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企业文化核心价值的基本认识
2013-04-11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近似残酷的竞争当中,每个企业都竭尽所能,以试图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建立企业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我们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应是以人才为核心的技术、管理和文化的统一,其中,文化因其对思想行为的强大影响力和不可复制性,在企业核心竞争力中居于最主要的统治地位。那么,文化的根源又在哪里呢?有人曾这样说道:“企业发展的灵魂是企业文化,而企业文化最核心的内容应该是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中国的企业在经历了重视财务、重视营销、重视技术等若干发展阶段后,终于走到了重视人才的新时期,逐步深刻认识到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那么,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呢?答案就是:建立对中国企业文化核心价值的基本认识,只有通过文化的力量和价值的认同才能更好地培养人才、发掘人才、凝聚人才和发挥人才。中国企业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映射下,已逐步萌发本领域的核心价值雏形,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市场导向理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三个重要部分,以观念的形态表现出以下基本认识:责任、创新、诚信。
一、责任
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企业身上都肩负着不同的历史使命和责任,这种责任具体表现为:
1.对国家的责任。
企业首先承担着为国家提供税收的责任。“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更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手段,作为国家的一员,依法纳税是每个企业爱国的具体表达。另一方面,国家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创造安定有序的经济环境,制定调整促进企业发展的经济政策,企业应该在享受经济权利的同时,积极承担起依法纳税的义务。其次,企业承担着捍卫国家垄断经济和国家战略资源安全的责任。从民族国家利益出发,企业不能以一己私利置国家利益民族安危于不顾。最后,企业还承担着捍卫和保护企业价值观的独立性和民族性的责任。中国企业家应该怀有一种责任,为中华民族创造世界级的品牌,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做出贡献,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2.对社会的责任。
首先,企业有关爱社会弱势群体、积极参与捐款等公益活动的责任。中外成功企业的实践表明,凡是成功企业、长寿企业,都是重视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企业。在美国,很多企业基金会与单纯捐款者不同,而是贯彻了卡耐基现代慈善概念。以“投资”的眼光来看待慈善事业:合理投资——高额回报——部分收益用于慈善,剩余收益和本金继续投资。慈善基金会每年都致力于慈善事业,慷慨解囊,但其资产不但不见减少,反而逐年递增。其次,企业还承担着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社会责任。在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上的投资,其回报不是立竿见影的,这种产出具有间接性、模糊性和长期性的特点。这些特点往往影响人们对企业社会责任文化建设的正确判断。
3.对人的责任。
首先,企业有对消费者的责任,表现在严把质量关,对消费者负责上。产品质量安全责任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要求,在任何时候,任何国家,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生产合格的产品都是应尽的义务。其次,企业还有对员工的责任,体现在坚持以人为本,为员工创造可持续发展机会上。
二、创新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市场导向理论已经日益成为中国企业经营发展的原则和信条,进而成为中国企业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与企业的市场表现呈正向关系。但经学者研究,市场导向理论并不能直接对企业表现产生作用,必须要有创新的介入,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因此,创新作为一种价值判断,成为了企业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电影“日本沉没”曾将日本人的危机意识表现得淋漓尽致,而这一幕正在日本家电业真实上演。“日本家电”这块金字招牌正不可遏止地滑向“死亡”。主因还在于日本家电业以全球老大自居,不能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世界电子消费品市场,反映在三个方面:第一,不能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第二,技术创新投入重数量而轻质量。第三,产品创新的方向忽视了消费者的需求。日本家电业日益逼近“沉没”的事实警醒世界,当今社会,创新是企业的生命线。
那么,企业文化中创新的要求都包括哪些内容呢?我们可以通过三星抗衡苹果的案例中寻找到若干线索。
1.产品创新。
三星集团的灵魂人物,就是具有卓越领导力与罕见洞察力的董事长李健熙。他从1993年起就主张“新经营”,宣称:“除了自己的老婆孩子,全都要革命。”在全球智能手机领域,唯有三星凭借一系列深刻体察市场需求的新作品能在与苹果的抗衡中不落下风。
2.组织创新。
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中,三星负债高达170亿美元,濒临破产边缘。李健熙选择了三大核心领域——电子领域、金融领域、贸易和服务领域进行了重点发展,对集团内部的34个事业部门、52项产品及海外12家亏损的分公司进行了大刀阔斧地整顿。仅三星电子一家企业就将员工从5.8万人裁减到4.2万人,这一行为打破了韩国企业终身雇用制的常规。并且,公司将次要的业务外包,精简了20个业务门类,使得三星电子从以家用电器为中心的企业转变成了先进的电子企业。
3.管理创新。
达尔文说:“那些能够生存下来的,并不是最聪明的和最有智慧的,而是那些最善于应变的。”因为“变乃不变之永恒”。“变”包括内变和外变,内变更要靠人才与勇气。德鲁克说:“不创新,毋宁死。(Innovate or die)”三星秉持着这种精神,因时而变,因势而变,不断追求创新。这种创新型的管理和创业式的经营,已经成为三星企业文化的灵魂,就是以“变”为核心的新经营理念,以人才和技术为基础,创造最佳的产品和服务,为人类社会做出贡献。其企业精神是:“与顾客同在,向世界挑战,创造未来。”
三星集团确实体现出德鲁克创新的原则与精神,包括产品与服务的创新,市场、消费者行为和价值的创新,制造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以及将它们推出所需的各种技能与活动的创新。简而言之,就是产品创新、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这也是中国企业所要积极学习的。
三、诚信
市场经济说到底是一种信誉经济。在现代经济社会当中,诚信不仅仅是一种影响人们行为的道德规范,对于企业来说,它更是一种能够带来经济效益的稀缺资源,相对于大家普遍比较重视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而言,诚信资源因其稀缺性和不可复制性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中国作为东方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其中蕴含着许多哲学思想、科学和人文精神。而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土壤中的企业诚信观念成为了重中之重。我们赞同:“诚信是我们价值观中最重要的一点。诚信意味着永远遵循法律的精神。但是,诚信也不远远只是个法律问题,它是我们一切关系的核心。”培育和坚持把企业诚信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对形成支撑企业健康发展的独特文化特征,推动企业从优秀迈向卓越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1.诚信是企业内外有效沟通的桥梁。
企业是人的组织,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基石是坚守诚信而获得彼此的信任。在企业内部,上下级之间能不能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同级之间能不能做到彼此尊重、密切配合,全在于是否有信任。在企业外部,还有一个与投资者、消费者之间的沟通问题,投资者、消费者必须信任企业,企业才有发展。
2.诚信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
诚信是企业的重要资源,也许它不会给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但是却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无法替代的决定作用,诚信则昌,无信则亡。在“安然事件”中,负责安然审计工作的全球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安达信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给外界感觉似乎很大程度上由会计准则不适而起。然而,安达信随后承认员工销毁安然案资料,使投资者立刻意识到有病的岂止是制度,更可怕的是道德。倘若安达信遵循会计准则并恪守职业操守的话,又何必忙于销毁资料呢?“诚信”是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立业之本,安达信在安然事件中所犯的错误,使“五大”所的光环黯然褪色,最终彻底退出会计审计行业。
对此,我们与其千方百计学习西方去应对处理,不如回过头来求道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挥其在增强企业诚信中的独特作用:
第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倡导“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意识,有利于强化企业诚信建设的主体地位,增强企业诚信的主动性。因为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传统的道德规范因无法适应社会存在的深刻变化,趋于瓦解,而人们对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西方现代契约意识、规则意识等又缺乏深刻理解,致使社会各个领域的诚信危机异常突出。
第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倡导“不为物役”的人文精神,有利于抑制和消解市场经济所产生的价值观混乱,增强企业诚信的自觉性。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崇尚道义,主张以道德的至善来凝结人心,实现社会范围内的天下有道,表现在义利关系上就是重义轻利、先义后利、见利思义的价值观。
第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倡导“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旺”的诚信精神,有利于营造诚信制胜的文化氛围,增强企业诚信的坚定性。诚实守信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所倡导的道德准则,是中国传统社会生活中最具普遍意义的一种道德原则,是立人之本、立业之本、立国之本,是维护社会稳定,保持社会有序的基本道德要求。
第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倡导“修身正已”的道德修养,有利于提高企业管理者的诚信品质,增强企业诚信的可能性。企业管理者是企业生存发展的中坚力量,是企业诚信文化的具体实践者和护卫者,对外他们代表企业洽谈业务,对内他们代表企业行使权力,他们的诚信素质如何直接关乎企业形象。
第五,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倡导“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谐思想,有利于完善企业的社会职能,增强企业诚信的广泛性。中华民族历来推崇“和为贵”的思想,主张“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提倡在均衡中化解矛盾,求得和谐。
第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倡导天地之间莫贵于民的民本理念,有利于强化企业发展的人本意识,增强企业诚信的实效性。
[1]丁政.核心价值观——企业文化的核动力源[J].中外企业文化,2004,(10).
[2]张鸣.试论创新型企业文化[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2,(3).
[3]徐志雄.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是——培育企业核心价值观[J].科技管理出版社,2002,(7).
[4]王开明.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J]福建税务,2003,(9).
[5](美)伯特弗·雷得曼,艾瓦·威尔逊,乔安妮·维亚.第五项修炼实践案例[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
[6]余丰慧.日本家电业没落带给中国哪些启示[DB/OL].人民网,家电频道,2012-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