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外发展现代农业对于新疆的启示

2013-04-10

实事求是 2013年2期
关键词:产业化现代农业现代化

李 艳

(中共新疆区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新疆乌鲁木齐830002)

新疆是一个农业大区,农业承载着诸多重要功能。一是要解决新疆2 000多万人的吃饭问题;二是要实现中央对于新疆的功能定位。即:新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与加工储备基地、重要的商品棉生产与加工基地;三是要为新疆长治久安提供坚实基础;四是要为新疆跨越式发展提供产业支撑。但是,新疆又是一个农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农业现代化进程相对滞后的省区。因此,提高新疆农业的产业化、机械化及规模化水平,推进新疆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新疆也必然要把加快推进农牧业现代化作为当前的最重要的战略选择之一,而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发展现代农业的经验、教训则是推进这一战略的必要途径。

一、国外发展现代农业的经验

1.从实际出发探索自身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路径。一般来说,一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模式有两种,即:一是资本集约,二是劳动集约。但是世界已完成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国家,都没有机械地选择某一种模式,也没有教条地重复别国成功之路。其共同的特点是从本国自然条件、人文条件及资源禀赋出发,选择切合自身实际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模式。例如,那些土地资源丰富而劳动力相对匮乏,工业化水平又较高的国家,其农业现代化的起步往往从机械及物理技术的创新入手,走资本集约化的道路;那些人口较多,土地及其他农业自然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则主要依靠生化技术创新和大量资本的投入来实现农业现代化,走劳动集约化的道路;而那些面临土地资源及劳动力匮乏双重制约的国家,其农业现代化之路就是资本集约和劳动集约两种模式并举。

2.政府对农业的补贴和保护。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成功的国家普遍对农业的发展采取了相应的保护和支持政策。比如美国在其农业现代化起步时期就制定了相对完善的农业支持和保护政策,而后又根据环境的变化及发展的需要,多次调整及补充政策和法案,以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欧盟为了促进其农民增收,先后实施了农产品价格补贴政策及以产量和收入为基本标准的直接农业补贴政策。为了提高其农业机械化水平,陆续出台了大量的技术支持和推广政策。可以说,欧盟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在很大程度应归功于其农业保护和支持政策。农业作为弱质产业,同时又是基础产业,其现代化之路既异常艰难又异常重要,政府应当探索适合国情、世情的农业补贴和保护政策。

3.市场为导向与资源优势的充分发挥。不管农业的地位多特殊,都要按照产业的特性来发展它,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优势为基础,这是各国农业现代化最基本的经验之一。比如韩国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逐步按照市场需求把农业划分为粮食、水果、蔬菜、饲养和经济作物四大专业化区,使该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因为适应市场的变化而非常迅速。日本是典型的小农制国家,它们对农业的保护力度是非常大的,但并不影响它们按照国内、国际市场的要求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业生产,它们的“一村一品”及“一县一品”都是根据各自优势,适应市场需求,生产特色产品的典型做法,这些做法也极大地推动了日本农业的复兴。

4.重视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应用。随着农业的发展,自然条件对其影响逐步趋弱,而技术对其影响逐步加强。因此,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与推广运用。农业较发达的国家基本都建立了完善的农业科技研究及推广运用体系,构建了实力雄厚的农业科研机构和规模庞大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比如美国不仅以立法的形式对其各州每年用于本州农业科技推广的资金数额进行规定,而且联邦政府每年还要给各州提供相当数额的赠款用于其农业技术推广,并且联邦及州两级都构建了研究、教育、推广三位一体的农业科技发展体系。

5.建立和完善现代农业教育体系。教育培训是是提高劳动力素质的重要手段,完善的农业教育培训体系是提升农业教育培训水平的基础。因此,世界上成功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国家其农业教育培训体系都比较完善,农业教育水平都比较高,农业劳动力的素质也较高。比如,荷兰农业劳动力的30%以上毕业于各类农业院校;丹麦85%的农民拥有农业大学学历;在法国有继承权的农场主子女,在接受基础教育之后,还要再上5年农校,再经过3年学徒期,考试合格后才能取得从事农业经营的资格。几十年来,发达国家农业从业人数大幅减少,而农业生产规模大幅扩大,农业生产效率迅速提高,都与农民的素质提高密切相关。

6.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实践证明,有效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立,对于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在发达国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已渗透到农业的每一个环节和农村的每一个角落。比如,德国几乎所有农户、法国绝大多数农场主、加拿大近50%的农民都加入了各种专业合作组织。而在荷兰,不仅农业生产由合作组织来协调与操控,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各种社会化服务也是由合作组织来完成的。更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农协除了为农民提供各类服务外,还代表农民参与农业政策制定和实施,为促进日本农业经济发展,减少政府的社会管理成本发挥了重要作用。

7.推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问题实质上是农民问题,农业现代化的核心问题是解决农民现代化问题。农业现代化最成功的结果就是让农民享受到现代化的成果,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构建完备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从国外发展现代农业的经验来看,它们都通过各具特色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各种服务。比如日本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有全国统一组织,农协在组织结构上从中央到地方有一个完整的组织体系。作为日本社会化服务体系主体的农协,其经营业务几乎无所不营,无所不包,具有高度综合性。韩国社会服务体系的载体是农协,农协不仅组织农产品销售,而且在器材购买、促进农业产业化与流通化以及农业信用合作社等领域有广泛的业务。美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推广服务范围几乎包括所有农业生产和经营领域,其推广服务部门的服务能力及服务水平由庞大的社会服务群体和完善的制度来保障。在美国直接种田的人只占总人口的3%,但是为农业提供配套服务的人员却占总人口的27%。

二、内地省区发展现代农业的经验

1.农业发展方向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转变。相对于传统农业,现代农业正在向观赏、休闲、美化等方向扩展。假日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旅游农业等新型农业形态也在许多省区迅速发展成为重要产业。比如上海市发展休闲农业的实践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目前,上海市休闲农业已有住宿型的“农家乐”、农事观光、生产参与、农产品品尝、农业科普旅游等多种类型,并且各种类型内容丰富、制度完善、服务规范。苏南已形成了生态观光农业产业带。集水乡特色、田园风光、乡村文化、自然生态、农事体验、娱乐休闲等一体的总面积超过3万亩的常熟现代农业园区就是典型的范例。北京市海淀区的休闲观光农业不仅为消费者提供观光农园、农产品采摘节、“农家乐”、度假村等休闲服务,还发展农村疗养和养老事业。这些省区拓展农业功能的实践,不仅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而且促进了农工贸一体化,沟通了城乡经济和文化,推动了城乡协调发展。

2.从本地实际出发创新现代农业制度。制度的安排和设计、制度体系的选择是决定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与水平的深层次因素。因地制宜地进行制度创新和改革,对农业实现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经营和构建现代农业建设主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种创新和改革的实践效果已在很多省区表现出来。比如福建省惠安县按照“土地所有权不变,承包权稳定、经营权放活”的原则进行的土地经营制度创新。其具体做法是以企业缴纳土地租金并向当地农民提供就业机会的形式,由农业龙头企业承接连片耕地的经营权,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最后的结果是创造了高于传统农业10倍以上的产值。浙江省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体制进行大胆创新,建立了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广泛参与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机制,使浙江省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迅速发展,破除了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对现代农业的制约。

3.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在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发生矛盾的条件下,对农民经营方式和农村经济体制所进行的重大创新,是工业反哺农业的重要途径,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在于促进农产品加工型龙头企业发展,发挥龙头企业对农业的带动作用。因此,很多省区在发展农业的实践中,都以培育龙头企业为抓手,来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比如江苏省围绕农产品产业化发展规划,大力培育骨干型、出口型、成长型重点龙头企业,使其形成了与优势农产品产业相适应的农产品加工格局,极大地促进了农工贸一体化及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吉林以培育大型产业化加工业为切入点,推动其粮食种植和奶牛养殖的产业化,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4.依托地方特色产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农业产业结构设置与调整,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立足资源禀赋,抓好优势主导产业。而优势主导产业的形成必须以有市场竞争力的优势特色产品为核心。因此,许多省从实际出发,培育优势特色产品并推动其产业化,进而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例如福建省近年来初步形成了优质茶叶、畜禽加工、创汇蔬菜、特色水果、食用菌类、优质粮食和农业“三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等特色农业产业链,其水果、蔬菜、茶叶、食用菌等园艺作物、水产品和特色畜禽产品均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其农民收入也因此在全国名列前茅。它们的实践告诉我们,不要教条地把农业产业结构分成高低不同的等级,只要从实际出发,打造特色产品,并使其市场占有率、商品化率、产业化程度、规模化程度很高,使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农业产业结构就是合理的。

5.依托科技进步提升传统农业。现代农业是现代技术高度密集的科技型产业,科学技术是现代农业的核心和生命线。没有科学技术的支撑和推动,现代农业也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基础和根本。科学技术通过有效地武装农业,通过用现代工业产品增加农业投入和装备农业,通过现代化的组织制度和经营管理方法组织和管理农业,通过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素质,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因此,许多省区在发展农业的实践中,都给了我们依托科技进步、提升传统农业的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例如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为福建省传统农业的改造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水稻育种方面,其用科技创新手段选育的“特优175、II优明86”,接连打破世界单产纪录。在果树良种选育方面,其用现代科学技术选育出全国最早上市的枇杷新品种“早钟6号”,该品种一经推广,即创经济效益12亿元。江苏省从现代农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深入挖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众多,科研综合实力较强的潜力,推动科教研究机构面向市场,加强与农业基地、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联系,加快科技成果的推广运用,使一批应用范围广、产业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特别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运用到农业生产实践中,从而推动了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

三、国内外发展现代农业对于新疆的启示

(一)关于现代农业同现代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问题

1.工业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支撑。只有农业真正成为一个产业部门才能突破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只有农业产业化发展,现代农业才具备发展的基础与载体。而按照产业经济学原理,产业是一种在工业基础上的市场经济活动。因此,工业化是农业产业化的支撑,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工业化的发展进程。要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在城乡一体化的视野下,用工业的理念指导农业产业化,用工业的思维强化农业产业化;必须用现代大工业的管理模式推进农业产业化;必须用现代工业产出的先进机械装备农业产业化;必须把工业化的先进技术融入农业产业化。只有农业聚集了雄厚资金、创新人才、先进理念、高端技术、现代装备,成为具有产业竞争力与产业凝聚力的极化产业部门,现代农业才具有快速发展的现实基础与强大推动力。新疆目前农业发展水平低,其主要的制约因素就是工业化进程相对滞后,难以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技术、装备、人才及资金支撑。

2.城镇化拓展现代农业的空间。城镇化不仅仅是一个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集中及城镇扩张的进程,还包括城市经济、社会、技术变革逐步扩散到乡村地区,乡村地区逐渐接受现代文明、许多生产及生活方式的演化过程。因此,城镇化一方面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生存、生活及发展空间,使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及管理模式进入农业不存在主观阻力,消除了发展现代农业的人口压力;另一方面城镇化使农民接受现代文明、现代生产及生活方式更直接、更迅速,使农民从观念、技能、视野等方面更好地适应农业产业化及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人力支撑。新疆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资源环境制约比较明显,农牧区贫困人口和富余劳动力偏多,一产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 50%以上,尤其是南疆三地州约有百万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同时,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农民缺乏进入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观念、技能与视野。这些问题已严重制约了新疆现代农业的发展。而这些问题解决很大程度上在于加快新疆城镇化进程,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拓展空间。

3.现代农业必须同工业化、城镇化协调发展。

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三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互相依赖的,三者必须协调推进。实践证明,凡是三者进程比较协调的国家或地区,其现代农业发展状态就较好,反之,则相反。比如,美国、澳大利亚等现代农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其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三者相对比较协调。而我国一些省发展现代农业的实践中,则在此方面有一些惨痛的教训,就因为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不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相对滞后于农业现代化进程,而出现了数量庞大的难以转移的剩余劳动力,进而成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制约因素。

(二)关于现代农业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问题

1.农业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具有高度的关联性。农业是与自然生态环境关系最为密切的产业,农业赖以存在的空间是自然界的土壤,农业赖以生存的基础是自然界的水资源,农业得以发展的条件是自然界的阳光、空气、温度、气候等。现代的技术手段、设备可以改变或者改良自然生态环境提供给农业发展的各种条件,却不能取代这些条件。同时,伴随着现代技术手段、设备及农资的运用,一方面可以使农业生产效率提高,推进农业产业化及现代化进程;另一方面也可能使现代农业化的进程建立在土壤退化、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等基础之上,从而使现代农业未来发展的空间逐步缩小,进而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正因为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具有高度关联性,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与生态环境的支撑可能存在此消彼长的矛盾,我们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按照自然规律和生态环境办事,保持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2.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国际国内发展现代农业的经验表明,只有把环境保护摆到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努力改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把农业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有效地结合起来,现代农业发展的空间才会越来越广。反之,则会使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难以维系。在这方面,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发达国家都走过弯路。比如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引起的土壤退化、环境污染以及水土流失等问题。而欧洲由于环境意识较强,采取措施较早,情况就相对较好。

(三)关于现代农业同高素质农民的培育问题

1.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是农民的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内涵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农民现代化。具有现代生产及生活方式、较强学习能力、掌握现代技术的现代新型农民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如果农民现代化进程与农业现代化进程不协调,农民现代化进程滞后于农业生产方式及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进程,则会使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受阻,从而使现代农业的发展缺乏技术的支撑,使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很难推行。更重要的是发展现代农业所需的各种生产要素由于缺少相应的人的聚合作用而难以有效结合在一起,产生生产力。因此,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必须关注农民的现代化。

2.农民现代化的关键在于对农民的培训。农民现代化的关键在于对农民的培训。我国省区对农民的培训相对滞后于现代农业发展的步伐,结果导致农民缺乏学习现代农业技术的能力,难以摆脱落后的传统生活方式;难以接受现代观念,在价值观念、文化素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等方面都不适应现代农业的需要。目前,农民素质不高已成为制约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因素。当前新疆农民整体素质相对较差,必须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进一步推进农业“绿色证书”教育培训工作;进一步完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采用多种形式提高农民科技素质;进一步发展与繁荣农村文化事业,提升农民的现代理念与观念,从而为新疆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良好的人力资源条件。

[1]蒋和平,辛岭.建设中国现代农业的思路与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产业化现代农业现代化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边疆治理现代化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现代农业
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初探(一)
富硒有机缓释肥产业化迈出大步
系统产业化之路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