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他成为一个有个性的人
——新西兰“Te Whāriki”幼教课程

2013-04-10李晗资料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3年8期
关键词:幼稚园新西兰幼儿园

特约记者_李晗 图_资料

让他成为一个有个性的人
——新西兰“Te Whāriki”幼教课程

特约记者_李晗 图_资料

在这里,120名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会员,感受到了独特的授课方式:小班额与大班交叉授课,培训教师联合和单独主讲相结合。7月,在贵阳举办的“课程、实践与评价”新西兰专家高级研修班,让我们有机会探寻,是什么让这个仅2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拥有令世界侧目的学前教育体系。

“请各位想一想,什么样的理论影响了你的课程和教学?”这是在讲座中,新西兰专家团队留给120名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会员的作业。

在新西兰,即便是资深的老师,也会时常回顾和反思自己的教学。

Te Whāriki灵魂:“编织”

自1840年起,新西兰成为英国殖民地后,政治、文化、经济、社会生活,乃至教育制度的发展,都深受英国影响。1989年,提出教育法案(Education Act of 1989),并出台《全国教育纲领(National Education Guidelines)。针对幼儿教育改革,教育部于1996年颁布《Te whāriki》幼儿教育课程,并于1998年规定幼儿教育机构需要依照Te whāriki课程规准来执行课程设计,以能够获得教育部的经费补助。

“whāriki是毛利语,原指编织的草席,以供人站立其上。顾名思义,Te whāriki课程意指幼教课程包含多种文化观点与不同取向,以给予幼儿在学习上的最佳支持。更隐喻着此课程,如蛛网般交错编织,有着丰富多元的内容架构,交织着不同观点,而非传统的阶段性学习模式。”授课老师,奥克兰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玛丽亚·路易丝说。

该课程目的在于:改善幼儿教育质量;明确幼儿教育的重点是儿童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幼儿教育评价或评估的基础;建立一种可供新西兰各类幼儿教育机构分享的课程。它打破传统以生理、心理、智力、社会、技能等学科为本位的学校课程架构,以对婴儿、学步儿与幼儿所关注的重要议题来加以定义。也就是说,一切以儿童为中心。

一切以儿童为中心的呼声在中国从来都就不陌生。

不同的是,Te whāriki把儿童都视作“有能力的儿童”,这是一切教育的前提。“Te whāriki的目标是:使幼儿成长为有能力和自信的学习者;成长为思想、身体、精神都健康的公民;成长为建立了牢固的归宿感和获得了为社会作出贡献所需要的知识的人。”在此总的框架之下,Te whariki承认个体儿童之间有很大的不同。婴儿、学步期幼儿和3至5岁幼儿有不同的需要和特征,这些需要和特征决定了课程内容。Te whariki课程恰如“编织”的含义,由五个领域——健康、归宿感、贡献、交往和探索——主线索,每个线索又由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穿插而成。

“这有点像你们的《3-6岁儿童发展指南》,也是五大领域。只是我们的侧重点不同,你们看重儿童的全面发展,而我们更希望在此基础上,孩子成长为一个有个性的人。”老师如是说。

教师:不仅仅是反思

从1996年颁布至今,Te Whāriki历时已久,可在新西兰,要让从园长至一线老师都能深得其精髓并活学活用并不简单。

它的不简单在于:一种开放的课程,在遵循其原则的基础之上,允许采用不同的方法开展教学,根据幼儿园的情况,儿童的家庭背景、文化背景等等来编制自己的课程。没有模子依葫芦画瓢,就不容易。

“我们有很多支持Te Whāriki的理论,比如,行为主义、建构主义、社会结构主义、批判理论等等,对于老师来说,最困难的是,这个理论之于自己的实践有何意义。”

从2003年开始的批判理论,参照和吸取了各种流派的精髓,帮助老师认识教育,希望老师和孩子在一起的每时每刻,都从道德伦理、政治文化等层面对孩子有影响。它让老师明白,在教学中,不仅仅有心理学,还可以从社会、公德、历史、哲学等当中,去寻找自己想要的答案。

比如,老师提出的资源,适合所有孩子吗?老师需要的不仅仅是反思,而是批判性的反思。这就需要去了解本班中,每个孩子的背景、家庭。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Te Whāriki希望儿童更具个性,老师要考虑到每个孩子在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

“我们必须清楚,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背后是基于怎样的理论和原因。”新西兰老师说,这个非常重要,这是迈向批判思考的第一步。

除此之外,Te Whāriki也强调老师是有组织和细致的计划者,但不拘泥于此,而失去灵活性。

在新西兰,凡将子女送到幼稚园的家长,都要与园方签订协议,承诺双方承担的义务,内容主要有:家长须学习有关幼儿教育的知识,对孩子提供合理的建议和管教;参加例行的教师与家长见面会;家长作为园董事会成员或志愿者为幼稚园提供服务;家长可参与孩子在园的各种活动;家长代表列席幼稚园发展研讨的一般性会议等。

老师则需为所属幼儿园设计适合幼儿的教材、教法,需制定学期计划和月、周计划。在制定以上计划时要求考虑四方面问题:幼儿现阶段所具有的知识、能力与理解力;自身对幼儿发展的了解及对幼儿学习特点的认识;自身对学科的知识准备与经验;个别幼儿的特殊教育需要。

活动:真实,自然,大运动量

新西兰的幼儿园到底是什么样?孩子到底是怎样玩耍(学习)的?老师在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这是在座学员们最想了解的。

在新西兰专家出示的大量视频和图片中看到,其户外游戏器材和运动设施具有自然、简易的特点,主要以木制材料为主,有的幼儿园把一段圆木用粗大的绳索吊在大树的枝丫上做秋千,有的幼儿园在树上拉起绳梯做攀登架,还有的在两棵大树间编织绳网成吊床。这些本色原木看上去朴实无华,有的还显得有些陈旧,幼儿却可以在和这些木制材料的接触中,获得与大自然接触的经验。

幼儿园还配备了玩水、玩沙的设施,通常是一个大水池或大圆水钵,放有量杯和各种形状、规格的塑料容器和漏斗、塑料吸管、海绵,有的罐头两边打有大小不一的洞孔,让幼儿体验水压。设有游泳池的幼儿园,孩子们每天都可轮流去池中玩水。沙池内有很多玩沙的工具:桶、小铲子、盘子、筛子等,在沙场里,孩子们能玩出千变万化的游戏。

几乎每所幼儿园都有幼儿的木工操作台,教师选择各种废木料,提供各种小型锯子、刨子、榔头等工具,吸引孩子们动手操作。男孩子特别喜欢进行这类木工操作活动。让人吃惊的是,一个5岁的孩子竟然想自己盖一间房子,老师很认真地听他讲述需要的材料,还煞有介事地打了一通定材料的电话,并且将材料清单通过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随后,他在幼儿园的空地上找了一个地盘,开始挖地基,铺瓷砖(老师提供的小木块),砌围墙……

还有每天大量的运动,这个属于“健康”的领域自然不容小觑。

新西兰地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气温在15到25度,每天幼儿园孩子们有很多时间在户外活动,下雨也不例外。幼儿园室外地面由沙地、泥土地及鹅卵石铺就,而更多的是真正的草地,而非塑料草坪。孩子们赤脚在园中追逐奔跑,在运动中感受着不同地面材料的刺激。

有的幼儿园在草地上还特意堆起小山坡,让孩子们进行登、滑、爬等活动,胆大的孩子骑着小自行车蹬上溜下,还有的幼儿园用旧轮胎插入地面做成跳马,孩子们合作把旧轮胎垒高或滚动着玩。

儿童:选择,决定,行动

在播放的幼儿园教学视频里可以看见,新西兰幼儿园舍多以木制和砖瓦平房为主,室内空间并不很大,但是没有过多花哨的装饰,简单安静。墙面色彩以粉红、浅黄的暖色调为主,陈列着孩子们参与各项活动的照片或作品,以及孩子在家庭中与父母一起活动的照片,有的悬挂于墙上,有的放置于柜上。活动室设有各种区角,如阅读角、美工角、音乐角、科学角、家庭角、植物角等。玩耍时,或是静静观察,或是适时指导。

老师介绍,新西兰组织孩子活动一般以个体、小组的形式为主,集体活动为辅。自由活动时,不同年龄、班级的幼儿可以在一起做他们喜欢做的事,以增强同伴间的相互学习和影响。当孩子活动时,教师首先要观察每个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教育并不急于教孩子些什么,而是去排除所有那些影响幼儿自然发展的障碍,使每个幼儿的潜能在一个有准备的环境中能够按自身规律去发展,通过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内容,而不是被要求进行某种活动的方式,让他们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Te Whāriki课程赋予儿童学习和成长的的权利。

这是其四大教育原理之一。除此之外,还包括“整体发展原理”,“家庭和社区原理”,即老师的课程,能反映出家庭和社区是不可缺乏的参与部分。“关系原理”,认为关系是幼儿教育的核心,相信孩子是在关系当中学习的,儿童是在与他人,所处的环境和事物之间建立互动和互惠的关系中学习的。

新西兰幼教体系

新西兰国土面积仅26万平方公里,和英国、日本相当,人口近400多万,但学前教育机构的类型多样,足以满足孩子和家长们不同的需求。

1 公立幼稚园:全国约有近600多间免费幼稚园,招收2至6岁的儿童,分上午和下午两班制,家长可自由选择上下午制。园方采取自愿原则,接受家长及社会人士的捐款。家长也可为幼稚园轮流做义工,如清洁或备餐,外出协助管理等。

2 儿童保育中心:由社区或私人开设,招收0至6岁的幼儿,收费服务,政府补贴部分。

3 游戏中心:需家长陪同幼儿一起参加,目的使0~6岁的幼儿有固定的时间和地点通过游戏进行学习。

4 家庭托儿所:须经新西兰儿童发展协会批准,保教人员受过专业培训,为幼儿提供温馨、安全、卫生的家庭环境。

5 毛利语及太平洋岛语语言组:这类学前教育机构是使毛利及太平洋岛屿的幼儿受到本族语言和文化的熏陶。

6 其他民族语言儿童游戏中心:专为移民提供幼儿教育,招收3至6岁的幼儿。目前该国已有十四种不同语言的游戏中心,包括:华语、日语、德语、法语、阿拉伯语、希腊语、土耳其语等。

7 函授幼稚园:为患有疾病及偏远地区幼儿提供教育机会的福利机构,由专业教师、儿科医生、心理学家、护理人员及志愿者组成。

关系,整体发展,家庭社区,这些要素也是中国重视的。不过,儿童权利在新西兰显得尤为重要。

儿童有选择的权利,他自己可以决定什么时候玩,在哪里玩,玩些什么。因此,新西兰幼儿园课程,一切以孩子的兴趣、身心发展需要为出发点。在Te Whāriki的类似中国指南的五大领域当中,分别有这样的目标。“健康”,幼儿所处的环境要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情绪愉快;避免伤害,保证安全。“归属感”,幼儿与其家庭成员所处的环境应允许并支持幼儿与更广泛的社会联系,使他们知道在现实社会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并对日常生活、习惯、事物感到适应,懂得行为好坏的适当界限。“贡献”,每个幼儿有均等的学习机会,每个幼儿的贡献都要受到尊重,允许幼儿发展自己的个性,不能有性别、能力、年龄、种族、社会背景等方面的歧视。“沟通”,幼儿自己的语言和符号以及其他文化的语言与符号要得到促进和保护;幼儿所处的环境应该能发展他们一定的语言交往技能与非语言交往技能,让幼儿发现并运用不同的方法去创造和表现。“探索”,使幼儿通过积极的探索来学习,重视幼儿的游戏,使幼儿获得对身体的控制能力与自信,学习积极探索、思考、推理的策略,形成有意义的关于自然社会、身体与物质世界的认识。

这一切,都在关注儿童的发展,将其视作有能力、自信的人,是公民的一部分。

猜你喜欢

幼稚园新西兰幼儿园
新西兰兔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游新西兰
香港特区免费学前教育政策研究
新西兰的核物理学之父
爱“上”幼儿园
新西兰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发达国家”吗?
读《幼稚园教材研究》,随想“课程游戏化”
橘兔的幼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