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
2013-04-10
网络时代
网络媒体时代到来
1998年1月17日晚上11:32,在《新闻周刊》毙掉了一篇关于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白宫性丑闻的报道后一天,德拉吉(Drudge)的新闻网站德拉吉报道(Drudge Report)却不顾一切地对此进行了报道。这是网络媒体有史以来第一次抢了国家媒体的独家新闻,这标志着网络媒体时代到来。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电子媒介的冲击、新闻纸价格上涨等诸多原因,美国报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发行量出现了连续20年的下滑。据统计,金融危机之后,美国有507家日报的发行量锐减,绝大多数报业公司只能勉强维持运营。
日本位居世界第二的报纸《朝日新闻》目前也正在经受创办130年以来的首次财政赤字。
2013年8月5日,网络购物公司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以2.5亿美元现金收购久负盛名但近年陷入经营困境的《华盛顿邮报》。
2012年12月31日,美国著名新闻杂志《新闻周刊》进行最后一次出版印刷版杂志,从2013年初全面转向数字化版本。同时,在过去一年多时间中,《德国金融时报》、《法兰克福评论报》、《纽伦堡晚报》等德国纸媒巨头纷纷倒下,数字化媒体时代正成为大趋势。
日本《每日新闻》前总编歌川令三先生就曾在《报纸小时的日子》一书中预言:报纸消失的日子是2030年。
个媒体时代到来
博客
2005年8月28日,飓风击垮了新奥尔良后,Michael Barnes在他的博客中说:“我们正位于紧靠圣查尔斯大街的Poydras街上的一幢办公楼的11层和12层。我们总共五个人,有发电机和大量食物和水。我不肯定这里的网络连接是否会受到影响。我有一台相机和一把枪……”
这个博客开启了对美国有史以来最严重的自然灾害的现场报道。之后的五天里,Barnes和他的同事安然躲过风暴潮的袭击,并从在他们位于市中心的办公室里通过博客发布关于这场灾难的实时报道和照片,成千上万的网民每天浏览他们的博客,以获取CNN和纽约时报无法提供的亲身涉险的第一手信息。
Barnes动人的报道证明了博客不仅仅是个人的观点和自恋的随笔,他们同样可作为记录和理解人类生活经历的宝贵工具。
微博
一种140字左右的微型博客形式被用于内容分享,即微博的出现。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微博是2006年创建的美国twitter。2009年8月中国门户网站新浪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微博正式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视野。
2004年,马克·扎克伯格创办社交网络Facebook(类似于我们熟悉的微博),它成为社交网络的帝国。
据统计报告称,微博用户数占在19岁及以上中国网民中占比88.81%,其中7成用户拥有唯一账号,用户规模走向稳定。使用行为以浏览转发发布为基本,收看视频、聊天、参与商业促销活动成为用户新的兴趣点。
截至2012年6月,微博用户已增至2.74亿,中国网民使用微博的比例已经过半。2013年新年来临时,新浪微博每分钟信息发送量729,571条。
网络时代的百科全书
2001年1月15日:维基百科刊登了第一条注解。“每个人都是专家。”用户们无论从事哪个专业领域都可以在维基百科这本网络百科全书上添加或编辑关于任何话题的条目。内容包罗万象。网友们不断对条目进行编辑,补充和修改。因此维基百科的内容庞大、无序,却又不断更新变化。
维基公司仅有23名专职工作人员,它庞大的网络帝国依靠网民参与完成。
2013年7月9日,第五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宣布: 2012年我国网络游戏收入569.6亿元,包含手机彩铃、铃音、手机游戏等在内的手机出版达486.5 亿元,网络期刊收入达10.83亿元,电子书达31亿元,数字报纸(不含手机报)达15.9亿元,博客40亿元,在线音乐达18.2亿元,网络动漫达 10.36亿元,互联网广告达753.1亿元。手机出版收入规模从2006年的80亿元发展到2012年的486.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