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公安民警警务驾驶技能探究

2013-04-10范菊民黄晓炯

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公安民警警车警务

范菊民,黄晓炯

(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 上海 200137)

提升公安民警警务驾驶技能探究

范菊民,黄晓炯

(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 上海 200137)

提升公安民警警务驾驶技能有助于提升公安民警的执法效率,增强民警驾车执法的安全性,有助于维护特定情况下的社会公共安全等。因此,应当加强公安民警警务驾驶技能的培训工作,提高公安队伍警务驾驶技能的整体水平,以满足新形势下开展警务工作的需求。

公安民警;警务驾驶;技能

警务驾驶技能是指为适应各类警务活动开展,要求民警必须掌握的具有鲜明职业特征的驾驶技术,它涉及民警的心理素质、应变能力、特殊驾驶技能、法律知识等方面,明显区别于普通的驾驶技术。近十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汽车在社会上的普及率呈快速增长态势,国内北京、广州、上海等大城市相继跨入汽车社会这一门槛,这给警务活动的开展带来深远影响。一方面,民警使用汽车开展警务活动的比例在逐年上升,提高了民警工作效率,减轻了民警的工作负荷;另一方面,犯罪嫌疑人利用汽车实施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的比例也呈上升趋势,这将给民警执法工作带来新的挑战。从当前国内现状来看,公安民警驾驶技能普遍建立在通过社会驾驶考试的基础上,缺少符合警察职业特点的特殊驾驶技能,因此,借鉴国外先进国家在该方面的经验,结合国内自身执法环境特点,提升公安民警的警务驾驶技能,是摆在当前民警技能培训工作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提升公安民警警务驾驶技能的重要意义

警务驾驶技能是目前民警在开展警务工作中,使用最为频繁、涉及岗位警种最为广泛的一项实战技能。提升公安民警的警务驾驶技能对于降低警务车辆事故发生率、提升民警执法效率、提高民警执法安全性及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提升公安民警的执法效率

警务车辆的大量配备,客观上对于提升民警的执法效率起到积极作用,但是受民警警务驾驶技能水平总体较低等因素的影响,部分情况下效果并不明显。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民警驾驶技能水平参差不齐,队伍中同样存在社会上所谓的“本本族”现象。随着警务车辆使用频率的不断提升,相关的交通事故也在不断增多,虽大部分属轻微事故,但对工作的开展影响较大,轻则需耗费时间处理事故,重则影响任务继续执行,极端情况下还会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严重损害公安机关形象。二是在涉车违法案件日益增多的情况下,因部分民警缺乏有效跟踪、快速追击的驾驶能力,而延误抓捕的最佳时机,给后续的控制抓捕增加了成倍的工作量。加快警务驾驶技能培训工作,提升民警驾驶水平,将会有效提升民警的执法效率,对于维护公安队伍形象也将起到积极作用。

(二)有助于提高民警驾车执法的安全性

据统计,2008年至2012年,全国民警因公牺牲2204人,因公负伤16821人,其中公安民警执行任务中发生交通事故牺牲652人,占同期牺牲民警总数的29.6%,负伤2756人,占同期负伤民警总数的16.4%。我们分析民警因公牺牲的原因,就会发现由交通事故引发的情况位列第二,远高于因暴力抗法而牺牲的民警总数,与公安机关对射击、查缉等警务技能日趋重视的情况相比,对于警务驾驶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我们对本地区涉及民警伤亡的交通事故进行抽样分析,发现大部分交通事故发生在接处警等应急警务工作中,在处置这类任务时,不仅需要民警具备娴熟的驾驶技术,而且还需具备超强的心理素质、灵活的应变能力等综合素质。而事实是,我们对警务驾驶技能重要性的认识还存在不足,把警务驾驶技能等同于一般的驾驶技术,民警缺乏相应的训练,碰到应急警情出现差错也就在所难免。因此,提升公安民警的警务驾驶技能,将有效提高民警驾车执法的安全性,降低民警的伤亡率。

(三)有助于维护特定情况下的社会公共安全

当前利用汽车实施危害公共安全的恶性事件呈上升趋势,特别是犯罪嫌疑人利用汽车在马路上横冲直撞,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及财产安全的事件也屡见不鲜。例如,2012年9月7日17时30分许,国内某沿海城市民警在查扣一辆涉嫌无证驾驶和有盗抢嫌疑的小型汽车时,该车驾驶人曾某抗法逃逸,后被执法民警设卡截停并控制。在疯狂逃窜过程中,驾驶员曾某不顾路人及其他车辆的安全,先后撞倒1辆自行车、撞坏3辆机动车和5辆警用摩托车,并导致9名路人与警察不同程度受伤。受制于民警普遍缺乏车辆逼控、顶撞、多车协同战术的技术储备,面对此类案情民警所能采取的措施非常有限,基本采用设卡堵截的方式。如果公安队伍中有相当比例的民警具备利用警务车辆实施逼控的能力,就能及时制止这类危害公共安全事件,可大大降低其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因此,提升公安民警的警务驾驶技能,对于在特定情况下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国内外警务驾驶技能的现状分析

(一)国内公安民警警务驾驶技能的现状

目前国内还未建立起完善的警务驾驶技能培训机制,也未建立起警务车辆驾驶的准入机制,民警只要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驾驶证就可以驾驶警务车辆,大多数民警基本未接受过科学、系统的警务驾驶技能培训,警务驾驶技能培训的内容也不够全面。

开展警务驾驶技能培训的主要途径包括:一是公安部与各省、自治区公安厅及直辖市公安局组织开展的各级驾驶练兵活动。练兵目的主要为解决警察队伍中较为突出的几类驾驶问题,练兵活动对于缓解队伍中突出的驾驶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受参训民警的参与率、练兵内容的特定性、练兵时间的局限性等因素制约,对于提升队伍整体水平的作用不够明显。二是公安类院校下设的驾驶培训机构组织开设的各类培训班。此类培训班的参与人数更为有限,由于其培训技能的针对性较强,对于参训民警在特定驾驶技能的提升上作用明显,但对于提升整个队伍警务驾驶技能的作用也比较有限。

从国内对警务驾驶技能培训的研究情况来看,公安类院校下设机构是目前从事警务驾驶技能培训研究的主要力量,这些培训研究机构对于提升公安民警警务驾驶技能所起的积极作用勿庸置疑,但因没有统一的组织机构进行统领,造成各院校在该领域的发展相对独立,在研究方向上各有侧重,研究水平参差不齐,研究成果也难以得到有效推广,制约了国内警务驾驶技能培训工作的快速发展。

(二)欧美发达国家警务驾驶技能的培训工作

国外警务驾驶技能培训工作起步较早,特别是在以英国与美国为代表的欧美发达国家,它们已经形成了一套全面、系统、规范的警务驾驶技能培训体系,技能培训层次清晰、培训内容贴近实战、培训组织严谨有序,警察队伍驾驶技能水平符合岗位能力的需求,有效支撑了警务活动的整体开展。

在英国,警察驾驶技能共分为三个层级。初级警车驾驶员,在持有公民驾照的前提下,需要接受4个星期共160小时的培训,经考核合格才能驾驶警车执行一般出勤任务,但不得使用警灯和警笛;中级警车驾驶员,要在初级培训基础上再接受120小时的培训,并经考核合格才能取得相应的资质,只有中级以上的驾驶员才可以开动警灯和警笛来响应紧急召唤;高级驾驶员,要在中级的基础上多接受120小时的培训,而且考核将更为严格。为了贴近最逼真的实战环境,所有层级的科目培训都在公路上进行(除侧滑控制训练),包括超过200公里时速的高速驾驶培训都是在公路上进行的。而且他们严格规定执法驾驶行为必须与所取得的警车驾驶资质相对应,否则就属违法行为。

在美国,警察要获得警车驾驶资质,须接受由国际执法标准与培训负责人联盟(IADLEST)和美国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联合编写出版的《美国国家执法人员驾驶培训指南》中规定内容的驾驶培训,培训包括“执法驾驶中的法律问题”、“非紧急情况驾驶”、“应急驾驶”、“追踪驾驶”四大板块。除了各种驾驶技术培训外,学员还要接受各种高压驾驶下的心理调整和法律适用性训练,这些训练主要是让学员了解在高速追截的过程中当事人的心理和生理状态;随时根据警情判断追截存在的技术风险以决定是否继续还是放弃;准确评估高速拦截潜在的法律责任,继续拦截是否合法(如果因拦截而出现伤亡的话)等。此外,美国警察驾驶训练虽没有像英国那样在公众道路上进行,但训练科目的设置极具真实感。例如,在车辆追击科目的考核中,学员要驾驶警车配合另一警车联合追截一辆匪车,匪车会违反各种交通规则高速行驶,但警车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以高速方式进行追截,在追击过程中会安排3辆由教练员驾驶的车辆,模拟社会车辆在警匪追逐的路段中突然出现,增加警车追截的难度以考验驾驶员的应对能力。

三、对提升公安民警警务驾驶技能的若干思考

对比国外警务驾驶技能培训工作的现状,我们发现,国内在警务驾驶技能科学分级、警务车辆驾驶资质认定、驾驶技能实战应用研究等方面差距甚远,这些也是导致目前我国警务驾驶技能水平整体偏低的主要因素。因此,应当尽快加强这些方面的研究和完善,提高公安队伍警务驾驶技能整体水平,以满足新形势下警务工作开展的需求。

(一)建设以工作任务分类为依据的警务驾驶能级体系

英国将警务驾驶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能级,美国则分为“非紧急情况驾驶”、“应急驾驶”、“追踪驾驶”三个层次。我们在构建能级体系时,可借鉴英国、美国的总体思路,并从国内公安工作的实情出发,以工作任务特点为分类依据,确立自己的能级体系,这对于国内警务驾驶技能培训工作的长远发展具有指导作用。

1.以完成“非应急类工作任务”所需精确驾驶技能为第一能级

“非应急类工作任务”是公安工作中最为普遍的常规性任务,它在整个公安业务中所占的比重最大,且涉及警种的覆盖面广。警察在驾驶警用车辆开展此类工作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所遇到的气候条件比较多,基本涵盖了风、雨、雾、雪等天气;二是涉及的路况条件比较复杂,涉及高速、高架、里弄小巷、乡间小路等不同路况;三是对车速没有特定要求,不管何种路况及气候,因工作任务时限性要求不强,只需在确保安全前提下,车速由民警自行掌控。从此类工作任务涉及警务车辆事故分析看,因此类工作业务总量大,事故所占比重也相应较大,且以车辆碰擦等轻微事故居多,主要系民警操控精确度不够,虽然直接损失不大,但影响公安工作的效率。从警车使用的规范来看,目前,民警对何时使用警灯警笛、如何使用警灯警笛、何时可以行使优先通行权等规范的掌握度不高,执行力不强,影响了公安队伍在群众中的形象。结合上述基本情况,我们在建设第一能级时,应把提升民警在全天候气象条件、综合路况条件下的精确驾驶能力及确保警车规范驾驶作为主要目标。

2.以满足“应急类工作任务”所需快速驾驶技能为第二能级

应急类工作任务在公安工作中也较为常见,如110接处警、车辆有效跟踪、车辆的追击和控制,此类工作任务主要集中在一线实战民警。在驾驶警车执行此类工作任务时,最大的特点是受警情影响,对驾车时限性提出了较高要求,车速要随时根据警情变化而不断调整,这对民警在高速驾驶下的控车稳定性及紧急避险的能力提出了重大挑战。对此类工作任务中的交通事故进行分析表明,虽然事故总体所占比重较小,但一旦发生事故则后果较为严重。前文所提及近年来民警伤亡中交通事故因素,主要与此类事故有关。此外,在这种情况下民警的心理及生理变化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处理此类情况时民警心理所承受的压力较大,为有效规避紧张心理下行为能力的暂时性失控,就要对民警的抗压心理调整能力提出较高要求。综合上述主要因素,我们在建设第二能级时,应把提升民警应急警情下抗压心理调整、高速稳定控车以及紧急避险能力作为主要目标。

3.以保障“特殊工作任务”所需攻击控制驾驶技能为第三能级

“特殊工作任务”主要是指处置涉车暴力犯罪或涉车危害公共安全行为的高风险任务。此类工作任务在日常警务工作中占比不高,但对社会的影响大,我们在处置时必须使用一些超常规的特殊驾驶技能、控车技术及多车之间的协同配合战术,对嫌疑目标车辆实施有效控制。民警在承担这类特殊工作任务时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技能要求高,在处置时民警必须同时具备高速状态下以车制车的控制能力、各种情况下多车之间协同配合能力、随时遭遇特殊复杂情况时的灵活应变能力;二是任务危险系数高,在处置时受不确定因素影响,易发生警车及目标车辆失控,也可能影响周边车辆安全行驶,引发安全问题;三是民警承受压力大,在高速状态下运用精确驾车、控车技能,应对各种随时出现的险情,对民警心理是极大考验。综合上述主要因素,我们在建设第三能级时,应当把提高民警高速精确控车能力、灵活应变处置能力和心理抗压能力作为主要目标。

(二)建立以完成普通警务任务为基础的警务驾驶准入机制

警务驾驶准入机制建设应以警务驾驶第一能级为基础,科学提高目前国内警车驾驶的门槛,建立建全相关规章、制度,完善机制运作体系。这对短时间内迅速规范警车使用、降低警车事故率、提高警务工作效率作用明显,应作为目前警务驾驶技能建设的重点率先推行。在该项工作中需注重以下二个方面:

1.立足公安工作的实情开展

一是在受训民警范围界定上,应充分考虑到该技能的实用性及普遍性,尽可能扩大参训民警的范围,我们可把持有机动车驾驶证的民警作为受训的主要参考条件,对确因年龄及身体状况不适合再进行训练的要制定明确的标准并严格执行,以确保参训民警的覆盖面;二是在培训内容的确定上,要做好基础的调研工作,把当前警务工作中运用范围最广、使用频率最高的驾驶技能列为必训技能,同时还要把当前忽视的警车使用规定、发生车祸的应急处置方法、警用车辆车载设备使用等列为必训内容;三是在培训方式的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到当前国内公安工作任务繁重且警力欠缺的现状,不宜采取耗时耗力的全封闭集训方式,在确保严格考核的前提下,可采用培训基层小教员,并由小教员以点带面的方式在民警属地就近展开训练,对一些应知应会的理论知识点可采用让民警参加网络学习、参与在线考核的方式开展自学;四是在培训科目的设置上,须充分考虑到基层训练条件有限的实情,选择训练效果明显且对场地、训练设备等条件要求较低的科目,便于基层公安队伍自行开展训练。

2.注重机制建设的长效性

一是确立该资质认定的权威性。美国在警务驾驶资质的认定上,从国家层面会同多个相关主体机构,从内容设定到标准制定,全部加以论证与规范,确立了资质认定的权威性,有利于该工作机制的长效运行。因此,我们在这项工作上要立足高起点,借鉴国家级教学资源库的运作模式,汇集国内优秀人才组成建设团队,共同开发建设。二是建立资质认定的定期复审制度。要确保队伍警务驾驶技能整体水平的长期稳定性,在严格控制初次考核通过率的同时,还需定期对民警资质进行复核,在具体执行时可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确定差异化的复审间隔,对于有责驾驶事故的要实行当年复审。三是建立民警警务驾驶信息库。这既有利于管理部门对每个民警情况的有效掌握,也有利于对队伍整体现状的把握,也为警务驾驶培训工作的长远发展提供可靠的数据分析源。

(三)健全提升公安民警警务驾驶综合应用能力的素质训练体系

强调警务驾驶技能的技术动作训练,忽视技能在实际工作中的综合应用能力训练,这是目前国内警务驾驶技能训练中存在的普遍现象。警务驾驶技能在实战应用中,除涉及技术动作操作能力之外,还涉及应用技能时的心理抗压、法律运用、突发情况应变等能力,是综合素质的全面反映。因此,在警务驾驶培训中应注重能力训练体系的完善,其中,须重点加强以下三方面的训练。

1.加强警务驾驶技能训练中民警应用法律能力训练

警务车辆在某些工作任务执行中,超越了我们通常所认识到的交通工具这一范畴,在一些特殊警情下它可起到攻击和控制嫌疑车辆的作用,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民警由于担忧承担法律责任,制约了这类驾驶技能的进一步应用。为此,一是民警要加强对涉及警车使用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在警车使用过程中涉及《警车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法律、法规中的一些条款,因此,应当要求民警加强对所涉及条款的学习,增强对相关法律知识的熟知度,从而提升民警对相关法律、法规的适用能力。二是教官要加强对典型案例的分析。对一些社会危害性大、案件性质清晰的严重涉车暴力事件,教官要将其作为典型案例纳入教学,将处置过程中所涉及的法律条款结合案件过程详细加以解读,便于民警在遇到类似案件时对可能涉及的法律责任做出快速判断,提升民警驾驶技能的应用能力。

2.加强民警在警务驾驶技能训练中的心理抗压能力训练

警务驾驶技能在实战应用中,对民警心理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提高民警的综合心理素质,充分发挥民警所掌握的驾驶技能的作用,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建立各级警务驾驶技能的心理测试标准。在执行不同工作任务时,民警驾驶车辆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也不尽相同,结合警务驾驶能级对工作任务的分类,在开展相应技能训练前对民警的心理素质进行分级测试,通过相应测试的人才能进入技能训练阶段。二是加强技能训练过程中的心理抗压训练。将心理抗压训练的方法融合到技能训练中,如模拟一些极端的实战驾驶情况,在训练过程中不断对民警进行心理加压,逐步提升民警承受压力的能力。三是建立危机干预机制。对在执行工作任务中,发生车辆攻击控制行为或重大交通事故等严重影响民警心理的情况,应及时对当事民警进行心理疏导,缓解民警的压力。

3.加强警务驾驶技能训练中民警应变处置能力训练

在高速驾车执行警务工作时,路面突发情况瞬息万变,特别是在实施高速追击、逼控嫌疑车辆时,还会受到疑车的反制,民警随时会遇到各类突发险情,因此,增强民警应变处置能力也是警务驾驶技能训练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一是应加强模拟情景训练方法的运用。在技能训练过程中,尽可能真实地模拟各种突发情况,并加大出现频率,在高强度、高负荷的情况下,锻炼民警应变处置的能力。二是应加大实战环境下的训练力度。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将训练安排至真实的驾驶环境中去完成,利用真实路况条件锻炼民警处置各种突发状况的能力。三是引入各种先进训练设备。对一些较难模拟的的车辆侧滑、推头等险情,须利用先进的装备开展训练,在降低训练风险的同时提高训练的效率,有效提升民警在这些高危情况下对车辆的控制能力。

Probe into the Improvement of Police Offi cers’ Driving Skills

Fan Juemin, Huang Xiaojiong
(Shanghai Police College, Shanghai 200137, China)

The improvement of police offi cers’ driving skills is very conducive to the enhancement of the police offi cers’ law enforcement effi ciency, increase of police offi cers’ driving safety and improvement of public security and improvement of police driving skills so as to satisfy the needs of policing in the new situation.

Police Offi cer; Police Driving; Skill

D631.15

:A

:1008-5750(2013)05-0026-(05)

10.3969/j.issn. 1008-5750.2013.05.005

2013-08-23 责任编辑:何银松

范菊民,男,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警务驾校主任;黄晓炯,男,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警务警校教官。

猜你喜欢

公安民警警车警务
公安民警徒手抓捕技能浅论
Scratch极品飞车热力追踪
德国人租“警车”防盗
公安民警培训课程研发的相关问题研究
HIV感染的警务预防与处置
警务训练中腹痛的成因及预防
去年中国有438名公安民警牺牲 平均年龄46.3岁
警务实战训练教学中开设
警务指挥与战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车臣女“人弹”袭击警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