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同创新下实验室优质资源的共享研究

2013-04-11王鸣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共享协同创新实验室

王鸣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广州 510006)

协同创新下实验室优质资源的共享研究

王鸣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广州510006)

摘要:国家“2011计划”对实验室资源共享的深度和广度提出更高要求,以促进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协同创新。通过分析共享实验室优质资源的有利条件,提出实验室可协同共享的优质资源有特色实验课程、跨学科实验项目、通用优质实验器材、专业实验软件、高效管理及技术服务等,从协同协议、运作机构、政策制度、技术管理队伍、信息化平台、保障措施等方面探讨共享平台的构建。

关键词:协同创新;实验室;优质资源;共享

1 引言

2012年5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正式启动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这是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我国高等教育又一重大战略部署,对积极推进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以及地区间的协同创新,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创新型国家等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计划实施意见提出四个“基本原则”,即需求导向、全面开放、深度融合、创新引领,提出需引导和支持高等学校与各类创新力量开展深度合作,探索创新要素有机融合的新机制,促进优质资源的充分共享,加快学科交叉融合,推动教育、科技、经济、文化互动,实现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同步提升[1]。

高校实验室是协同创新的要素之一,共享其优质资源是构建协同创新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重点实验室,汇聚了大批优秀人才和大型贵重仪器设备,具备共享条件。对于大部分理工学科而言,大型仪器设备是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基础条件,甚至是衡量其科技发展水平和潜力的重要标志。因此,高校实验室是实施“2011计划”的重要力量之一[2]。结合协同创新平台建设,探索实验室资源共享的新思路,是当前高校进行协同创新的一个课题,是新时期实验室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需抓住契机,促进优质资源的充分共享,创新管理体制,发挥实验室在协同创新中的作用。

2 协同创新对实验室优质资源共享的要求

2.1探索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协同创新

根据协同创新的要求,强化实验室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的职能。一方面,实验室是协同单位联合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载体和平台。教育部教高[2001]4号文件明确指出:“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3]。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实验室的优质资源作为支撑,需要与协同创新相适应的资源共享管理运行机制。通过共享开放平台,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走进实验室,参与教师的各种科技创新活动,特别是通过跨平台、跨学科的资源开放,促进师生之间、不同学历层次学生之间的科研创新,提升培养质量。另一方面,强化实验室科研创新的平台功能,在校内、校际、校企等协同单位间共享优质资源,让科研人员在协同单位间开展科学实验,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实现高校科研与地方经济有机结合,实现产学研有效对接。

2.2拓展实验室资源共享的深度和广度

近年来,实验室资源共享在一些重点院校已有实践,积累了一定经验,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共享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还不能适应新时期协同创新的要求。据统计,开放比例在10%以下的高校64.29%,比例在10%-30%之间的19.05%,共享的实验课程占全校实验总课程的比例低于5%的,占调查高校的55.77%[4]。此外,实验室教学资源缺乏,成果偏少,没有起到教学科研支撑平台的作用;管理体制跟不上,技术和管理队伍的素质还不够高;共享效益低,范围窄,特别是校际或校企合作程度低等。由于投入不足,有些专业实验室功能单一,制约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实施,不利于进行跨学科实验,不利于交叉学科的协同创新。而在人才培养方面,随着学生人数增多,学科专业的增加以及增设实验课程的要求,各学科实验室资源相对紧缺的现象凸显。因此,需抓住协同创新的契机,积极拓展资源共享的深度和广度,使实验室在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学科交叉研究的协同创新、科技研发的协同创新上有所作为。

3 共享实验室优质资源的有利条件

3.1协同创新的战略引领

思想观念的统一,是实验室优质资源共享的基础。随着共享的深化、管理体制的变化、工作方式的改变、工作强度和工作量的增加,协同共享必然触及现有体制下各级管理部门、人员的利益问题,包括实验室的投入和收益分成等,而“2011计划”的提出,正是统一思想的契机。它指出高校的主体地位,鼓励高校探索协同创新的实践,挖掘创新因素,结合产学研,进行深度交叉融合,大力提升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支撑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5]。在这种背景下,各科研院所从领导班子到管理部门,逐渐统一认识,这对实验室优势资源共享是一大有利因素。

3.2优质资源的汇聚形成

经过国家一系列重点建设项目的实施,国内一流大学的实验室整体水平已有长足进步,特别是仪器设备条件有了相当大的改善。以“211高校”华南师范大学为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激光生命科学实验室实验面积达7000平方米,科研设备原值超过4500万元。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1名,形成包括光学、电子学、生物学以及医学等多学科交叉的创新能力强的科学家群体。而植物发育生物工程实验室、量子信息技术实验室等作为广东省重点实验室,也分别拥有总值2000万元、1600万元的仪器设备。优秀人才、大型贵重仪器设备等资源的投入和汇聚,逐渐形成优质资源,为共享提供了有利条件。

3.3知识集中的地域优势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产学研的推进,以及社会科技文化的繁荣,知识集中的趋势凸显:(1)大学城的兴建促进知识集中,高校集聚的趋势越发明显。以广州大学城为例,据广州市规划局资料显示,10所高校的184个院系、541个专业形成紧密的知识网络。(2)经济发达地区、省会城市高校云集。京津唐、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以及省会城市的高校都较集中,知识集聚。(3)产学研推进校企知识融合。随着各地高新技术园区的建成和成熟,大量创新型企业与高校在科学研究、市场推广上有机结合,为校企合作奠定了基础[6]。这些为共享提供了地域紧密的有利条件。

3.4信息化的共享趋势

管理信息化和实验远程化为共享提供了技术基础。一方面,实验管理网络平台得以实现,突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实现实时化管理,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另一方面,远程实验的出现,拓展了共享的广度。它是一种新的实验形式,采用数据/图像/声音采集技术以及远程控制技术,使实验者能够在异地P C上通过网络进行真实实验设备的操作、过程的观察和结果的分析。相比于虚拟实验,实验者是在真实的设备上实验,有较强的临场感,且实验数据真实。允许多人合作实验,维护费用较低。

4 实验室可协同共享的优质资源

4.1特色实验课程

不同实验室各有其特色实验课程,特别是各级重点实验室,投入大,具有明显优势。以华南师范大学省级重点实验室——心理健康与认知科学重点实验室为例,它依托的心理学科在国内位居同类学科前列,目前已形成特色鲜明又稳定的方向,如“学习认知与脑科学研究”、“心理健康与危机干预”、“语言认知与发展研究”、“心理统计与测评研究”等。这些实验室所在学科实力雄厚,实验教学经验丰富,其课程可以在协同单位间实现共享,实现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

4.2跨学科实验项目

学科交叉的实验项目,是实验室的共享资源之一。以管理学为例,它与心理学有交叉的研究领域,可以依托这些领域的实验项目,比如管理心理学实验等,让两个学科的研究人员开展合作研究,实现科研的协同创新。双方学生可通过教师课题或独立申请,使用彼此的实验室,开展跨学科、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通过整理资料、准备实验、操作实验、撰写实验报告等,提升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这也是人才培养协同创新的有益实践。

4.3通用优质实验器材

通用性器材和大型贵重仪器设备也是可共享的优质资源。以计算机基础课为例,它是各专业的基础公共课。所以计算机教学实验中心可以与校内协同单位合作,承担该门课程大面积的教学实验。而化学实验有些项目需要分光光度计,就可使用生物化学实验室的分光光度计,遗传实验室进行D NA电泳检测实验也可使用生物化学实验室的电泳设备[7]。另外,理工科院系有许多单价10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利用率普遍不高。可挑选部分优质的、运行良好、具备开放能力的设备,通过资源信息交流平台进行共享,最大限度地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8]。

4.4专业实验软件

软件产品在使用上不排他、不耗损,天生具有共享的优势。特别是较贵的专业实验软件,更是可共享的优质资源。以经管类实验室为例,电子沙盘竞赛版软件单价约12万元,金融数据库单价约13万元,物流管理模拟系统单价约21万元;证券投资分析软件单价约15万元,CSMAR数据库单价约20万元,SPSS统计分析软件单价约14万元,SAS统计分析软件单价约13万元,CCE R数据库单价约15万元。如果各单位分别购置则造成重复浪费,所以可在协同单位间共享。以仿真设备系统为例,物流管理、电气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等专业的学生就可共同使用。而物流软件也可让物流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等专业师生共同使用。有些由协同单位联合开发的软件,比如由物流管理、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和企业共同研发的实验软件,也可用于共享。

4.5高效管理及技术服务

实验室通过与协同单位的合作,可提供高效管理和技术服务。通过对实验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全面培训、统一调配,改变实验管理人员技能单一、工作效率不高等问题,双方共享协同管理的收益。通过共享平台,实验室可提供技术服务,包括:接受并分析来自协同单位或其他单位委托的科研实验样品,组织大型仪器设备维护和应用培训班、培训项目、研讨会等,提供咨询和顾问服务等。实验室在开放共享中,汇聚各地专家学者和科研人员开展合作研究,形成协同创新平台,产生“盆地”效应,发挥对科研的辐射和带动作用[9]。

5 协同共享平台的构建

平台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签订协同协议、组建协调机构、制定政策和管理制度、培训师资和管理队伍、搭建工作平台、配套安全保障措施等。

5.1签订权责分明的协同协议

与协同单位之间需签署责权利清晰的协同协议。首先是风险共担机制,由于科技创新具有收益不确定性,因此需事先在协同协议中约定双方承担风险损失的比例。特别是协同共享实验室的建设投入,更应根据双方情况协商各自比例。其次是利益分配机制,需结合各方的投入强度和实际创新贡献,约定各方对共享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和创收收益等的分配比例。

5.2组建协调统一的运作机构

在协同单位之间,建立协调统一的运作机构,比如由双方主要负责人组成的协调委员会,组织、协调、实施优质资源共享工作,这是共享的组织保证。校内协同单位,可在校级层面建立校级协同实验中心,下设各学科实验室,如生物学科实验室、物理学科实验室、化学学科实验室、计算机基础教学实验室、心理学实验室、语言教学实验室等,由学校进行一级管理,实现人、财、物的资源共享[10]。校际和校企等协同类型,可通过合作协议,成立管理委员会,负责共享事宜。

5.3制定协同政策和管理制度

协同政策和管理制度,是共享的制度保证。第一,要有经费管理制度,包括共享经费管理制度和大型仪器设备收费制度。根据目前已运行的共享实验室经验,大部分运行经费来源于国家专项投资、学校补贴基金、共享平台对外服务创收等。个别设备进入国家大型仪器共享系统的,国家有专项经费专门用于入网仪器设备的升级改造、维护维修、日常开支等[12]。结合仪器设备的属性和使用成本,通过市场调研,按照用户使用的属性不同,比如校内和校外、商业或非商业属性,制定共享仪器的收费标准。第二,要有激励制度。对于技术管理人员,可用现金激励等方式鼓励其挖掘仪器的新功能[11]。第三,要有培训和考核制度。操作新购置的仪器,需做好培训上岗。对于管理成效,需设计相应的考评制度。

5.4打造高效的技术管理队伍

专业技能过硬的实验技术队伍和高效的管理团队是共享的人员保障。前者主要由科研人员、技术人员、研究生构成,负责大型仪器设备的检测、维护与维修工作;管理人员则负责对外宣传、网上实验登记与收费、信息发布等工作。首先,所有人员需统一认识,树立为协同平台负责的全局意识,管理过程中要责任到人。其次,实验技术人员采取培训上岗的制度。在分类管理仪器的基础上,每人每年要具体负责几类仪器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实时跟踪、及时维护,保证仪器处于良好运行状态。为使实验技术人员逐渐熟悉其他仪器的操作,可以在专业领域内轮换负责的仪器,提高团队协作水平和业务水平[13]。

5.5搭建信息化的工作平台

搭建信息化共享平台,提高共享效率。第一,实验管理信息化,启用实验预订系统、收费系统、仪器使用与资源信息系统、仪器操作与培训系统等。申请共享的人员可在网站上直接查询到仪器的功能、性能状况、使用频率等[14]。第二,部分实验可采用远程实验系统。实验者预约、付费并登录该系统后,通过网络异地操作实验设备、观察实验过程、分析实验结果,大大提升实验室的利用率。建设远程实验室需要装配实验装置和远程实验服务器,实验装置包括一般的实验设备,比如电机测试实验装置、机器人手臂、柔性制造生产线等,以及能检测实验参数、状态的传感器或仪表等。而远程实验服务器是能够向远程实验室用户提供远程实验的服务器代理,它接受用户工作站的实验请求,按照用户要求控制并完成实验[15]。

5.6配套长效安全的保障措施

实验室优质资源共享需配套长效安全的保障措施。首先,对于大型贵重精密仪器,实行操作者考核制度。每个首次预约的操作者都需经历上机培训-考核-操作(“又称TTO,t raining-test-operating”)的学习过程,以确保操作者熟悉仪器操作,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其次,制定安全责任制度。安全管理责任重大,是共享的重要保障之一。管理人员严格分工,对于专业性较强的仪器应做到两人在场共同管理[16]。可采用管理人员检查跟进、操作者送回完好仪器以拿回证件的办法。再次,对仪器摆放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使用门禁监控系统,为大型仪器配备数码化网络管理系统[17],提供远程实验的网络安全措施[18],这些都是保证可持续共享的长效机制。

6 结语

“2011计划”的提出,是实施实验室优质资源共享的有利时机和重要背景。需把握协同创新机遇,提升高校实验室资源共享的质量,拓展共享的广度和深度。重视实验室在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协同创新中的作用,重新整合优质资源,探索校内、校际、校企等协同共享的模式和机制,助推人才培养质量和高校创新能力的提升。当然,构建协同共享平台是一项系统工程,目前仍处在探索和实践阶段,需各级管理部门统一认识,共同推进协同创新这一战略部署。

参考文献:

[1]李蕴,李冬.协同创新对提升研究型大学科研创新能力的实证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11):37-39.

[2]陈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J].科学学研究,2012,30(2):161-164.

[3]胡明星,何望云.构建开放、共享、体现学校鲜明办学特色的实验室创新体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7):26-28.

[4][18]唐鸿儒,宋爱国等.建设Internet实验室,共享贵重实验设备[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8):158-162.

[5][11]李祖超,梁春晓.协同创新运行机制探析——基于高校创新主体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08(12):81-84.

[6]叶秉良,高教园区实验室资源共享现状与对策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11).:1470-1472.

[7][14]詹福建,许可等.整合资源,优化资源共享,促进实验室全面开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11):343-345.

[8][12]黄琳,丁宏刚等.加强大型仪器备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促进国家重点实验室对外开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8):1002-1004.

[9]张原,李鑫.资源共享与实验室科学内涵式发展[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4):151-154.

[10][13]梁起,傅维华等.实验室资源共享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6):319-321.

[15]张勤.高校实验室资源开放共享问题探讨——基于浙江省高教园区高校实验室的调查分析[J].教育研究,2008,(8):101-105.

[16]卞宁生,徐铮等.教学型大型仪器实验室资源共享平台构建与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3):288-290.

[17]范一文,余永强.高校院级科研实验室仪器设备共享管理浅析[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9(4):163-165.

责任编辑:张隆辉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094(2013)04-0120-0

收稿日期:2013-06-03

作者简介:王鸣(1981-),女,广东汕头人,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共享协同创新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云服务环境下的高校协同创新研究
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高校脑科学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挂羊头卖狗肉的“共享”营销
图书馆与出版企业数字资源共享的环境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