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生主体性地位在《传播学》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2013-04-10刘兴豪
刘兴豪
(衡阳师范学院新闻传播系 湖南 衡阳 421002;邵阳学院 湖南 邵阳 422000)
一、引言
传播学是20世纪20、30年代从美国发展起来的、以人类社会信息传播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交叉学科。受信息传播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传播学已在世界范围内成为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传播学的发展适应了信息社会和知识产业发展的时代要求,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并对社会各行各业产生着重要影响。
今天在中国社会转型的语境下,人们的素质、话语的空间、媒介的技术、商业的力量等多力交错合拉出媒体的兴盛与蓬勃发展,社会已经进入媒介融合时期,大众媒体之间的界限和关系正变得日益模糊,并呈现出一种“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融合趋势。新闻传播专业作为一个新兴的朝阳行业,社会需求量大,但新闻传播本科专业当前在中国有泡沫化的趋势,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近700家高校在办,每年毕业生人数大大超过了媒体的需求量,这就对传媒毕业生提出了新的技能与素质要求,需要那些政治觉悟高、素质强、自律好、上手快、后劲足的专业人士。《传播学》课程作为教育部审定的新闻传播学专业基础课,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如何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培养由传统媒体向数字媒体演变、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是《传播学》课程教学面临的重大课题。
二、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传播学》课程教学陷入窘境
目前,《传播学》课程主要向学生讲授传播内容、传播类型、传播模式、受众理论以及效果理论等。由于传播学发源于欧美,学科渊源非常复杂,既涉及行为科学如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符号学,又涉及信息科学如信息论、控制论、统计学等,主要理论及研究成果也来源于国外。可见,传播学学科背景复杂,体系、内容繁多,偏重于艰深、枯涩的理论。课堂教学如果仍然强调知识系统的建构和基础理论的讲解,往往显得艰深枯燥,不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学生掌握,更难以将这些传播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造成学生“学完就忘记了”,很难和实际相联系,建立合理的实际联想,学生感觉学习之后在工作中根本“用不上”,造成教学资源巨大的浪费,甚至“学而无用”。长此以往,学生会感到理论空虚、现实缥缈,渐渐就会失去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因此,在《传播学》课程教学中,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而进行“满堂灌”和“填鸭式”、过分偏重讲授的方法难以吸引学生,容易造成课堂气氛沉闷和学生学习被动,严重影响到教学效果。
三、《传播学》课程教学中凸显学生主体性地位的方法
1.“茶馆式”教学法
将课堂时间交给学生,在启发式、发现法、讨论法、研究法等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开展“茶馆式”教学方法的探索。进行《传播学》教学时,对一些教学内容相对较易理解的章节,在教学中实现角色互换,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具体做法是:教师在整体把握章节内容的基础上,可拟好几个讨论题目,将全班同学分成3至5个学习小组,每一组讨论完后,推选一位同学到讲台上以演讲的形式将小组讨论得出的观点陈述出来,最后教师对各小组的观点进行归纳,总结本章节的主要内容和理论。这种先由教师确定讲课主题并进行指导,让学生自己准备资料、组织课堂,自己当老师来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不仅使教学内容深入浅出,而且在课堂上教师也及时得到了学生的信息反馈,捕获了学生的思想动态,实现了交互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并且学生们新颖的观点对教师也会产生思考和启发。
2.案例讨论法
案例讨论法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把与教学内容相关又有利于学生理解的具体事例引入课堂,先让学生熟悉案例材料,接着提出课前精心准备的问题,然后,把学生分组并让他们进行讨论分析,最后,从学生们的讨论结果中引导他们总结相关理论,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那么,案例从何而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设网上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参与,建立丰富的《传播学》课程网上案例信息库,将纯理论的知识用具体、生动、可感的案例加以阐释,将传统的静态的传播理论讲授与开放的、动态的、活跃的传播现象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培养其开放的视野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教学进程,结合社会现实状况,让学生积极参与收集整理传播案例,并贮存在电脑中,当教学需要时随时可从网络中调出来,进行案例剖析,以加深学生对传播学理论的理解。张国良教授在《现代大众传播学》一书中概括传播的特性有四个方而,即形态多样性、时空遍布性、行为伴随性和极端重要性,并指出:“人类的一切(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基本的和非基本的)行为都离不开传播。”而“衣食住行”这句中国人用以概括人类基本行为的俗语,如改称“衣食住行传”,就更加全面了。学生生活在信息社会中,传播行为可谓如影随形,并且精彩纷呈。只要指导学生有意注意,传播的案例就会俯拾皆是。从学生寝室的“午夜卧谈”,到手机短信、网络聊天等等,都加以纳入到传播学领域中,用传播理念加以审视判断,他们对许多问题饶有兴趣的探讨与追寻,给教师以启迪;他们也有很多的不解和困惑,希望教师能释疑解惑。教学相长,正是通过案例信息库的建立得到了具体生动的阐释。[1]如在讲授“传播主体的接近性对传播效果产生影响”时,教师首先让学生自己从网上寻找相关案例(例如,1941年圣诞节,英国首相丘吉尔在美国白宫的讲演,就是利用“我们讲着同样的语言,有着同样的宗教信仰,还在很大程度上,追求着同样的思想”利用这种接近性来动员美国人支援反德战争,结果反响强烈)来进行理论阐释,再进行总结。
3.实践培养法
为适应传播科技高速发展、媒介融合日益加快的特点,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新闻传播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确立新型实践教学改革的“大实践观”,即摒弃传统的单一灌输式的实践教学模式,创建丰富多彩的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实践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由单纯的知识教育,转向知识教育与实践性教学并举,且强化实践教学;克服过去那种只注重对理论教学的监控评价转向对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监控评价,提高实践教学地位。对《传播学》课程而言,首先要对教学计划进行整体性重组、安排,设立实践教学项目,突出课堂训练和课外实践。课堂训练包括设计读者问卷抽样调查、报摊访问、媒体栏目改版策划书、专题研究报告书等,课外实践包括电视短片的制作、报刊编辑与设计、新闻调查、新闻采访、以及组织、参与“挑战杯”竞赛、开展社会调查、创建学生个人主页或博客、参加实习等;然后通过设立实践项目,充分运用传播学理论,让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办报纸、编电视短片等多种实践,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之,《传播学》课程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性地位的思路有助于提高理论课课堂教学质量。一方面,原本枯燥、艰涩的理论知识通过有趣的、丰富的教学案例被巧妙地传达给学生,提高了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力,便于他们快速、准确地掌握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在自主学习和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有效地激发,降低了学习的疲劳程度。
[1]郭郝男.建构主义理论观照下的《传播学》教学改革研究[J].东南传播,2009(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