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涵
2013-04-10曹宏
曹 宏
(山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济南 250014)
一、实践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1]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又进行了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持改革开放;既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实践成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丰富内涵的集结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制度的基本生长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随着改革开放历史进程而开辟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进行了及时和深刻的总结,结合国内外形势变化,果断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党和国家的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坚定不移地实行改革开放,开启了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崭新历程。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3]。这标志着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自觉的实践诉求,从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迈开实质性步伐。从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国有企业改革,到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所有制格局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格局;从启动西部大开发,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确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到保护公民合法私有财产、尊重和保护人权写入宪法,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区域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拓展,实践不断深化,事业不断进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则,又在此基础上创新性地结合了中国特色,是二者进行统一的完美尝试。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了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或者其他道路有着本质的区别,从根本性质上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发展方向。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所揭示和提出的那些决定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社会,从而是认识和实践社会主义最基本和最关键的准则。一般来说,它包括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坚持按劳分配和实现共同富裕,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实现社会和谐,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等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是建立在这些基本原则基础上,并将它们以各种形式融入到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实践中。
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突出了中国特色,与苏联的传统社会主义道路有着重大的区别,从具体模式上体现了我国国情和时代特征。列宁指出:“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会完全一样,在民主的这种或那种形式上,在无产阶级专政的这种或那种形态上,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上,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4]中国是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设想的在发达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我们不能抛开具体国情,教条式地理解和实行所谓的社会主义的原则,机械地照搬别人的发展经验,否则必然会出现失误和偏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质,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根据中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结合当今世界的发展大势,实现发展模式的创新。不论是允许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其他分配方式并存,还是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都是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与我国实际国情、社会主流话语、正能量等时代风范相契合的特色体现,是富有中国特色的形象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1]
二、理论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内涵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这个理论内涵是几代领导集体智慧探索的理论结晶,包括完善的理论体系和与时俱进的时代脉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都是理论内涵的丰富支撑。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不断探索,理论体系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契合中国的特色。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为理论提出新的课题,指出新的方向,提供新的材料,推动着理论形成和发展。在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等理论和实际问题,形成了新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首要的理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思考改革过程中的出现新问题,不断应对开放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不断总结发展过程中的新经验,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这些理论、观点的科学性已经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所证明。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问题。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因此党的建设问题至关重要。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以来,虽然我们面临的时代主题、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没有根本性改变,但国际形势、国内形势和中国共产党自身的情况都出现了新的变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诸多亟待解答的新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智慧结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它不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级阶段所有制和分配制度、政治文明建设等方面形成了新的思想和论断,而且提出了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改进党的作风、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等一系列理论观点,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脉络更加明朗、清晰。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大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其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它阐明了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原则和途径,科学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关系到中国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实际上是更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使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因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和坚守的理论。
总而言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首先,它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并将其运用于分析当代中国实际和当今世界趋势,探索了新的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其次,它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立场——以人为本,将发展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它的最高价值取向,强调了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再次,它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与时俱进,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贯穿于其理论体系始终,树立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新典范。因此,“《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近一百六十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同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1]
三、制度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我们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探索和实践社会主义的制度成果,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内涵,是制度的形态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而完善和发展的。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以及其他相应的文化制度、社会制度也逐步建立起来。尽管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在一段时期内促进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但其内在的弊端也日益显现,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社会主义失去了应有的活力。
正如江泽民所指出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为我国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打开了广阔的道路。无论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都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如果它们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障碍,那就必然要发生调整和变革。”[6]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也开启了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征程。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并不等于社会主义的具体做法,从而明确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社会主义具体体制、机制之间的区别。公有制、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等这些体现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经济、政治制度必须坚持,而那些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僵化的、不合时宜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具体体制必须进行改革。改革开放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制度的前提下,改造、革新传统体制的过程,就是确定、实施新机制,建立更加有利于生产力发展、调动广大人民积极性、增强党和国家活力新体制的过程。
在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历程中,我们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为立足点,以社会主义本质出发点,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不断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力的推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经过不懈的实践和理论探索,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的制度体系,包括基本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制制度,有力地促进并保障了社会主义的中国化进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一般而言,制度是为了协调社会关系、调整社会利益、规范社会行为,保障社会的有序化和可控性,由一定的阶级、集团制定出来的各种规范体系的总和。制度有其自身存在、发展的特殊方式,一旦确立在一定程度上就不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而是要在社会生活中发挥重要的规范、调整、激励、服务、保障等作用。“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不好则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不是说个人没有责任,而是说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7]可见邓小平对制度建设的高度重视。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将改革开放取得的理论和实践成果通过制度的方式确定下来、巩固起来,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获得了具体的、现实的表现形式;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奠定了社会主义各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繁荣的制度基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障。“应该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特色鲜明、富有效率的,但还不是尽善尽美、成熟定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也需要不断完善。邓小平同志1992年在视察南方重要谈话中指出:“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党的十八大强调,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我们要坚持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坚持和完善现有制度,从实际出发,及时制定一些新的制度,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提供更加有效的制度保障[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践、理论、制度三者紧密结合的,它既把成功的实践上升为理论,又以正确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还把实践中的方针政策上升为党和国家的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可以称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大擎天砥柱。这是我们党的理论认识上的一次重大跨越。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1.
[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
[4]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77.
[5]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8.
[6]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73.
[7]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