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中小企业融资抵押担保对策分析*
2013-04-11王敏
王 敏
(陕西理工学院经济与法学学院 陕西汉中 723001)
中小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科技创新、改善民生与社会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纳税占国家税收总额的50%。中小企业创造了80%左右的城镇就业岗位,作为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完成了65%的发明专利和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提高大中型企业核心竞争力,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促进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战略任务。
一、陕西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现状
总体看,近年来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环境正在逐步优化,投融资的条件不断改善,但是目前国际金融危机的余波未尽,受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材料、能源价格上涨等多重因素影响,中小企业面临成本上升、利润降低的双重困难,经营压力还在不断扩大,要降低人力成本,生产线就必须自动化改造。在国民经济总体平稳、错综复杂的形势下,中小企业面临着较大的下行压力,一方面中小企业的成本上升,另一方面应收账款增加较多,这种情况下使得原本融资渠道狭窄的中小企业资金更为紧张。如何寻找到更好的融资渠道,依然是影响中小企业成功转型的重要因素。
根据我国《担保法》的有关规定,担保贷款分为抵押担保、质押担保和保证担保贷款。在这三者当中,抵押担保贷款在银行和企业间的融资活动中得到广泛的运用,成为我国中小企业贷款的主要类型之一。
对于陕西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情况,此处以杨凌示范区和咸阳市为例进行分析。2011年杨凌示范区参与调查的中小企业,涉及各行各业。从融资情况来看,有50%的企业通过银行贷款获得资金,另外17%的企业通过自筹资金和银行贷款同时解决资金需求问题,33%未获得任何资金支持。虽然大部分企业获得了银行贷款,但所有的企业都有不同程度的资金缺口,未能完全解决资金的需求问题。另据调查,截止2012年底,咸阳市中小企业中“流动资金不能满足需求”的约占85%,“没有中长期贷款”的约占60.5%,在停产中小企业因为资金短缺约占47%。具体表现在一些机构方面:第一,中小企业融资主要还是依赖银行资金,从发型债券、股票入手很难,几乎是不可能的,融资渠道较为狭窄。目前,中小企业的外源融资供应的98.5%来自银行贷款;第二,中小企业从银行贷款非常困难。
可见,抵押难、担保难是制约陕西中小企业获得充分融资的主要问题,中小企业往往难以提供足够的、银行认可的抵押物,即使获得融资,额度也无法满足实际经营需要。
二、陕西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存在问题分析
(一)银行与担保机构相互间缺乏有效的协调
银行和担保机构利益体制不一致,双方各自为政,在业务审批、贷后监管、行业监管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主要体现在:一是某些银行为追求自身利润在给中小企业发放担保贷款时,不仅要求中小企业提供足值的财产担保或者由担保机构提供信用保证,在信贷风险已经得到有效覆盖的条件下仍然上浮贷款利率,加重了中小企业的负担。[1]另外部分银行只相信自身对项目风险的判断,不愿意接受担保机构给银行推荐的项目,此现象在国家实行从紧货币政策的情况下尤其明显。银行对企业的选择标准较高,对注册资本、总资产和年销售额等一般都有一定的要求,并且要现金流充足、利润率较高且信誉良好;企业、产品有一定的知名度,市场前景好;公司治理完善,财务管理严谨、规范;有良好的抵押品。
(二)中小企业可抵押资产少,银行认可抵押物面窄
中小企业办理抵押担保时,银行可接受的抵押品十分有限,主要为企业拥有的不动产,如土地和房产。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其资产主要体现在流动资产上,固定资产普遍较少。要么其工业用地和厂房评估价值不高,可用于抵押的额度有限;要么其厂房、办公场所都是租用的,几乎没有符合银行要求的可用于贷款抵押的有效资产。正是因为企业可抵押的资产少,银行认可的抵押物面又窄,造成了当前的抵押难。受担保抵押难的困扰,其流动资金和项目贷款申请得不到银行批准,造成融资困难。
(三)担保机构作用发挥不够
一方面,能够得到银行认可的担保机构非常少。银行在选择担保机构时,对担保机构的信用非常看重。担保机构的信用,指的是担保机构承担风险和防范风险的能力以及履行代偿债务的意愿。承担风险的能力主要是指担保机构的资本规模、资本质量以及政府或股东的实际支持。没有一定的资本金规模,就没有承担相应担保风险的实力;资本的质量不高,如用一些无法变现或明显贬值的资产充作担保资本,会使资本规模大打折扣。另一方面,担保放大倍数小,担保功能未充分发挥。截止2012年6月,陕西省融资性担保机构共有133家,注册资本总额121.3亿元,规模和实力较发展初期明显增强。据介绍,目前陕西开展银担合作的机构有109家,2011年全省融资性担保发生额为274.81亿元,同比增长52.4%。然而,担保公司的平均放大倍数不足2.5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
担保机构尤其是中小民营担保机构,为了生存,降低担保费的空间有限,因而在客观上又制约了大多数小担保公司开展正常的担保业务。
三、陕西中小企业融资抵押担保解决对策
加大金融支持是应有之道。惟有从金融机构自身以及信用环境和制度建设等多方面共同努力、多管齐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局。
(一)发挥信贷担保杠杆作用,扩大担保贷款规模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应积极开发合作伙伴,加强银企合作,引进信贷资源。全面开展担保评级授信,深化融资服务。担保评级授信是针对中小企业融资时间紧、期限短开发的新产品。应快速受理、快速评审,项目成熟一个评审一个,这样才能高效推进。通过担保评级授信,为企业普及融资知识,培训财务人员,实现审批前置,缩短贷款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担保评级授信得到企业认可的话,将为业务进一步拓展奠定基础。与再担保公司签订再担保协议,共同分担风险,提高抗风险能力。
(二)促进集合担保业务的开展
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发行债券,对运用中小企业私募债、集合债、集合票据成功融资的中小企业给予扶持。中小企业私募债将成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渠道,丰富社会资本投资品种,促进民间资本阳光化,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集合发债,就是俗称的“捆绑发债”,债券融资通常是大型企业采取的融资方式,中小企业由于资信评级低、融资成本高等原因很难进行发债融资。为此,全国不少地方政府部门探索中小企业集合债工作,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中小企业集合票据,是指2个(含)以上、10个(含)以下具有法人资格的中小非金融企业(简称中小企业、发行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以统一产品设计、统一券种冠名、统一信用增进、统一发行注册方式共同发行的,约定在一定期限还本付息的债务融资工具。从发行时间来看,2011年以来集合票据开始走红。但是如果采用这几种方式来募集资金,没有银行担保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应该积极创新担保模式,有效解决担保问题。
2012年中国债市发生了首例中小企业集合债担保代偿事件,即由担保机构为企业违约兜底,此事件发生后,对于投资者和担保机构来说,他们会更加谨慎对待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为了促进此种融资方式的开展,应搭建企业债券还本付息监管预警系统,组成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发行人、中介机构多层次参与的企业债券偿还监管体系。
(三)担保机构与银行之间建立风险共担机制
这既是国际通行的做法和取得的成功经验,也是实现双方公平、长期合作的基础。从理论上讲,银行是贷款的主体,对风险的控制也更有条件,因此银行必须承担一定的风险,才能避免银行的不作为,避免银行的道德风险,包括有意转嫁给担保机构的风险。根据国际经验,担保机构承担责任的比例一般为70%-80%,其余部分由协作银行承担。我国建立信用担保体系之后,由于缺少明确的制度规范,加上担保机构的实力过于弱小、资信等级较低或银行不了解而缺乏有力的谈判地位,大多数银行都将中小企业的贷款风险转嫁给了担保机构,不少担保机构也被迫承担了100%的信贷风险。这一状况不仅造成了担保机构责任与收益的不对等,也弱化了银行对企业的考察与评估,从而加大了整体风险。
为帮助防范和化解融资性担保机构风险,鼓励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陕西省用融资性担保机构风险补偿资金,对中小企业融资性担保机构进行风险补偿。融资性担保机构风险补偿资金主要用于担保风险补偿、再担保保费补偿和担保风险统筹金补助三个方面。担保风险补偿,是为提高担保机构的风险化解能力,有效放大担保贷款规模,在充分调动地市财政部门支持担保机构发展积极性的基础上,对融资性担保机构实际发生的代偿损失按10%比例给予风险补偿,风险补偿资金由担保机构所属市(区)财政和省财政各承担50%;对省级主管部门或省属国有大型企业控股的担保机构的风险补偿,由省财政按照不高于担保机构当年提取担保赔偿准备金的10%给予补助,补助资金计入担保机构风险准备金。
陕西省金融工作办公室副主任腾西鹏表示,下一步,金融及其他各级监管部门将通过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合理确定担保放大倍数、完善担保贷款风险防控机制、创新合作手法、提高担保贷款审贷效率等方式,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切实把扩大银担合作作为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促使金融服务“三农”的有效途径,从而体现国家的经济和产业扶持政策。
对于融资担保行业而言,面临的生存竞争愈加激烈,强弱之间的分化也在逐步加剧。相关人士认为,将来融资担保机构逐步专业化,是一个发展方向。积极利用省担保补助扶持资金,加大对担保公司的支持,增强担保公司自身实力,提高业务能力,指导担保公司针对重点建设项目、重点技术改造项目、规模以上企业做好融资担保工作。如果能建立专业优势,将是担保公司做强做大的出路。
在中小企业融资及担保工作中,要密切协作,形成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工作合力。推进政银企合作,鼓励金融创新,推出新的抵押融资方式,创新贷款模式。可以开展知识产权抵押贷款业务,使知识产权进入融资市场。也可以开展订单农业贷款试点工作,打破长期以来制约规模化、集约化、订单化农业的资金瓶颈,促进涉农企业发展。应加大支持力度,提高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服务的能力,更要加大直接融资力度,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1]龚石贤,朱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与发展措施探讨[J].新财经(理论版),2011;(2).
[2]陕西将扩大银担合作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EB/OL].新华网,2012-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