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金牌︐拾体魄
2013-04-10何晓毅
丢金牌︐拾体魄
从奥运会游泳项目或世界游泳锦标赛的金牌数量上来看,日本的游泳水平显然没有中国高。但是你要知道,日本全国每所中小学,哪怕是山里只有十来个学生的中小学都有游泳池,到了夏天肯定有游泳课。
我这人很窝囊,有一个很不光彩的记录,从小没有参加过运动会。每到学校(不论小学、中学,还是大学)开运动会的时候,就自卑得不得了——跑呢跑不快,跳呢跳不高,举呢举不起……总之运动方面一无是处,剩下的就只有开幕式打彩旗当仪仗队,比赛开始后当拉拉队了。而且本来鸡肠小肚,每每看到那些平时不好好学习只知道抄作业的家伙风光,吸引女同学眼球,心里就非常不是滋味。
但我这不光彩的记录在日本却被打破。被打破并不是说我到日本后吃生鱼片运动能力大增,也能跳了,也能跑了,也能举了,而仅仅是因为被逼的——不上不行。
现在的情况我不太清楚,反正几十年前我在国内上学时中小学的运动会那可是小型奥林匹克。比赛项目基本上与奥林匹克相同,参加比赛的也是班级选拔出来的那几个人。虽然也计算团体分数,但基本上属于个人比赛。而运动会当天参加比赛和观看的,一般也只有本校师生,与家长并没有什么关系。
但是日本不同。日本中小学运动会一般称为“体育节”。比赛项目除了极少数短跑以外,几乎全是娱乐性的。比如传统的拔河、团体操、骑马大战等。每次都有一两个项目是孩子和家长一起参加,我也就是在这种时候被赶上运动场的。而且基本只记团体(班级)分,很少记个人成绩。奖品一般没有,只有一面优胜大旗(还是流动的)。参加比赛的是全体学生,甚至包括身体有残障的。我孩子小学的运动会,就有一个全身瘫痪,只能躺在躺椅上生活的学生,被老师推着跟在别的同学后边跑。运动会当天不但所有家长,社区的人也都可以来观看加油。片小片中的运动会,几乎成为社区一年一度的联欢节。
所以很多家庭前一天下午就到操场观众席去占好地方,第二天一大早当妈的会起来使出吃奶的老劲儿做一年中最为丰盛的郊游便当,然后邀上爷爷奶奶,带上弟弟妹妹,全家浩浩荡荡去参加运动会。给孩子加油后,中午全家人就跟孩子一起在观众席吃便当。
说到这里,你大概就能看出在奥运会上,日本为什么没有中国金牌多的原因了。但你要因此就说日本人不重视体育,或者说日本人运动少运动能力差,那你就大错特错了。比如仅从奥运会游泳项目或世界游泳锦标赛的金牌数量上来看,日本的游泳水平显然没有中国高。但是你要知道,日本全国每所中小学,哪怕是山里只有十来个学生的中小学都有游泳池,到了夏天肯定有游泳课。而且日本不但大城市,即使每个小城市或小村镇,也肯定都有公营的游泳池面向所有市民开放,只收取极少的费用。所以可以不夸张地说日本每个人都会游泳。室内体育馆也一样。包括中小学在内全日本所有各类学校(当然包括农村和山区的学校)都有室内体育馆,包括中小城镇在内的所有地方自治体也都建有室内体育馆,而且照例都向所有市民开放。
在国内,农村当然不用说这一切都没有,城市虽然有但和普通市民也是没有关系的。上大学后看到学校有一座室内体育馆,起初很是兴奋,觉得今后也能像电视上看到的那样,能在铺着木地板的体育馆活动了。但是后来才知道,那只是供体育系用的,跟我们一般学生根本没有关系。当时甚至还莫名其妙地沮丧了一阵子。当然现在这一切也许都有所改观,我也很希望有所改观,更希望大大改观。不要让大家都跟我似的:一个中国人,到了人家日本才学会游泳,才开始参加运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