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低碳产业技术自主创新路径研究
2013-04-10伍华佳
伍华佳
一、低碳产业技术自主创新的意义
(一)低碳经济、低碳产业和低碳技术的概念
“低碳经济”概念的提出,最早出现在2003年英国公布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现在低碳经济被阐述为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其核心是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通过制度框架和制度措施的制定和创新,推动提高能耗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促进整个社会经济向着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型。
低碳产业是指运用低碳技术生产节能产品和新能源产品的经济形态和产业系统,包括节能减排、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以及二氧化碳捕获与埋藏等三个领域的新技术,涉及到能源、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汽车、材料等多行业。发展低碳产业,重视碳生产率,向低碳经济转型,将成为继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又一波对全球产业重大影响、重塑世界经济格局的强大力量。
建设具有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特点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必然要求技术创新朝着节能、减排、增效的方向发展。由于这种技术的创新以低碳为方向和指引,因此这种技术被我们称为低碳技术,它是实现低碳经济的内在驱动力。低碳技术主要包括三大类型:(1)减碳技术,包括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高能耗、高排放领域的节能减排技术,煤的清洁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技术等;(2)无碳技术,包括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潮汐能、地热能、氢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3)去碳技术,包括碳捕获与封存技术,以及温室气体的资源化利用技术。
在我国,低碳产业发展的重点主要包括:(1)可再生能源、核能等新能源;(2)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3)工业节能领域,如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建材等重点能耗工业领域;(4)建筑节能领域;(5)碳汇产业,如植树造林等。
(二)低碳技术与低碳产业自主创新的意义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工业的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也不断增强①金碚:《中国工业的技术创新》,《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第5期。。低碳技术自主创新是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举措,重点依靠能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清洁生产的低碳技术的自主创新。低碳技术的自主创新包括:节能技术的创新,主要是通过自主技术创新提高化石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单位GDP的能耗;新能源技术的自主创新,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减少使用化石能源,降低CO2的排放量;CO2捕捉与埋存技术,在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还是主要能源的条件下,除了提高能源的利用外,可选择的就是碳捕捉与埋存。尤为重要的是,自主创新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需要系统对创新能力的支持。因此,需要从系统的角度,整体全面地考虑低碳技术自主创新的问题。
低碳经济的发展以及低碳技术的自主创新会带来产业结构的调整,使以低碳技术为核心的产业成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的新兴产业。国家核心竞争力就是产业国际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上,国家之间的竞争表现为各个国家的产业之间在国际市场上的实力较量,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低碳产业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而低碳技术的自主创新将会对传统产业产生影响,也会催生新兴产业的产生,从而使原有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和国家核心竞争力发生相应的变化。
在信息化、经济全球化日益渗透的今天,低碳产业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的高低可以说是一个国家能否立足于未来的以低碳经济为主导的世界经济的核心要素。基于此,中国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承担起对世界经济贡献的重任,就必须强化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从国家目标的层面有效推行自主创新战略。为此,实施自主创新战略是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科技创新,特别是低碳技术的自主创新已越来越成为我国低碳经济加速发展的关键因素和主导力量,是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人们生活质量持续提高的要求,也是在未来几十年中建立起中国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需要。
因此,低碳技术的自主创新是破解结构不合理和增长方式粗放等国民经济重大瓶颈难题的必然战略选择。中国的发展必须体现国情和本国特色。低碳技术的发展和低碳产业的建立也必须有自己的明确方针、发展路径、政策导向和机制体制。对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来说,面对十分复杂的国际竞争环境,我们要自主建立推进能源结构的调整和低碳产业结构架构、促进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低碳技术基础。将低碳产业的技术自主创新作为国家战略,就是要使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找到真正的切入点。因此,这不但是中国低碳经济与低碳产业发展路径的重大战略选择,也是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的重大突破。
二、低碳产业技术自主创新的现状分析
(一)中国低碳产业技术发展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将资源的开发利用作为重要的科技领域予以高度重视。一方面注重节能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以及对设备进行技术革新,另一方面则大力开发新的替代能源。节能、国际能源界有专家称其为“第五能源”,水电、核电仍然是最有希望的能源,太阳能随着开发利用技术的突破也将具有极大的竞争力。风能、生物能、海洋能、地热能、氢能等新能源的开发研究也取得决定性的突破。各国在探索符合国情的低碳经济与低碳产业发展路径的过程中,在重视创新低碳技术、开发利用新能源等方面取得显著的成就②Malerba F.Sectoral System of Innovation and Production.Amsterdam:Research Policy,2002,(32).。中国是一个经济总量庞大、经济结构非常复杂的发展中大国,又是一个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的发展中大国①胥和平:《以自主创新理解发展》,《中国软科学》2006年第3期。,因此,在国际社会中应承担应有的责任,特别是二氧化碳排放方面。中国低碳产业发展仍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在全面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对低碳产业科技自主创新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考虑,以期在未来低碳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为此,我们有必要对目前我国低碳产业技术发展所面临的制约因素与挑战做一定的梳理和分析。
1.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让、转移低碳技术困难重重。从技术方面看,发达国家缺少推动技术转让和转移的政治意愿和经济意愿,相反还以保护知识产权为名设置技术、标准壁垒,想确保低碳竞争优势。发达国家通过主导国际节能环保标准的制定,迫使发展中国家以高昂代价进口其技术装备,限制和阻碍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输出,实质是为了获得和保持因技术领先带来的垄断利润②Borensztein,Gregorio,Lee.How Doe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ffect Economic Growth?.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98,(45).。
2.各大产业能源利用率低,节能减排形势严峻。从能源结构上来看,在中国能源资源探明的储量中,98%是煤炭,煤多、油少,天然气资源基础设施不足制约着中国的低碳进程脚步。中国的资源条件决定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煤炭这一“高碳”能源仍然是主导能源的事实。从单位资源产出效率来看,中国只相当于美国的1/10,日本的1/20,德国的1/6。单位标准煤的产出效率相当于美国的28.6%,欧盟的16.8%,日本的10.3%。在节能减排逐渐成为全社会共识的今天,却在其落实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我国现正处于城市化和工业化高速发展的时期,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大都是高能耗的工业部门,淘汰落后产能、加快产业升级存在难度。
3.以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制约着低碳经济发展。目前,我国第一、二、三产业比重为1∶5∶4,工业部门耗能水平高,其能源消耗量占中国能源消费量的70%以上,又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加上中国工业生产技术水平总体较为落后,加重了中国经济的高碳特征。在高耗能的第二产业中,以建材、钢铁、电力、石化为代表的高污染的重工业又占据了较大的比例,由于技术设备落后,大大降低了资源利用率,能耗水平居高不下,致使中国能源利用效率明显低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
4.整体落后的低碳技术水平制约了低碳产业的发展。发展低碳产业必须从根本上依靠高水平的低碳技术,无论是提高能源转换效率、减少能源消耗,还是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都依赖于先进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推广。中国产业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最大制约是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以风力发电为例,它虽然是中国发展最快的新能源行业,已具有1.5MW以下风机的整机生产能力,但是一些核心零部件,如轴承、变流器、控制系统、齿轮箱等的生产技术难关却迟迟未能克服。尽管《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规定,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转让,但实际运作中障碍重重,发达国家以种种理由拒绝本应承担的技术转让责任。为此,低碳产业技术自主创新对未来中国经济发展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中国低碳产业技术自主创新的困境
目前,中国低碳产业技术自主创新水平还比较低,与发达国家低碳技术的创新能力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与低碳经济与低碳产业的发展需求还很不适应。在宏观层面,由于自主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中国低碳经济发展还没有完全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经济增长主要依赖资源,特别是煤炭的高投入和高消耗。经济粗放、产业技术水平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导致经济运行成本大幅上升。同时,还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压力日趋增大。
在微观层面,缺乏自主核心技术成为制约低碳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公布的《2010年中国人类发展报告——迈向低碳经济和社会可持续未来》中称,中国未来实现低碳经济的目标,至少需要60多种骨干技术支持。而这60多种技术里面有42种技术中国目前并不掌握其核心技术。也就是说,70%的减排核心技术需要“进口”。在长期对外合作中,中国企业较注重对生产设备和生产线的引进,忽视了对核心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与自我创新,而发达国家掌握的核心技术很难通过强制转让专利、CDM项目等方式转让至发展中国家。核心技术的缺乏必然导致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与国际竞争力低等因素势必制约中国低碳产业的发展。为此,要使中国在低碳技术领域顺利实现自主创新还存在着诸多困境:
1.低碳产业技术创新总体水平不高。科学技术是低碳产业技术创新的源泉,科技水平制约了低碳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高低。目前中国科技水平还比较低,直接影响了低碳产业技术创新的总体水平。
就R&D投入而言,中国R&D经费增长较快,但投入强度过低。研究与发展 (R&D)经费是反映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指标,又是提高国家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基础。由于工业各行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因而生产的产品技术含量低、能源消耗高、附加值相应不高,价格竞争愈演愈烈,造成中国工业部门的经济效益普遍低下,并且这种状况长期得不到扭转,严重限制了中国企业的积累能力、投资能力和R&D的投入能力。
就技术创新人才而言,中国从事R&D活动的人员数量与发达国家相近,但每万人劳动力中从事R&D活动人员数量悬殊。中国R&D高科技人才不仅绝对数量少,而且他们大多集中于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与企业的联系松散,人员明显偏少。美国企业R&D的人员占75%,英国为69%,日本为65%,韩国为55%,中国只有1/3。而且由于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等原因,中国企业对本国科技人员吸引力不强,造成科技人才外流严重。同时,开发创新并不是围绕市场需求展开,使得技术的开发应用与生产脱节。
就科技论文和专利水平而言,论文和专利数量是反映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虽然近年来中国科技论文数量增长很快,国际地位排名中等偏上,但在世界范围的影响仍非常有限,这与中国R&D人才数量严重不符,由此也说明了中国R&D人员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还不够强。
2.中国企业的技术自主创新机制不完善。企业是市场活动的主体,健全的低碳技术自主创新机制有利于推动“高碳”产业向“低碳”产业转移,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是实现企业自主创新目的、增强持续自主创新能力的保证。但现阶段,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机制还不能适应中国低碳技术自主创新形势的发展。
就企业对研究开发的重视程度而言,目前中国2400多家国有大中型企业中,有2/3的企业没有自己的R&D机构,在国家512家重点企业中,有1/3的企业研究开发机构职能还不健全。另外,中国大中型企业的研究开发经费只占其销售额的0.39%,即使是高技术企业也只占0.6%,产学研难以形成合力。国际经验表明,这一比例若低于3%就意味着该企业没有竞争力。
就企业自主技术创新动力而言,企业的自主技术创新动力有外在动力和内在动力,外在动力来源于技术本身的推动作用和市场、政府的激励,内在动力来源于高收益的追求。许多企业缺乏作为经济主体的自主技术创新活力、压力和动力,企业还未真正成为自主技术创新的主体,致使企业不能创新。
就企业的自主技术创新体制而言,科技与经济结合问题还没有很好解决,激励创新的政策支持环境还有缺陷,如在产学研如何结合、科研成果如何转化等方面仍缺少具体可操作的配套政策措施,造成政府研究机构、大学与企业之间的研究与产业化过程的合作性不强,难以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市场优势。
3.政府的自主技术创新机制和政策环境不佳。在中国低碳技术自主创新中,从政府的作为方面看,存在着诸多不适应和尚待改进的问题。僵化的行政区划导致的各行政主体的利益考量和各部门过于专业化的分工,客观上阻隔了低碳技术与低碳经济的有效结合,使低碳技术的创新对低碳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大打折扣。
就低碳技术自主创新资源的体制与机制的整合与调动而言,中国由于缺少宏观上的统筹协调,致使各类创新资源的能量不能得到释放,研究开发分散经营,导致研究开发工作低水平重复和效率不高。人才管理制度改革滞后,长期政策导向使高校和科研院所聚集了大量的科研人员,企业科研人才尤其是高级人才严重短缺。考评激励制度不完善,不重视科研人员在科研开发和推广方面的工作实绩,不利于调动科技人才的创新激情和主观能动性。
就建立创新型国家所需要的创新体系而言,产学研结合链尚未形成,科技与生产之间缺乏紧密联系,使企业缺乏较强的科研开发力量而无法在技术上实现自主创新与突破,同时也造成科技资源严重浪费,大量科研成果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此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完善,科技创新市场体系发展滞后,科技成果转移渠道不畅,直接影响和制约着科技成果的转化。
就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而言,在宏观政策上,面对市场机制对企业自主技术创新活动调节存在的缺陷,国家还没有制定有效的技术创新支持政策。同时,在采购中国本土自主创新技术和产品、鼓励和保护本国企业自主创新方面还远远不够,由此影响到产学研的结合和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中国低碳产业技术发展的国际借鉴
发展低碳经济缓解能源和气候对人类发展所带来的压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已经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同。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凭借自身在低碳领域的技术和制度创新优势开始了新一轮的较量,英日德美在低碳经济与技术发展方面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韩国、芬兰两国在技术自主创新方面就政府的作为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1.英日美德在低碳经济与技术方面的成就。英国是世界上控制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的倡导者和先行者。近年来,英国一直把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技术和经济作为英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①Freeman C,Soete L.The Economics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third ed)London:Rinter,1997.。英国通过发展热电联产技术极大地节约了燃料,通过大力投资发展清洁煤技术,将清洁煤技术从大规模的研发阶段向大规模的商业化推进,并出台了《能源政策法》、《低碳经济法案》等一系列法案以期充分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等新能源技术,政府通过碳信托基金与企业展开合作开发污染控制技术、碳捕集封存技术 (CCS),并重点研究开发可再生能源技术,有步骤地发展有竞争力、可尽快实现出口的潜在能源技术。
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是奠基在强大科学技术基础上的②刘丽君:《战后日本科技发展与经济腾飞》,《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7期。。日本是世界上节能技术最先进的国家,也是新能源开发最领先的国家,日本已经设计出了一套低碳技术路线图,包括私有资本以及政府资金对增值反应堆循环技术、生物智能应用技术、低化石燃料消耗直升机、高效能船只、气候变化监测与影响评估技术、智能运输系统等的开发注重采取政府调控手段,在国家预算中安排专门的节能资金促进节能技术的研发。日本巧妙运用两个支点:技术和资金,确定重点区域和重点项目③何一鸣、鲍泓:《日本低碳产业国际竞争对策分析》,《现代日本经济》2011年第3期。,如日本将光伏发电作为重点领域来推动,降低太阳能发电成本,提高太阳能发电④[日]《日本文部科学省科学技术白皮书》,2005。。
美国国家创新系统具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由于许多新技术的私有性质,利润动机和市场压力成为技术创新的根本动力;二是新技术有着多元的、相互独立的、相互竞争的供给来源⑤刘厚俊、袁志田:《论美国的技术创新》,《南京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为此,美国在新能源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瞩目的业绩。美国是联合国气候公约及世界气象组织的最大相关活动资金提供者,它鼓励使用再生能源和高效能技术,发展氢能燃料电池、氢能基础建设及无温室气体排放的先进汽车技术。
德国实施气候保护高技术战略,将环保技术产业确定为新型主导产业重点扶植,德国也推行热电联产技术,并将低碳发电技术作为发展重点。
2.韩国、芬兰技术自主创新的政府作为。韩国经过不懈努力,将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发展为新兴的工业国,在研发方面一些指标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①张明龙:《从引进技术走向自主创新——韩国科技创新路径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08年第7期。。就韩国而言,韩国获得目前自主技术创新的引人注目的业绩主要得益于他们在自主创新进程中对法律的高度重视以及在政府和资金上的大力支持,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对高科技产品实施政府采购制度。韩国政府推动高新技术发展的一个颇具成效的做法是通过立法的强制力对高新技术产品实施政府采购制度。如《科学技术促进法》、《科技振兴法》以及以总统令形式发布的《政府合同法实施细则》和以总理令形式发布的《关于特定采购的〈政府合同法〉的特殊实施规则》等。(2)为科技创新提供政策支持。韩国《科技振兴法》明确规定,负责全国科技创新的最高行政部门是科技部。科技部承担着国家重大科技政策的制定、科技产业优先发展项目的决策、科技发展的统筹协调等工作。韩国政府还构建高度透明的科技经费流通管道,科研项目资助虽然集中在国家科技部门,但政府研发经费必须直接拨付到科研单位。同时科研项目实施和成果评价的权力掌握在独立的非政府组织手中,普通公民也可以上网查阅科技主管部门的项目计划书和资金拨款情况。(3)为科技创新提供资金支持。目前,韩国R&D占GDP的比重仅低于日本居世界第二位,而且增幅全球最高。高水平的R&D投入是韩国保持较高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韩国政府提出,到2012年投入巨资用来培育10所名列世界前100名的研究型大学,引入“国家特别研究员”制度,研发第十代新增长动力技术。同时实行优秀科学家国家管理制度,让有望问鼎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负责国家大型研究项目,并为其提供充足的研究经费和国家要员级的人身保护。
就芬兰而言,其成功之处在于政府高比例投资教育进而创建“两大体系”,即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风险投资体系,在此基础上成功孵化出高新技术。其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1)优先保证教育投入,培养学以致用人才。重视教育使芬兰成为欧洲教育体系最完善的国家,在芬兰政府预算中,教育经费始终处于优先保证的地位。政府对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投资年人均为5100美元,高中及职业教育阶段为6500美元,大学则为11800美元。高比例的教育投资使只有500万人口的芬兰拥有20余所大学,人均拥有大学和图书馆的比例居世界前列。(2)通过建立独特的国家创新体系促进产学研的结合。芬兰是世界上首个将国家创新体系概念用于构建科技创新产业政策框架的国家。芬兰国家科技理事会作为该体系的最高领导机构负责高科技产业政策的制定,是各项科技发展项目的“赞助人”,隶属于芬兰国会的国家开发基金和隶属于芬兰教育部的芬兰科学院也帮助各高科技企业和科研机构融资贷款。芬兰政府通过宏观指导和协调,促使产学研密切合作,共同推进技术开发及科技成果的转化。(3)架构创新风险投资体。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探索以高科技开发为目标的风险投资以来,政府风险投资公司始终与私营风险投资公司共存并处于主体地位。如有“芬兰硅谷”之称的大赫尔辛基地区的因诺波利科技园在成立“斯平诺风险投资种子基金”时,赫尔辛基市政府、爱思堡市政府都出资合股。高科技创新行业与风险投资是天然交织在一起的。通过政府参与可提高风险投资公司的信誉,增加投资人的安全感,保证科技创新的良性发展。
三、低碳产业技术自主创新的路径
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对传统高碳产业提出了挑战,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的拥有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①王晶超、王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路径选择》,《理论前沿》2006年第5期。。在未来国际产业竞争中,没有低碳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没有低碳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在国际社会中就没有话语权,在现代高端产业中缺乏主导地位。为此,我们要发挥后发优势,靠现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新生命工程技术以及循环生产、清洁生产与环境保护技术等先进适用技术的融入和带动,不断提高各产业的生态经济综合效率,加强低碳方面科研能力的投入,鼓励低碳技术产出,大力倡导绿色能源的使用,进行积极的低碳技术自主创新活动,通过全面优化各产业发展的低碳技术结构,通过技术升级的绿色化、低碳化来推动产业升级的绿色化、低碳化,促进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为此,本文认为,积极倡导中国产业绿色化、低碳化,赶上和超越发达国家新能源、新材料技术的关键途径主要是实现中国低碳产业技术自主创新,其有效途径主要是:
(一)建立低碳技术自主创新的运行机制
低碳技术自主创新运行机制主要应从低碳技术自主创新的市场环境、国际低碳技术合作研究、低碳技术知识产权的保护及低碳技术的引进、消化入手。
1.建立低碳技术自主创新市场环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低碳技术市场的建立是十分必要的,它能及时地将自主创新的低碳技术及时转化成市场需要的低碳产品和服务。市场需求既是低碳技术创新的重要导向,又是促进低碳技术自主创新的外部动力。完善低碳技术自主创新的市场环境的主要途径是:(1)建立健全低碳技术知识产权评估和交易体系。(2)发展创新型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推动低碳技术创新服务中心的建设,建立技术服务、咨询服务、信息服务网络。(3)建立有利于低碳技术自主开发的法制环境。推动低碳产业发展的法制、法规的规定,规范市场秩序。重点是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提高知识产权管理水平。(4)完善有利于低碳技术自主创新的技术标准体系,通过国际标准和先进低碳技术标准的推广,推动企业低碳技术的进步。(5)加强从事低碳技术成果转化的中介组织建设,对其中的非盈利性机构给予政策扶持。(6)完善有利于低碳技术自主创新的投融资体制。
2.利用全球科技创新资源,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中国在低碳技术领域范围内还处在相对落后的国际地位,因而,必须借助现有的一些合作平台和组织,积极加强与低碳技术先进的发达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鼓励国内的新能源产业相关的大型企业、高校以及科研院所积极参与国际化的合作和技术交流活动,引进一批高端的低碳技术、新能源开发和利用技术。充分利用国际市场的资源,降低新能源产业技术研发周期、提高技术转化率,降低生产与运营成本等。《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要求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减缓行动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这是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对外争取国际技术资源的制度依据。但发达国家在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和资金支持上一直愿望不足、行动迟缓,所以我们必须在积极争取国际技术资源的基础上进行技术自主创新。在强化国际合作的方式上,尤其是要加强与欧盟、美国和日本的低碳技术交流与合作,积极探索与西方国家之间、企业之间,学术、研究、管理、培训机构之间,以及其他非政府组织和协会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开展具体项目技术合作、经验交流及能力建设等形式的合作活动。
3.完善法律监管体系,保障低碳技术自主创新健康发展。国外经验已经证明,新兴低碳产业的法律制度和政策执行体系是否完善、能否得到持久的贯彻和执行,是关系该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是低碳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欧盟在鼓励低碳技术发展政策上不断推陈出新,已形成了灵活的市场机制和严格的法律体系,制定了很多计划和目标都具有法律约束力。为此,中国对于涉及能源、环保、资源等低碳技术的法律也需要作进一步修改,包括涉及再生能源、环境保护的法律等,通过立法、修改法律和采取行动落实这些法律,推动整个社会走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其中,对保护低碳技术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尤为重要。知识产权制度是实现国家低碳技术发展战略的重要工具,其实质是在保护创新者利益和积极性的同时,促进技术合理、有偿地扩散。知识产权制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创新。完善知识产权体系主要从二方面着手:首先,立法方面,一是与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接轨;二是制定相应的惩罚性赔偿条款;三是完善知识产权刑事立法;四是增强相关法律条款的可操作性。其次,执法和司法方面,一是创新知识产权执法方式;二是建立专门技术问题的鉴定制度;三是建立统一的知识产权评审格局和机制。
4.注重高端低碳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国际间的低碳技术转让很重要,已有先进技术从发达国家流入发展中国家,是发展中国家能够发展低碳技术并最终向低碳经济发展的必有之路。技术的国际间转让能够很好地解决发展中国家低碳技术的缺乏问题,促进关键低碳技术的不断突破,从而加快世界低碳经济建设的脚步。但国际间的技术转让特别是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低碳技术转让在实践中依然面临着一些障碍: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推广或转让的可能是过时或者落后的技术;发展中国家技术吸收能力有限;知识产权保护与低碳技术的市场化产生矛盾。为此,我国实现低碳经济的根本出路还是在于提高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要将引进、消化、吸收与自主创新有机结合起来,提高低碳引进与消化吸收的投入比,对引进的高端低碳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内化为企业自身的力量,不断向低碳核心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方向发展,赢得未来国际低碳产业竞争的主动权。
(二)建立低碳技术自主创新的企业主体
发展低碳经济,需要企业发挥主体作用。中国应激励企业对低碳技术进行战略投资,尽早实现技术升级;跟踪国际企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情势,制定低碳产业与产品的技术标准,超前作出企业的低碳技术自主创新战略部署;在企业中推行低碳标识,规模化应用低碳技术,将企业、社会低碳责任与产品质量、信誉结合起来;利用好国际低碳技术转让和自主创新相结合,加快实现跨越式技术发展。为此,企业作为低碳技术自主创新主体的建立,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建立企业低碳技术自主创新良好的组织环境。在现代社会,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但企业的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制度与组织网络、基础设施以及知识的创造与传播过程等等,成功的技术创新不仅来源于企业内部不同形式的能力、技能之间的多角度交流,同时也是企业与它们的竞争对手、合作伙伴之间以及其他众多的知识生产和知识持有机构之间互动的结果。由此可见,低碳技术的创新不可能由单一企业来完成,企业只有在低碳产业组织环境下才能很好实现低碳技术创新。为此,任何一个企业在进行低碳技术创新时必须适应上游企业与下游企业的需求,与上下游企业的产品生产相协调。因此,只有将企业低碳技术创新置于低碳产业组织环境下才能获得低碳技术创新的成功。
2.将企业培育成低碳技术自主创新的决策主体。未来的竞争必定是基于低碳产品与技术的竞争,为此,企业低碳技术自主创新变得尤其重要。要使企业在低碳技术创新中发挥主体作用,首先必须培养企业的自主决策的能力。要使企业成为低碳技术创新决策主体,主要是对三方面低碳技术的创新进行决策:(1)自主创新与模仿创新的决策。在众多的低碳技术中,并不是所有的低碳技术都要自主创新,这需要企业决策层根据企业自身的研发能力来决定,在低碳技术创新起步阶段,跟踪模仿创新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这对一些研发基础比较薄弱的中小企业尤为合适。(2)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与消化吸收再创新决策。这一层决策主要由企业的核心技术决定,若企业核心技术属于前沿和高端低碳技术,应采用原始创新;若企业核心技术属于共生技术和低碳行业关键技术,就应采用集成创新;若企业核心技术属于普通的低碳技术,应采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3)自主创新还是合作创新。一般而言,财力、人力、物力都具备的大中型企业往往选择自主创新,独享自主创新成果;大多数中小企业因某一项能力的缺乏而选择合作创新,以降低创新风险。
3.将企业培育为低碳技术自主创新的投资主体。进行低碳技术创新的企业要自主决策,必须培育其自身投资能力,自主决定筹资、融资的渠道和方式,统筹考虑投入的分配和步骤。一个企业要真正成为低碳技术自主创新的投入主体、保证主体地位的落实,就必须成为自主创新的投资主体。虽然近年来很多企业的低碳技术研发投入逐年增长,显示了企业自主技术创新意识和知识产权意识的觉醒以及研发能力的提高,但与发达国家投资于低碳技术的研发相比,我国企业的研发投入仍显不足,距离企业成为低碳技术自主创新的目标还有很大距离。因此,我国低碳产业企业应大力完善投资体系:一是切实加大投入力度;二是拓宽融资渠道;三是明确自主研发投入的侧重点;四是坚决完善自主研发投入的监督机制。
(三)发挥政府在低碳技术自主创新中的作用
发展低碳产业、进行技术自主创新是一项极其复杂、涉及面广、责任重大的任务,必须以体制机制的创新和政府政策的扶持为保障。市场化运作是推进低碳技术创新的重要基础,政策(特别是财政和金融政策)扶持是推进低碳技术不断自主创新的有力手段。从国际低碳技术创新及发展低碳经济的经验来看,政府在法律、政策、资金等多方面的支持是非常必要的,是低碳技术自主创新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为此,在我国的低碳技术自主创新及低碳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发挥作用:
1.低碳技术自主创新政府政策支撑体系的完善。由于低碳技术自主创新的投资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其研究成果面临着各种各样的不确定,必须由政府出面,加大支持力度,引导各创新企业投入低碳技术自主创新活动。为此,政府应完善自主创新的政策支撑体系,即:(1)制定并实施优惠的财政政策,鼓励企业进行低碳技术自主创新,加大企业研发投入的所得税税前的抵扣力度;允许企业将用于研究开发的设备仪器加速折旧;进口税收政策的优惠从对企业进口整机设备,逐渐转变到鼓励国内企业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装备所需要的重要原材料和关键零部件上。(2)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提供R&D支出力度,完善企业低碳技术自主创新的金融支持体系,发挥创业风险投资基金的启动和保障作用。一方面鼓励设立企业低碳技术自主创新、研发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引导社会资金流向低碳技术自主创新的企业,推动风险投资企业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通过债权融资方式增强投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发展不同层次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构建多层次金融支持体系,扩大低碳技术自主创新的融资渠道,满足不同投融资主体的需求。(3)调整政府采购政策。利用政府采购推动本国低碳技术自主创新的低碳产业的发展,政府可以将政策激励向低碳技术创新链前端转移,由最终产品的采购转向对前期低碳技术研发的采购以及对研发服务的采购,由保护型政府采购转向激励型技术采购,通过政府采购手段引导企业将资金投向低碳技术创新①赵冬初:《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现状、成因及对策》,《湖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9年5月。。
2.产学研有机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的构建。形成产学研相结合与互动的制度和机制,是建设低碳技术自主创新体系的重要工作。
政府要促进体制创新,引导建立以企业为核心,科研机构、高校、中介服务机构和政府机构之间相互连动的创新网络。采用多种形式的共建共管,促进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合作形成一批联合研究机构,组建一批行业性或区域性的低碳技术创新中心。为此,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围绕建立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运行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加强创新资源的统筹协调,加快完善推动产学研结合的机制和政策,推进低碳技术创新基地与平台建设。在高碳产业和低碳技术创新关键领域建立低碳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从而组织和调动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同参与低碳技术创新活动。(2)建立由企业牵头,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共同参与的实施应用性重大低碳技术项目的机制,完善国家低碳技术创新支持政策,支持和吸纳企业承担国家低碳技术研究开发任务,参与国家低碳技术研发的重大项目。(3)在加速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分类改革、推进国家和地方政府所属应用型科研机构进行企业化转制的同时,要加强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促进和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开放的、长期的、稳定的合作关系,探索产学研联合向更高层次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资本与技术合作“双赢”机制转变。
3.加强低碳技术自主创新人才的造就。低碳技术自主创新人才的造就,特别是大批勇于创新的尖子及科学和技术的领军人物是加强低碳技术自主创新的根本。人才资源不仅是第一资源,而且是最具决定性的创新资源,政府应把培养优秀创造型人才作为促进低碳技术自主创新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对此,政府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要着眼于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人才资源管理和开发体制,形成提高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的机制,完善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鼓励大学和科研机构在企业中实施“人才工程”,积极引导人才向企业流动,促进各类人才到企业搞低碳技术的自主创新。(2)注重培育科研人员的创新素质。创新者必须富于创新意识,有实干精神、敢于承担风险和面对失败、愿意流动,并具有很强的需求预测能力和组织能力,同时还必须具有良好的收集、处理信息的技能。(3)制定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和创业精神,营造“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氛围。建立技术入股制度、技术开发奖励制度等,形成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符合低碳技术产业特点的、以保护知识产权为核心的分配制度和经营制度,使科技成果真正成为生产要素,并在参与企业经营和分配过程中获得它应有价值。(4)制定人才引进优惠政策,不断从国外尤其是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吸引人才,为企业低碳技术自主创新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5)政府重点投资自主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用以吸引和凝聚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积极营造开放、合作的创新氛围,为创新人才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提供用武之地,通过国家科学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等,吸引和凝聚高水平人才,加速培养一批代表国家水平的科技创新顶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