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国际化发展产业定位探讨
2013-04-10钟凯凯
钟凯凯
(浙江海洋学院科研处 舟山 316000)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国际化发展产业定位探讨
钟凯凯
(浙江海洋学院科研处 舟山 316000)
文章在分析城市的功能和作用,以及港口城市独特的陆域、海域双重界面特性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舟山进入国际经济大循环的独特优势:货物海运得天独厚的港口自然条件和吸引高端国际化人才集聚的优美生态环境。提出舟山群岛新区国际化产业发展的定位:临港制造业、海洋和佛教旅游、大宗战略物资贸易与服务、海洋新兴科技产业、海洋主题文化创意的国际化城市。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国际化;产业;定位
2011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决议,纲要明确提出要建设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7月,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舟山成为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后,第四个被国家冠以 “新区”的区域,也是我国首个群岛新区。舟山这个战略要冲,在海洋世纪上升为国家战略,其重要性得到了充分彰显。《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的批复》(国函〔2011〕77号)中给予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明确的定位:陆海统筹发展先行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先导区、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这样,舟山成为我国拓展海洋战略空间,更大更深地融入世界经济,面向未来30年乃至更长时间,国家新一轮空间战略布局中的重要节点。
1 港口城市的功能和作用
城市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最集中、最活跃的地方,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驱,为国家综合实力的代表和象征,具有 “极点”效应。城市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①全球城市网络体系的形成。经济全球化产生了一个以生产要素最佳配置和自由流动为主旨的经济体系,这个体系由城市地域网络节点构成。它打破了国家的界限,构建起一个主宰世界经济命脉的全球城市网络体系。这种全球城市网络体系由不同等级的城市节点构成,按其国际化程度,可分为全球性国际城市、洲际性国际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国家中心城市、地区中心城市和边缘城市等。城市中要素(人员、资本、商品、信息、市场、技术、知识等)聚集与辐射的能力越强、程度越高、流量越大,在国际经济社会体系中的影响力、带动力、竞争力和控制力就越强,城市的地位也就越重要。处于顶级地位的世界城市在全球经济中发挥着指挥和控制作用,成为攫取世界价值的工具,其空间权力超越了国家范围。② 城市空间结构重组。经济全球化带来国际劳动分工的加强,导致世界产业的全球重新布局。各城市随着新的劳动分工进行重新定位组合,其空间分布位置不断进行着调整。历史经验表明,“每一次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都带动全球经济增长重心的转移,也带动世界城市的位移,新兴世界城市会应势迈上历史舞台”[1]。③ 其城市内部产业结构不断变化。在全球城市网络体系中,根据参与的程度,担当的功能,拥有的影响力,不同等级的城市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从产业结构而言,中心城市以金融业、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其他创造性产业为主,而边缘城市以原材料供应业、制造业为主。总之,作为参与国际竞争的地域空间主体,城市在政治、经济、社会及文化等事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关系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盛衰消长。
港口城市是一种特殊的城市类型,有海域和陆域两个界面。从海域界面而言,主要体现在港口上。港口作为运输的枢纽接口和国际经贸的支撑平台,联结着世界的经济和贸易。因为水运是最古老也是最便宜的货物运输方式,在国际贸易中具有绝对的比较优势。深水岸线、深水航道以及与国际航道便捷的联结,这三者配合在一起组成了一种特殊的、具有地理垄断性的 “贸易界面资源”。拥有这种资源的城市天然地与世界经济的核心活动场所联系在一起,有更多的机会成为世界贸易体系的一部分。从陆域界面而言,主要体现在腹地上,强调区域经济。经济腹地是生产要素配置最便捷的地域,成为生产和消费的中心纽带。这样,港口成为连接水陆经济、贸易、文化的一个重要交汇点,拥有了以运输为基础,贸易、商业、工业生产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独特空间,并越来越成为主动策划和积极参与海陆所有经济活动的操作基地。现代港口的发展重心逐步从海洋转向了经济腹地,体现在产业链的延伸上;而其产业结构从低端向高端,体现价值链的提升上。世界国际性都市90%以上位于海岸线和大河河口的三角洲上[2],以港兴城,港兴城荣是城市发展的普遍规律。从海域和陆域双重界面之间的关系而言,港口运输的区域性特点决定了它对腹地经济的高度依赖性,换言之,如果同时具备海域的区位优势和陆域腹地的经济优势,那么这个空间节点就具备了无与伦比的竞争力,舟山就是这样的一种情境。
2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国际化发展的内在逻辑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在于进入国际经济大循环,寻找比较优势,强化全球生产网络在地方的镶嵌。舟山作为我国东部重要的海上门户,是长江流域走向世界的 “桥头堡”。
2.1 特殊的地理位置
舟山地处我国东南沿海,长江口南侧,杭州湾外缘的东海洋面上,背靠上海、杭州、宁波等大中城市群和长江三角洲等辽阔腹地,面向太平洋。舟山与东北亚及西太平洋主要港口釜山、长崎、高雄、香港、新加坡等,构成近乎等距离的扇形海运网络,是远东国际航线要冲,处于国际航线要道上。居我国东部黄金海岸线和长江出海口的联结处,扼我国南北海运和长江水运的 “T”型交汇要冲,位东亚沿海航线的中点。换言之,集江达海通洋的特殊地理位置于一身,对内构成南北联通、江海联运的交通枢纽,对外形成东出太平洋、南下台湾海峡的重要通道,是我国大陆地区唯一深入太平洋的海上战略支撑基地。
2.2 丰富的岸线资源
舟山是全国唯一的外海深水岛群,是建设大型深水港的理想港址。舟山群岛海岸线蜿蜒曲折,总长2448km,深水岸线总长246.7km,占全国深水岸线总长的18.4%,其中水深15m以上岸线198.3km,水深20m以上岸线107.9km。主航道可通行20万吨以上的船舶,境内的虾峙门国际航线可全天候通行30万吨以上巨轮。适宜开发建设港口泊位的深水岸线54处,港口资源可建码头泊位年吞吐量超过10亿t,其不可多得的岸线资源,中外专家用 “全国独有、世界罕见”来形容[3]。
2.3 优异的地质状况
舟山群岛主要由中生代火山岩构成,岛屿与边界陡峻。海岸以石质为主,使得岸外的临近海域多为深水区。舟山处于地震的弱震区,地壳相当稳定,岩石坚硬、稳固,抗风化剥蚀能力强。基岩较浅,有利于基础设施建设,这为建设大型深水港口和其他重大工程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其优质的地质条件全球少有[4]。
2.4 便利的交通条件
舟山是长江三角洲16个城市之一,背靠长三角广阔的经济腹地,具有水水中转、水陆中转、江海联运和海空联运等良好的集疏运条件。进出航道众多,现有5条国内航线和3条国际航线穿境而过。同时,岛链或列岛之间水域宽阔,锚泊避风条件优越,由于潮流与气候关系,终年不淤不冻,不需候潮出入,这些均构成了难得的便利交通条件。
2.5 独具魅力的海岛风光
舟山被誉为 “千岛之城”,全市共有大小岛屿1390个。这些海岛星罗棋布、纵横交错,像一颗颗珍珠般散落在海洋中,生态自然,环境优美,空气清新,风光旖旎,可谓天赋秀色。舟山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是著名的佛教圣地和海岛休闲旅游度假胜地。海岛独特的环境赋予其无穷的魅力,蓝天、碧海、绿岛、金沙、白浪是舟山生态旅游环境的主色调。国际沙雕节、南海观音文化节、中国海鲜美食节闻名遐迩,跻身中国十大节庆城市行列。
2.6 丰富的水产品
舟山素有 “东海鱼仓”和 “祖国渔都”之美称。海域内盛产鱼、虾、贝、藻类等海水产品500多种,2010年全市渔业年产量131万t,是全国最大的渔场[5]。其水产品品质名冠世界,历史上被选为皇宫的海鲜之贡品,肉质细腻、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国内外客商和消费者的推崇和青睐。
2.7 适宜的气候
舟山属于典型的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季风显著,雨量丰沛,空气湿润,冬暖夏凉,四季分明,雨热季节变化同步,这样的气候构成了舟山作为宜居城市的重要条件。
2.8 悠久的历史文化
舟山是我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据史书记载和出土文物考证,属河姆渡第二文化层年代,距今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岛上开荒辟野,捕捉海物,生息繁衍,舟山群岛西北部的马岙镇原始村落被誉为 “东海第一村”。英国东印度公司曾长期驻扎舟山,舟山曾是鸦片战争的重要战场,定海保卫战是其中的重要篇章。鸦片战争后,英国首先要求割让舟山,清政府不允,才退而索取香港。舟山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舟山境内的定海是全国唯一的海岛历史文化名城。
3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定位探讨
发展是硬道理,而产业发展是区域发展的核心问题。根据舟山所承担的国家战略重任,独特的资源禀赋、环境条件、历史文化和发展基础,以及港口城市陆域、海域的双重界面,充分发挥 “后发”优势,提出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国际化产业发展的定位。
3.1 临港制造业的国际化城市
制造业国际化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国际化发展起步阶段最常见模式,舟山要充分利用本地的比较优势,加入国际产业分工体系,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主要可侧重在以下两个方面:①承接来自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这是国际化起步阶段竞争力的直接表现。② 打造国际化临港产业基地,在大力发展 “大进大出”货物转运的同时,完善加工服务,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在新区建设的开篇布局阶段,寻找临港支柱产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的跨国公司,使其落户舟山。这样,可以借助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生产、贸易、技术和投资等方面的控制力,提升舟山主导制造业的档次,扩大其影响。优选制造业种类至关重要,舟山是一个海岛,陆域面积狭小,虽有货物运输低成本的优势,但土地、劳动力成本偏高,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是舟山临港工业的选择,应尽量向高端发展,从生产基地向研发基地过渡。
3.2 海洋和佛教旅游的国际化城市
舟山旅游国际化已奠定了扎实的基础,2010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139万人次,其中国际游客26万人次[5],要继续花大力气打造海洋和宗教旅游的国际化城市。要充分发挥佛教文化在东南亚等汉文化圈的影响,并继续扩大至世界上其他地区,提升旅游产品档次,使舟山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宗教旅游型国际化城市。同时,充分发挥海岛旅游的独特性,唱响海岛旅游主题曲,将海岛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渔文化、海洋饮食文化等结合,大力开发度假休闲旅游、商务旅游、海洋教育、滨海运动等特色旅游产品,从生态、文化、餐饮、住宅、交通、旅游、购物、文娱多个方面进行国际化改造,在吃、住、行、游、购、娱的各个环节达到国际化水平。
3.3 大宗战略物资贸易与服务的国际化城市
随着经济的快速崛起,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一大人口国,巨量的消费总量和不断增大的消费需求,成为世界最大的市场所在,其大宗物资的消费极其可观。舟山处于中国海岸线的中点,背靠长江三角洲这个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最快,最具潜力的板块,区位优势不可多得。故应在国际大宗战略物资运输和交易中处于顶端位置,成为信息中心、决策中心、定价中心,直接体现其全球的影响力、控制力和支配力。同时,围绕着物资运输与贸易,大力发展以金融、期货、保险、会计、商贸、信息、检测、鉴证、法律、代理、咨询、中介等为重点的生产型、知识型服务业,形成功能发达、高水平的国际商务平台和配套服务体系,提升价值链。
3.4 海洋新兴科技产业的国际化城市
大力培育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发和产业化基地,成为海洋新兴科技产业的国际化城市,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强大作用,体现科技的创造力。具有首创精神的浙江群众、规范的市场环境、充满活力的民营经济为战略性海洋新兴科技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外部环境,成为科技和市场密切结合最佳的孵化中心;舟山空气净化能力强,温差变化小,其自然条件适宜发展精密度高的海洋新兴产业;战略性海洋科技产业是一个新兴的领域,竞争者之间的差距并不是很大,舟山具备抢占发展的先机,占领制高点的战略时机。围绕着海洋生物、海水养殖、远洋渔业、船舶修造、港航物流、海洋装备、海洋能源等领域,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海洋新兴科技产业,努力以国家外专局和浙江省人民政府签订的 “中国海洋科技创新引智园区”为有效平台,将全世界海洋新兴产业的科技力量吸引来舟山进行创业,设立 “高、精、尖、新”新产品研究开发型工厂,不断提升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的综合竞争实力。
3.5 海洋主题文化创意的国际化城市
舟山历史文化悠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要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成为海洋主题文化创意产业的国际化城市,体现文化的表现力。构建面向国际的文化产业集聚区,在影视、体育竞技、海洋教育、会展、主题公园、博物馆、旅游、世界涉海类活动等方面,着力提炼中国元素、海洋元素,尤其是舟山的海岛元素和历史元素,塑造和强化海洋特色城市的外部形象,提炼文化 “象征符号”,谋划文化象征意义,创造具有国际传播价值的文化资源,策划和推广国际文化活动,形成蒸蒸日上的文化产业。
4 结束语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建设现正处在一个全新的起点上,国际化是加速其发展的有效途径。舟山具有生产要素 (货物、人才)配置和流动天赋的优异自然条件,将成为推动舟山国际化发展最直接、最原始的动力。顺应港口城市发展趋势——从海域到陆域,从低端到高端,从物质到精神,紧紧围绕着海洋主题,加快打造临港制造业、海洋和佛教旅游、大宗战略物资贸易与服务、海洋新兴科技产业、海洋主题文化创意产业,使舟山成为真正的综合性、多功能,以创新和创意为主体,科技、文化、经济相互交融、密切结合的国际化、生态型港口城市,树立海岛开发开放的典范。
[1] TAYLORPJ.Worldcitiesandterritorialstates underconditionsofcontemporaryglobalization[J].PoliticalGeography,2000(19):16.
[2] 辛向阳.历史上的世界城市与当代的世界城市[J].城市管理与科技,2010(3):29.
[3] 舟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舟山概览:资源特色[EB/OL].[2012-01-22].http://www.zhoushan.gov.cn/renshizhoushan/zsgl.jsp?iInfoClass=925.
[4] 中国工程院,国家开发银行,浙江省人民政府的“浙江沿海战略研究”项目组.浙江沿海及海岛综合开发战略研究综合报告[R].2011.
[5] 舟山市统计局.舟山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1-03-21)[2012-01-22].http://www.zhoushan.gov.cn/html/195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