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文化创造活力*

2013-04-11周正刚

湖湘论坛 2013年6期
关键词:活力民族文化

周正刚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6)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1]P31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文化创造活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动力和源泉,既是以往文化建设的经验总结,也是未来文化改革发展的方向指针,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因此,对“文化创造活力”进行研究和探讨,无疑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所谓文化创造活力,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其文化所具有的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它是一定文化主体的文化创造能力、创造热情和创造精神的集中体现和反映。文化创造活力总是在一定文化主体中孕育着、生长着、活动着和发展着的,具有原生性、成长性和迸发性,只要条件适合,就会星火燎原般地生长和迸发出来。

一般说来,文化创造活力形成有三个方面的基本要素:一是创造能力和潜力,这是根本。文化主体的创造、创新素质和能力,即包括各种形式的理论创新、思想创新、知识创新、学术创新和艺术创新等各方面的创造才能和素质,是形成文化创造活力的基础和前提。二是创造热情和精神,这是动力。“文化创造精神是勇于在文化上进行发明创造、革故鼎新的精神”[2],只有具有不可遏止的创造热情和创造精神,才能持续不断地进行文化创造和创新。三是创造条件和环境,这是依托。适宜的环境与条件是文化创造活力激发和形成的土壤,如果条件和环境恶劣,文化创造活力就可能被抑制和扼杀。文化作为社会的先导和灵魂,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和充满生机活力的领域。从文化生产、传播、发展的现实过程和维度看,文化创造活力主要包括或表现为文化创造力、文化生产力、文化传播力和文化影响力等。

(一)文化创造力

文化创造活力首先在于创造,创造力是活力之源之本。源源不断的创造力、创新力、创意力正是文化保持旺盛活力的关键。文化创造力包括创意、创新、创造的能力和潜力。创意主要表现为思维、观念上的创新;创新表现为人类一切开创性、探索性的活动;创造表现为取得创新成果的实践性活动。文化是人化,本质在于创造自然界所没有的东西。原始人创造石器工具,学会用火,创造壁画、象形文字等是创造;现代人发明手机、电脑、互联网等同样是创造。而这一切,说到底都是人化,都是文化创造。文化创造活力是人类最具原创性的根本活力,是人类一切活动的首要动力和源泉。因为文化创造属于思想和精神领域的创造,是其他一切创造、创新的先导。人类的最具创新活力的领域存在于精神文化领域,文化创造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发展进步的尺度和程度。独特的文化创造力会把文化搞得生气勃勃、欣欣向荣,社会发展也会充满生机和活力;反之,文化创造力不强,社会发展也会一潭死水、停滞不前。所以,文化创造力是文化创造活力最坚实的基础,是一切创造之源,活力之根。

(二)文化生产力

文化创造活力不是虚无飘渺的,必通过文化生产表现为现实的文化生产力,文化生产力是文化创造活力的核心。文化生产力是人类创造文化、生产文化的能力,即生产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的能力,它是文化创造活力直接载体和现实表现。文化生产力是不可阻挡的力量,总是不断生长、发展着的,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力量和因素,是文化创造活力的内驱力。文化生产力总是创造并积累着新的、先进的文化因素,去取代旧的、落后的文化因素,新陈代谢,引起文化发展和变化;总是创造新的文化成果、文化形式、文化人才发展繁荣时代的文化;总是以新思想、新观念、新文化引领社会发展,引起人思想和社会的变迁。自然是文化的母体,现实需要是文化的源泉,文化生产力总是适应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需要而产生的,因而能够焕发出无穷的活力。能够适应社会需要并且与自然长期共存的,就能充满活力和生命力而保存下来,并传承和发展下去;反之,则缺乏生命活力,被遗忘和淘汰。事实上,历史上能够充满活力的文化,并不一定是新出现、新产生的文化,而是那些真正具有生命力和创造活力的文化。儒家思想历经两千多年,至今却仍保持着强大的生命活力;而许多新出现的文化泡沫,则随生随灭、转瞬即逝。

(三)文化传播力

文化创造活力还体现在文化流动和文化传播过程之中,表现为强大的文化传播力。在一定意义上,文化只有流动传播,才能保持活力。文化不传播、不流动、不创新,就只能成为历史陈迹,甚至失传或湮灭,成为失落的文化或衰落的文明。文化传播力是文化流动、传播的程度和张力,是文化通过传播方式组合辐射而彰显的能力,是文化创造活力的动态反映和表达。文化交流和传播会使文化在动态发展过程中优胜劣汰、求同存异、吸取精华、去其糟粕,保持旺盛的生命活力。文化传播突出表现为与异质文化的交流、碰撞和融合中,兼收并蓄地创造文化的新质,显示出自己文化的优势和活力。中华传统文化就是在其不断地与印度文化、阿拉伯文化、西方文化等外来文化的交流中而实现自己的裂变和创新,成为世界最伟大、最重要的文明。当今世界,文化传播越来越借科技进步和信息手段产生出越来越强烈的辐射效应,文化的活力更加彰显。在现代国际竞争中,谁的传播手段先进、谁的传播能力强,谁在文化上占有主动地位。文化创造活力,不仅表现为思想内容,同时也体现为传播能力。

(四)文化影响力

文化创造活力最终要表现为它的作用和影响,对推动经济社会的作用和人类历史发展的贡献。能够产生重大影响的文化是有活力的创造性文化,其影响和作用越大,文化创造活力愈强。文化影响力是文化对周边事物产生作用和影响的程度和力度,一般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在世界上所接受、认同、效法的深度和广度,它是文化创造活力的效应和功能显示。对历史和现实的作用和影响无声息的文化,不可能是有创造活力的强势文化;对社会和历史产生过重大作用和影响的文化,也不可能是无生命活力的没落文化。文化创造活力首先表现为作用于当时的经济社会。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先进文化,会引导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失去创造活力的没落文化,也会使社会停滞不前甚至失控、失稳。文化繁荣而有活力的社会通常是经济发展、国家富强、政通人和的社会。文化创造活力更突出体现它影响和作用于历史和未来,在人类文明和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世界上的一切都如过眼云烟,惟有文化的影响和记忆长留不朽。一种文化如果能够长久存在于历史,总会为人类文明贡献一定的文化资源,其价值和生命力、创造力、影响力就是必须肯定的。强盛文化影响和作用于其他国家和民族,会引起其他民族的巨大反响。该文化会受到极大的礼遇和尊重,并被学习和效法,逐步融会渗入,成为其他民族文化的重要来源和组成部分。当今中华文化正在不断被世界所了解和接受,产生着越来越强大的影响力。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一个时代的思想文化大厦,需要激发全民族创造新思想、新观念、新理论来构筑;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形式,需要依靠全民族的创意、智慧、才华和技巧来创造;一个国家强大的文化形象和文化软实力,需要通过全民族坚持不懈地进行文化创造和建设来塑造。

(一)增强文化创造活力,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动力源泉

“创造是文化的本质,创新是文化的生命,是一切文化价值的渊源。”[3]文化创造活力是文化发展繁荣的源头活水,创造活力缺失,文化发展繁荣的源泉就会枯竭,动力就会丧失。我国具有十分丰富的历史遗产和文化资源,而我们缺少的恰恰是文化创造活力和创新精神。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高起点、高品位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全面创新,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举措。

首先,文化创造活力注入文化以新鲜活泼的内容,促进文化品质内涵的提升。增强文化创造活力,推动理论创新和学术创新,才能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创造有特色的理论和学术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正是由于我们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和旺盛的创造活力,不断推进思想理论的创新,才创造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正是由于不断推进学术创新,我们才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普及方面取得一批批重要的成果。文化创造活力推动知识创新和艺术创新,带来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事业的发展,带来文学艺术、文化娱乐和演艺的繁荣。文化创造活力大大提升精神文化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极大改善和丰富了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其次,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形式和载体的创新,催生出新的文化业态。现代社会的文化载体和形式更加紧密地与现代科技手段和信息技术相结合,产生出3D电影、卡拉OK、网络文学、微博等更加丰富的载体和形式,产生出更为强烈的影响和效果。科技与文化结合而形成创造力和生命活力令人惊叹,美国电影《阿凡达》就不仅创造了影视特技的神奇,也创造了票房收入的神话。文化创意与科技进步相结合,催生日新月异的文化新业态,传统的文化资源、文化形态凭借着科技的力量赢得了新的发展生机。再次,文化创造活力促进学术和艺术流派的创新,带来文化发展的多样化、个性化。文化发展繁荣必然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各具特色、争奇斗艳的学术和艺术流派。文化创造活力激发思想家和艺术家天才的创造和个人的才华,推出彪炳历史的精品力作,形成自己的特色和流派,使文化的个性和多样性得到彰扬。

(二)增强文化创造活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着力点

建设文化强国,必须有整体的文化精神、一流的文化精品、发达的文化产业、丰富的文化生活、杰出的文化人才、强盛的文化形象,而这些都取决于文化创造,取决于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的充分发挥。历史和现实表明,文化创造活力强,则民族兴、国家强;文化创造活力缺乏,则意味着国家的衰败和民族的落伍。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着力点。

首先,只有依靠强大的文化创造活力,才能与时俱进地推进思想和理论创新,打牢当代社会的思想道德基础,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精神文化是社会的灵魂,核心价值观是文化的内核。文化创造活力和文化创新,提供社会整体的文化精神和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增强中华民族的民族凝聚力,这种文化凝聚力主要来自对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中国共产党正是依靠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思想和精神营养,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形成共同理想信念,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形成强大精神力量,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形成核心价值理念,积极培育和践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了当代中国社会的精神基础,是党和人民的文化创造活力最突出的体现。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适时进行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的更新,社会才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其次,只有依靠文化创造活力,才能发展繁荣文化事业,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创作生产出更好更多的精神文化产品。这既要加快广大文化工作者的专业创作和艺术生产,也要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的文化生活并不是现成的,它依赖于人民群众的创造,在实践中创造大量喜闻乐见的文化品种、内容和形式。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同样离不开人民群众的主动参与和创造活力的发挥。再次,只有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才能推动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的迅速发展。文化不仅惠民育民,也富民强民。当代文化强国必须有文化产业之强,站在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的制高点。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本质是最具创意、创新、创造活力的产业,文化创造活力能从中得到最充分的体现。文化产业融合经济,需要把文化内涵注入到经济实体之中,使创意转化为价值,其创造活力越强,越能体现高附加值。文化产业借助科技,无限的创意和想象凭借科技的力量转换为高品质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引导着文化消费和文化需求的扩张和提升。文化产业面向市场,要求在市场中找契机、找卖点,越是具有创意和个性特色的文化产品,越能打开市场、展示良好的消费前景。全民都像重视物质生产一样重视精神生产和文化创造,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才能早日建成。

(三)增强文化创造活力,是提高国际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根本

真正的文化大国、强国必展示自己的文化形象,显示出强大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只有具有生生不息蓬勃创造活力的文化,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文化有活力,思想才会有活力;思想有活力,人民才会有活力;人民有活力,社会才会有活力;社会有活力,国家才会有活力。当今,面对世界越来越激烈的文化竞争,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必然成为提高国际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根本。

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只有保持强大的文化创造活力,才能保持自己文化的独立品格和地位。一种文化如果缺乏活力,不能创造和创新,无论过去多么悠久辉煌,也只能成为一种历史文化遗产。中华民族曾经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创造了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文化盛景,创造了汉唐文化的辉煌气象,创造了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化成果和文化精品。正是这种源源不断的文化创造活力和旺盛的生命力,才使中华文明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而世界历史曾出现过的古埃及文明、印度文明、巴比伦文明都相继衰落了。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是形成国家强大文化软实力的根本。文化软实力是基于一定民族文化、核心价值体系所产生的凝聚力、吸引力和辐射力。对内,它表现为民族凝聚力和文化创造力。只有凭借文化创造活力,创造的整体文化精神和核心价值,才能凝聚和激励全体人民形成的共同理想信念和精神支柱,形成团结奋斗的力量。对外,它表现为吸引力和影响力。只有具有强大文化创造活力,不断创造新的文化成果和文化形式,才能吸引和影响其他民族和国家。我国古代文化就深深吸引和影响了日本、朝鲜、越南等民族。当今美国文化作为强势文化,就以其麦当劳饮食文化的“薯片”、硅谷高科技文化的“芯片”、好莱坞影视文化的“大片”形式,强烈吸引和影响其他国家和民族特别是年轻人。对历史和未来,文化软实力表现为文化辐射力和生命力。即不断发展创新,辐射历史和未来,具有强大生命力。历史和现实表明,真正有生命力和创造活力的文化能够跨越时空,传播国内外,辐射广大,影响久远。文化创造活力极大增强文化国际影响力。当今世界文化呈现多样化的发展态势,表现出交流日频、交融日深、交锋日烈的新特点。现代资本帝国称霸世界,如果说金融是血液,科技是动力,军事是后盾,那么文化则是灵魂,是决定竞争性质和走向最核心的因素。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对国家形象的塑造、竞争力的形成具有关键性的作用。一个国家的文化创造活力的强弱,决定国际文化影响力的大小。文化创造活力强,就会有更多的文化产品走向世界,有更好的文化发展经验和模式影响世界,有更多文化资源和文化人才被世界吸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有中华文化伟大复兴,不断开创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

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在深化改革、健全制度,营造氛围、创造条件,激发热情、尊重群众,对外交流、扩大开放等多方面着力,以形成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的制度措施和环境氛围。

(一)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和深化改革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的根本保障。激发和增强文化创造活力,需要靠制度、体制、政策措施来引路、来推动、来保障。当前,束缚我国文化生产力和文化创造活力释放和迸发的直接障碍仍然是旧的文化体制。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文化体制条块分割、政出多门,管理体制不顺,形成职能交叉而又相互分割的行业壁垒,因而不能实行统一有效的管理;政企、政事、管办、事企不分,文化产业单位还较普遍存在“事业壳、企业体”的体制特征,大量的文化资源不能有效盘活和利用;人事劳动体制改革不到位,用人机制不活,分配上平均主义严重,该养的没有养好,该放的没有放开,不能充分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因此,对文化体制进行全面改革,是增强文化创造活力的必由之路。这就要求我们坚持观念创新与实践创新相促进、典型引路与面上推开相衔接、重点突破与全面深化相结合,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关键是“真改、真转、真换、真放”。“真改”就是要真正改革原有管理体制,消除行政本位主义,打破管办不分的格局,继续推进政事分开、政企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建立充满活力宏观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真转”,就是要进一步转变政府文化管理职能,增强政府文化服务和治理能力,把政府职能真正由主要办文化转到管文化、从管微观转到管宏观上来,做到放开不该管的,管住该管的,做好该做的,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文化发展的政策和保障措施。“真换”,就是要转换生产经营机制、用人分配机制,建立激励竞争机制,深入推进文化领域的转企改制,理顺文化企业内外部的关系,增强企业的自主性,真正培育一批具有活力和竞争力的大型国有和民营文化企业。“真放”,就是要进一步放权,放低门槛,放宽市场准入,突破身份和行业壁垒,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非公有资本进入非特殊的文化领域,形成各种市场主体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只有坚决破除一切妨碍文化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才能持续不断迸发出来。

(二)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必须创造宽松自由的文化发展环境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提供宽松的思想舆论环境和广阔的文化舞台,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的重要前提。历史表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都是在宽松自由的环境和广阔的群众文化舞台中孕育的。“双百”方针提倡艺术上不同形式和风格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学派自由争论,它体现了精神生产的特点和科学文化发展的特殊规律。对于自然和社会领域科学真理的探求,只有发扬学术民主,让不同学术思想和观点充分表达和讨论,才能在比较中取舍,在实践中鉴别,在相互补充中完善;对于文学艺术等各类艺术形式和流派,只有发扬艺术民主,尊重艺术的独特性、创造性和多样性,才能使各种文化创作和产品异彩纷呈,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尊重精神生产规律,营造文化产品生产创作所需要的独立思想和自由宽松的环境。文化创造不问出身、不论地位、不讲资历,只讲成果和贡献,必须改变唯“领导正确”和“专家独尊”的局面,充分调动各类文化主体的创造性。必须坚持文化多样性原则,推动观念、内容、风格的积极创新,提倡各种体裁、题材、形式、手法充分多样的发展,促进多元文化并存共荣。鼓励探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鼓励不同文化学派、艺术流派、思想形式、学术观点相互尊重、相互切磋、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形成平等讨论、理性批评、相互交流、协商共进的宽松环境。[4]只有努力使一切创造见解得到尊重、一切创造才能得到发挥、一切创造成果得到肯定,才能不断推动学术昌盛和艺术繁荣。

(三)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伟大的实践创造

充分调动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积极性,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基本途径。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最深厚的文化创造活力、潜力存在于民众之中。文化发展繁荣必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实际是立足点,生活是源泉,群众是主人。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从文化主体来说,就是要使人民群众包括精英人物和普通大众的创造智慧和才能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展示。基层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领军人物和专业工作者是文化创造的主力。增强文化创造活力,既要充分发挥精英文化界的思想智慧和艺术才能,提供他们充分展示才华的用武之地;同时又要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尊重他们来自实际生活的创造。思想家、艺术家之所以能作出非凡的文化创造,最终来源于群众的生活,人民群众实践为文化创造提供最深厚的土壤和源泉。从文化形式来说,就是要让一切文化样态,包括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都能得到发展繁荣,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使各种文化形式和样态竞相迸放。既要加强作为主流文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又要强化体现社会人文价值理想的精英文化建设,同时要加快反映普通百姓文化需求的大众文化建设,使这三者有机统一发展,相得益彰。从国家整体来说,就是要让政府创造、社会创造、民间创造都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发挥。政府创造具有根本性和导向性,是文化创造的核心;社会创造具有多样性和自组织性,是文化创造的基础;民间创造具有传承性和人民性,是文化创造的重要来源。政府要坚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根本,切实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社会要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提高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的建设水平,引导群众自我创造、自我表现、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民族民间文化以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内容和载体服务群众,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是中华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的重要源泉。不断激发蕴含于人民群众中的创新潜力和创造热情,必然开创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崭新局面。

(四)增强全民族的文化活力,必须加强和扩大文化传播与文化交流

文化创造活力不仅来自于文化主体内部的创新与创造,而且也来自与外部的传播与交流。封闭的文化体系不能与外界进行思想、知识和信息的交换,必然缺乏创造活力。我国近代落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长期闭关锁国,失去与异质文化的交流、激活与创新。文化只有在开放、流动、碰撞中,在与异质文化的交流中,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在当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的背景下,单一民族文化的传统结构已经被打破,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传播和交流带来的创造活力尤其显著和重要。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好“走出去”与“引进来”的关系。一方面,要加快文化“走出去”的步伐,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文化创造活力和文化创新基于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文化的奇葩和瑰宝,以人为本的整体思维、自强不息的生命意识、和而不同的共生思想、崇德扬善的气质品性,可以为促进世界文化发展提供宝贵的文化资源。当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以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为主要内容、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为目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正受到世界的关注,表现出强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一大批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正在走向世界。另一方面,要加大文化“引进来”的力度,大胆吸纳和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和文化资源。在思想上,要以更加开放、包容、自信的理念和姿态,对待世界多样化的文化形态和样式;在方式方法上,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进行科学的鉴别和文化选择;在内容上,一切有利于我国文化发展的文化成果、思想资源、有益经验和管理方式,都要借鉴吸收;在行动上,既要慎重抉择,又要积极作为,加速交流和学习,增强吸附力,提高创造力,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空前持续迸发之日,便是民族精神振奋、国家生气勃勃、民族复兴崛起之时。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徐海荣.让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充分迸发[N].人民日报 ,2013-02-06(7).

[3]周正刚.论文化创新[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5):152.

[4]李继东,王丽.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N].人民日报 ,2013-05-09(7).

猜你喜欢

活力民族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我们的民族
年味里的“虎文化”
活力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谁远谁近?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改制增添活力
收回编制 激发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