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现代新儒家对社会的影响——从“内圣外王”儒经到“返本开新”事功
2013-04-11
中国现代的主导思潮有三:马克思主义学派、新儒学以及自由主义的西化学派。其中新儒学是现代中国哲学文化、思想道德方面的保守主义代表。它的建立是基于近代西学东渐以及新文化运动等对中国传统儒学的重大打击。尽管传统的儒学思想在我国长达数千年的封建制度下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随着社会制度的本质改变,传统宗法制度逐渐瓦解,传统儒家思想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此时,有一批优秀的学者,他们坚信儒家思想中仍然有适用于现代社会的有价值的思想理念,于是纷纷投入了建设新式儒学的行列中,成就了今天的新儒学。
新儒家打着继承宋明理学的旗号,重视儒家传统思想中的心性学,并以此作为中国传统思想中心问题所在以及开展科学民主事业的基础。一定意义上说来,新儒学属于文化哲学。新儒家对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所具有的优越性与本性很是强调,觉得从尧舜禹此类千古明君到程朱此类儒家理学巨匠,其“道统”是一脉相承的。儒家的人文主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终极理想,是道德与宗教相统一的精神。儒家心性学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起着核心与本源的作用。发展中国民族文化要建立在认同中国传统文化有价值部分的基础上,再来探讨吸收与容纳西方文化。实际上,新儒家的思想从内圣外王到返本开新的转变,正是为建立中国现代文化道德体系而做出的适应社会发展的转变,对现代社会起着重要作用。
一、新儒学理论要点
现代新儒家建立的理论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六点:
1.在宇宙本体论方面是对宋明理学的继承,即中国传统哲学中所谓的天人合德。这种本体论统一了天地的生生之德以及人性的内在本质,构成政治思想上的内外合用、人生修养方面的诚明能合以及社会实践上知行合体的哲学体系。在西方的哲学中存在着人与自然、主体和客体以及现象与本质对立的问题,而天人合德的哲学理念避免了这些问题,从而达到不二的境界。当然在这过程中,新儒家对西方哲学中,诸如生命哲学、自由意志、精神现象学以及新实在论之类的适用于发展中华民族哲学新体系的内容也加以了吸收和借鉴。
2.对统一方法论和本体论十分重视。新儒学的方法论的基本原则是体为直觉、用为理智,希冀在把握本体的同时不忽略现象。其第一理念是体验本体方面的方法,然后才到认识现象采用的方法。这样的方法论既包含着传统儒学理念,又是对佛教与道家思想的融合。
3.基于其本体论与方法论的统一,新儒家将世界划分成价值世界和事实世界,也可说是本体世界和物理世界。价值世界或本体世界是真善美理念以及道德形而上学理念的基石,还蕴含了人生全部价值。利用实践中产生的理性直觉来理解和掌握本体或价值世界,这就是哲学的作用。而科学却主要依靠理智分析来达到对物理世界存在事实认知的目的。简单说来,哲学依靠的是价值理性以及对价值的追求,而科学依靠的是工具理性以及对物理变化的追求。中国哲学之所以难以构成体系与其追求人生、价值哲学,而缺乏对物理现象的重视,没有严密逻辑是分不开的。西方哲学中认识、逻辑哲学为发达的自然科学奠定了思维基础,但在人生价值方面的认知有所欠缺。
4.中国哲学长久以来强内圣弱外王。在现代社会的发展推动下,必须要从内圣追求上建立起新外王,即民主和科学。具体来说,即利用良知自我坎陷,从德性主体衍生出知性与政治主体,从道德层面发展出民主和科学。
5.儒家资本主义。它与欧洲、北美以及前苏联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不同,是用儒家的思想理论来指导资本主义模式的建立。近现代几十年来,东亚国家或地区诸如韩国、日本、新加坡、香港及台湾等,都在建设儒家资本主义,且已有一定成效。
6.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世界化。随着西方社会进入后现代化,巨大的科技成果和当代的人文价值出现了严重的不平衡现象。在享受先进科技之时,人们显然感觉得到人生价值的迷失,人被物化的现象已是屡见不鲜。中国儒家思想进入世界化发展阶段,对后工业文明产生的诸多问题都能起到有效改善作用。儒家思想在先秦隋唐第一个奠基、发展时期与宋明理学第二个发展时期之后,极有可能进入到现代世界化的第三个发展时期。
二、儒经“内圣外王”渊源与发展特征
首先明确提出“内圣外王”这一词汇的是《庄子》一书。但事实上,内圣外王却是儒学发展的一贯理念。孔子提出的修己以安人、以安百姓,实际就是内圣外王的方法论。内圣,指的是人经由对自我心性的修养而达到的至高境界。圣是古代文人追求的最高的理想的人格境界。而外王,即称王、为王之道,指的就是把人的自我修养应用到社会领域的建设上,是个人的自我修养外在的体现。利用主体内在的圣、仁境界所反射出的精神上的巨大力量来引导和进行政治实践活动,进而成就所谓的外王霸业。这就是内圣外王的意义。外王事业当以博施济众为最高追求,这是孔子所确立的儒家最高的政治境界和理想。实际上,外王是对内圣的发展和衍生,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进而合而为一。这也是千古明君所力求的境界。
作为儒家传统思想体系最根本的价值理念,内圣外王的实质就是对道德人格呈现个体生命价值高度的推崇以及对所有社会价值的创造都以个人道德人格为终极源泉的强调。在儒家正统观念当中,先是修身、齐家再是治国、平天下。也就是说,作为君子,只有通过潜心修炼自身的道德人格,把实践道德理念的经验内化为自身心理结构的一部分,让人能够逐渐地凝聚积淀起有力的精神力量。只有先完成内圣这一实践,才能来谈论人的价值尊严问题,才能通过社会实践把内在人格力量融入世俗世界价值的创造中来,进而实现治理、发展国家的宏大抱负。
儒经中内圣外王表现的是个人和社会、创造自我价值和创造社会价值的终极统一。儒家对人所具有的社会属性十分关注。人作为群居动物,必须要处理好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生活下去。这就是建立内圣外王这一理想人格的基础所在。统一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在内圣外王人格理想中有两个表现:
首先,自尊自爱和敬人爱人并重。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这句孟子名言揭示出每个人对于得到他人尊重和爱戴的心理需求,以及满足这种心理需求的前提——先去尊重与爱护别人。而荀子所言仁者自爱者,说明了敬人爱人的基础乃是自尊自爱;其次,满足自我和满足社会同行。夫人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一名言体现出孔子理想的仁者情怀,即起点是己立与己达,归宿是立人与达人,满足自己与满足他人是一个由此及彼的递进过程。人与社会的本质价值其实是相统一的。只有将个人价值发展为社会价值才是个人价值的出路。实现人的社会价值实际上也是在实现人的自我价值。
三、儒经“内圣外王”在现代社会的积极作用
“内圣外王”这一思想在中华民族心理产生和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内圣要求通过道德修养,培养高尚人格;外王则是在道德实践的基础上建功立业。道德修养的加强对正确的三观的培养和形成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高尚的人格精神这是做人的根基所在,也是建功立业的重要条件,更是健康心理的标志。即便在现代社会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其一,内圣外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理想人格表现的是中华民族由己及人,双赢的价值取向。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人的价值被埋没,渐至迷失。利己主义、个人主义膨胀,人际关系越来越淡漠,社会风气也在这样的形势下每况愈下,进而使人们丧失精神家园和人格追求的方向。
面对这些问题,发扬传统文化精髓显得尤为重要。它能调整、制约现代社会人们私欲心理。这种内圣外王的人格追求和修身养性的为人处世原则代表着中国人积极入世的精神和自强不息的意志,对克服消极悲观思想情绪有所帮助。
其二,儒经中“内圣外王”的追求是社会与自我满足的统一体。内圣外王这一人格思想体现的是人的自我和社会价值的双向统一,并且社会价值的地位更高。这样的价值取向对于现代人自私自利的弊病有所矫正。现代人在精神空虚与人生意义迷失的背景下容易产生沮丧悲观、神经衰弱以及精神分裂等症状,内圣外王思想对此可起到有效预防的作用,且对现代社会人们的道德意识与对社会的责任感的提高都有着一定的借鉴价值。
四、事功“返本开新”思想特征及社会意义
“返本开新”的事功思想由宋明理学首先提出。但新儒家虽然打着宋明理学的旗号,但在返本开新这一理念上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这是由于近现代深刻的民族与文化危机决定的。要想在西方思想文化的重压之下,寻找到传统文化的生存之道,就必须要对传统思想文化理念进行革新,以便更适应于社会发展的需求。
在新儒学中,返本指的是返回心性学之本,而开新则是在心性学理论上开创科学民主新时代。两者结合表明新儒学的态度是反对空洞的、与社会脱节的儒经理论研究,同时也反对不讲求义理,激进无根的事功主义。事功思想,指的就是抱有建功立业的宏伟理想。新儒家强调的事功,是要将内圣外王的儒经思想融入治理社会的实践过程中来。
新儒家返本开新思想的总体特征就是:内在超越是根本,文化认同乃前提。内在超越是新儒家所坚信的,也就是说只要人类社会存在,那么儒家思想就有其用武之地。亦即儒家思想是比其他所有思想都更具优越性的。而文化认同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其自身发展的要求。具体来说,返本开新这一思想体系有六大特点:文化立场是民族本位、文化心态乃花果飘零、文化观念是我族中心、文化视野则多维开阔、政治立场则是保守主义,同时主体意识强烈且独立人格鲜明。
返本开新的事功思想的社会意义主要在文化、经济、政治三方面:
1.文化方面:儒家中庸思想,以和为贵的理念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思想渊源。其巨大的包容力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文化强势攻击之下,仍然保持着自己的生命力,对构建中华民族特色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的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儒家的审美理论依然在我国文化的审美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且返本开新的理念对构建现代诗学体系也有着重要意义。
2.经济方面:在近代社会,其保守的重农抑商思想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发展商品经济,但它重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一定程度上也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尤其是其对科学的提倡,对我国经济的科技创新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3.政治方面:在法制与德育并重的时代,儒家在数千年的历史流传演变中建立起的道德体系,在新儒家的选取借鉴加工基础之上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无论是德政、仁政的传统治国理念,还是天下为公,自我与社会统一的政治追求都是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德制约不仅仅对执政者有着积极引导作用,对公民也有着行为制约作用,能够很好地辅助法律的实施,促进新型社会的发展。
五、结语
事实上,从内圣外王到返本开新的转变,本质上并没有过多的变化。返本开新中的“本”实际上就是内圣外王的思想理念和人格追求。返本开新就是利用内圣外王思想投入新时代的建设,强调知行合一,与时俱进。但如果事功思想过盛,往往会忽略根本所在,导致不择手段追求个人利益。这就与新儒家倡导返本开新的目的相悖了。且新儒家的思想有很多保守主义的内容,在社会建设中也不能全盘吸收。应当合理利用返本开新的事功思想为现代社会建设服务。
[1]王光辉.“返本”与“开新”——现代新儒家论传统文化的现代化[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5).
[2]郭莹.试论现代新儒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从“内圣外王”儒经到“返本开新”事功[J].群文天地,2012,(08).
[3]李翔海.“仁智双彰”的现代显扬——略论现代新儒家人生哲学的基本价值取向[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2).
[4]侯敏.返本开新的诗学建构——现代新儒家文化诗学的启示[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3).
[5]康宇.现代新儒家视野中的儒家道德观[J].理论与现代化,2006,(06).
[6]李明.儒家传统人生哲学现代化的机缘与价值——以现代新儒家人生境界说为中心[J].中州学刊,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