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性生土民居空间建构融入住宅设计课程教学探索:以河北北方学院为例
2013-04-11胡青宇李小慧
胡青宇,李小慧
(河北北方学院 艺术学院,河北 张家口075000)
肯尼斯·弗兰普顿(Kenneth Frampton)在其著作《建构文化研究》(Studies in Tectonic Culture)中划定了一个学究式的探索建构本质内涵的路径,他认为空间已经成为建筑思维的核心概念和本质。在这个前提下,建构研究的意图主要通过对实现它的结构和建造方式的思考来丰富和调和对于空间的优先考量[1]1-2,关注的是关于空间和建造的表达,建构和空间在建筑活动中成为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强调一种忠实于结构和构造的艺术表现思想。在这方面,中国地域民居体系作出了很好的诠释,民居形式通过材料的运用,清楚表达了结构体系关系,建造方式是对建造逻辑的忠实体现,完全符合现代建筑发展趋势,理应成为当前所要继承的重要物质文化遗产。因此,笔者提出关于建构文化的实践性设计尝试,“但是这个任务却不能够完全通过对建构的理论研究来完成,而必须借助于设计实践和教学的环节”[2]15。遗憾的是,地域建筑文化一直未被理想地联系到国内住宅建筑设计的教学之中,多数院校表现出设计教育模式趋同化的办学现状,技术与设计课程之间的脱节也具有极大的普遍性,从而导致学生不能正确理解建造技术的重要性,忽略对建造本身和空间形式生成内在逻辑性的思考,在建筑设计与形式表达过程中不能以空间和建构作为设计思考的目标[3]3。鉴于此,河北北方学院艺术学院自2011年开始对住宅建筑设计教学体系进行了调整和修正,重视和寻求来自地域乡土建筑资源自身的力量,将乡土建筑空间认知和建构内涵作为必要补充融入到设计教学中去,提出了“基于地域性民居空间建构的住宅设计教学”的教育理念,为在“全球化与地域化”教育背景下,建立体现专业特色和地域文化特点的住宅设计课程教学体系构筑新的起点与方向。
一、命题:“地域性生土民居空间建构”融入住宅设计教学
地域性生土民居空间建构是指生土民居作为一种建筑类型,其建造方式的逻辑性和建筑技术的表达与建筑形式形成互动统一的关系,并切实地反映地域文化和建构学的精神,既是训练学生对住宅空间理解和建构表达的现实教材,当然也存在亟需解决的创新设计问题。河北北方学院作为晋冀蒙3省交汇区域的专业教研机构,结合地方特有的生土民居资源,建构承载社会责任和实践创新的特色型专业课程训练,理所当然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这对于“反映出建筑教育从业者眼界的拓宽、社会责任感的加强和办学思路的深化”[4]5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地域性生土民居空间建构”这一命题成为该院当前住宅设计教学研究的设计主题。
2012年,河北北方学院艺术学院在4年级住宅设计课程中,确定了对生土民居传承与创新研究的实践性教学设计主题,其目的在于使学生理解技术因素对当代住宅设计的意义,加强对建构方式的理解,通过探讨既符合时代要求,又独具地域生土建构文化精神的住宅再生设计,达到传承和创新地方居住建筑文化,此乃教学的主要目的。
二、教案:课程设置与课堂实施
“教案是教学实施的计划,是教学意图的具体体现,教案的设计好比科学实验中设计实验的环节,教案设计的基本思路在于如何将建构设计的相关问题放在一个类似实验室的、有序的和有控制的环境下去展开。”[2]16
(一)课程模块设计
1.田野调查、测绘与先例分析
首先对生土民居进行基本观察和再思考,包括生土民居的田野调查与测绘和住宅先例分析,前者要求学生亲身参与对项目真实环境现状及文脉的调查研究,总结项目所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并对生土空间的围合、形式、结构、材料等进行综合感知和分析,目的在于以建构的体验作为教学的起点;同时,测绘作为深刻认识建筑空间的一个基本工具,可对生土民居进行从整体到局部的认知,体会空间与人体尺度、人的行为模式及心理感知的建构内在逻辑关系,从而引导学生以设计师的视角去观察、理解生土民居的空间建构特质。建筑先例分析则是初学者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学生通过对优秀住宅设计范例的分析,借助分析性图解和综合建构关系研究,全面接触住宅设计案例中丰富的设计思维、分析、手段和方法,以期为后续再生设计提供有价值的想法。
2.理论学习与讲座
在教案设置中,建构的学习作为整个教学程序的理论基础,主讲教师以“建构启动的住宅设计”为题讲授相关的理论知识,选择地方生土材料或相关建筑实例深入分析其结构形式、材料等物理性能及构筑方式,分析地方建筑在结构和材料应用上的特点,以及与地域气候、文化等的关联,力图在此基础上对结构和材料进行选择提炼,寻找在当代具体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学生通过专业理论学习,掌握住宅设计的技能,即分析、综合、组织建造、基地、空间、使用诸方面条件和可能性的能力。“理解材料、构造、结构、建造方式等住宅技术与空间体形在设计中的互动关系,再通过探索材料及其构造的地域性文化内涵和精神表现,理解支撑技术的社会文化内涵,以及建构理论在建筑设计中参与建造的积极意义”[5]52-62,从而实现学生以生土建构出发进行住宅设计的目的。
3.课堂教与学实践
在整个住宅设计教学过程中,以阶段、参与教学法和学生组建3人的课题小组进行课程内容实施。首先,由于本课程涉及室内外不同地点的具体教学,主讲教师将课程划分成若干阶段,教学也通过分阶段考核学生表现,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所反映出来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问题,以对设计中某些特别问题作专门的研究;其次,学生通过调研参与完善任务书和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释放他们更大的学习能量;最后,分组独立进行调研和专题研究,增强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小组内积极讨论并跨组交流,教师仅在现场以答疑讲解的方式,对学生的操作过程进行分析、探讨和引导。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没有被减弱,反而变得更加重要,其重要性就在于帮助学生看到自己工作中的设计潜能,这要求教师要具有识别设计潜能的基本能力。
(二)课程教学进度
在该教案中,基于地域民居主题的住宅设计是一个关于建构的纲领性看法,即理论模型,“其基本理念在于把建构问题归结为一种设计的态度和方法,并且相信这种设计的态度和方法是可以通过一系列结构有序的和严谨的练习来传授的”[2]14,是“一种可描述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系统化的(方式),而不是那种隐讳的、经验的方式”[6]14。
阶段1:先期准备和学习
学生分组后,在先例分析和田野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生土民居课题的进行方案构思和总结,侧重于将地域性因素的调查,以实际体验和测绘的方式,从总体到细节认识现实建筑环境的多维度性质、现实生活的丰富层次以及建筑研究的跨度。本阶段的构思和总结还应包括自然因素、人文因素以及结构、材料、构造等因素对住宅设计的影响,成果则主要以研究报告、测绘草图为主,强调亲历整个设计过程的重要性。
阶段2:概念性形成和分析
经过理论学习过程,学生逐渐对建构的概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结合项目任务书,根据课题的要求进行初步设计。要求作多方案比较,并选定希望发展的方案,以过程性草图表达。同时,强调在异域文化、地方建筑材料和技术为基础的设计方法上,进一步研究地方的气候、习俗、建筑结构、构造特点等,提炼关键要素运用于设计之中。通过草模的制作会对参与者推敲和修正方案大有益处。
阶段3:设计的深化
综合前阶段的学习成果,以表现地域特征的建构研究为重点,在生土住宅设计过程中推进方案的具体化并进行有机整合,在完成各种技术性要求基础上,以生土为主要建构材料,对结构体进行合理的变形、组合等构造形式处理,使之符合现代住宅建筑空间和造型的需要。同时,以理想的构造方式深化节点和细部处理,在设计中必须注意加入现代设计的技术材料和方法。通过草图和计算机辅助绘制细部构造方案图同样有助于方案的发展和表达。
阶段4:成果表达
此阶段是住宅设计教学的最后环节,是对设计构思、设计过程及设计结果的总结归纳,成果最终以图纸方案、模型建构、调研报告为主。“图纸方案”指用一系列的分析构思草图、正图来反映设计,并用适当比例的总平面、平、立、剖面图,以及必要形式构造详图,轴测、透视表现图来完整表达设计成果,这是对学生观察、分析、构思及测绘纪录的检验。“模型建构”的直观了解性作用是其他表现方法所无可替代的,模型的制作过程本身却是“构建”的过程,不可避免地要解决材料选择、加工方法、搭建顺序、构件连接、构造层次等一系列问题。值得注意的是无论计算机建模还是手工模型,其辅助研究、促进思维和明晰的特点应该被充分强调,学生可直接由三维实体与空间概念介入建构设计和表达。“调研报告”是学生通过对生土民居相关知识的积累收集和所学课程内容在理论层面上的梳理,是深入思考住宅设计的学习过程。
三、教学意义
对于地域性生土民居空间建构融入住宅设计课程,其教学意义不仅非常明显,而且其实践和操作具有普遍性,值得推广。
首先,真正的“空间建构”依附于一个地域或民族的文化精神。针对该校所处的地域特点,将冀蒙交汇区域生土民居空间建构引入住宅设计课程,密切与当地生活相结合进行教学探索与研究,使传统的设计视角与方法得到重新整合,可以弥补传统环境设计教育对地域文化重视程度的不足,并对弘扬本土文化和精神具有积极意义。该研究既能从课程的设计项目中深层次挖掘生土民居的物质文化内涵,又能培养学生关注现实、服务大众意识和民族人文关怀的社会责任观念。从而凸显本院注重传统文化形态研究,以及在推动地域、区域生态经济发展过程中提升住宅设计教学的内涵和价值。
其次,自2011年开始,结合笔者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冀蒙交汇区域生土民居景观再生策略研究》和主研的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河北地区传统村镇聚落环境景观研究》课题,将生土民居引入住宅设计课程,地域文化与当代设计相适应,打破以往局限于校园内部教学资源的教学体系,拓展了当地可资利用的教学资源,既可以发挥地方资源的优势,又可以体现该院的地方办学特色。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性较强的社会案例学习,从而超越抽象的虚拟教学,形成“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模式,加强了教学和科研的统一发展和相互促进。
再次,环境设计专业属于典型的边缘学科,兼具文科和工科教育的特点,具有艺术与科学的双重属性,作为环境设计专业中的主干实践类课程之一的住宅设计,已无法撇开技术要素单纯地追求空间形象的生成。然而,中国的环境设计教育基本上是脱胎于传统美术教育专业,呈现出陷入技术被动的现象,导致所培养的学生艺术素养高技术水平低,可以说这种情况目前依然处于过渡期的阵痛中。在新的课程教学中,将空间建构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在艺术设计的基础上,加强了技术的应用能力,将生土技术元素由制约因素转化为住宅设计的主动因素,注重运用空间建构来感受真实的材料结构建造,训练了学生把握建筑空间和建构真实性的表达,从而达到文化艺术与科学技术的有机结合。
综上所述,设计教育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民族本土化特色。在当今强调并注重地域性文化挖掘和应用的背景下,住宅建筑设计教学应从建筑本质出发,注重材料、结构、建造来加强对空间建构教学的研究和实践,期望匡补传统建筑设计教学的缺失,如此对于继承发展乡土营建传统、加强地域文化具有相当的积极意义。由于笔者仅仅进行了两年的教学实践,还处于教学摸索阶段,所以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是明显的,还有待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深入研究和探索。
[1]〔美〕肯尼斯·弗兰普顿.建构文化研究:论19世纪和20世纪建筑中的建造诗学[M].王骏阳,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顾大庆.空间、建构和设计——建构作为一种设计的工作方法[J].建筑师,2006,(2):14-16.
[3]冯金龙,赵辰.关于建构教学的思考与尝试[J].新建筑,2005,(3):3.
[4]仲德崑.创造建筑教育的特色迎接建筑教育的未来[A].全国高等院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C].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5]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系三年级设计教学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6]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系一年级设计教学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