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现象及原因

2013-04-10马林刚

社科纵横 2013年4期
关键词:研究生学术规范

马林刚

(青岛大学研究生处 山东 青岛 266071)

研究生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高端,是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的体现,是高层次拔尖创新性人才的主要来源和科学研究潜力的主要标志。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发展,研究生学术道德腐败问题愈演愈烈,前景令人堪忧。研究生学术道德的建设和发展已经成为高校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最紧迫最核心的任务”,不断强化研究生培养质量在研究生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学术道德问题关系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诚信问题。

一、学术道德及其内涵

道德一词,在汉语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道德经》一书。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morality)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mores”,意为风俗和习惯。道德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它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之一,使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学术道德是指从事学术性研究活动的主体,在进行创造性研究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之间关系时所应遵循的原则和规范的总和。学术道德是治学的起码要求,是学者的学术良心,其实施和维系主要依靠学者的良心及学术共同体内的道德舆论,它具有自律和师范的特性,学术道德的缺失无疑意味着学术失范现象的产生和蔓延。

二、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及其表现

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指的是在研究生从事科研及学术研究过程中,采取不恰当或者不遵守学术规范的手段去实现学术研究的目的,以及达到追求的一定“质”的价值目标。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主要表现为学术引文不规范、“枪手”代写文章或“搭车”署名以及学风浮躁、拼凑论文和低水平重复等。

(一)学术引文不规范

研究生学术引文不规范现象十分严重,抄袭、剽窃和伪造篡改数据等不规范行为屡见不鲜。在人文社科类研究生中较为常见的是抄袭和剽窃他人学术成果。抄袭是指完全沿用别人的语言、文字、理论观点而不作任何说明或者不加以注明出处的学术造假行为;剽窃是指在学术研究或自己的论著中,不加任何注明地使用他人的材料、观点、结论或体系,而变成自己的理论体系或“学术创新点”。目前有些高校研究生在做论文的时候随意引用他人的观点和资料,但不认真注明出处和作者,甚至为了体现论文的创新性,把别人的理论创新点据为己有,更有甚者,全文雷同或完全一样。在理工医类研究生中恶意伪造、有意编造、随意篡改数据现象比较严重。伪造数据是指在研究生学术研究中不进行研究、探索或科学实验就无中生有捏造出本不存在的数据;篡改数据是指拿着结论或根据结果推导出所需要的基本数据和资料,或为了科学验证结果的准确性,无端地拼凑或者修复数据以达到或接近期望中的结论。研究生鉴于就业及学业的压力,使劲压缩认真做实验的时间,难以做到“板凳一坐十年冷”的科学效果和精神。对数据的修改和篡改就成了快捷的途径。

(二)“枪手”代写或“搭车”署名

高校对研究生完成学业要求发表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以此来推动研究生学术创新,有效推动研究生系统科学的完成学位论文的要求。这是推动研究生教育创新的有效手段,但同时,一些机构利用利益的驱动,组建中介机构,以代写的方式,雇佣一批廉价“枪手”为研究生解除“后顾之忧”,这一市场由于缺少有效的监管,利用“枪手”代写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而某些杂志也因为学术道德沦丧、学术水平低下等原因,与“枪手”机构形成利益链条,互相获得既得利益。造成市场上低端杂志水平泛滥,学术水准极其低下。还有一种就是“搭车”署名,因为各种原因,毕业在即仍未达到学校规定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求助导师、同室或同学,在发表论文的时候,署上自己的名字,又叫“搭顺风车”。这一方式在高校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中比较普遍,因为互相署名、联名并不影响别人的直接利益,还在表面上扩充了个人发表论文的篇数,这一办法得到许多研究生的青睐。还有一类借助权威专家的名字,发表自己的作品,因为有些杂志社在要求发表论文作者的职称至少要副教授以上,研究生为了快速发表自己的作品,不经过导师或权威专家的同意甚至认可,就公开发表文章,也给导师和专家造成很多损失。

(三)学风浮躁,言之无物,空而不当

许多研究生在学习期间缺乏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学术规划,对严谨治学的态度不够坚定,很难全身心的投入到严谨的实验推理和科学研究工作中去,对神圣的科学研究工作,往往流于走形式、走过程。论文或抄袭或拼凑,或者低水平的重复,论文选题大而空,论述内容长篇累牍,分析问题不够深入,逻辑推理不够严密,缺乏详实的社会调查、闭门造车、东拼西凑之作,没有任何学术意义。

三、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原因

造成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研究生个体自律的原因,也有教育体制、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综合影响。

(一)个体自律因素

不可否认,学术界种种不道德现象的出现,是有其深刻而复杂的原因的,包括社会上各种腐败现象对学术界的侵蚀,学术体制的不健全等等。但是,本身学术道德的沦丧,不能不说是其中最直接的原因。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问题从内因上来分析,主要还是研究生自身思想道德修养不高,品德不够高尚,自律意识和学术规范意识比较淡薄。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起步较晚,人们的知识产权法制观念相对薄弱,这在高校这种知识密集型组织中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高校在引导研究生学术诚信中,法制教育的力度不大,研究生普遍养成了“天下文章一大抄”的狭隘思想,“做学问”变成了“抄文章”,“看你会抄不会抄”成为各显其能的砝码。不静下心来研究论文的写作规范,更不认真对待学术不端,造成大量低层次、低水平文章的应运而生。

(二)社会环境因素

学术道德是社会风气和道德状况在学术领域的延伸和表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是导致研究生学术道德水平下滑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的转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成为我们经济发展的主题和主线。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经济关系的转变不断冲击着人们的思想意识与道德观念,利益和个人本位的凸现使一些人重实惠,重个人物质利益,滋生了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这种价值观念的转变也深深的影响着广大的研究生,使他们的价值观趋于个人化、功利化、实用化。许多人读研并不是为了高深的学问,似乎未来富足、惬意的生活更有吸引力。如此狭隘的学习动机导致了研究生在从事学术研究的过程当中心浮气燥、急功近利,放松了对于学术研究的探求,一门心思地想要追求个人物质利益的实现,为尽快获取学位毕业,而想方设法的走捷径,但学术研究的路上并无捷径可寻,于是各种违反学术道德的行为便纷纷呈现出来。

(三)教育体制因素

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存在只注重对学生学术研究能力资格的认定,而不考虑学术道德素质获取的问题,这种只注重智力层面而忽略道德层面的目标,必然带来人才素质结构上的缺失。作为高校,虽然都认识到学术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但真正付诸于实践或找到真正有效提高学术道德水平的办法的都比较少,甚至很多学校对学术道德的教育及相关行为规范都没有明确的说明,或者是即使有规范,但并没有起到良好的有效的监督和威慑作用。

四、研究生学术诚信体系的建设

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现象不仅是简单的学术问题,更是一个影响广泛的社会问题。高校作为培养研究生的主阵地,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净化学术环境,优化学术氛围,激化学术活力的责任。一是要加强学术道德教育。高校应经常性的开展学术道德教育,把研究生入学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学术道德教育紧密联系起来,创新教育载体及教育形式,要贴近实际、贴近现实、贴近学生,利用新媒介、影像、时尚元素等手段,增强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生动性。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教育成为常态化、制度化、科学化。院系、导师及同学是对研究生诚信教育影响力最大的群体。要有效加强这三类群体对学术道德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二是要建立有效的学术规范监督和惩处机制研究生培养机构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学术失范的惩处条例,并成立学术道德委员会,对存在的学术道德和学术行为给以严格地监督和监管。并以规章制度的形式予以明确加大宣传,形成舆论全覆盖、宣传全到位的人人重视、人人参与的生动局面。三是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全面培养研究生学术兴趣,增强从事科研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强化导师、院系和研究生本人对学术规范的重视,形成强大合力,在科技、文体和社会实践中强化对专业学习态度、目的、作风等方面的动员和引导。建立科学、民主、有效、可持续的学术诚信体系,有效抑制和防范学术失范现象的发生。

[1]孔江水.审判中的瑕疵与法官职业道德[J].新农村商报,2012(9).

[2]夏松竹.试论规范研究生学术道德之途径[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08(3).

[3]郑重,郑忠梅.论研究生学术道德的失范与规范[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4]蒋华林,吴强,李华.加强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的几点思考[J].航海教育研究,2005(3).

猜你喜欢

研究生学术规范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
学术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
创新需要学术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