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惠言学术传承与赋学思想
——以《七十家赋钞目录序》为中心
2013-04-10李倩倩
李 倩 倩
(河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
张惠言学术传承与赋学思想
——以《七十家赋钞目录序》为中心
李 倩 倩
(河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
《七十家赋钞目录序》不仅体现了张惠言赋学的主要思想,而且序文本身就是一篇清代学者骈文的代表作。张惠言提出了赋“统乎志”的观点,即强调辞赋的比兴寄托,是对赋学理论的发展。其继承《汉书·艺文志》推源溯流的学术传统,在序文中对22家赋进行评述,是一篇重要的赋学批评文献。另外,这篇骈体序文在写作手法上亦模仿《汉志》与《庄子》,显现了清代常州学者融合骈散的骈文创作理念。
张惠言;《七十家赋钞目录序》;赋学理论;写作特色
网络出版时间:2013-11-26 09:13
张惠言(1761-1802年),字皋文,其书斋名“茗柯堂”,是清代著名的经学家和文学家,著有《茗柯文编》、《茗柯词》。张惠言不仅在词学理论上有建树,而且精通赋学,编选《七十家赋钞》6卷,节选自屈原至庾信共70家计206篇作品。有作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的一篇目录序,从学术的角度来看,这篇序文体现了张惠言的赋学理论。此序首先论述了赋之情感渊源:
论曰:赋乌乎统?曰:统乎志。志乌乎归?曰:归乎正。夫民有感于心,有概于事,有达于性,有郁于情,故有不得已者,而假于言……有动于中,久而不去,然后形而为言。于是错综其词,回互其理,铿锵其音,以求理其志。其在六经则为《诗》。[1]18
这段话和儒家的诗歌理论如出一辙,《诗大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论语·为政》:“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关于“思无邪”(《诗经·鲁颂·駉》),朱熹集传中释为“皆有以使人得其情性之正”[2]238。在张惠言看来,不仅被奉为经典的诗歌是言志的,而且赋也是用来言志的,并且志又“归乎正”。因此,“赋言志”可以说是张惠言辞赋理论的核心,他将儒家传统诗歌的理论运用到赋这种文体上来,是一种尊体意识的表现。
其实,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赋和《诗》有极为密切的关系。班固《两都赋序》曰:“赋者,古《诗》之流也。”[3]1其在《汉书·艺文志》中设立“诗赋略”,将诗和赋这两种文体归为一类。曹丕、陆机在文论中亦将诗赋并称。刘勰《文心雕龙·诠赋》曰:“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4]134诗赋同源或诗赋一体是当时人们的普遍观点,而“对赋进行文体意义上的辨体,是魏晋南北朝以后的事”[5]104。即使到了清代,赋这种文体依然很重要,在作家别集或选集中总是位于首要的位置。张惠言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赋言志”的观点,是对辞赋理论的新发展。
关于辞赋产生的原因,张惠言的观点与《汉书·艺文志》的观点也基本相同,试比较以下两段话:
春秋之后,周道浸坏,聘问歌咏不行于列国。学诗之士,逸在布衣,而贤人失志之赋作矣。大儒孙卿及楚臣屈原,离谗忧国,皆作赋以风,咸有恻隐古诗之义。其后宋玉、唐勒,汉兴,枚乘、司马相如,下及扬子云,竞为侈丽闳衍之词,没其风谕之义。[6]183-184
周泽衰,礼乐缺,《诗》终三百,文学之统熄。古圣人之美言、规矩之奥趣,郁而不发,则有赵人荀卿、楚人屈原,引词表旨,譬物连类,述三王之道,以讥切当世;振尘滓之泽,发芳香之畅;不谋同称,并名为赋。故知赋者,诗之体也。其后藻丽之士,祖述宪章,厥制益繁。然其能之者之为之,愉畅输写,尽其物,和其志,变而不失其宗。其淫宕佚放者为之,则流遁忘返,坏乱而不可纪。[1]18
由上可以看出,张惠言的辞赋理论是受到了班固《汉书·艺文志》的影响,认为由于礼崩乐坏、歌诗不兴而产生辞赋,不仅如此,甚至就连张惠言这段话的层次架构也与《汉书·艺文志》基本相同。这两段文字都可分为3个层次:首先说明诗道不兴而辞赋产生;其次指出辞赋继承了《诗》的讽谏传统,一曰“咸有恻隐古诗之意”,一曰“赋者,诗之体也”;最后说明辞赋的流弊,提到后代作者“没其风谕之义”,“坏乱而不可纪”。其次,这段话也表明了张惠言对辞赋性质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亦与班固的观点相似,其言“引词表旨,譬物连类,述三王之道,以讥切当世”,即《汉书·艺文志》所谓的“贤人失志”。张惠言认为“能之者为之,愉畅输写,尽其物,和其志”,强调通过描摹物象来表达情志,说明作者并不排斥辞赋铺采摛文的性质。同时,“尽其物”是为了“和其志”,强调“志”的重要性,才能使辞赋赋创作“变而不失其宗”。隋唐以后的俳赋、律赋等“志益寡而辞益俳,逐物而不反,难可复理”[7]1,故张惠言的《七十家赋钞》所选作家止于庾信,体现出崇尚古赋的旨趣。对“志”的追求使张惠言看中辞赋比兴与讽谏的意义,与其词学理论中的“比兴寄托”说有相近之处。
这篇序文的另一个重要贡献在于能够推源溯流,对屈原至庾信共22家的赋作作了评述,并考其源流,从演变中观察辞赋创作的变化,是一篇重要的赋学批评文献。如论屈原:“谲而不觚,尽而不觳,肆而不衍,比物而不丑;其志洁,其物芳,其道杳冥而无常,此屈平之为也。”以此为源头,则又有贾谊“其趣不两,其于物无犟”;江淹“原出于屈平《九歌》。其掩抑沉怨,泠泠轻轻”等。还比如评价司马相如“原出于宋玉,扬雄恢之”;论阮籍“言无端崖,傲倪以为质,以天下为郛廓,入其中者,眩震而谬悠之,则阮籍之为也。其原出于庄周。虽然,其辞也悲,其韵也迫,忧患之词也”。既指出阮籍辞赋是从《庄子》发展而来,具有自由驰骋、无拘无束的创作特佂,又指出他的“忧患”意识与《庄子》的不同之处,评论精当。这种重视学术源流精神以及模拟“某家出于某官”的写作体式同样来自《汉书·艺文志》。章学诚《补校汉艺文志》(卷二)指出:
《汉志》最重学术源流,似有得于太史《叙传》及庄周《天下篇》、荀卿《非十子》之意(韩婴《诗传》引荀卿《非十子》,并无讥子思、孟子之文)。此叙述著录所以有关于明道之要,而非后世仅计部目者之所及也。
王重民解释这段话:“是说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庄子·天下篇》和《荀子·非十二子》都是论古代学术源流的,对于刘向等建成系统目录起了很大作用。”[8]47在诗文批评中首先推溯源流的是钟嵘的《诗品》。章学诚说:“《诗品》深从六艺溯流别也。如云某人之诗,其源出于某家之类,最为有本之学。其法出于刘向父子(《文史通义》卷五《诗话》)。”[9]559而班固的《汉书·艺文志》继承了刘向父子的目录学成就并有所发展,因此,诗文中用推源溯流的方法品评各家,其实还是从《汉书·艺文志》等中国传统学术中得来,所以,张惠言对辞赋作家的品评亦是受班固《汉书·艺文志》的影响。
由模拟而创新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现象。从上文的分析中可以知道,张惠言不仅论学精神继承了《汉书·艺文志》,一些句式和段落结构也是模仿《汉书·艺文志》而来。除此之外,这篇序文还具有《庄子·天下篇》的表达风格。孙德谦《六朝丽指》中指出:
夫文章摹古,岂足为病?所病者落套耳。昌黎谓“辞必己出”,斯岂辞为然哉?于格律亦不可因人而作,使之数见不鲜,乃足谋传世之业。若张皋闻《七十家赋钞序》,摹仿《庄子·天下篇》、《汉书·艺文志》,则仍不愧为名家也。[10]8437
与《庄子·天下篇》句式类似之处:
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有积为不足,澹然独与神明居。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关尹、老聃闻其风而悦之。[11]880
以情为里,以物为襮,鑱雕云风,琢刻支鄂;其怀永而不可忘也。坌乎其气,煊乎其华,则谢庄、鲍昭之为也。[1]20
考虑到文章的精炼,把“……者,……”的判断句式换成了“……也”的判断句式,但还是让读者读出了《庄子·天下篇》的笔调风格。从遣词来看,《七十家赋钞目录序》中大量运用了《庄子·天下篇》中的词语,如“言无端崖,傲倪以为质,以天下为郛廓,入其中者,眩震而谬悠之,则阮籍之为也”,这一句中使用的词语来自《庄子·天下篇》:“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不傥,不以觭见之也。……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11]884其他如“椎拍”、“泠汰”、“强于物”等词语也是从《庄子·天下篇》而来,总计不下10余处。这无疑增加了文章的品鉴趣味。
从文章创作来看,张惠言的这篇《七十家赋钞目录序》写得典雅工整、气势浑厚,是一篇颇能显现张惠言文章风格和艺术旨趣的美文。文章被选入清末屠寄(1856-1921年)编选的《国朝常州骈体文录》(卷十一)中。屠寄在《序录》里对张惠言的评论是:“份份皋文,经明行修;亦习词赋,扬班之俦;鸾翮思举,龙驾未悠;芳兰遽折,神策不收(卷三十一)。”指出张惠言精通诸子,擅长辞赋创作,其骈体文也形成了独有的风格。在《七十家赋钞目录序》对具体作家品评的段落中,也可以看到辞赋的影子。如评屈原之赋:“谲而不觚,尽而不觳,肆而不衍,比物而不丑;其志洁,其物芳,其道杳冥而无常,此屈平之为也。与《风》《雅》为节,涣乎若翔凤之运轻霞,洒乎若元泉之出乎蓬莱而注渤澥。”运用赋的铺叙手法对屈原赋的风格进行描绘,与其所论述的赋这种美文样式可谓贴切之至。难怪王灼评曰:“作《赋钞叙》即以赋体行之,戛戛独造,前无古人。”[12]是将此文作为赋来解读的。
总体上看这篇序文散句更多,骈句相对来说较少,而且用典处也极少,屠寄选此篇入《国朝常州骈体文录》,体现了常州派骈文作家融合骈散的创作理念。张仁青在《中国骈文发展史》中评张惠言等人说:“(李兆洛、恽敬、张惠言),之数子者,不但精通词章之学,亦且最能持论,立场相同,步调一致,皆刻意破除骈散之界限,恢复骈散不分之魏晋古文,并分别编选《骈体文钞》、《七十家赋钞》以抗桐城姚鼐《古文辞类纂》,当时号称阳湖派,此派主张,亦可谓对桐城文之一种修正也。”[13]481张惠言的这篇序文体现了清代常州学者骈文的特点,他们总结了前代骈文的创作经验,写作时比较斟酌适中,既将散文的气势灌注其中,注意衔接自然,又能保持骈文指事述意委婉深切的特点,使文章富于画面感,不失想象力。作者有着极深的学术造诣,但不卖弄学问,用典简要,切合内容。文章的造语鲜炼,如《七十家赋钞目录序》运用《庄子·天下篇》中的词语,使文章“遣词古雅”,读起来有《庄子》语言的气势,生气百出,融化了俳偶的痕迹。除张惠言外,《国朝常州骈体文录》中的洪亮吉、孙星衍、董基诚等骈文皆有此特点,显现出清代常州骈文的成就与特色。
综上所述,张惠言《七十家赋钞目录序》继承了班固《汉书·艺文志》的论学方法,运用推源溯流的方法评论诸家,提出了赋“统乎志”、“归乎正”的赋学理论,能够自成一家。同时,在写作方式上张惠言又善于兼容,将辞赋、诸子散文以及骈文的手法运用到这篇序文的创作当中,使文章呈现出骈散兼容的特点,体现了清代常州学者的骈文成就。
[1] (清)张惠言.茗柯文编[M].黄立新,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2] (宋)朱熹.诗集传[M].北京:中华书局,1958.
[3] (梁)萧统.文选[M].(唐)李善,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4] (梁)刘勰.文心雕龙[M].范文澜,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5] 张宏生.词与赋:观察张惠言词学的一个角度[J].南京大学学报,2001,(3):104-110.
[6] 陈国庆.汉书艺文志注释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3.
[7] (清)张惠言.七十家赋钞[M].续修四库全书本.
[8] (清)章学诚.校雠通义通解[M].王重民,通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9]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M].叶瑛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
[10] 王水照.历代文话[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11]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2] 王灼.七十家赋钞叙跋[M].张惠言手写茗柯文稿.
[13] 张仁青.中国骈文发展史[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ZhangHui-yan’sAcademicInheritanceandHisTheoryofFuBasedonthePrefaceofSelectedWorksofFufrom70Writers
LI Qian-qian
(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Hebei Normal University,Shijiazhuang,Hebei 050024,China)
The preface ofSelectedWorksofFufrom70Writersembodies the main ideas of Zhang Hui-yan’s theory ofFuand the preface itself is a maser piece of the scholars’parallel prose in the Qing Dynasty.Zhang stressed the use of metaphor in writingFu-prose,which develops the theory ofFu.Zhang also made comments on 22 writers,which makes the preface an important critical literature in the theory ofFu.Besides,in the wring style,the preface simulatedBookofHanandZhuangzi,which shows the scholars’writing ideas of integrating parallel and non-parallel prose in Changzhou of the Qing Dynasty.
Zhang Hui-yan;preface;SelectedWorksofFufrom70Writers;theory ofFu;writing characteristics
2013-09-20
李倩倩(1987-),女,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文学。
I 207.224
A
2095-462X(2013)06-0028-03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3.1415.C.20131126.0913.020.html
(责任编辑白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