各地都要在皇帝诞辰日举行盛大庆典。“圣节拈香,前期一月,内外文武百官躬诣寺观,启建祝延圣寿万安道场,至期满散。”[12]《元典章》卷二八《礼部一·朝贺》,天津古籍出版社,2011年。宫内准备过节用的服装用品等,“官家明日庆生辰,准备龙衣熨帖新。奉御进呈先取旨,随珠错落间奇珍”。①柯九思《宫词十五首》,《草堂雅集》卷一。中华书局,2008年。天寿节当天,在京城的朝臣都要诣阙称贺。外地官员则要“望阙”庆祝。“元自世祖以来,凡遇天寿圣节,天下郡县立山棚,百戏迎引,大开宴贺。至庚申帝(元顺帝)当诞日,禁天下屠宰,不宴贺,虑其多杀以烦民也。”②叶子奇:《草木子》卷三下《杂制篇》。中华书局,1959年。

洪武三年(1370年),明太祖诏,“凡圣诞节及五月十一日神诞,皆遣太常寺堂上官行礼”。③《明史》卷四九《礼志三·吉礼三·城隍条》,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86页。永乐七年(1409年),“圣诞前一日,(明成祖)以酒果告列圣帝后于奉先殿”。④《明史》卷四九《礼志三·吉礼三·祭告条》,第1277页。嘉靖初年,沿用先朝旧仪,“遇正旦、冬至、圣诞节,于奉天殿丹陛上行礼。既定郊祀,遂罢冬至之礼。惟正旦、圣诞节行礼于玄极宝殿”。⑤《明史》卷四八《礼志二·吉礼二·令节拜天条》,第1262页。“嘉靖十四年(1535年)定内殿之祭并礼仪。清明、中元、圣诞、冬至、正旦,有祝文,乐如宴乐。”⑥《明史》卷五二《礼志六·吉礼六·奉先殿条》,第1332页。万寿圣节则致词曰:“具官臣某,钦遇皇帝陛下圣诞之辰,谨率文武官僚敬祝万岁寿。”⑦《明史》卷五三《礼志七·嘉礼一·大朝仪条》,第1349页。“皇太后圣诞,正统四年赐宴午门”。⑧《明史》卷五三《礼志七·嘉礼一·大宴仪条》,第1360页。

将儒家经典视为“圣经”,反映了儒家经典在中国古代政治、社会生活中的统治地位和人们对儒家学说的尊崇。西方的圣诞节对中国传统节日产生了严重的冲击,风头日盛,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中国近代以前的圣诞节已经是历史了。虽然享受这个节日名称的有众多的神、仙、佛、菩萨,还有孔子,而主角无疑是唐代以来的皇帝和皇太后。不少皇帝的生日除了称圣诞,还有各自名目繁多的专门的节名。自唐迄清,“圣诞”是流行的词语,只不过和基督教的洋节没多少关系。这可能就是基督教传入中国以后,将Christmas翻译为“圣诞”的原因吧。中国历史上的圣诞节已逐渐为人们所淡忘,近代中国社会变化剧烈,经历政治革命和文化革命的巨大冲击,昔日受尊崇的对象被拉下神坛,“圣”既不存,“诞”节焉附?我们当然不必为中国“圣诞”的消失而惋惜,但传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丰富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忘记。

2013年9月5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了“教育法律一揽子修订草案”的征求意见稿,教师法的第六条“每年九月十日为教师节”拟修改为“每年9月28日为教师节”。经权威部门共同研究测算,孔子诞生于公元前551年9月28日。传统的祭孔日期定在农历八月二十七日,据说是出自孔子五十一代孙金代孔元措的《孔氏祖庭广记》(卷八),原文是“周灵王二十一年庚戌岁,即鲁襄公二十二年,冬十月庚子日,先圣生,即今之八月二十七日(阳历为9月28日)”。1971年,中美建交前,美国参众两院以立法形式规定孔子诞辰为美国的教师节。现在,中国政府拟将教师节改为孔子的诞辰,不管最后能否通过,这一动议都反映了“孔子圣诞”对现代社会仍然具有影响力,体现了中国社会对教师节文化内涵的重视。

猜你喜欢

圣经皇帝
Southern_Weekly_1951_2021_07_15_p38
皇帝需要帮忙吗
女皇帝
皇帝怎么吃
皇帝需要帮忙吗(下)
《圣经》经文中国化
意见领袖们的“不老圣经”
《哈姆雷特》的《圣经》叙事原型考证
从《圣经》看西方漠视孝道的原因
一个人的“圣经”:韩勇的涂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