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具体性的综合体: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特质

2013-04-10张以明陈玳

湖北社会科学 2013年11期
关键词:普世感性维度

张以明,陈玳

(1.深圳大学,广东深圳 518060;2.吉林大学,吉林长春 130012)

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讨论·

具体性的综合体: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特质

张以明1,陈玳2

(1.深圳大学,广东深圳 518060;2.吉林大学,吉林长春 130012)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具体性的实践观,具体性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特质。具体性的实践观在思维方式上强调具体性的实践活动对于抽象理论的优先性,反对将从实践中抽象出来的概念化、逻辑化、普遍化的理论构造物作为独立的、更高级的存在凌驾于实践活动之上,并具有要求实践活动与之相符合的特权;具体性的实践观要求抽象的理论应该随实践活动的发展而不断修正自身。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具体性特质表现在三个维度,它们是具体性的价值维度、具体性的历史性维度和具体性的存在维度。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具体性;价值维度;历史性维度;存在维度

实践是人类的存在方式,是人类自觉改变世界的现实的感性的活动,这是马克思的实践概念的基本内涵。马克思的实践概念的提出,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观方面的重大变革,即从抽象性的实践观转向具体性的实践观。向具体性的回归,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一个基本特质。

人类的实践,特别是科学时代的人类实践是离不开理论指导的,只有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实践才能成为自觉的、具有创造性的活动。但是,理论和现实是有间距的。理论是对于现实的抽象,理论总是要把现实的某个方面、某个片断、某个环节加以抽象化和普遍化,将其转换为概念化和逻辑化的存在,以便把握现实的本质和规律。这就产生了这样一种可能性,即我们将理论中的概念化、逻辑化的存在看作一种不依赖于现实、不需要回到现实中的独立的存在,甚至将它夸大为比现实更高级、现实需要向它看齐并与它相符合的存在,从而将理论与现实的间距变成不可跨越的形而上学的鸿沟,使理论脱离了现实。①如果我们用这种思维模式去看待实践,必然把实践抽象化,认为实践活动应该将概念化、逻辑化的世界作为自己的起点和归宿,要求实践按照理论中的抽象模式运行,而无视实践活动所处的具体情境和所需要的具体条件。这就会形成一种抽象性的实践观。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提出意味着要重新理解理论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实践有多种形式,但最重要的包括物质生产实践,它是人类所有其他活动的基础。人类的物质生产实践是具体的感性的活动,它所创造的世界也是具体的感性的世界,以具体的感性的活动和感性的世界为基础,其他形式的实践也有具体的、丰富的内容。对于具体的感性活动和感性世界来说,理论仍然有重大的意义,但是,理论的意义从根本上就是更好地理解实践,为实践服务。因此,理论最终要回到实践中,回到具体的感性世界中去,而不能抽离于感性世界,成为凌驾于感性世界之上的存在。如果理论和实践以及具体的感性世界发生了冲突,需要改变的是理论,而不是相反,把理论变成教条,让现实的实践和感性的世界去适应理论、模拟理论。根据这种思维模式就会形成一种具体性的实践观。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是具体性的实践观的体现。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忘记感性的实践和感性的世界所拥有的具体性特征,始终要让理论去追随在具体感性的实践和世界中不断展开的具体内容。本文的目的就是力图去揭示感性活动和感性世界的具体性的形式,或者说具体性的主要维度,以便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具体性的实践观有更为充分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具体性包含以下几个维度:具体性的价值维度、具体性的历史性维度和具体性的存在维度,这些维度并不是彼此不相干的,而是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马克思主义所理解的实践是一个具体性的综合体。

一、具体性的价值维度

任何一个实践活动都是有目的的活动,也就是拥有价值追求的活动。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中当然也包含一个价值的维度。不过,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价值首先是具体的价值,而不是纯粹抽象的价值。因为马克思主义将实践看作人的存在方式,而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是一种具体的感性的存在,作为一种感性的具体,人有多方面的需求要得到满足,也有多方面的能力要得到培养、实现和发展,因而人实际上有多方面的价值追求;进而言之,价值是内在于人的生命活动和生活过程中的东西,是人类具体存在状况的表现形式,而且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的存在状况和价值追求都在不断地变化,因此,从人类需求的多样性和人类生存状况的变化发展两个方面来说,价值都是具体的东西。所以,我们在确立实践活动的价值目标时,既不能脱离个体的多方面的价值追求,也不能脱离一个社会的具体发展状况。

不过,如果我们从抽象的实践观出发去看待实践中的价值问题,就会犯这样的错误,即将人类社会发展的某个时期、某个阶段,甚至某个方面的价值追求从特定社会的特定发展时期和特定阶段中抽象出来,使之脱离这些价值植根于其中的具体生活形态,变成独立的、抽象的、似乎是从来就有和永远有效的价值。当前关于所谓普世价值的争论就犯了这样的错误。所谓的普世价值实际上是启蒙时代的理论家从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所需要的实际条件这个视角出发,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实践过程进行抽象,形成一些所谓的普遍的、具有本质性的价值,并由此建构起一个理论化、系统化的价值体系,鉴于这个价值体系被看作是建立在普遍价值之上的,因而是一个超历史的、普遍适用的价值体系,也就是所谓的普世价值。普世价值体系既是资本主义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追求,也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运行条件的正当性进行辩护的方式,也就是说,普世价值只是资本主义存在条件的意识形态化,只是在资本主义社会才具有普遍性的价值理念。因此,一旦社会的存在条件和运行方式发生根本的变化,所谓的普世价值就会显示出它的历史和社会的局限性,表现为特定历史时期和特定社会形态中的特殊价值,理应失去它的普世性的假象。然而,由于抽象化实践观的影响,人们仍然会将普世价值体系看作更加本质的东西,因此在人类的社会历史已经有了重大的发展,并已经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价值观的历史性和限制性之后,人们不是认为普世价值体系有问题,而是认为现实本身出了问题,因而仍然会深陷于普世价值的幻象之中。所以只有在实践观方面实现了根本的改变,人们才有可能切实回到具体的实践过程,摆脱价值的抽象化幻觉,去把握真实、具体的价值形态。①关于价值的历史性问题,马克思对于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各种范畴的历史局限性进行的批判具有典范性的意义。参见《资本论》第一卷93页,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回到具体的实践之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在资本主义社会,所有的实践活动都是围绕一个主要的目标展开的,即实现资本的价值增殖,资本主义社会所谓的普世价值体系也是以资本的价值增殖为基础的,因此,所谓的普世价值也应该在实践中根据人和资本的相互关系去理解,而不是从人的什么抽象本质去理解。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就资本的增殖而言,人实际上是分为投资者、劳动者和消费者,投资者需要财产自由、劳动者需要人身和契约自由,这就是普世价值中的所谓自由,而消费者则需要通过消费行为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因此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应成为他们的基本价值理念。可见,所谓的普世价值不是什么超历史的、适用一切社会的价值,而是特别形成并流行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价值理念。一旦社会的本质发生根本的改变,实践活动的根本目标也会相应改变,人们的价值追求和价值理念也必将发生质的变化。在社会主义社会,实践活动是围绕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根本目标展开的,因此,在社会主义社会,社会的主导性实践不再是以资本的增殖为本,而是以人为本。当然,以人为本中的人不是由什么抽象的、不变本质构成的人,而是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谋求自身发展的人,所以,在社会主义的不同发展阶段,价值追求的重心会不断迁移。不过,社会主义的价值理念仍有两个基本的方面:一是否定的方面,即反对将人的具体性的实践当作资本价值增殖的工具;一是肯定的方面,即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创造条件。

二、具体性的历史性维度

任何一个实践活动都是在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之下进行的,是历史性的活动,因此,对于实践不能作形而上学的超历史的理解,而应该根据具体的历史条件去理解,所以,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具体性特征中包含一个历史性的维度。

强调实践活动的历史性维度,就是要认识到实践是一个历史性的过程,而且还要认识到不同国家、民族和出于不同传统的实践活动会由于历史性条件不同而表现出巨大的差异性、特殊性和多样性,所以不能用单一的实践模式去剪裁所有不同国家和民族在不同的文化传统下进行的各具特色的实践。不过,如果人们固守抽象化的实践观,就不会从具体性的实践本身出发,而会从抽象的理论出发去看待实践问题,按照理论所具备的逻辑化、理论化和普遍化的特征去要求实践。一旦这样一种实践观和某种具体的实践样态相结合,它就会将这种样态宣告为普遍适用的、永恒的典范,似乎它是唯一正确的、普遍适用的、因而是超历史的实践模式。启蒙时代的现代自然法理论和当代的新自由主义理论都是这样看待实践问题的,而且在当代的中国依然有很大的影响力,所以有必要作简要分析。

现代自然法理论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市场竞争机制绝对化为社会的普遍运行机制,从而由此抽象出一个自然状态,即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状态。[1](p8-11)自然状态本质上是人人自危的战争状态,为了消除战争状态中的恐惧,人们才订立社会契约创造出了公民社会、国家和民主宪政制度,这样,现代民主宪政制度就成了一种超历史的、永恒的制度。我们在上文中所提到的普世价值论以及曾风靡一时的历史终结论都可以说是现代自然法理论的翻版。新自由主义理论同样是将市场机制绝对化为社会的基础性运行机制,认为整个社会秩序是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自发生成的,任何对于市场机制的干预都必将失败并带来更多的问题甚至灾难,这在实际上也赋予了市场机制超历史的意义。如果接受现代自然法理论和新自由主义理论的说教,我们将无法真实地理解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也无法真实地理解人类社会的经济运行过程,因为人类的历史进程和经济过程都无法强行纳入这两种超历史的形而上学的社会理论中;尤其是对于中国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来说,离开了中国现代化实践的具体条件,离开了中国现代化实践的历史性维度,我们不仅无法正确地认识中国的现代化实践,而且会将这种实践引向歧途。

中国是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开始其现代化进程的,这就是中国作为一个以自然经济为主的封建社会在现代西方文明的冲击之下,已经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政治秩序已经崩溃,长期陷于军阀混战之中;剥削深重的封建地主经济仍然占主导地位,有限的资本主义经济具有强烈的依附性特征,统一的民族经济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社会两极分化严重,结构单一、封闭,缺乏社会进步所需要的流动性和创造性。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根本不可能像新自由主义所说的那样,通过自发的交换过程,自然地走入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因为市场经济充分发展所需要的基本条件即统一的政治秩序和各种经济自由是不存在的。陷入分裂和军阀混战的中国倒是颇似现代自然法理论所描述的自然状态,但指望刀兵相见的军阀通过签订社会契约建立统一的国家和现代政治秩序,无异于痴人说梦。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中,封建地主和农民都不能为中国带来新的政治社会制度,民族资产阶级的依附性和大资产阶级的买办性决定了他们都不能领导中华民族去创建一个拥有独立主权的资产阶级民主国家。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联盟能给中国社会带来新的希望。中国共产党通过武装割据、土地革命的方式,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最终领导中国人民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秩序,中国由此才真正走上了现代化建设的道路。我们对历史的简单回顾,目的是通过我们所熟悉的历史经验更好地理解实践的历史性维度。在这里我们强调历史经验的一个独特方面,就是中国共产党给中国社会带来的高度组织化现象。科层化或组织化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对于业已分崩离析且没有完整主权的传统社会来说,组织涣散、没有动员能力是一个致命的弱点,中国共产党的组织方式是中国革命得以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这一组织方式使得中国革命具有高度的组织力量。在革命成功后,这一组织方式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方面,构成了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独特条件之一,改革开放的成功,中国共产党的组织方式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

中国的发展模式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地方党委领导下的地区竞争模式。当中国决定由计划经济模式转向市场经济模式时,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市场经济体制本身的创立。在计划经济时代,几乎所有的资源——劳动力、生产资料、自然资源和资本都掌握在由党领导的各种组织和机构中,因此,要发展市场经济就要将这些资源甚至机构都释放到市场当中去,但是,严格意义上的市场如果不能说是不存在的,肯定也是微不足道的。所以,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来说,抽象地谈论市场机制的自发性,以便通过人们在市场中的自发行为建构起一个新型的市场化社会实际上是一种市场原教旨主义的空想。在中国发展市场经济离不开中国已有的历史条件,这些条件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秩序以及中国共产党在这些秩序中的领导地位;无视这一基本条件,盲目地从市场原教旨主义的抽象理论出发只能导致历史的倒退和社会的混乱,就像前苏联地区曾经发生的那样。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正是将这个历史条件作为自己的运作平台,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具体而言,我们是将竞争和激励机制引入社会领导体制之中,由此促进社会主导机构和组织主动将他们掌握的社会资源投入到市场机制的创建和运行之中,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党委领导下的地区竞争模式,通过这一模式,中国的市场经济和各种配套体制实现了几十年的连续高速发展。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无论就革命或建设而言,离开了具体的历史条件就无法正确理解中国追求现代化的实践进程及其独特品质。正是因为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所以中国的革命只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社会主义为前途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同理,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市场化改革也只能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从实践的历史性维度出发,我们才不会割裂历史,既不会割裂革命时代和建设时代的历史,也不会割裂改革开放以前和改革开放以后的历史。任何罔顾具体的历史条件而割裂历史的做法,要么回头重犯左倾的错误,要么走上市场原教旨主义的道路犯右倾的错误。当然,要认识到实践活动中的历史性维度,就必须要有正确的实践观即具体化的实践观,如上所述,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是这种实践观的体现。可以说中国革命和建设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都是在这一正确的思想路线指导下取得的。

三、具体性的存在维度

抽象化的实践观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也有其现实的基础。在资本主义社会,抽象化的实践观之所以占主导地位,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这一社会中的存在本身就是抽象的存在。在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生活是按照一套抽象的方法论体系运行的,它使得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一切存在都变成了抽象的存在。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形成了具体性的实践观,从根本上来说出于对具体化存在的追求,因此,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包含一个存在的维度。

众所周知,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资本的自我增殖,在形式上表现为交换价值的生产,因此,作为交换手段和方法的货币成了生产的直接目的,资本主义经济成了彻底的货币经济。在彻底的货币经济中,本来是交换和协作方法的货币却成了真实的存在本身,而其他的事物只有在能够转化为货币的条件下,才能获得存在资格。结果,一切具体的存在都转变成为抽象的货币化存在。货币化抽象在三个方面导致了具体的存在转变为抽象的存在,这就是人的抽象化、社会的抽象化和自然的抽象化。

在资本主义社会,人被抽象为以货币价值为其根本追求目标的经济人。从亚当?斯密开始,通过交换来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就被看作人的本性,逐利本性推动个人利用理性的方法不断积累自己的财富,并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理性的经济人假设将人丰富的感性存在和多样性的追求全部从个人身上抽象出去,使人成了抽象的资本的化身和执行者,斯密所刻画的实际是一个毫无情感的投资者的形象。[2](p382-384)对于人的抽象不仅停留在资本家身上,劳动者同样被抽象化为纯粹的劳动力,即通过出卖劳动力而换取货币价值的人。

人的抽象化必然带来社会的抽象化。根据货币化抽象,社会中的人类关系都被抽象或还原为一种关系即以货币为中介的交换关系,这样的社会是一个纯粹的市场化社会,也就是说,市场不是社会的一个部分、一个方面,而是全部社会本身,个人要么成为市场中的一分子,要么就失去存在的资格。市场机制成了社会的唯一合理的机制。

货币化抽象还导致了自然的抽象化。自然是人类社会的母体,是人类得以存在的最原初的根基。但是,货币化抽象使自然的意义被彻底改变。在原初的意义上,自然是人类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展现自己创造力的对象,自然的多样性确证了人类生命能力的多样性。然而,在一个纯粹的市场化社会中,自然首先是作为交换价值而存在,凡是没有交换价值或妨碍人们实现交换价值的自然,就不会被当作真实或合理的存在,换句话说,是没有意义的存在,因此,任何自然的事物只有获得交换价值并融入到市场体系之中才成为真正的存在。

自然、社会和人的货币化抽象从根本上扭曲了人类的生存条件,使人的存在变成了一种异化的存在,这正是马克思主义所反对的东西。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认为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正因为实践是一种感性的、具体的活动,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人类存在的各个潜在方面都会得到充分发展,人类存在由此将成为全面的、具体的存在。所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包含一个存在的维度,或者说具体性的存在维度,当前中国社会发展中的很多问题也需要从这个维度才能得到充分的说明。

从具体性的存在维度来理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同样包括三个方面,这就是具体性的人、具体性的社会和具体性的自然,落实到具体的发展理念就是以人为本、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

如上文所述,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但在同时以人为本也包含着对人的存在的理解。之所以强调以人为本,在很大程度是由于我们在发展过程中过多地强调了物的发展,而忽视了人的发展;过多地强调了经济的增长,而忽略了人应该和经济一道发展,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形成了一种为增长而增长的倾向。结果,形成了这样的局面,似乎经济增长不是为人服务,相反,人反而是为经济增长服务,人的存在价值应该根据经济价值去衡量,最终导致个人发展的空间没有随着经济增长而扩展,人变得抽象了。以人为本就是要扭转这种局面,要让人的全面发展重新成为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使人成为包含丰富性、多样性的具体的人。

对于经济增长的过分强调还导致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上将增长等同于发展,没有充分认识到,经济增长只是发展的一个方面,真正的发展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共同发展;没有充分认识到发展是一个具体性的综合体,要落实为一个充分发展的具体性存在即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使得市场化机制过分扩张,渗透到一些并不完全适合由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地方。结果,本应该是具体的、多维度的社会在抽象的市场化社会过分扩张的情况下,存在的空间受到了严重的挤压,由此形成了一系列问题。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在一定程度上正是针对市场化社会过度扩张的情况提出来的。建设和谐社会就是要承认社会是一个具体性的存在,它的不同方面有不同的发展规律和发展机制,我们要尊重这些不同的规律,创造出多样的、与它们相适应的发展机制,从而建构起一个具体的、和谐的社会。

最后,对于经济增长的过分强调还导致我们只是抽象地单纯从经济增长的角度去看待自然的意义,将自然仅仅看作可以带来经济价值的资源,没有意识到自然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是人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以及社会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得以发展的前提,社会和人应该有多种方式实现和自然的接触和交往。结果,市场机制成了沟通人和自然的主要机制,从而导致自然自身的独立性、自然自身的发展规律被忽视了;自然相对于人而拥有的多样的意义没有得到充分的认同;人本应该具有的和自然进行交往的多种方式没有被全面地创造出来。因此,自然被抽象化了,进而被过度开发、消耗,直至被严重污染和破坏,与此同时,人和社会的发展所需要的自然空间却被压缩了,生态文明建设就是针对这种情况提出来的。建设生态文明就是承认自然是一个具体性的存在,只有这一具体性存在的持续和发展,人类社会和个人才可能有充分发展的空间。

总之,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中的存在维度,就应该将自然、社会和人都看作具体的存在,以这些具体性存在的全方位发展作为指导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理念。

四、结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对于中国的现代化实践来说,需要正确的实践观为指导,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告诉我们,实践是一种具体性的活动,它需要在多种具体性的条件之下进行,同时也会创造出多种具体性的存在,这就是具体性的自然、具体性的社会和具体性的人。具体性本身也是由多个维度所构成的,就此而言,所谓具体性就是一个具体性的综合体,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就是要回归具体性的综合体。如果离开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指导,从抽象的理论或形而上学的实践观出发,必然会将我们的实践过程抽象化,从而走上各种左的或右的、必然会带来挫折甚至失败的道路。

[1]霍布斯.论公民[M].应星,冯克利,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

[2]亚当·斯密.国富论(上卷)[M].杨敬年,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 张晓予

B0-0

A

1003-8477(2013)11-0023-04

张以明(1969—),男,深圳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陈玳(1973—),女,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实践哲学的基本问题研究”(12YJA720034)。

①关于这一点,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一文中有过明确论述,他指出:“哲学唯心主义是把认识的某一特征、方面、部分片面的、夸大的……发展……为脱离了物质、脱离了自然的、神话了的绝对。”《列宁选集》第二卷715页,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猜你喜欢

普世感性维度
感性工学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分析网络新闻的感性面对及思考
光的维度
“五个维度”解有机化学推断题
普世价值论
崇尚感性意味着什么
普世价值论
“普世价值”的应有取向探索
感性的解放与审美活动的发生——对马克思一个早期思想的引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