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论析

2013-04-10周前程

实事求是 2013年3期
关键词:理性马克思劳动

周前程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 福建福州350001)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历史发展的独特理解,是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及其推动社会历史不断进步的内在思想源泉。因此,深入阐释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首先解决的基本问题。

笔者认为,所谓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就是构成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主题、根本原则和精神要素,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价值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居于核心地位的基本观点,是指导马克思主义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之为马克思主义的独特本质和灵魂。它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全部理论和实践活动之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其他思想的本质区别。因此马克思主义基本精神不仅包含在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和实践活动中,也包含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马克思主义者之中,是马克思主义代代相承的一根红线。马克思主义基本精神具有基础性、稳定性、普遍性等特点,是马克思主义不可缺少的基本元素和内核。具体而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大致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民至上的精神

马克思主义的主旨是谋求人类的解放,这使它贯穿着强烈的人文精神。但是,要使这种人文精神不致落入空谈,就必须找到现实的途径和实现它的人,所以它谈论的人不能是抽象的人,而必须是现实生活中的人。因为抽象地谈论人的解放,不把人与他生活的环境联系起来考察,最终要么流于口头批判,要么陷入空想。正是基于这种理论自觉,马克思主义强调以人民为本,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并明确提出“人民大众即无产阶级”。[1](P95)“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2](P104)哲学家只有成为“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3](P120)才不致成为空谈家。这一方面继承了西方传统的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精神,另一方面也避免了以往仅从抽象层面谈论人文精神的弊端,把理论和实践的关照集中于现实的人,尤其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劳动者,使理论从天上下落到人间。可见在马克思那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都有明确的目标指向,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认识谁的世界和改造谁的世界,为了谁的利益而认识和改造世界,使之为谁的利益服务,对马克思而言是一个远比抽象地谈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要重要得多的问题。毛泽东也说:“辩证法应该从哲学家的圈子走到广大人民群众中间去。”[4](P332)可见,把人民作为自己理论和实践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代代相传的基本精神和区别于其他思想的根本特征。

众所周知,人文主义是西方哲学的基本精神。自普罗泰哥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以来,人文精神就成为西方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维度。这种精神虽然在中世纪被对宗教的狂热所遮蔽,但经过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洗礼,人文精神再次迸发出强烈的生命力,成为人们谋求自身解放的强有力思想武器。对此,马克思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马基雅维利、康帕内拉和其后的霍布斯、斯宾诺莎、胡果·格劳修斯,以及卢梭、费希特、黑格尔等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了,他们是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3](P128)然而,西方的人文主义传统在西方社会中却从没有能够真正地实现。即使是在启蒙精神直接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资本主义社会,不仅没能实行自己先前的诺言,反而比中世纪的封建制度更加不人道。资本主义虽“不像奴隶制那样令人厌恶,但却更加虚伪和不合乎人性。消灭了封建制度,实行了政治改革,也就是说表面上承认了理性,实际上是使非理性真正到了顶点,从外表看来,农奴制像是已被消灭,实际上它只是变得更不合乎人性和更普遍而已。”[3](P663)生产力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只不过是增加了对人的奴役和压榨的新手段,社会的发展仍然是以绝大多数人的牺牲为代价的。

马克思认为,以人文理想和启蒙精神为原则建立的资本主义的理性王国之所以出现此种结果,除了生产力本身发展低下的原因外,人文主义者不能找到实现人文主义的历史主体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因为从古希腊以来的人文主义者从来没有从现实的物质世界来考察人,而把人的本质归结为抽象的精神性。这决定了他们追求的只是抽象的人的权利,只能抽象地谈论人的权利和命运,无法在实际的社会中实现它,最终不可避免地陷入空想。为此,马克思认为,要实现人文主义的理想,使其精神变为变革现实的力量,首先必须把视角从虚无缥缈的太空转到现实世界中来;要从现实的人而不是从抽象的人出发来谈论人文精神。而从现实的人出发,就是从现实的人的生活条件出发,即“改变世界”的最根本内容是改变人的生存境况和存在状态。由此必然追溯到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实践的主体,即普通的生产者。在马克思看来,正是以往思想家最看不起的普通人和他们的劳动,创造了我们的生活和世界,也代表了人类的未来。因此,真正的人文主义必须立足于普通的劳动者,以他们的自由全面发展和过上幸福的生活为最终目的。马克思指出:“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地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5](P7)因为历史已经证明,少数人甚至个别人的解放并不能实现人文主义的精神和价值。历史的进步需要这些普通人的创造,也是通过他们的活动体现出来的。有鉴于此,马克思主义把人民特别是劳动人民置于自己理论的核心地位,把服务于人民群众作为自己理论活动的唯一主旨。如果说基督教的全部理论是围绕着上帝而展开的,那么,马克思主义则是围绕着人民而展开的,依靠人民、为了人民、服务人民,为了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就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和实质。这一精神,既继承了西方长期以来的人文主义传统,又超越和克服了其沦为理论上的空谈的弊端。马克思主义通过人民群众这一历史主体,把人文精神真正变成现实的人的生活。

二、科学求实的精神

西方思想具有很强的求实本性,这是自古以来的传统。因为在西方传统的思想家们看来,科学是人类通向至善的唯一通途。正是这种对事物本质的孜孜不倦的追求,西方建立了发达的自然科学体系,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古希腊哲学家的论述中,知识不仅代表事物的本质,它也是一种美德。而知识就是对事物本质的把握,谁掌握的知识多,谁就更接近于至善,哲学家就是因这一理由而被柏拉图封王。这就是《理想国》中的一个基本思想。通过这一理论上的阐述,柏拉图不仅建立了自己的哲学体系,也开创了西方唯理论的思想传统。即使在宗教大行其道的中世纪,西方哲学的这一传统仍然保持着自己的一席之地。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期间,西方对理性的推崇达到一个新的高峰,以致一切都要在理性的法庭接受审判,通过理性的拷问才能取得自己存在的依据。遗憾的是,理性的胜利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一方面,理性王国并没有真正建立。资产阶级所谓的“这个理性的王国不过是资产阶级的理想化的王国;……而理性的国家、卢梭的社会契约在实践中表现为而且只能表现为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6](P206)另一方面,在以理性为内容的科学精神的指引下,人类对自然的斗争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也埋下了使人类濒于毁灭的种子。“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1](P277)然而,这些胜利带给大多数劳动者的却不是欢笑,而是生存危机。“过度劳动日益增加,群众日益贫困,每十年一次大崩溃。”[6](P375)现代社会人类面临的毁灭性的生存危机,也是自然科学发展的直接后果。究其原因就是,人们简单地把对待自然的方式移到社会中来,看到了社会与自然的统一性,却没有看到二者的区别,没有看到人的主体性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因而他们只是研究了自然史,没有研究人类史。因此马克思说,到目前为止,“几乎整个意识形态不是曲解人类史,就是完全撇开人类史。”[1](P66)这种研究方式和立场,自然很难对社会及其发展规律做出实事求是的分析,也不可能得出科学的结论,更不可能藉此而正确地指导人们改造社会的实践。

当然,以科学的态度研究社会并没有错。但人类社会相对于自然界有自己的特点,对如何坚持实事求是也有自己的独特的要求。首先,自然界的事物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而人类社会中的人和事是变动的,没有一成不变的。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这种思维逻辑在研究社会时不适用。其次,就方法来说,对自然之物的研究要尽可能地撇开其他因素的干扰,通过理想化来建立研究的模型,取得尽可能客观的效果。而人类社会中的任何一种事物都是处于关系之网中的,如果撇开这些关系,得到的就是一个毫无意义的抽象。第三,从研究的结果来看,自然科学的研究结果是普遍适用的,而社会科学的结果在其应用上有严格的要求,不仅需要了解理论本身的产生过程和背景,也要重新研究现有的条件及其历史传统、发展过程、未来趋势。理论和理论的应用是两件完全不同的事情。“否则把理论应用于任何历史时期,就会比解一个最简单的一次方程式更容易了。”[7](P696)西方思想家由于看不到二者的区别,把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结论简单地照搬到社会科学的研究中来,结果不可避免地在历史领域又陷入唯心主义的泥坑。因此,在社会历史领域要做到实事求是,只能“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8](P64)而不能从主观想象出发提出所谓的新世界的建构蓝图,然后以此去割裂现实的世界。因此,在马克思那里,理性的科学精神不是西方思想家宣扬的那种纯粹的工具理性,而更接近于中国儒家提倡的道德理性,是作为人的生命本质的理性,是人的生命自我实现的理想状态。这种理性的实现,不是以理性生命压制感性生命,而是“表现为以理性生命转化、点化感性生命,以求达到知与行(知与情)、思与行(灵与肉)、形式与内容、理性与感性、理性与理想、形上与形下、真理与价值的完美统一。”[9]即通过把握事物的规律及其实现的条件,使之与不断变化的人的生命活动相统一,使人的生命活动由自发走向自觉。

可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求实精神要求对历史事实采取彻底的、真正的科学的态度,即把历史事件放在具体的历史场景中进行考察,从现实的关系中引申出合理、科学的结论。马克思主义的这种精神,既区别于唯心主义的主观臆断,也区别于旧唯物主义的历史宿命论,是马克思主义之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标志,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全部发展过程之中。

三、生活为本的精神

关爱生活、讴歌生活,是所有人文思想的基础。回归生活世界,是近代社会区别于古希腊、中世纪的主要诉求。马克思主义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把从现实生活出发建立理论作为自己的基本精神和理论主题。马克思、恩格斯早在批判德国青年黑格尔派时就曾指出以往哲学的弊端,并提出了自己的立场:“这些哲学家没有一个想到要提出关于德国哲学和德国现实之间的联系问题,关于他们所作的批判和他们自身的物质环境之间的联系问题。”[1](P66)为此,他们提出了与这些空谈家不同的立场和思路:即与“德国哲学从天国降到人间”不同,他们的理论则是“从人间上升到天国”,是从人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1](P73)这是马克思主义相对于其他理论所实现的理论视野的根本性转变,即从面向抽象的世界转而面向生活,从现实的人本身及其生活来创新理论、发展理论、实践理论,以此作为自己理论关注的焦点——既是全部理论活动的根本出发点,也是全部理论活动所指向的目标。在他们看来,现实的人置身于其中的世界,是现实的人进行生命活动时面对的世界,人的实践活动就是对这个世界的改造。或者说,人所居住的世界是人的感性活动、是人的实践的产物、结果和表现,而理论不过是对这个世界的反映:“对对象、现实、感性”,“要把他们当做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1](P54)“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1](P72)“我的普遍意识不过是以现实共同体、社会存在物为生动形式的那个东西的理论形式,而在今天,普遍意识是现实生活的抽象,并且作为这样的抽象是与现实生活相敌对的。”[10](P122)正是基于这些立场和判断,马克思明确提出自己的理论任务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3](P453)而他们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则是对人们的现实生活及其过程的反映,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7](P241)也正因为如此,“生活决定意识”才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理论和实践活动的根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把生活世界作为自己的对象,其目的是在认识世界的基础上不断改造世界,使之更加符合人的生存发展需要。这首先需要对生活世界有个正确的认识。在马克思看来,人的生活世界不是一个抽象的理想王国,而是与我们的经验、情感、欲望、动机紧密相连的、以物质活动为基本形式的丰富多彩的创造活动的总和。只有把这一“总和”置于研究的前景之中,“就是在理论方法上,主体,即社会,也必须始终作为前提浮现在表象面前”,[11](P39)才能真正认识和把握生活世界。这就意味着所谓科学的理性王国不过是生活世界的一个部分,且来源于生活世界,要以生活本身为自己的基础;另一方面,人的精神生活也是科学的理性所无法把握的领域。也就是说,马克思承认科学和理性是人类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并没有绝对的权威;人类社会的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达成这一目标不可能只有唯一高贵的生活样式,但不管什么生活样式都依赖于物质生产实践,这是人类生活的基础和出发点。因此,马克思把物质生产实践作为生活世界的本质,而把对现实生活世界的改造作为实践的主要内容。在他看来,正是这种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创造了人及其社会关系的本质、存在和发展,实现了生活世界的不断革命化,为人的解放找到了现实的道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才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1](P55)通过从生活本身中创新理论、并随生活的变迁不断发展理论,使之始终与生活同步,马克思主义确立了现实生活在自己理论中的本体地位,生活为本也因之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

马克思主义这一基本精神的确立是批判吸收前人理论的结果。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看来,以往的思想家尤其是以黑格尔为代表的思想范式都认为历史是由理念、观念决定的,认为“观念、思想、概念产生、规定和支配着人们的现实生活、他们的物质世界、他们的现实关系。”[12](PP3~5)这一立场使以往的思想家对社会矛盾的应对始终只能停留在纸面上,这样的“变革的观念已经表述过千百次,但这一点对于实际发展没有任何意义”,[1](P93)也不可能在现实中获得任何结果。因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P60)“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13](P8)只有在物质生活的生产和在生产中,人们才能创新理论、实现理论的价值和目的。正是通过立足于生活实践,马克思、恩格斯找到并克服了以往思想家的理论范式的弊端,并创立了唯物史观及以其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确立生活世界的基础和根本地位,从而提出了合理解决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的途径及其历史发展趋势。这样,通过“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这一新的视角,马克思主义把人们的现实生活归结为物质生产活动,把人类社会的历史归结为物质生产方式变迁的历史,发现了生活世界的秘密,为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奠定了基础。

另一方面,古代社会是从人以外的世界来看人的,善恶的最高标准在现实生活之外。近代社会虽然把生活世界本身作为认识的对象,把人的理性作为评价万物的标准,但它仍然把生活世界看成是一种外在于人的、独立于人的视野之外的、可以算计的、本质性的存在,即是一个一成不变的世界。人作为这个世界的旁观者,对立者而存在。这使人们在认识这个世界的同时竟忘记了人自身的存在。不仅如此,由于设想世界有其客观的、不变的本质,于是他们从纯粹的概念出发建构绝对体系并把它强加给现实的生活世界。所以,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思想家尽管立场、方法、目的有别,最终却都否定了现实生活本身。而这个被思想家们否定的世界,恰恰是人们唯一能够感知和经验的世界,是人的认识、活动的价值和意义的唯一基础、来源及评价标准。基于这一根本的立场,马克思主义将自己的目光转向“人类生活本身,转向人类活动本身”,“关怀人类生活的苦难和意义”,其目的是为了“建构人类关于生活的根本的价值理念”。[14]正因如此,马克思才把生活世界、把人们的现实的生活及其过程作为自己理论的唯一出发点和目标,并认为作为现实生活的理论表现的马克思主义必须始终保持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才能发展,才能保持自己的活力。“哲学不仅从内部即就其内容来说,而且从外部即就其表现来说,都要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3](P121)这就意味着马克思主义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必然会随着时代和人的生活境况的变化而发展。这也决定了以改造现实为己任的马克思主义不可能立足于“理性王国”,而必须立足于现实生活中人的生存际遇,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

四、尊重劳动的精神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劳动在本质上是人的“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1](P46)这里所说的“自由”,就是对外在束缚和限制的超越;所谓“有意识”,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去做。因此,马克思所说的“劳动”就是人自觉地摆脱自身外在束缚的过程,就是人类改造世界的活动,是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及其产生的思维活动。这样的活动才是人的自我生成过程,才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人通过劳动不仅创造出满足自己生命所需要的东西,也间接地创造自己生命本身;不仅产生出自己的物质生命,也产生出自己的精神生命。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指出:“劳动是人在外化范围内或者作为外化的人的自为的生成”。[10](P163)可见,劳动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把劳动提升为自己理论的基本精神,也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人类发展的全部历史进行研究后得出的科学结论。在西方传统哲学中,劳动既无价值也无意义,因而在古希腊思想家那里被认为是动物所具有的本领,从事劳动的人也被归入动物一类。这一歧见直到资本主义社会时期仍然没有改变,即在资本主义思想家那里,劳动者仍然被认为不是人,是挣钱的工具,与机器无异。在黑格尔那里,劳动虽然被看作是人的本质,但他所说的劳动是精神劳动,是思想家们的劳动,普通劳动者的体力劳动、从事生产的劳动仍然没有纳入人的活动的范畴。因此,马克思从社会历史的高度对这些现象进行了批判,揭示了生产劳动作为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这一长期被遮蔽的事实,把思维活动看成是对生产生活的反映和结果,恢复生产劳动的历史地位,从而也就恢复了作为生产劳动的主体的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通过这一科学的论证,马克思把劳动作为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存在的基础;而作为人民群众劳动条件及其过程的理论表现的马克思主义,则把劳动作为基本精神。根据这一精神,尊重劳动就是对人的尊重,而那些从他人劳动中获得生活资料的人则被称为“寄生虫”。对劳动的尊重与否就成了区分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标志和价值分野。正因为如此,人们把马克思主义称之为劳动者的伦理,是为劳动者的生产生活论证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把劳动视为人类社会的基本精神:一是人类本身是劳动创造的,或者说,劳动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正如恩格斯所言:“劳动创造了人本身。”[7](P374)这种创造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作为类的人是由劳动创造的。这是从与动物相区别的意义上来说的。二是作为个体的人也是由劳动创造的。这是从人与人相区别的意义上说的。因为不同的具体的劳动创造了人在社会中的不同身份,从事什么样的劳动决定了一个人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三是人的尊严只能通过劳动获取。由于劳动是人的本质,人能否实现其本质而成为人取决于他能否参与劳动过程。因此马克思主义对人的尊严的保护是通过对人的劳动权的保障来实现的。其二,人类的发展是由劳动推动的。“在再生产的行为本身中,不但客观条件改变着,例如乡村变为城市,荒野变为清除了林木的耕地等等,而且生产者也改变着,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的需要和新的语言。”[11](P494)可见,在马克思看来,生产劳动不仅改变人类生存的外在环境,改变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也拓展人们变革自然和社会的手段,从而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其三,人类最终的解放是由劳动实现的。“在社会主义的人看来,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10](P131)人类通过劳动获取生产生活资料,发展自己的能力,摆脱自然和社会关系的束缚,最终实现人的解放——自由全面发展。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4]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9]郑家栋.理性与理想:中国现代人文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J].哲学研究,1993(08).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卷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2][日]广松涉编注.文献学语境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M].彭曦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14]冯平.马克思的哲学观与马克思主义者的当代使命[J].中国社会科学,2001(05).

猜你喜欢

理性马克思劳动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
改革牛和创新牛都必须在理性中前行
理性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