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现代社会调查研究的三维规范体系

2013-04-10王忠武

社会科学 2013年4期
关键词:规范科学研究

王忠武

社会调查研究是探讨社会问题、揭示社会规律的基本方式,也是解决社会问题的基本手段和促进科学发展的基本条件。在当今中国现代化转型发展加速、社会问题趋于增多的情况下,大力提高社会调查研究的能力和水平,广泛持续地开展各种必要的社会调查研究,对于有效解决各种矛盾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和科学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然而现代社会调查研究业已科学化、专业化、规范化和社会化,具有多方面的合理性诉求,其中既具有自身的内在结构、原则规则与方法程序,又有来自外部的环境条件约束和社会要求,进行调查研究无疑是有规可守、有理可循、有方可用的。反观当下所进行的各种各样的社会调查中,有些明显是不科学、不可信的,有的甚至是违背法律和道德原则的,其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可小视。

在现代社会条件下进行社会调查研究,除了需要掌握和运用那些已被普遍公认和广泛采用的基本知识与技术方法以外,还需要充分考虑到诸多法律、伦理、政治、文化等外部约束条件问题,同时还要在课题的选择设计、组织实施、质量控制和资源配用等方面进行通盘考虑、有效协调,从而保证调查研究的科学合理性、价值合理性与管理合理性。由此我们可以推论和界定现代社会调查研究应当确立和遵守的三大基本规范,这就是科学规范、价值规范和管理规范。科学、价值、管理这三维规范体系各有其特定的内涵要求和相对独立的地位与功能,反映和体现着现代社会调查的本质内涵、规律趋势和合理性要求,是有效组织社会调查研究活动、协调好社会调查研究关系进而保证社会调查研究的成功与合理性的基本条件。

一、现代社会调查研究的特点及其合理性维度

人类对社会的调查研究由来已久,它是历史连续的,又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依据所处社会形态和技术方法差异,大体上可将其划分为传统和现代两个阶段。现代社会调查研究伴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而产生,它是现代社会中的一种主要和主流性社会研究方式,其基本概念可以界定为:“运用科学的方法,系统、直接地收集有关社会现象的真实情况,并对所得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科学地阐明社会的状况及其变动规律的认识活动。”①王思斌:《社会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97页。传统与现代社会调查研究在技术方法层面存在诸多差异性,如在调查方式上,传统调查以典型与个案调查为主,现代调查以抽样为主;在调查对象选取上,传统调查往往只选取少数个案或典型为对象,现代调查则往往采取从总体中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相当数量的个案构成总体的一个子集为调查对象;从资料收集方法上看,传统调查往往采取无结构的自由访谈、座谈会形式,现代调查主要采取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谈的方式;从资料分析方法上看,传统调查主要依靠定性分析方法,而现代调查则主要依靠定量分析方法,等等②风笑天:《现代社会调查方法》,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页。。

自近现代科技革命以来,人类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加速发展,现代社会调查研究作为一种社会科学研究方式从内部要素与结构到外部建制和社会功能随之日趋进步,呈现出专业化、职业化、规范化、社会化和现代化诸方面的突出特点。从专业化方面说,现代社会调查研究已经发展到了很高的专业化水平,主要表现是社会调查研究业已形成了一套成熟、完善和稳定的基础理论体系与丰富的专业技术方法,高等教育体系中广泛开设社会调查研究类的专业课程,国家人文社会科学体系中建置有关于社会调查研究的专业研究组织和专业交流媒介。专业化发展必然促成职业化,使得社会调查研究成为一种为社会所需要的职业门类,许多人会以此作为工作岗位和谋生手段。如在当今高校、社科研究机构、政府、社会组织中,普遍设置有专职的社会调查研究机构与人员,进行着专业化、职业化、日常化的社会调查研究工作。社会调查研究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会逐步形成具有稳定、持续性的活动规则和工作程序,形成为调研主体普遍认同遵守的一些原则、信念和标准,也即形成社会调查研究的规范体系。翻开各种版本的社会调查研究教程我们会看到,在调查研究的各个层面与环节几乎都已有十分明确具体的知识条理与范式规定,规范化的运行发展有效增强了社会调查研究的科学性、精确性和公信度。现代社会调查研究的另一大特点是日益社会化,调查研究的主体和内容日益增加,调查研究的范围与规模呈扩大化趋势,表现在社会层面就是调研组织的社会化建制、调研人才的社会化流动、调研经费的社会化筹集、调研资料与成果的社会传播以及调研价值的社会共享。现代社会调查研究在极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使自身现代化程度日益提升,调查研究的理论方法不断进步,高科技手段被大量引进,网络技术在调查研究中广泛普及运用,现代化程度的日趋提高有力地促进了社会调查研究的效能水平提升和持续稳步发展。

现代社会调查研究具有多样化的选题、设计、特征、类型和效应,虽然每一具体社会调查研究项目存在很大差别,但其中蕴含着一般的普遍性原则要求和基本评价尺度,概括地说就是,现代社会调查研究应当具有科学合理性、价值合理性、管理合理性三个维度的合理性诉求,我们判断社会调查研究的质量、水平和得失通常也需要从科学性、价值性和管理诸方面进行具体考量。其中的科学合理性是现代社会调查研究的根本要求和首要规定,其基本内涵和要求是社会调查研究要遵循科学规律、符合科学原理,使用科学方法、追求科学真理,做到求真务实、理性运思,切实保证调查研究具有客观真实性和科学可信性。价值合理性是现代社会调查研究的社会要求和人文原则,基本内涵和要求是坚持人本取向和真善美统一原则,使社会调查研究符合法律规范、伦理规范和审美规范,保证调查研究具有社会合法性、道德正义性和审美关联性。管理合理性是现代社会调查研究的内部要求和成功条件,基本内容要求是优化选择和制定调研目标与方案,合理配置使用人财物力资源,有效组织协调调研活动和控制调研成本,提高调查研究的效率与效果,保证调查研究预期目标的顺利实现和最终成功完成。

上述三维合理性之间具有差异互补性和不可替代性,一种正确且“良好的”社会调查研究应具有这种“三维合理性”的本质规定与应有品格,为此需要通过在调查研究系统与过程中建立健全科学规范、价值规范、管理规范这三维规范体系的途径与方式来有效促进和保障其合理性的全面实现。

二、社会调查研究的科学规范

“社会调查研究”一词中的“调查”是直接接触对象以收集资料的社会活动,而“研究”则是对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概括给出结论的认识活动,两者相互依托和支撑,共同构成了一种对社会的基本科学研究方式。社会调查研究既然是一种科学研究方式,则只有遵守科学研究规律、符合科学活动规范,才有可能保证其科学性与可靠可信性。科学规范即科学活动所必需的信念及其规则与范式,它反映和体现着科学发展的本质属性与规律要求,主要包括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学术规范诸个层面。

1.社会调查研究必须贯穿和发扬科学精神。社会调查研究本质上是一种对社会的科学研究活动,其基本目的在于了解真情、揭示真相、探求真知和把握规律,为解决问题和促进发展提供思想指导与智力支持,为此要求调查研究者必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树立并坚持科学精神,包括探索与创新精神、求实与理性精神以及民主与平等内涵。

社会调查研究首先需要发扬科学的探索和创新精神。科学研究是一种揭示未知、发现真理的探索活动,调查研究通常所要求的也是要揭示尚未完全了解和知晓的真情与真相,而揭示真情和真相乃至获得规律性认识,特别需要具有不畏艰难、不惧风险、意志顽强、渴求新知的科学探索精神。科学的本质、价值和生命力在于创新,其基本预设和理念认为,人们已经取得的知识都具有相对性和局限性,也都是有待深化、有待发展的;每一项科研成果都必须具有某些唯一性和独特性,学术共同体忌讳并坚决反对与已有成果的相互重复和雷同。作为一个研究者,必须创造与他人不同的、具有某种独立性和异质性的研究成果,否则就不是真正的研究,甚至有抄袭剽窃嫌疑。社会调查研究作为一种基本社会研究方式同样要求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一项有价值的调查研究项目在课题选择、材料获得、方法使用、解释模式、结论讨论或者观点与建议等方面,应当具有自己的特点和新意,而且这种特点和新意越强则作品的价值越大。抄袭模仿、完全重复别人的调查研究成果是违背学术道德的,是为科学共同体所拒斥的。

进行社会调查研究尤其需要具备科学的求实与理性精神。科学精神的基本规定就是求真务实、诉诸理性,批判创新、摈弃虚妄,它所坚持的首先是一种客观真实性取向,即要求严格从客观存在出发,如实地反映和描述客观事实,摈弃一切没有充分事实支持的主观臆断与玄妙思辨。任何思想观点要具有科学性都必须将其建立在确凿无疑的客观事实之上。当事实与理论不一致时,就去修正理论直到与事实相符合,而绝不能固守某种既定理论框架或为个人名利去随意修改甚至臆造数据和例证。科学精神不仅是实证精神,更是一种理性精神。科学是一种抽象化、形式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而不是经验材料本身。科学对客观真理的揭示是以严格的理论形式来表达和陈述的,必须做到概念明确、判断准确、论据充分、逻辑圆满。科学的实证和理性精神要求调查研究者要尊重经验、重视数据,掌握和使用科学的理论方法以及抽象思维的规则与形式,在调查研究中严格遵守各项基本逻辑规则,具有一种擅于用理论模式和思维方法来收集、把握和解释经验材料,能够将经验事实概括化、抽象化为理论成果的理论建构能力。

科学的民主和平等精神对于社会调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科学研究过程贯穿着民主和平等的本质要求与基本精神。众所周知,社会现象的属性与关系是复杂多样的,真理的内容与标准是客观稳定的。为了完整准确地把握社会现象的本质和规律,需要研究者从各个不同的层次、角度、途径进行民主自由的探索。在这种探索过程中人们发现真相、真知、真理的权利、可能性与现实性都是平等的,究竟谁掌握了真相和真理与人的生理、出身、种族、权力、信仰等非学术性因素并无必然关系。科学的民主平等精神要求研究者在思想上不受权威和传统的禁锢,也不受常规习惯和社会偏见的束缚,敢于大胆自由地选择调查研究课题、独立自主地开展调查活动,进行研究成果的自主创新。在正常的学术论争中要坚持民主原则,做到平等待人和以理服人。

2.社会调查研究必须掌握和运用科学方法。现代社会调查研究的科学方法主要包括科学方法论、基本科学方法和具体调查方法诸层次。方法论即关于方法的原理与原则体系,现代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论最主要是实证主义、解释主义和规范主义。实证主义是自然科学的基本范式和原则取向,它强调经验事实的至上性和实践验证的唯一性,认为理论只有被经验事实证明才是科学的。社会调查研究作为一种定量研究方式,其基本结论和观点应当来源和验证于经验材料,具有充分的数据支持,实证主义方法论应是其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解释主义是人文科学的基本范式和原则取向,基本假设是认为社会现象是被人类活动和精神文化建构的,研究就是对社会现象和问题的一种理解性解释。进行社会调查研究需要对获得的材料数据和调查结论进行解释和预测,由于社会现象的主体和中心是人,人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主导着人对世界的改造和建构,解释社会现象必须考虑到人的主体性地位和作用,注意考察人的利益需要、思想观念、理想信念和价值体系的重要影响,人本价值取向和文化解释方法是社会调查研究中十分重要的方法论原则。规范主义是现实政策研究的基本范式和取向,其研究目的在于回答和解决应当怎么样、怎么做、做什么之类的问题。社会调查研究有学术理论型和应用对策型之分,相对于对策应用性的调查研究而言,规范主义研究方法论是其需要掌握和运用的理论方法。

社会调查研究只有使用科学方法才可能具有可靠与可信性,这些方法可以分为定量方法、定性方法和质性方法等类型。其中的定量方法是社会调查的主导性方法,定性方法是社会调查的辅助性方法,质性方法是一种新兴整合性方法,它们对于社会调查研究都有特定的价值和功能,需要根据具体需要灵活运用。

现代社会调查已经发展成为一门成熟完善的技术方法体系,进行社会调查除了需要上述的一般方法论、基本科学方法以外,还需要正确理解和使用一系列的具体调查方法和工具,诸如问卷设计方法、抽样方法、社会测量方法、资料收集与整理方法、人际沟通方法、SPSS软件等等都是需要掌握的调查技术,否则一些问题就不能正确解决。

3.社会调查研究要遵守和符合科学的学术规范。学术规范是反映科研活动基本规律和普遍要求的规则与标准,包括选题规范、引文规范、写作规范、交流规范等方面。社会调查研究作为一种社会科学研究方式首先要坚持科学的选题与设计规范,其中选题的一般规范要求是具有重要性、创造性、可行性与合适性①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2-56页。,而其基本设计规范应是研究步骤的设计应切实可行;研究方法的选用应恰当;研究条件的安排应实事求是;研究成果的预期应合理恰当②科学技术部科研诚信建设办公室编写:《科研诚信知识读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版,第36-37页。。其次是遵守科学的检索与引文规范。进行社会调查研究之前要广泛充分地查阅文献资料,详细了解与自己选题相关的各种研究成果,这样能够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思想水平,有助于形成自己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查阅文献还可以发现现有成果的前沿进展和存在问题,找到目前的研究尚存在的薄弱环节与空白领域,这是使自己的调查研究课题在选题上有所创新的必要条件,同时还有助于避免选题撞车和重复劳动。科学引文规范通常应以原始文献和一手资料为主,凡是引用他人的观点、方案、资料、数据等时,不论是否发表,不论是纸质还是电子文本,都应详加注释说明,完全没有阅读过的文献不应列入参考文献。此外,为学术界所普遍认同和遵守的写作规范、逻辑规范、评价规范、交流规范、公开与发表规范等也是社会调查研究应当遵守的学术规范。

三、社会调查研究的价值规范

现代社会调查研究不但要具有科学合理性,还应具有价值合理性。由于现代社会调查研究是一种具有重要社会属性和社会意义、社会影响同时又要接受社会约束的社会研究方式,其开展过程要涉及到诸多伦理道德、政治法律和精神文化等原则性问题,因而是与价值问题深度关联的。为了促使调查研究具有法律、道德、文化和社会层面的合理性,需要认清、确立和遵守一些基本价值规范。

1.法律规范

法律作为具有普遍强制约束力的社会规范体系是价值关系的调节手段和价值规范的刚性制度形式,也是社会调查研究应遵守的基本法制原则与价值规范。无论是在调研题目与设计、调查对象选择与调研实施过程,还是调查研究成果的撰写、发表、使用与评价,都应该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国家和政府颁布的管理规定,如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中国科协制定的《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 (试行)》等等,在调查研究的各个层面和环节都不应出现任何违法现象。

2.伦理规范

对于调查研究的技术方法人们已经普遍认同和使用,但对于调查研究的伦理规范问题目前还远没有被充分认识和遵守。实际上“社会调查必须在研究伦理的框架之内进行”①黄盈盈、潘绥铭:《中国社会调查中的研究伦理:方法论层次的反思》,《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这是已在国际上被公认的重要调查伦理原则。现代社会调查研究是由调查者、调查对象、调查手段、调查成果等要素构成的一种社会认识活动,具有多方面的社会影响,其中要涉及调查结果的价值与评价、调查对象的权益保护、调查研究经费使用和调查研究权益分配等众多利益问题。为了保障调查研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调查研究过程中需要确立必要的道德意识和道德原则,建构并遵守一些基本的调查研究伦理规范。

社会调查研究的最首要伦理规范是客观诚实。客观诚实是调查研究的基石和生命线,也是调查研究人员应当具备的基本道德素质、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原则。只有坚持和遵守客观诚实原则才能保证调查研究的真实可靠和科学可行,也才有可能使调研成果具有积极的科学认识价值和实践指导价值。坚持客观诚实原则要求在调查研究活动中严谨、严格,忠实于真理和经验数据,做到事实至上、实事求是,反对投机取巧、沽名钓誉,更不能弄虚作假、篡改虚构事实案例、剽窃他人成果。

社会良知是调查研究者应秉持的伦理原则。社会调查研究是把握社会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解决社会问题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为使社会调查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调查研究人员应具有必要的社会良知和社会责任感。调查研究者的社会良知是其内在道德品质和良心的具体体现,表现在社会政治层面就是忠实于客观事实和真理,不媚俗、不媚权,有敢于对现行政策和做法说“不”的勇气;在利益和道义层面,秉持公平正义和公道公信,不能为了个人私利而损害社会公益和学术尊严。

团队合作是调查研究者的基本道德要求。现代调查研究是一种社会性活动,大多数的调研项目通常都需要由多人甚至成百上千人组成团队来共同完成。这种团队性调查研究项目要求每个团队成员既要相互分工、发挥个体能动性,又要相互协同、密切合作,形成整体合力,共同完成调查研究任务。为此就需要调查研究者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观念与团队奉献精神,每个调研参与者都应认同团队目标、遵守团队制度、服从团队安排、担当团队义务,与团队成员精诚合作,保质保量地完成团队分配任务,为调查研究整体目标任务的实现做出切实努力和积极贡献,不能因为自己的疏忽与懈怠而影响调查研究项目的完成质量和期限。

调查研究者要担当必要的道德责任。调查研究者作为调查研究主体既享有调查研究活动的权益和荣誉,也要承担相应的道德责任,对自己完成的调研成果的科学性、完整性、可靠性负责,具体而言就要保证调查研究选题和设计的科学可行性;保证调查资料数据的真实可靠性;保证最终调研报告与论著具有科学可信性。

保护调查对象是现代社会调查研究的必要伦理规范。保护调查对象是近些年来在国际上流行并被广泛认可的新兴调查伦理,其基本内容要求是:“任何以人为对象的社会调查都需要贯彻三项基本研究伦理:知情同意、平等与尊重、无伤害与受益,并要求调查者要真正地做到为被调查者着想、以平常心对待。”①黄盈盈、潘绥铭:《中国社会调查中的研究伦理:方法论层次的反思》,《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对调查研究做出这种判定和要求是非常必要的。调查对象是调查研究活动中的重要构成要素,是调查材料的基本来源,没有调查对象的正确选择和积极配合,调查研究就无法进行和完成。调查对象在调查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他们所提供的信息对于调查研究有很大的价值和贡献,但这种真实信息的披露对于调查对象而言是有成本的,有些情况下甚至可能对他们的权益、安全、声誉构成严重威胁。为了使调查对象不因披露真实信息而产生不利影响,必须确立和遵守有效保护被调查者的基本伦理原则及其具体制度措施。在调查过程中要让调查对象知情同意,采取匿名保密等方法使调查研究对调查对象无害。鉴于调查对象参与调查付出了时间和精力,其正常的生活工作秩序被打扰,他们对于调查研究成果的完成做出了贡献,对于他们的付出与贡献应当给予适当奖励与补偿。

3.审美规范

美是人的本质需要和本质属性,人类社会活动普遍遵循着美的规律和原则。现实社会尽管纷纭复杂、问题丛生,但并不缺少美的存在,总是蕴含着美的动因和取向。社会调查研究作为一种主流社会科学研究方式应当反映人的审美性层面的动因、规律与取向,遵循、合乎与追求一些基本的审美规范,否则所作出的调查研究成果就难免是粗糙、低质甚至是失败的,可惜这一点在社会调查界长期未被充分重视。曾有国内学者将学术文章划分为学术作文、学术论文和学术美文三个层次,认为学术美文超越于一般学术论文之处在于要包含色、性、香、味、意、养六个要素,必须能让读者或编辑产生视觉的冲击和阅读的冲动,这一见解很有启发意义。社会调查研究的应有审美规范主要蕴含贯穿在调查研究的内在审美因素、外部审美形式及其社会审美价值诸层面,主要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调查访问者应具有美的仪表言行。调查访问者要与调查对象及相关人员进行接触交流,只有取得调查对象及相关人员的好感、信任和配合,才能获得必要的信息资料,为此需要调查访问者应具有一定审美素质的仪表和言行。最主要的是在外貌气质方面,要端庄朴实,给人以真诚可信形象;在衣着服饰方面,要大方得体,给人以稳重文明印象;在语言表述方面,要贴切和蔼,让人感到亲近适应;在行为举止方面,要礼貌友善,让调查者愿意配合调查。如果相反,可能会引起调查对象的排斥、反感和拒绝,调查访谈将难以进行。

(2)调查研究设计应具有美的结构形式。调查研究是一个包含众多因素和环节的系统工程,需要进行全面和周密的规划设计,包括明确调查研究目的及其具体指标体系;确定调查对象与观察单位;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 (普查、抽样调查或者典型调查);确定样本含量及资料收集方式;拟定调查项目和调查问卷表格;制定调查组织计划以及资料整理分析计划等等。调查设计是调查研究活动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方案,其正确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整个调查研究的成败。一个好的调查研究设计首先要在具体指标内容和要求方面具有必要性、完整性、明晰性与可行性;其次在功能效应方面,具有科学严谨性、可靠可信性;再次是在结构形式方面,应具有一定的观赏性与美观性,包括文档设计、问卷设计、图表设计等,应尽量增加其审美元素、增强审美效果,能给人以美的感受。

(3)调查研究报告应具有美的语言表述。语言是文章的第一要素,调查研究报告所具有的内在思想内涵和思想价值要通过相应的语言形式来表达,语言修辞水平对调查研究报告的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影响。为了科学准确地表达调查内容和研究成果,使其能够带给人以智力启迪和美的享受,必须注重语言修辞,具有一种“语不惊人誓不休”、精雕细刻创精品的审美精神,力争用准确规范、简洁明快、逻辑严谨、富有审美文采的语言形式撰写和研究报告,尽可能地提高文章的魅力和影响力。

(4)调查研究成果应具有美的思想主题。“科学的真正主题是世界之美”①E.P.Fischer,Beauty and Beasthe,the Aesthetic Momentin Science,New York and London:Plenam:plenum Trade,1999,p.91.,法国社会哲学家韦伊关于科学之审美本质的论述对于调查研究很有参考价值。调查研究要有明确的目的和主题,调查研究主题是调查研究的经验材料、论证方式和表现形式所揭示和表达的中心思想和基本观点,它是整个调查研究工作的基本宗旨和成果凝结。我们评价一项调查研究成果的水平与质量除了前面所说的结构形式和语言表述以外,最主要的还是要评判调研主题的质量与水平,有学者认为学术论文主题的审美价值的具体评价标准是“评估、鉴别论文的科学性、正确性”、“评审论文主题的创新性、独见性”②冯蓉、司国安、张丛:《论学术论文的审美批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这一见解值得参考。一般而言,美是真和善的和谐统一,一项调查研究成果的主题要具有和达到审美水平,首先必须保证其材料的客观真实性和论证的科学可靠性,其次还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积极的社会价值,再次还要符合现代科学美学所概括和公认的科学理论评价的美学标准,即“简单、对称、统一、适当、变换不变、数学化”③杨耀坤:《科学价值理性的诠释》,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62页。。如果一项调查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内在审美禀赋和外部的审美形式和审美价值,则意味着达到了超越一般调研作品的美文水平,将具有更大的价值和更持续的影响力。

(5)调查研究的解释和预测不应忽视审美变量与审美视角。美是人类的本质需要和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④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0页。,人的活动普遍遵循着美的规律、追求着美的目的需要,由此所导出的一个重要方法论原则就是:进行社会调查与研究不应忘记和忽视“审美”这一重要内生变量和观察视角。如当今中国的消费文化走向、择偶标准与婚姻家庭的变化就同人们的审美观念具有重大关系,发展方式转型、生态文明建设和国民幸福感变化等等都同人的审美需要高度关联。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国正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解决了温饱需要以后人们的审美需要急剧增强,在许多方面甚至已超过了实用需要,不了解人的审美需要和审美观念许多问题将难以正确理解。一般而言,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目标是描述状况、解释原因和预测趋势,笔者在此特别强调的就是,我们对于许多社会现象无论是进行现状描述、成因解释,还是进行未来前景的评估预测,都需要充分考虑或者使用人的审美需要与审美文化这一重要变量和认识视角。

四、社会调查研究的管理规范

现实中“有些符合科学的研究设计,在管理上是不可行的,因为这些几近完美的研究设计不是费用高昂,就是过于耗时”⑤[美]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邱泽奇译,华夏出版社2007年版,第61页。,这说明一项成功的调查研究既要具有科学可靠性与价值合理性,还要具有管理可行性。现代社会调查研究业已集体化和社会化,一般较大规模的正式调查研究项目都需要进行正规周密的课题设计和制定完整的调研方案,需要动用大量的人财物力资源,采取集体协同行动,通过分工合作、分步实施加以推进完成,由此也就客观内在地产生和构成了现代社会调查研究所需要确立和遵守的管理规范。调查研究的管理规范是研究主体为了完成调查研究的目标任务而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标准办法、守则纪律的统称,它是合理配置和使用调研资源、协调组织调研活动、保证调研成果质量和目标实现的基本方略和手段。管理规范的基本功能在于保证调查研究的现实可行、资源优化利用和成本控制,以取得预期绩效。一项调研项目如果没有科学有效的组织管理和成本控制,即使设计得再理想美妙也是难以实现的。

现代社会调查研究工作的具体内容、类型和规模复杂多样,其具体运作方式方法不尽相同,综合概括各种各样的社会调查研究,其中所蕴含和要求的基本管理规范最主要和基本的包括目标控制、资源配用和监管手段诸方面。

1.明确控制目标。进行调查研究必须首先确定基本目的任务及其所要完成的具体目标项目,致力于运用一切可能的资源条件和控制手段来完成调研目的任务,其核心与关键是保证质量目标、时间目标、经费目标的实现。

首先需要对质量目标进行有效控制。调查研究项目的成败和水平取决于其完成质量,保证和提高质量可以说是调查研究管理的中心任务和生命线。为此需要对调查研究的各个构成部分、阶段环节所应达到的标准、水平、质量作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和规定,其关键一是要保证调查问卷的设计、填写与回收的质量。调查问卷设计必须科学规范,内容准确且不至于发生歧义,便于被调查者理解把握;要保证发放给调查对象的问卷能够按照要求完整、正确和清晰填写完毕,并按期按量收回。二是保证对调查资料数据的统计录入和分析的质量。要严格按照学术界普遍公认的计算方法、统计方法、软件技术进行统计和分析,确保统计结果的客观准确、科学可靠。三是保证调查研究报告与论文的撰写质量。调查研究报告有描述性、解释性、学术性和应用性多种类型,虽然每种类型的报告的撰写有些差异,但大体上都是从所探讨的问题开始,到研究所得到的结论和意义结束,在结构上通常可分为导言、方法、结果、讨论、小结、参考文献、附录几个部分,撰写步骤可以分为确立主题、拟定提纲、选择材料、撰写报告几个阶段①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28-330页。。在具体撰写过程中要遵守学术规范和写作规范,力求陈述客观准确、语言简单平实、逻辑严谨顺畅,便于理解和接受。

其次是控制好时间目标。现代社会调查的程序可以分为选题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分析阶段和总结阶段,每一个阶段的完成都应当制定具体的完成时间表,各个阶段、环节和部分之间在具体时间安排上要衔接连贯,否则可能会使调研项目的完成时间被拖延甚至遥遥无期。

经费目标的控制也不可忽略。调查研究通常需要必要的经费投入,为了保证调查研究活动的质量与成功,需要根据可支配的经费额度和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总量制定较为全面严格的经费预算方案和使用细则,确定每个调研环节、调研项目、调研人员所需要的具体经费投入目标及其成本控制措施,防止调研经费的必要投入不足或者无谓浪费流失,保证有限的经费有效地投入和支持调研项目的开展和完成。

2.优化配置使用资源。为了完成调研目标任务并保证调研质量,需要各种必要的人力资源、财力和物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使用。首先是对调查访问员进行选择和培训。调查访问员应具有诚实勤勉、认真细致、善于沟通、知识技能与仪表合适诸方面的基本素质,一般可按照其品行与性格、学历和能力、仪表和地域、年龄和性别等②仇立平:《社会研究方法》,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10-211页。能够良好适合调查访问需要的原则进行征集选拔,并且对于选拔入围的调查员必须进行必要的、完整细致的专业培训,这是保证调查资料获得质量的基本条件。其次是调查对象的联系和确定。调查对象是一手材料和相关信息资料的来源主体,要完成好调查研究项目必须按照课题设计方案和所定调查方法确定调查对象的具体范围和样本数量,利用正式与非正式组织、公共与私人关系或者直接沟通等各种方式途径联系和说服调查对象接受调查,这是决定调查研究成败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再次是财力资源拓展使用。现代比较正规的调查研究项目都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尤其是一些较大规模的调研项目如果没有必要的经费投入几乎是无法进行的,为此就必须拓展财力资源,争取更多的调研经费支持。第四是物质和信息资源配备。调查研究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支持,诸如交通通讯工具、住宿餐饮、必要的仪器设备和信息文献资料等等,是调查研究不可缺少的,应予充分合理的配置使用,这是保证和提高调查研究活动效率的必要条件。

3.健全监管手段。调查研究目标的良好实现和调查研究资源的合理使用需要一系列相互配套的有效监督和管理手段。

制度监管是根本。要保证调研目标任务的顺利实现和调研资源合理配置使用,需要建立健全相关的监督管理制度,使整个调查研究过程做到有章可循、违规必究。其中比较重要的是要健全工作规程,对于调研活动中的各项工作的开展方式和程序制定具体要求,如调查员接触和问询调查对象时,言语和行为必须文明礼貌,入户调查应当事先细致约定;健全检查制度和验收制度,对于调查工作的质量和回收问卷及时进行检查,合格者验收,不合格者推倒重来;建立奖惩制度,对于工作成绩突出者给以适当奖励,而对于工作不认真,出现明显差错者给以必要惩戒。

组织监管是关键。社会调查是一种组织行为,实行组织监管是一种有效管理形式。根据实际的调研需要和有关调查研究理论,应将调查员划分为若干调查小组,每小组由若干人员组成,注意男女比例搭配,每小组指定一名组长负责,另外设立专职督导员对各调查小组进行全面督查指导,这种组织管理方式是目前普遍采用的是一种有效调查方式。

过程监管也很有必要。一项社会调查研究从选题设计到撰写完成是一个需要持续相当长时间的过程,为了确保调研质量和按期完成,需要对其全过程进行通盘考虑,从开始到结束全过程的每个环节都进行监督,这样可以使出现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防止发生不可挽回的错误,避免付出不必要的代价。

猜你喜欢

规范科学研究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来稿规范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