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乡村教室:家乡的房子
2013-04-10哩噜小红马儿童会
文_哩噜 图_小红马儿童会
周末乡村教室:家乡的房子
文_哩噜 图_小红马儿童会
五月,山村被晒成透亮的金色。小红马的志愿者和联和村的孩子们,聚在村委会的会议室里——每月的第二个周末,这里就被当作“家乡文化”小课的乡村教室。这次乡村小课的主题是“家乡的房子”。
开场,给孩子们讲汉字——“安”。上面宝盖头,是一座房屋,底下女字,是女人。有房子,有女人,才让人感到安全、安心。这个周末,正好同时是母亲节和汶川大地震发生日。地震摧毁的房屋是生活的庇护所。作为母亲的女人——妈妈、外婆、奶奶,赋予我们生命,我们都要感谢她。我请大家默默地在心里对妈妈说一句话。屋子里出现了片刻宁静。
小课从“动物的房子”开始。志愿者谢文曼介绍了各种动物的窝:从乡村孩子熟悉的蚂蚁、猫、猪、牛等,到四川的大熊猫、金丝猴。孩子们立刻积极地说起自家的猪圈、狗窝。有的说她家狗窝是塑料布,有的说他家狗窝是个背篼,有的说她家的狗狗没有家……
“人类的房子”展示了中国各地的特色民居建筑。房子最基本的价值,是安全、美观、遮风避雨。不同地区的房屋建造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凝结着当地人的智慧。四川汉族民居多穿斗式屋架,志愿者汪博文放了一段讲解视频。“我们这儿有很多老房子就是这样的!”小姑娘潘美辰说。
更广阔的乡村教室在村庄里。
我们来到一座老屋前。老屋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了,纯木结构,保存完整。在周围贴着瓷砖的门楼面前,老木屋显得素朴端正。73岁的余学良老人和老伴住在这里。老人正坐在廊前竹椅上和串门的邻居聊天,一条小黄狗趴在他跟前。我上前和老人打招呼,说明来意。老人笑呵呵的欢迎:“娃娃些,来耍就是了。我们这个房子老,不比城里的。”
孩子们拿着纸笔,在谷席边见缝插针站着,一边实地考察,一边听老师讲解。村里的房屋绝大部分是平房,不论新旧一律瓦顶。老房子是传统典型穿斗式,柱多,无大梁。盖房就地取材,外墙为竹编泥土的混合。宽宽的外廊设计有利于纳凉避雨。透气的阁楼则兼具储藏和隔热的功能。
新近的房屋则有所变化。穿过一片田野,找到女孩张鸿梅的家。张鸿梅和奶奶生活在一起,爸爸打工去了。一只大狗朝我们吠叫了一会儿,到柴房的油菜秆上躺下来。房子是二十年前盖的,我们提醒孩子们注意观察:平房,穿斗式的特征已经不那么明显。午后太阳越来越大,孩子们自动集中在瓜架下,垫着石板、凳子,画下了第二轮房屋记录。嘴里嘎嘣儿嘎嘣儿的,嚼着鸿梅奶奶端来的自家蚕豆。
最后,孩子们再次穿过田野,回到村委会,完成“家乡的房子”画作。路上,男孩潘洪强等着我,送给我他刚捡到的“小鸟的房子”:一个小小的鸟窝,盈盈一握,精细如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