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美两国现代社会工作理论的比较研究

2013-04-10郭钰

社会工作 2013年4期
关键词:社会工作者对象理论

郭钰

德、美两国现代社会工作理论的比较研究

郭钰

德、美两国的社会工作有不同的历史发展轨迹,产生了各不相同的社会工作理论,并已形成相对完善的理论体系。对于我国来说,借鉴和整合创新社会工作本土化路径无疑是当下备受关注的焦点。较于德国和美国的社会工作理论研究,我国的社会工作理论研究相对稀缺,这对探索西方社会工作更为广泛的发展趋势是一个不小的遗憾。对两个代表性国家的社会工作理论进行比较研究有利于借鉴国外经验。鉴于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对社会工作的深刻影响,笔者首先对各国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历程进行简要的阐述,其次从多个层面对两个国家社会工作的理论进行详尽的描述,试图理清当下两个国家社会工作的理论相似点和差异,能给我国社会工作本土化带来一定的启示。

现代社会工作理论 比较研究 本土社会工作

西方社会工作从起源到现在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当由于西方社会受到工业革命、战争等社会因素影响,社会出现混乱状态,个人、家庭和社区等产生诸多社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社会问题,政府、社会、民间机构开展各种形式的慈善救助活动,英国伊丽莎白的《济贫法》也由此诞生。该法的诞生致使慈善活动合法化,更有效地推进了慈善救助事业、社会福利,乃至社会工作的发展。从专业社会工作提出开始,百年来众多的社会慈善机构和私人慈善机构产生,社会救助运动不断兴起,高校也培养了大批的社会工作专业人士。他们试图解决个人、社会、社区的问题,并吸引一定的政府人士和领导人员来参与研究,并尽力使慈善计划的实施获得成效。这一切都促使专业社会工作在西方成为了一体多面的专业。

德国、美国发展社会工作之初,效仿英国的社会工作进行改进,在此基础之上,结合本国特色,逐渐形成了符合自己国家国情和社会现实的社会工作。无论是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还是社会工作作为一个职业的发展,其本土化道路的转变,都离不开国家的福利思想和社会文化环境背景的烘托,离不开对社会工作方法、模式的探索和完善。德、美两国各有自己的社会工作价值和理念,虽传统文化背景迥异,但社会工作的总体目标基本一致。对两个国家的社会工作理论进行比较,可以给正处于发展中的我国社会工作“本土化”道路以明灯般的启示,在改革、建设、完善社会福利制度和建立一支专业社会服务队伍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最终促使我国的社会工作本土化道路能够快速发展、良性发展、可持续发展。而且由于我国的社会工作最终要被社会接纳还需一定时日,因此引进、借鉴西方专业性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是一个新兴专业和新兴职业迅速成熟的必由之路。

一、美国现代社会工作理论

美国传统的社会思想主张全民平等,个人拥有“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权利,以及宗教中体现的对他人负责的信条等等。这些在社会福利制度中都有一定的体现。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社会保障法》,对社会福利制度进行了革命性的变革,这对现代社会工作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社会保障法》指出“为建立联邦老年待遇,授权各州就老年、盲人、依靠他人生活者和残疾儿童、母亲和儿童福利、公共健康、失业补偿做出充分的法律保证,以提供总的福利。”该法案确定了美国社会保障制度中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权利和义务范围,明确了美国社会保障制度不仅关注民众社会福利,更关注美国传统价值理念,既提倡向民众提供有效地社会保障,又重视个人进取意识的基本社会保障理念(丁建定,2010)。加之美国社会受到两种社会福利理念的影响:唯意志论和自由主义。唯意志论主要包含两个原则:第一,个人及父权家庭除了获得机构的帮助,其他几乎完全由他们自己来承担福利,第二,公共福利干预主要表现在恢复个人和家庭自我承担福利的能力并防止其对公共政策支持的依赖。而自由主义则强调接受社会政策干预以满足社会需求的必要性。两种主流理论观点相互制衡,使得美国在社会福利的实施层面更加平衡,不仅不会极度依赖政府公共支持,自由发展自上而下的改革措施,成立大量的社会工作私人机构;还要在一定程度上,做好宏观调控;宣扬政府的主张;建立效能较高的社会监督机构;控制社会工作机构水平;使社会工作机构发展得井然有序。通过政府的主体认同,制度的合法化,使得美国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工作教育制度,严格的社会工作职业考核制度和监督制度。美国的社会工作经历曲折后又恢复了其社会地位,最终成为了为社会服务的第三方生力军,并使得多种作用下的社会工作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学科。美国的现代社会工作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后凸显了专业性精神,在美国土壤下生根发芽,促使理论融入实践,指导先进的社会思潮在各个时期不断前进。具体可以分三个时期来阐释:

(一)20世纪60~70年代女性主义视角社会工作理论

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社会倡导“女权主义”理论,这与当时美国社会声势浩大的妇女运动有关,主要关注女性所受到的压制,认为女性所遭遇到的社会问题都是性别对他们造成的一定困扰,使得他们过上惨不忍睹的生活,生活压力增大,产生疾病和心理失调。美国大部分女性社会工作者广泛参与女性主义运动,女性主义社会工作应运而生。“女性社会工作的目标就是探索并消除社会中由于性别所造成的女性痛苦,促使她们有更多的自由、有更大的能力去追求个人的成长与发展”(王思斌,2006)。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焦点是关注机会的不平等,激进的女性主义焦点是父权制;黑人女性主义关注女性经验的差异和价值;社会主义女性主义的焦点是以阶级为基础的社会结构中作为社会不平等的一部分的女性压迫。社会工作所做的就是唤醒女性个人的权利、能力,唤起他们对于社会问题、女性主义问题的关注,聚焦个人经历与公共问题的联系和区分,以及如何代表公众干预已有的和潜在受到压迫的角色。同时,女性必须拥有与男性一样的权利和平台,应该受到与男性一样的尊重。在女性受到压迫和歧视的背景下,女性专业人员在从事工作和追求专业进步中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女性主义社会工作者需要辨别女性的特殊需要并对这些需要做出回应。由于女性对世界具有不同的感知,持有与男性不同的观点,尤其是对那些涉及社会道德方面的问题更是如此。女性主义社会工作是一种多样性社会工作的体现,关注女性在社会中的位置与他们个体困境之间的联系,要求认知和感知女性的多样性。

女性主义在改变关于性别角色与性别关系的看法上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尤其在福利领域和社会政策领域。它将反身性作为一种研究手段,在寻求激进的社会变化和互助的同时,关注个人和社会的成长。该理论关注性别议题、关注社工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对话平等式关系,关注群体的意识觉醒。它加深了人们对于女性的全新认知,可以让那些处于压迫困境的女性在开展社会工作实务中处于领导地位,它促进了一种平等对话的关系模式,也推进了集体增权实务的开展。

(二)20世纪70~80年代激进社会工作理论

20世纪上半叶,传统社会工作理论处于盛行时期。除了政府倡导的社会工作理论之外,美国社会在20世纪30年代后一直极力倡导的社会运动,如黑人民权运动、妇女运动、和更广泛的福利、权利运动推动,社会工作的理论研究大方向也从人文主义理论转向了激进的人文主义理论,进而最后发展了一种全新的理论,“增权”理论。“增权”理论倡导在宏观的社会变革未发生之前,社会工作者应协助服务对象为了他们的利益向现存的社会机构争取权利,促使现存的社会机构协助服务对象做出一些有利于服务对象的制度或政策安排。

激进社会工作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出现。该理论认为社会工作应当寻求一种改变社会问题的方式,把人们从现有社会秩序强加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它主张与遭受不公平待遇的人群在一起工作、实践。激进理论的主要原则是,促进服务对象在社会不平等、边缘人群、社会改革、社会变革方面的觉悟培养(consciousness-raising)。激进理论关注以结构性为主的社会问题而非以服务对象个体性为主的解释;强调与服务对象一起开展政治行动和社会变革;而不是个人性帮助。由于社会不公是由社会结构造成的,因此只有通过大规模的社会变革才可促使人们解决社会现实问题。20世纪70年代,激进社会工作的主要工作就是试图用激励的话语,鼓励人们为了团体和文化的目标投身于集体活动中去,由社会工作者去改变和影响人们对于社会的感知,帮助人们去理解和感知社会结构如何卷入他们所受的压迫中,帮助他们判断这些压迫会产生的后果并采取相应的行动。

激进社会工作突出了社会生活的一些方面,比如霸权、地位阶级、压迫、社会的不公平;质疑现有社会秩序和社会控制;帮助人们获取周遭环境和际遇的批判性分析;通过借用服务对象自己在团体和文化中所对应的话语权,理解并回应;促使他们实现社会改造。

(三)20世纪80~90年代生态视角的社会工作理论

到20世纪70年代末,杰曼(Carel Bailey Germain)和吉特曼(Alex Gitterman)倡导的系统理论和生态学理论在美国社会上流行起来。该理论以生态模式为本,发展出一种具体的理论和实践模式——社会工作生活模式,它是生态系统理论的主要理论架构。生态模式建立在生态基础之上,人们相互依赖并与社会环境共存、互惠,通过交换各自的价值产物,交换彼此的影响,试图增强人与环境之间的适合度,即“人在环境中”。生态模式的实务目标是强调个人与环境的调适程度与相互作用。增加个人和社会资源,使服务对象能够有更好的应对策略和满足自我需求。通过发展个人和集体的力量成为行动的焦点。

杰曼和吉特曼(Germain&Alex Gitterman,1996)对这种实务模式提供了详实的范例:在与服务对象的合作中体现感同身受的理解;鼓励服务对象表达愿望和选择;赋予他们一定的权力;评估个人环境的适合度并与服务对象达成共识;帮助服务对象转移生命压力并平复创伤、帮助提供环境刺激,与服务对象进行环境下的社会互动;协助家庭过程;提供反思,在群体过程中提供支持、回应需求;减少社工与服务对象之间的人际压力;最终识别对结局的消极情绪、回避,并做出回应。

“人在环境中”的核心思想在生态模式得到了完整的体现。它探究自然环境的影响,创造有利的条件来适应社会环境的同时促进个人的潜力得到开发。这种生态模式不仅关注服务对象的生活环境,也强调服务对象要从自身出发进行决策和行动。感知生命历程的需要必须得到一定的回应,这也是决策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因素。总之,生态模式的社会工作实务是具有多样性和敏感性,最重要的是必须合乎伦理以及可以对服务对象赋权,这从另一个方面促使社会工作者减少自己与服务对象的权力差异。这一理论在美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它迫使社会工作者不仅关注服务对象自身的潜力,也关注他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契合度;强调必须在适应社会环境的基础上协助服务对象运用各种资源,并回应社会环境带给他们的反馈和影响。

(四)21世纪“通才”社会工作理论

21世纪,美国提倡通才实务方法,强调运用服务对象资源,继续回应“人在环境中”的互动理论,并支持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综合理论。这些观点以社会系统理论为前提,强调让社会工作者帮助服务对象恢复人与环境之间的均衡关系。

总的来说,受到社会运动、社会政策的多重影响,美国社会工作理论更加多元化,但也具有一致性:注重社会福利理念的多角度关注视角、以社会工作伦理守则为向导,形成行动导向的理论思路。而社会工作理论也回归本源,重新定义在治疗和改变社会的初衷上。自由的政治气候也支持了行动主义理论下对人的增权,赋权。因此美国社会工作更注重实用主义倾向,几乎不存在普遍社会工作理论,而理论的运用也是针对社会工作实务的“应用性”体现。

美国现代社会工作理论体现了多元化,但是又有自己独特的一面。其独特性体现在:一方面社会工作在直接服务层面对个人、家庭、和群体进行干预,另一方面在间接实务层面从事更为复杂的工作,如督导、行政、政策研究、政策评估和服务评估;倡导采用社会工作中较为规范和系统的理念,运用自然介入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介入和实务评估;体现了通才的整体视角,但又不局限于通才视角;如运用特定的实务方法并对有限的实务领域有选择地运用知识技能;如叙事治疗模式,任务中心模式,社会——心理模式,等等。在促进社会变迁的活动引导下,社会工作的传统精神再现。比如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回巢研究趋势,以及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影响下,社会工作各个视角开始回应对服务对象的“赋权”,这也反映了人们希望通过社会变革来消除社会问题,解决人类困难。

二、德国现代社会工作理论

在德国,受资本经济、跨国主义等因素的影响,国家调控经济的能力被严重削弱。在过去的40年中,德国的社会工作服务领域急剧扩大,人才需求急剧扩张,使其已经转变为一个复杂的、提供福利、全面发展的社会服务系统。随着社会立法和社会保险制度的兴起,社会工作已成为德国这个福利国家的核心支柱,其专业化发展也受到了西方社会的普遍认可。社会工作在德国受多项法律的管辖,仅针对青少年儿童、健康、劳动保护等方面与社会工作相关的法律就有12部;在许多情况下人们有权要求获得帮助,联邦、州和地方为此提供资金;大学以及高校对社会工作者的培养也由国家管理(黄发红,2013)。

社会工作在德国被称为“社会教育学”。德国的社会工作在教育学的分支下产生,因而被称为教育学类的社会工作。而在社会工作理论方面,德国注重理性思维和系统性思维,教育学在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教育学又是从神学中分化产生,因此德国社会工作理论同时受到了神学和哲学的间接影响。尤其是体现着哲学意识的社会保障和社会保险思想对社会工作理论的建构提供了一定的思想基础。

近年来,在教育学的影响下,社会工作被看成是一个教育性和发展性的过程。“终身学习”成为了德国当代社会工作的普遍认识。社会工作院校之所以专门要开设这门课程,普遍的看法是社会工作是助人的服务,助人是为了自助。而作为社会工作者就有必要掌握养成(Bildung)与教育(Erziehung)的知识以及二者的关系,这样才能通过教育(Erziehung)来更好地促进服务对象养成(Bildung),也就是促进服务对象自助(袁琳,2010)。

德国的现代社会工作理论在教育学的发展、传承下,诞生了不少经典的思想流派。具体可以从20世纪60~70年代以后的三个主要时期来剖析:

(一)20世纪60~70年代批判性、功能性社会工作理论

二战后,欧洲分裂为两大阵营。整个德国的宏观政策背景是:政府倡导凯恩斯主义下的社会民主党的经济政策。社会工作教育成为了大学教育的一部分。这一时期,批判性、功能性社会工作理论在德国大行其道。批判性社会工作的主要思想来自法兰克福学派和新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理论,社会工作理论的分析转向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社会工作。不同于传统的“关爱”思想的社会工作——侧重于“帮助社工和个人”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呼吁采用结构性条件和原因分析来解决社会问题。因此,社会结构分化的视角,成为重要的社会工作实践反对政治现状的基础(Otto& Schneider,1973)。

批判性、功能性的社会工作是从一种宏观、结构性的视角来分析整个社会工作的过程。这一理论的观点充分体现了资本主义劳动过程:运用一定的商品,整合其最大价值,促使劳动者生存下来。功能性、批判性的社会工作取向的社会工作机构和社会工作者主张调动服务对象的资源,整合功能,对服务对象增能、赋权,为全体弱势群体争取应有的福利和获得福利的权利,通过资本主义经济环境下人们受到压迫和剥削的现实情况来帮助服务对象走出压迫困境,提高社会公正。这一时期的社会工作是复杂而极具张力的。无论服务对象出自何种原因,社会工作都与服务对象一起,争取他们的最大价值。

(二)20世纪80~90年代生活世界取向的社会工作理论

在20世纪80年~90年代初,德国现代社会工作理论受到Hans Thiersch学者的影响,他倡导以生活为本的社会工作理论。简单来说就是面向生活世界的社会工作,是由不同的机构和社会工作等方面的教育、文化服务和教育培训体系共存的生活世界。其基本思想是社会工作者承认和尊重传统日常生活的交际模式,并以此对服务对象支援和辅导、干预。作为一个专业,社会工作在日常生活中将固有潜力变为现实,在同一时间发挥指导自己价值观的影响(Hans Thiersch,1986)。面向生活世界的社会工作运用多样性的方法和开放性的体制,开放的态度去面对服务对象。

社会工作者通常崇尚在可比较的方向内转变“主题”,获得新的理论兴趣,并扎根于“每天的生活”。该理论认为,生活世界取向的社会工作处于“工作正在进行中”,反对社会工作机构僵化的工作过程,社会工作的生活世界经验与现实脱节、僵化,不能为服务对象工作。他们必须坚持自己的身份,坚持对自己的工作机构负责。面向生活世界的社会工作履行一种社会功能,此类的社会工作机构必须是:必须支持政府体制;最好悄悄行事,少花钱,采用最节约、最简单的方式来帮助弱势群体化解危机,并在可操作的范围下,让教育成为有利的条件。日常生活倾向的社会工作调动机构和专业资源帮助服务对象建立一个“更成功的日常生活”(H-U.Otto,1999)。

就社会现实而言,即使社会工作面临风险和挑战,当社会的整合已经构成社会工作规范的基础,当社会工作出现结构性大规模失业,只能让倾向于此的服务对象在面对生活世界时,变得无法抵挡社会风险,从开始委婉避免社会生活的宏观主题,关注个体的生活世界转而开始关注社会现实,最终放弃“面向生活主题”。但不可否认的是,面向生活世界倾向的社会工作依然可以以日常的生活和教育为具体任务;专注于服务对象的实际能力,并支持、帮助困难群体。面向生活世界的社会工作志愿者,依然参与公民和民间社会活动,带动着生活世界的运作。在这里,他们必须涉足的任务是在不同利益和潜力中涉足社会问题,尤其是协助弱势群体对一种新的社会边缘文化的表达和参与,这么做可以使他们应付他们的切身困难,最大限度地提高他们重新生活的机会。过分看重风险,则只能让弱势群体呆在家里,逃避现实,这无益于帮助他们。面向生活世界倾向的社会工作提供一种生活模式,一种条件,确定社会工作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发展的现状。

(三)20世纪90年代以后面向风险、以服务为导向的反思性社会工作理论

在“两德”统一的背景下,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德国,福利国家危机、人口结构变化、欧洲经济发展、21世纪的全球反恐行动、灾害频发等新兴社会问题丛生。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20世纪90年代早期,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融入了风险规避理论(Beck,1992)。其基本假设是:在矛盾丛生的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传统社会生活的关系,譬如家庭、伦理关系、工薪阶层文化都存在着一种被侵蚀和融化的趋势,这种现象将直接导致社会背景的错位,社会工作需要帮助社会工作者培养工作视角,识别风险规避下的当代社会现状,并考虑他们的工作和行动是否合乎伦理和适当。当人们不再依赖传统的行为模式提出意见,提供专业辅导,组织并产生一个新的社会关系和礼俗的真空必须由社会工作来填补(Rauschenbach,1992)。由于这种去传统化和个性化的过程的趋势,社会工作不止关注于边缘群体,社会工作服务的人群开始扩大化,社会工作的功能开始发生质变。在这一时期,Bernd Dewe和Hans-Uwe Otto的社会工作理论和观点也在风险规避理论基础上受到启发并获得社会极大的关注。他们倡导采用反思性视角的社会工作来探讨社会工作的专业性。反思性社会工作试图回应新的形势下个人的社会环境,反思社会工作与其他学科的区别,社会工作的中心位置。该理论认为社会工作的地位如果还处于一个专业服务过程中的主权位置,那么它将不再是正确而且足够的。社会工作应该采取迎合服务对象至上的服务方针,这对社会工作者应对社会工作的专业性来说极具现实意义和挑战性。社会工作的知识形式是实践知识和系统性知识的共同组合,这种专业知识必须具备反思性的科学理解,并且应该在情景方面、社会环境方面具有灵活适应性。反思性社会工作需要对环境、对认知途径、对社会工作的特点加以反思,要适时、适地、适性、适度地采取和运用不同的专业知识,这样做的核心就是体现服务对象也就是需求方的优越性。因此反思性社会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在新自由主义和消费环境中,在公共服务方面提供社会工作的重建(H-U.Otto,1999)。在专业性行为与互动环节,反思性社会工作强调运用不同的情形和知识,加以不同的反思性能力,以沟通的形式对实际生活进行分析,以提高服务对象的自主能力。反思性社会工作要求社会工作者必须按照服务对象的理解能力做出不同的应对,并根据服务对象的反应,与服务对象互动、合作,让服务对象明白自己需要承担的责任。社会工作者处于服务对象和服务机构之间,起到为服务对象代理的作用。可以这么说,“社会工作者只对社会工作过程负责,不对社会工作结果负责。”

在宏观结构的视角逐渐消退,社会风险加大的视野氛围下,面向生活世界和反思性社会工作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而不论是面向社会工作的还是风险规避论的社会工作都在关注服务对象的具体需求,并根据服务对象的具体需求,决定该采取的服务策略,并以此支持和辅导服务对象,提倡自己的专业性。反思性社会工作理论强调了科学知识的实践重要性,认为社会工作的理论是对实践活动的约束,必须设法认识两种知识的独特性与局限性,反思对待科学知识和非科学知识,反思看待科学知识和实践能力。面对社会所引起的问题,该理论认为个案必须放在生活环境中去考虑,必须多元关注个体和个体之外的环境。

德国社会工作理论经过现代几十年的发展,开始从国家干预的角度转变为以社会服务为导向,这意味着服务对象占据服务的主导地位,他们拥有更强的个人成就感。社会工作从关注宏观角度更加趋向于关注服务对象个人的喜好。服务对象也从之前以宏观性、结构性条件和社会环境大背景下来确定转变为服务对象的自我选择性。社会工作实务通常采取服务至上的理念,迎合服务对象的喜好。德国社会工作理论始终关注在一定基础上的社会分工对个人主体结构的转变,这使得它从一个看似不可能规范的角度将服务对象在社会中整合起来,以使他们融入劳动过程。

三、德、美两国现代社会工作理论的相似点

纵观德、美两国现代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历程,德、美两国现代社会工作理论在西方社会环境的变革下有着诸多的相似点:

(一)转变服务模式,以服务对象为主导地位

两国的社会工作理论都从初期的以社会工作者为主导地位逐渐转变为以服务对象为主的特权地位。在当今西方消费主义的大环境下,社会工作被重新定义,社会工作理论范式逐渐转变为服务模式,以迎合社会工作新的服务需求。这样就表明了社会工作是具有现代反身性的,即在社会工作过程中让社会工作者们的特权地位获得一个新的专业基础。在建立社会工作者专业能力的同时,需要照顾服务对象的个人利益。社会工作者在挥洒专业精神、奉献精神、敬业精神的同时,对服务对象甚至社会工作产生影响。而社会工作机构也要转变权力关系,对不同利益不可调和的矛盾进行一定的妥协。当然,跨越传统的工作模式,都让两国的社会工作在21世纪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对于他们来说这必须付诸实践。

(二)聚焦于反思性思考

从两国社会工作理论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社会工作从接受反身性、反思性——治疗性要素,到反思性、反身性的方向逐渐转变。反思性社会工作实务和理论要求社会工作者在开展实务时,反思如何达成特定目标,反思实务和理论之间的关系。在这种反思过程中,实务理论融进实务。反思理论结合当下政治关注点,对伦理和道德十分关注。反身性思考特别关注完成工作的过程,而反身性思考则关注考虑问题的思维角度,尽可能地找出理解该情境的各种不同视角,尤其是服务对象积极参与社会网络的不同视角(Fook,2002)。反身性思考要求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内省自己的思想意识,批判性地看待社会,建立相互沟通和合作的机制,用各自的思想意识影响对方。反思性思考和反身性思考时刻注意可能被忽视的声音。因此社会工作理论在德国和美国既包容、多元化,同时又各自影响。任何社会工作理论都无法完整概括所有思想意识,因此这些反思性理论要求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专家学者一道参与到反思之中,而不能只有社会工作者对于社会环境一方面的呼吁和倡导。反思性和反身性思考要求社会工作必须正视社会现实,对当前社会工作理论客观、独立地思考。社会工作理论是包容万象的,必须接受来自其他学科的影响。社会工作是跨学科的,社会工作具备整合性,只有所有学科参与反思和融入,社会工作理论才能形成广泛的理论体系。

四、德、美两国现代社会工作理论的差异

(一)理论下的制度体系的不同

德国是以社会保险为主的福利国家,社会保险体制健全,法律完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摈弃了《贝弗里奇报告》的原则,进行了新的以德国为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政策选择。20世纪50~60年代,德国通过一系列法令,逐步完善各种社会保险制度。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呈现出既发展又改革的特点。社会保障范围越来越广,社会保障津贴标准越来越高。德国社会工作多半是由民间社会组织机构来进行救助活动的。在理论和政策的影响下,国家对社会服务、社会工作的项目的支持呈现锐减趋势。德国国家级别的社会工作者联盟只有八千多成员,仅占德国社会工作者总数的4%,这与社会市场经济理论过于强调自助息息相关。社会市场经济理论暗含了国家的社会福利行动过多,对于发展社会十分不利的思想。凡此种种,都使得社工人才在德国面临了一定的短缺。另外,德国社会工作是在教育学基础之下发展的,德国社会工作者理论多出自教育学的理论,倡导社会工作者终身学习,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和学习能力。

不同于德国的社会工作,美国的社会工作理论体系更突出社会救助论、社会系统论、增权理论。这是因为美国的社会工作在近几十年来受到社会运动的影响,强调为服务对象增权、增能,促使服务对象在实际行动中发挥自己的效能。因此美国社会工作理论是以实务为前提的。美国强调多元化社会工作综合模式,致使美国社会工作在国家福利和私人福利上的运行更加平衡,而不像德国的私人福利至上。美国不存在普遍社会工作理论,社会工作会根据需要救助者的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社会工作理论,不像其他国家那样,选用普遍性的社会工作理论。

(二)理论发展历程不同

德国社会工作的理论发展历程要追溯到中世纪时期。在那一时期,涌现出一大批的神学思想家,这些神学思想家成为了社会工作理论发展的先锋。社会工作价值观中一些主要的思想,如“仁爱”思想就受到这些神学思想家观点的影响。意大利的神学思想家托马斯·冯·阿奎那的神学思想影响了西方的神学价值观,对基督教社会学说影响了百年之久。例如辅助性原则:自下而上的义务,首先自己帮助自己,当社会出现问题时,需自下而上进行辅助,恢复他原有的功能。这一原则开创了社会工作“助人先自助”的思想先河。同时,德国在社会工作领域首先效仿了英国的社会工作形式,并且引进了在英国流行的社会工作理论。之后由于国家政策的不同特点,对自己国家社会工作专业化模式做出了改善。作为最早建立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德国社会保险制度相当发达,社会保险项目齐全,且待遇优厚,涉及养老及残疾、医疗、失业、工伤等各个方面与领域;且具有国家法律规定的强制性特征,特别是德国将社会市场经济原则贯穿于社会保险领域中,强调效率和自助。德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把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紧密地联系起来,强调保险,贬抑救济,主张公民通过缴纳保险税换取享受保障的权利。每个人享受保险待遇的多少,不仅与工作期间工资多少相联系,而且取决于个人交纳保险费的绝对额(自助式),这就把社会保险受益人的地位同劳动力市场联系起来,把受保障者在市场中的地位转移到社会保障领域中来(叶少先,2009)。德国鼓励自我救济,社会救助间接受到了一定的抑制。

相反,在美国,社会工作的理论迅速发展,种类繁多,呈现多元化的特色。美国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阶段主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里士满的《社会诊断》这一系统的著作为代表,它弥补了专业社会工作理论的空白,之后心理分析理论大行其道。这是受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旨在寻找现成的方法来诊断和救治病人。第二阶段是20世纪50-60年代,这一时期,美国社会工作进入了反省期,最有影响力的著作是格林伍德的《专业的属性》。他确定了五种专业属性的标准,其中他断言社会工作已经是一门专业,因为社会工作已经有许多特点与属性一致了(莫拉莱斯.谢弗,2009)。第三阶段是从20世纪70年代到现在,20世纪70年代左右受社会运动的影响,社会工作理论主要以增权理论为主,到了80年代-90年代,社会工作进入了低潮期,社会工作的发展缓慢,社会工作的项目和服务不太受到重视,直到90年代以后,社会工作又重新回到大众认可的视野。多元理论并存被当作一个既定的事实,社会工作者们不再追求理论的统一,而是对各种繁杂的理论进行整理、归类,并发展符合时代的新理论——“后现代社会工作”理论,其结果是产生了多元的理论分类模式。

(三)关注视角不同

现代的德国社会工作倡导普遍性社会工作、社会教育学的理性思维,注重反思的视角,普遍运用非常规的科学理论,构建包括日常生活知识、科学知识、行为知识在内的多种知识体系,但并不一味倡导关注科学知识或者实践知识,而是辩证地看待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互动,在科学理论与实践理论中反思并提高理性思维。

美国社会工作虽然也注重反思性和反身性,但并不主要倡导普遍性社会工作,而是强调个性的存在,运用通才的实务模式,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多种社会工作方法的融合:即一种问题运用一种视角已经成为过去,倡导针对社会工作关注的热点,既批判又包容地把握社会工作的价值和方向,接纳各个理论的并存。

此外,美国的社会工作更具有前瞻性。而对于德国来说,德国的社会救助措施,受到社会福利体系和保险体系的影响,过分强调自助的社会保障理念。这一理念阻碍了社会工作的平衡性发展。因此想要使得社会工作能够发展起来,还得像美国那样,去掉社会工作的官僚化和行政化,使市场行为向政府行为转变,大力发展政府行为,大力培养社会工作人才,让社会工作在不同领域都具备契合度。

五、德、美两国现代社会工作理论对我国的启示

对于我国来说,社会工作发展历史较短,加上各国社会福利的发展历史和体制不同,别国的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并不一定完全适用我国。但是我国社会工作应该在探索中找到需要尝试借鉴的突破点:

(一)创造多元化的理论和方法

我国社会的价值观与传统儒家文化息息相关,这种独特的文化传统与西方社会早期所宣扬的人本主义、人道主义有着截然的差异,西方理论始终无法解释我国的特殊问题。再如,我国漫长的封建统治、现在的社会主义制度构成了我国社会工作的宏观环境,是我国社会工作者研究本土化的重要背景。多元化的社会现状,必然产生多元化的研究视角。这些研究背景无疑成为我国社会工作多元化思想建立的基石。

还应看到,社会工作理论中的很多要素,具有世界普遍性。在这个多样性、包容性的时代,构建我国自己的社会工作理论和视角、解决问题的实务思路,会为其他国家的社会工作理论做出贡献,可以挑战来自于西方“想当然”的假设,反思西方社会工作的理论和实务是否能在中国开展实务时是适用和可行的。

此外,我国在构建社会工作理论方面还处于初始阶段,缺少多元的理论和方法。而西方国家不仅将社会工作看作一门助人技术,还将社会工作发展成为一门独立性较强、应用性较强的社会科学。西方的社会工作服务已经发展成为社会福利体系下非常庞大的社会服务力量。这与西方国家倡导应用性、实用性社会工作理念有直接关系。因此我国可根据本土的社会工作经验,形成反映我国特色、包含我国经验的社会工作理论框架,促进我国社会工作实践与理论研究相互结合,创造多元化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建构我国多元化的社会工作理论是一条漫长而艰难的道路,但其必要性不容置疑。保持开放、敏感的态度,就成为本土化开始的第一步。

(二)创造反思性社会工作的专业氛围

当前我国本土社会工作职业定位不清晰,权责边界不明确,社会工作者同时要承受包括决策和行动等层面的巨大压力。要改善现实环境,就需要清晰定位社会工作的宗旨和工作标准,使社会工作者在助人和服务的环节,清楚地定义工作者自己的中心位置,自己的行业准则;需要对本土社会工作进行反思,反思社会工作的基础知识。而且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知识不仅是理论知识还有实践知识。怎样加强社会工作人才储备,促进社会工作者掌握完备的理论知识,培育实践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此外,传统的行为模式会产生服务对象与社会工作者的距离,而以“生活为本”,尤其是“以生活实践为本”就可以让社会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反思自己的工作手法、工作技巧、与服务对象之间的配合、资源的运用等。我国的社会工作者必须以服务对象至上为导向,且在“人在环境中”的理念下贯彻社会工作的理性思维,要让人与环境和谐共处,必须学会“适时、适地、适性、适度”地开展实务。

(三)加强社会工作国家之间的国际交流

在我国,学者们对于德国等欧洲大陆国家的社会工作模式和理论,较少认识和了解,这种状况不利于我国吸收多元社会工作理念,完善制度体系。因此加强国家间社会工作机构和组织的交流,可以让我国的社会工作树立全球化视野,吸收多国的成功经验,可以学习、借鉴国外的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并加以内化;西方理论的引进是我们借鉴学习的一种途径,也是一种知识的传播。在引进西方理论时,应谨慎对待外来文化,结合我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背景,走自己的发展道路,扩大国际交流,培养适合我国发展需要的、具备国际视野的社会工作人才。

(四)辩证反思多国经验,创建本土科研机制

我国社会工作的理论的建构,不能照搬和吸取西方思想,而应该在本土社会工作领域总结属于自己的本土模式。如今,我国社会工作方法少有独到的见解。由于我国的社会环境与政治体制与西方有很大的差异,因此要让我国本土社会工作的发展稳步向前,则必须在借鉴西方经验的同时,在本土成立一定规模的颇具质量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咨询机构、监督机构,建立政府决策机制,成立专门的社会工作研究机构,按照多层面的服务体系制定社会工作理论;并根据体系,从实践中整合理论,并以理论来指导实践。社会工作的研究者和工作者们必须深入服务对象,特别是弱势群体和基层民众,倾听他们的声音,以及了解他们正在采取的应对危机的策略。纵观德、美两个国家的社会工作理论,都是在本土社会,根据本土社会存在的社会问题,建立一定的监督机制、科研机制,促使社会工作蓬勃发展,我国亦应如此。设想如果理论可以扎根于服务对象,想他们所需、所难,那么在理论的建构过程中将会汲取他们的智慧和能量,这对建构本土社会工作理论十分重要。此外,要让我国本土社会工作走得更长远,应该以服务对象至上的理念为导向,营造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让社会工作可以在本土理论研究上,多学科、跨学科协作,吸收容纳各家所长,同时反思并保持社会工作的独立价值性,辩证地对待本土社会工作的反身性和独特性,让本土社会工作真正可以在我国成为一体多面的专业和职业。

[1]丁建定,2010,《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2]黄发红,2012,《德国社工:社会责任的承担者》,《中国社会报》09月04日。

[3]莫拉莱斯·谢弗,2009,《社会工作:一体多面的专业》,顾东辉,王承恩,高建秀等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4]王思斌,2006,《社会工作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5]袁琳,2010,《德国社会工作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及启示——以图宾根大学社会工作本科课程为例》,《社会工作》第20期。

[6]叶少先,2009,《对德国社会工作的观察与思考》,《开封日报》02月18日。

[7]Beck U,1992,Risk Society-towards a New Modernity,London:sage

[8]Fook,J,2002,Social Work:Critical Theory and Practice,London:sage.

[9]Germain,C.B.and Gitterman,A.1996,The Life Model of Social Work Practice:Advances in Theory and Practice 2nd edn,New w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0]Otto H-U,Schneider S,eds.1973,Social perspectives of Social Work,2 vols,Neuwied,Luchterhand.

[11]Otto H-U,1999,A new social service professionalism?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work theory in German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Welfare 8:38-46

[12]Rauschenbach T,Ga¨ngler H,eds.Social work and education in risk society,Neuwied,Luchterhand.

[13]Thiersch H,1986,The experience of reality-Perspectives of everyday Sozialpa¨oriented pedagogy,Weinheim/Mu¨nchen,Juventa.

编辑/汪鸿波

C916

A

1672-4828(2013)04-0113-11

10.3969/j.issn.1672-4828.2013.04.015

郭钰,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四川成都610065)。

猜你喜欢

社会工作者对象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涉税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以纳税人举证责任为考察对象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工作条件、家庭支持与职业发展:中国社会工作者离职意愿的多因素分析
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与组织认同对职业流动影响的研究——基于对广州市社会工作者的调查
论我国人口促进社会工作者核心能力的培育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基于熵的快速扫描法的FNEA初始对象的生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