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专业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初探*
2013-04-11虞紫英章依凌
虞紫英,章依凌
(嘉兴学院浙江平湖314200)
服装设计专业教学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和实践性,知识积累的过程需要大量实验实践做支撑。实验教学是强化学生理论基础知识,培养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环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战略思想要求;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的要求[1]。如何推进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是当前高校实验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针对服装设计专业,初步进行了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
1 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1.1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需求
服装设计专业结合了艺术、美学、人体工学、纺织等学科的理论与技术,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应用性是其价值的体现。社会对服装职业岗位提出了新的要求,关注的不再是毕业文凭,而是毕业生是否具备综合性素质和能力,包括社会活动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等。“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习过程中应该存在一种从属的应用性活动,事实上应用是知识的组成部分,未被应用的知识是没有意义的”[2]。因此实验教学作为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开放式实验教学是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重要保证,是开展教学、科研和地方服务的基础,对培养学生操作能力、创新创意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1.2 服装设计专业传统实验教学存在的弊端
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只不过是理论教学的一部分,目的是为验证基础理论知识,实验教学内容局限于具体科目的大纲要求,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针对性不强。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只注重课堂教学的现象,忽视学生的动手能力,把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完全割裂开来,存在的弊端有以下三点:其一、在实验室设置模式上,实验室规模小且分散,把实验教学仅仅理解为教学辅助手段,不能充分发挥其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开发的功能;其二,实验室建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往往没有长久的、整体的发展规划,且没有形成一些老的实验室管理和运行机制,特别是开放运行机制;其三,实验教学模式单一,局限于校内实验场所,忽视了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不利于课程间的渗透和交流,不利于信息传递和学科自身的发展。
在实验教学改革中,我们反思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切入点,以创新性思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近年来,嘉兴学院(以下简称我校)服装设计专业逐步加大实验室建设力度,实验教学改革不单只停留在改善实验室硬件环境、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的阶段,而是逐步向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与实验室开放相适应的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发展。
2 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
服装设计专业的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构建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为培养学生既有一定理论水平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既有较高的艺术素养又具有较全面的技能,既具有较扎实的基本功又具有独特的创新能力的应用性技能人才提供良好的教学和实践环境。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体现了实验教学时间的开放性、实验教学空间的开放性、实验教学主体的开放性、实验教学方式的开放性及实验教学评价的开放性等多层次开放。
2.1 基本思想
根据服装设计专业实验教学定位及规划,以服装产业背景为依托,实现教学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培养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指导思想,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改革。开放式实验教学给学生提供研究探索的机会,鼓励学生标新立异,保持思维的独立性。实验教学的观念更新是从传统的知识传授为主,过渡到注重专业能力培养,强调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作用,要善于调动学生实验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其求知欲望。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就是让学生成为主体,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基于实验教学过程和能力培养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2.2 构建开放式实验教学新体系
立足我校实际,从全局考虑,优化实验资源配置,构建以基础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活动相结合,校内实验场所与校外实践基地相结合,基础实验内容与设计型、研究型内容相结合的服装设计专业开放式实验教学新体系,突显“艺术、技术、人文”的专业特色,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职业道德,提升职业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开放式实验教学平台。开放性实验教学新体系的重要环节就是根据专业特性、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社会市场对人才能力的要求,以学生实验教学、地方服装产业服务作为研究对象,合理设计实验教学环节,构建同课堂教学相配套的实验教学平台,确保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达到相辅相成的良好循环。开放式实验教学平台搭建的关键在于紧密校企合作,拓展校外实践基地。德国的“双元制”模式就是以企业为主体的办学体制、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培训模式、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和以适应企业实际需要的培训目标构成[3]。因此,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是开放式实验教学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实习实践的理想场所,是产学研合作的基础,有利于促进教科研一体化。开放式实验教学平台的搭建合理利用和调配了实验场所资源,一定程度上优化了高校对实验室建设的投入,提高实验设备使用率,加强校企合作的紧密度和可持续性,一举双赢,达到最优建设与发展。
第二,开放式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内容是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实施的具体化,是实验教学体系的核心,应遵循科学性、开放性、创新性的原则,兼顾传统实验教学内容,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和学生个性化发展。开放式实验教学内容的设置以能力为核心的培养目标,优化了服装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计划,由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向以设计性、综合应用性实验为主转变,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我校服装设计专业在课程教学设置上已经实施分段式教学法和项目化教学法,课程的模块化为开放式实验教学的项目设计提供了个性化、多元化的选择。例如以《服装店铺运用与管理实务》课程为例,打破原先16周授课思维,将96课时集中安排6周,将理论与实验课时按1:1分配。教学时段的集中有利于基础理论知识的强化,为学生校外实践基地考察调研、顶岗实习、市场报告撰写、教师现场指导等提供有利保障。
第三,开放式管理。服装设计专业开放式实验教学摆脱了传统封闭式教学的时空观念束缚,不仅是时间、空间上的开放,更是一种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健全实验室管理制度能有效保障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运行,包括提高实验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有效管理课内外自由开放时段,建立校内外激励机制等,确保每个开放实验顺利完成。比如实验室全时段开放管理可以由学生勤工俭学完成,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3 加强过程监督,建立开放式实验教学质量评价新标准
传统的实验教学评价主要针对实验项目进行理论和技能的考核,忽视实验过程,考核方式比较单一、片面,缺乏考核的层次性和多样性,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服装设计专业的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重在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挑战、勇于创新,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引导学生利用积累的服装知识和经验,结合最新的流行趋势,选取合适的面辅料,通过创意设计和加工再造,完成各项任务项目指标。没有统一规格,没有框架束缚,失败也是实验成果。基于该模式的创新性与开放性,教学质量评价考虑倾向有利于能力培养的个性化与多元化发展。
开放式实验教学考核评价的内容可以从知识能力、实践能力和情感态度三方面进行,考核学生是否能根据实验目标和现有条件,运用服装专业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实验方案设计;是否能克服实验过程的困难,客观给予团队评价和自我评价。开放式实验教学考核评价的标准以实验过程(包括实验设计、团队合作、创新意识等)占分比重为主,合理分配实验结果和实验技能知识占分比重。开放式实验教学考核评价的主体除传统的指导教师外,拓展到学生团队、行业企业、市场等,建立多元化的实验教学评价主体。
4 结语
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改革重视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对教学过程的主动参与,就是要以学生、教师、基础实验室、企业等四位对象的主体进行设计,围绕拓宽专业面、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特别是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进行改革。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改革工作任重而道远,还需在今后的实验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人才培养。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www.gov.cn/jrzg/2010 -07/29/content_1667143.htm.
[2] [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浙江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2001:108.
[3] 李凤香.职业教育的“双元制”实验模式与实践[J].河南科技,2011;(4):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