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2013-04-11刘振曾理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对策分析新媒体大学生

刘振,曾理

(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南岸 400074)

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刘振,曾理

(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南岸400074)

摘要:随着科技进步,新媒体的发展日新月异,影响到大学生生活和思想的方方面面。本文通过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分析,提出利用新媒体开展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思路、方法。为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在新形势下开展大学生教育、管理提供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影响;对策分析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64亿,手机网民规模达到4.20亿,第一大上网终端的地位继续得到巩固,新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和交流沟通的主要渠道,极大地改变了大学生原有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沟通方式和价值观念。

1 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

1.1新媒体为大学生学习知识、开阔眼界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新媒体依托数字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形成了巨大的网络体系,具有资源丰富、传输快捷、覆盖面广、形式多样等优势,实现了知识传播途径的根本性的跨越。大学生可以借助新媒体搜索大量丰富的资源,吸纳人类文明一切优秀成果,吸收和借鉴。互联网信息的海量和易获得性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锻炼学生自主创新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1.2新媒体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长期以来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讨论、谈心、社会实践等活动为辅的教育手段。这种面对面的交流收到时间和空间的种种限制,而且有些学生在老师面前不愿意表露自己的真实想法,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而在新媒体时代,人们的交往完全打破了地域的限制,交流方式更加平等和多元,交流者没有过多的顾虑,增进了交流双方的互信度,更容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更能够发现和解决问题。同时,新媒体能够更为方便和快捷地发布信息,在最短的时间,通过文字、普片甚至动画等方式,把教育内容迅速传递给受教育者,使思想教育更直接、生动。通过新媒体,大学生可以通过手机、网络等新媒体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所需的知识和教育,极大提高了思想教育信息的传播效率。

1.3对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形成了挑战

在传统教育模式里,教师掌握着绝对优势的信息、知识,以及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途径。因此,教师牢牢掌控着教育的主动权。而在新媒体环境里,教师对知识的垄断地位被打破,学生可以从各种渠道获取知识,从而使原有的教育模式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求,对教师的权威和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构成了严重的挑战。

1.4新媒体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构成了挑战

新媒体环境下,传统价值观念受到多方面的冲击和挑战,通过网络,大学生可以接触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社会思潮,其中不乏西方腐朽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等,这些纷繁芜杂的价值理念对大学生的价值标准的选择形成了强大的冲击,使大学生形成了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而新媒体对利益激励、竞争等一系列市场经济机制的过多宣传强化,导致了物质价值追求与精神价值追求之间的失衡,大学生价值取向功利化日趋明显。

1.5新媒体对交流方式的改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相比传统媒体环境下他们更喜欢以QQ、电子邮件、微信、博客、手机短信等方式进行人际间的沟通与交流。在网络环境下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导致学生和身边的同学交往时间和机会变得越来越少,有些大学生因此出现了现实生活中的沟通能力下降、对身边同学自私、冷漠等问题的出现。

2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培养、教育需要采取的对策措施

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生活习惯的影响全方面而且深远的,如何充分发挥新媒体对大学生教育、培养的有利条件,消除不良影响,构建大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2.1转变大学生教育观念,开创新的教育教学模式

首先,转变教育观念。在新媒体环境下,应积极主动创新高校教育教学模式。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特别是各个高校的电子期刊、数据库资源。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摒弃传统教育的单项灌输模式,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为讨论、讲座等互动形式,利用大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大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独立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课堂教育更加生动活泼有效果。

2.2构筑新媒体平台,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依托校园网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舆情和疏导机制。利用校园网络建设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让学校网络建设更贴近学生,更能够吸引学生。通过校园网论坛及时采集和梳理大学校园中出现的焦点问题,采取“疏堵结合,及时沟通”办法,对学生特别关心的问题做出评论和回复,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建立健全校园新媒体信息的监督机制。依托校园网建立一支由教师、辅导员、学生网络管理员、校园网版主、学生干部等组成的思想教育工作队,队伍成员要积极活跃在校园网各个论坛板块中,对于违反国家方针政策和学校规章制度的错误信息,要及时予以屏蔽或删除;积极发布健康向上的、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帖子,控制网络舆论方向。

2.3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

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建立班级“QQ群”、“博客群”、“飞信群”等网络平台。给同学们一个交流思想、共享资源的平台,把握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动向,同时使老师的信息及时、快速传达给学生,排除了师生之间交流的藩篱,增进师生了解,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有实效性、针对性。这就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发挥新媒体优势,积极构筑新媒体的资源平台,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努力把握规律性、注重实效性、提高预见性,把新媒体的功能延伸到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上来。

2.4提升教育工作者新媒体素质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教育工作者(包括专业课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信息素质,了解新媒体的时代特征和文化特点,有效掌握新媒体传播技术,努力提高自身掌握和运用新媒体的能力和水平,切实将新媒体、新技术运用到对学生的日常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熟悉学生所关注的内容、流行的语言和喜欢的交流方式。利用各种途径设法提升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校园网络阵地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以吸引更多的大学生投入到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中来。

2.5传递正能量,激励你我他

利用新媒体开展如“十佳学子”、“校园之星”等评选活动,在校园网开设“学子风采”专栏,挖掘学生中优秀典型,将他们的事迹、获奖情况、人生感言等放到网络上,让学生自己投票评选出自己心目中的优秀学子,扩大活动的影响力,开启评论和回复功能,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收获,在学生中传递正能量,激励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吴勇.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途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5):48-49

[2]葛玄会.新媒体时代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浅析[J].河南教育(中旬),2012.(9):19—20.

[3]邱明晓.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及思想政治教育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0):142.

[4]马志同.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22-23.

[5]张永汀.校园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与对策[J].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0):1—9.

[6]CNNIC发布《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7]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 jbg/ 201301/t20130115_38508.htm.

责任编辑:邓荣华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094(2013)04-0112-02

收稿日期:2013-05-18

作者简介:刘振(1984-),男,黑龙江人,重庆交通大学河海学院辅导员。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曾理(1984-),男,河南信阳人,重庆交通大学河海学院辅导员。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对策分析新媒体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重大疾病保险的产品定价和产品设计风险管理对策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