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嬉戏或游戏:Play or Game

2013-04-10李晗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3年9期
关键词:规则性创造性规则

特约记者_李晗

嬉戏或游戏:Play or Game

特约记者_李晗

儿童自发活动场域的消失,以及长期以来前苏联幼教理论的影响,中国儿童的游戏偏重于规则性游戏game,这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儿童创造力的发挥。

我们早已深知游戏的重要性。游戏对人的一生都有着持续的影响。

第一个影响,它让人有积极向上的倾向。在游戏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童心。保持一颗童心,对探索新事物有很大的帮助。特别是在信息化越来越发达的社会,我们不知道未来会怎样。可是,童趣爱玩之心却会让人保持着对未知的积极探索和好奇。

其次,就是创造力,这也在游戏当中得以发展。国际社会需要富有想象力,善于发明的人。而孩子的游戏,具有流动性、跳跃性、发散性,它不受人影响,既是严肃的,又是好玩的,让孩子在创造性方面得到极大的发展,符合我们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标准。

什么是游戏

很少有人问,什么是游戏?

在我国,“游戏”一词与“嬉戏”、“玩耍”极为相似,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的历史文献中。而在英文中,游戏有“play”和“game”两种词语。

通常,在欧洲国家的游戏就是“play”,即玩耍,自由的、自发的玩耍。他们认为,幼儿需要一个有学习价值的,自发游戏被重视的环境。在他们的幼儿园里,大部分的游戏是属于自发自由的玩耍,约五分之一的游戏是体现老师意志的活动,这个五分之一,也是建立在自由自发的基础之上,老师进行的支持性游戏。

在儿童游戏当中,老师作为一个观察者,观察孩子是否在理解和思考,他的参与度如何等等。然后再根据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介入。这种介入通常是两种情况,第一种,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情况下进行介入。老师是支持者,而非问题的解决者,更多的是听取问题,复述并帮助孩子理清问题的关键,再由孩子去解决。第二种情况,老师根据所观察到的情况,了解孩子当时的想法,结合孩子的需求,将游戏进行扩展和延伸。

而老师组织的游戏,即“game”,即有规则的游戏,老师设计的游戏是极其少见的。在新西兰,“game”出现的频率大概是一年1-2次。比如老师联系农场带着动物们到幼儿园来,带领小朋友观察动物之后画画。

那么,play和game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呢?

play是幼儿可以决定和控制的,是不受时间限制的,它可以持续很长时间,儿童引导着这个游戏,成长的内在动力在驱使他自己去玩。这样的玩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是完全自愿的活动,是有趣的。在游戏当中有规则,但一定是自己指定的。

而game刚好和play相反。它是有规则、有组织,预设的活动。在game中,实现和完成游戏更重要。老师所设计的游戏可以发展儿童各个方面的能力,它更像是一个训练,当中自然有获得成功的喜悦感,但却并非是儿童内在的需求。

我国幼儿园的普遍现象是game

在我国,游戏分为两大类,创造性游戏和规则性游戏。创造性游戏,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规则性游戏包括智力游戏,音乐游戏,体育游戏。这种分类方法主要是由于长期以来受前苏联游戏理论的影响,建立在长期幼儿教育实践和经验之上的一种习惯性模式,着眼于教育活动中游戏的形式、内容及其与发展功能的一致性,便于教师的识别和组织。

创造性游戏的规则是内隐的,儿童在游戏中自由度较大,自由创造的“余地”也很大。规则游戏的规则是外显的,规则对游戏活动的制约是公开式的,儿童必须严格按游戏规则开展游戏活动,自由度较小,自由创造的“余地”也较小。但这并不排除创造性的存在。

理论上,讲究规则和创造并行。而实际上,国内的幼儿园普遍倾向于“规则性游戏”,即“game”。老师们绞尽脑汁,发挥琴棋书画各方面的才能,根据五大领域八大智能,别出心裁地设计出很多“对儿童发展有利”的游戏。但,效果如何?有研究者认为,这完全是本末倒置,因为一切不以儿童为主体的教育活动都无益于儿童的成长。

总结当前幼儿园游戏课程的现状:三轻三重四困惑。即,轻自主自发生成,而重设计导演;轻自由表现,而重集中统一;轻游戏过程,重游戏结果;以及教师对什么是游戏的认识困惑,如何指导的尺度困惑,游戏与发展的引导困惑,游戏评价的标准困惑。

追求统一,追求整齐,追求效果,追求表面上的热闹,老师变成了设计者、管理者,而非教育者。“中国孩子计算能力世界第一,创造力倒数。”这不是耸人听闻,未来世界的竞争实则是创造力的抗衡,作为教育者,也许可以由此找到改善的方向。

旧时代,除了儿童自发的“过家家”等游戏,普遍存在的民间戏剧也为儿童游戏提供了的活动素材,或许,这可以让幼教工作者和小学教育者受到启发。

儿童才是游戏的焦点

钟倩,成都市青白江区城厢镇幼儿园老师,偶然发现班上孩子进行的自发性游戏就颇具代表性:几个小女孩将女孩露露团团围住,用自带的饰品(纱巾、头花、镜子等)为她精心装扮,随后,头披纱巾,戴花夹的露露在阳台上转来转去,嘴里还哼唱着《婚礼进行曲》。

过不久,小“新娘”的身边就多了一个小“新郎”,“新娘”游戏升级为“结婚”游戏。

这个游戏是幼儿对已有经验的回顾和再现,是对成人世界的好奇和模仿,是幼儿自发的游戏。在游戏中,没有强制的规则,没有固定的游戏形态,没有“专人”的指导,没有调节纠纷的督导员,一切的一切,全由幼儿自己做主。

对孩子来说,这是一种挑战与锻炼,他们的语言能力、组织能力、社会性发展、艺术表现能力等都会在此游戏中不经意的有所发展。

所以,需要明确的是,在儿童的游戏当中,儿童是主角,儿童的兴趣是老师应该关注的焦点,儿童在游戏当中参与的程度才是最重要的。

简单来讲,不要纠结于他在做什么,谁让他做,更关注的是他在做的过程中,他的主动意愿和思考。

这就给我们出了一个难题,要除却自己心中诸多的自以为好的想法,要放弃教者“教”的权威身份,试着去尊重、去理解,去发现闪光,去容纳,去和而不同,去行“无为之教”。

您可以做到,因为您已知道,Play与 game的区别。

猜你喜欢

规则性创造性规则
撑竿跳规则的制定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数独的规则和演变
非熟练汉英双语者英语过去式的加工机制研究
新时代下武学创新需重视其历史性、游戏性、规则性
让规则不规则
TPP反腐败规则对我国的启示
规则与非规则肝叶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疗效对比分析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