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社会工作本土化实践与专业反思
——以深圳市Y区为例
2013-04-10王佳
王佳
学校社会工作本土化实践与专业反思
——以深圳市Y区为例
王佳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管理的不断创新和社会建设的持续推进,作为一种新兴的专业力量,社会工作逐渐替代政府大量介入社会公共服务领域。在此过程中,深圳凭借毗邻香港的优势,引入社会工作发展机制和督导指导体系,迅速成为中国内地社会工作行业发展的先锋阵地。其中,学校社会工作是深圳较早推行的重要领域之一,目前已形成较为完备的运作模式,并在解决青少年社会化问题、培育青少年健全人格、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本文以深圳市Y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学校社会工作的推进及发展状况、运作成效与发展困境等方面的分析和反思,以期为本土学校社会工作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学校社会工作 本土化实践 专业反思
学校社会工作是指专业社工利用专业方法与技巧,在学校开展的个案、小组等活动,旨在协助学生解决个人成长阶段遇到的一系列生理、心理及社会等方面的问题。学校社会工作通过协调家庭、学校、同辈群体、社区、大众传媒等多方面的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潜力和自信心,为促使学生健康成长、完善人格,达到良好的发展状态奠定重要基础。
一、学校社会工作综述
诸多国内外学者从不同学科和不同维度对学校社会工作内容及模式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美国学校社会工作运作和发展随着本国历史及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差异而呈现不同的特点。经历了从个人取向到注重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和关系的过程,而“从学校到社区”更是开始直面学生成长的直接环境,侧重于对困扰学生成长发展的政策制度及社会因素调整,具有一定的挑战色彩,学校社会工作服务得到很大程度的深化(鲁艳桦,2011)。在日本,学校社会工作的侧重点在于“人和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及影响”。因此,指导学校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立足于不同的学生对象和环境相互作用。日本的学校社会工作实践活动为逃学、自闭症孩童、被欺凌者、智障学生等儿童及青少年提供积极的援助,促进了学生与环境相互适应及融合。社工以青少年儿童代言人和辩护人的身份,就学生畏惧家长权威和受同辈欺凌等现象,常代其发声,维护学生自尊及权利(黄辛隐,2006)。香港学校社会工作采用的是社会福利署、教育署与各社会服务机构合作,由社会服务机构派出社会工作者入驻学校的服务模式。在青少年社会工作方面,香港将基本目标定位为满足青少年在社交、康乐、学业和成长方面的需要,协助其健康成长,发展潜能,培养公民责任感。设有专门的青年事务办事处,负责统筹、组织、辅导各项青年服务工作,推行香港青年实践计划,举办各类青少年暑期活动和社区青年团体活动等。学校社会工作在香港已形成较完整的体系,社工根据各校学生特点及需求制定计划,开展专业咨询、个案、小组及活动,并与社区社工及外展社工联合协助儿童与青少年获得成长和进步(管向梅,2004)。
虽然历史上中国没有严格意义的专业学校社会工作,但与其相似的工作系统却一直存在,比如学校的少先队工作、德育工作、共青团工作和心理咨询工作等。这些工作的目标及任务与本土社会经济发展及教育目标是基本一致的。国内学校社会工作主要运用综合性理论提供各种辅导与支持,建立学生自身社会环境与资源网络支持系统。在本土实践中,学校社工大部分被归于“德育处”“团委”等学校部门,配合其日常工作,在协调各职能部门关系的基础上,努力开展各类专业服务。个案工作主要来源于学生熟识后的主动求助、班主任或老师转介、社工主动发掘等。小组工作方面,“见缝插针”成为社工开展服务的主要方式,通常在午休间隙或放学后进行。在社区活动方面,大多利用班会课进行,时长约为五十分钟,这种课堂形式颇受学生欢迎。本土学校社会工作采取的介入治疗模式涵盖专业方法中的常用范式,如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认知行为治疗模式、任务中心模式、社会策划模式、社会目标模式、家庭结构治疗模式、危机介入模式等。这些模式较多使用传统理论,如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学习理论、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家庭生命周期理论等。
二、深圳学校社工本土化实践概况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深圳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在社会治安、城市治理、人口管理、社会建设等方面,也面临一些新的挑战。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手机、电脑、网络等资讯的日益发达,传统伦理及价值观受到不同程度的颠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不仅受到本身人格发展特点的影响,还受到家庭、学校、同辈群体、社区、大众传媒等方面的深刻影响。学生问题更显复杂化。传统的教育方式较难全面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迫切需要引入现代专业社会工作力量破解社会管理和建设难题。
基于学生群体的实际需要和区域社会工作的发展优势,深圳学校社会工作在众多支持资源中应运而生。根据深圳社会工作发展报告2011年绿皮书统计结果显示,深圳目前共有学校社工144名,分布在全市6个区,以派驻到各学校服务为主,截至2010年,学校社工累计开展个案1801个、小组412个、社区活动1472个,专业服务初显成效。
目前,社会工作具体实务的操作是依据专业知识,以建立关系、预估需要、介入行动、效果评估、服务追踪为核心操作程序开展。深圳学校社工主要提供预防性、倡导性、发展性、治疗性等四方面服务,涵盖情绪问题、行为偏差、能力提升、特殊教育与辅导、危机介入等领域,涉及学习障碍、人际交往困扰、预防犯罪、关爱欺凌、药物滥用、戒除网瘾等具体需要。在预防性服务中,以社区教育和社区活动为主。具体服务包括未成年人法制教育与宣传活动、少年模拟法庭与辩论计划、犯罪威慑教育等。在倡导性服务中,通过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倡导学生包容及客观看待事物,引导个体建立符合道德要求和社会规范的价值观。具体服务包括文明礼仪教育、书香校园计划等。在发展性服务中,挖掘同辈群体潜能,提供相互学习与支持平台,较多采用小组工作方法开展,如人际交往能力训练、义工策划与服务、同辈援助计划等。在治疗性服务中,主要针对偏差行为实施个案及小组服务,包括学生网瘾治疗小组、滥用药物解救计划、自杀干预策略等。
深圳学校社会工作的专业服务内容及模式总体以香港为蓝本,深港合作,互通有无是深圳模式的显著特点,学校社会工作拓展的“成长的天空”“关爱欺凌”“历奇辅导”等项目即是香港服务理念的引入。
在Y区,学校社会工作服务人群涉及学生、老师及家长。在个案方面,较多关注学生与老师、家长、同辈群体等资源之间的关系。处理的个案问题包括学业困难、人际交往障碍、情绪困扰、校园欺凌、网瘾毒瘾、行为偏差等方面。在小组方面,以预防和发展性小组为主,间或开展治疗性小组。包括文明礼仪小组、“成长的天空”人际交往小组、学长互助小组、戒除网瘾小组等。在社区工作方面,学校社会工作服务特别之处在于不能完全照搬学科理论中所要求的“在社区服务”。学校社工主要以主题班会形式开展日常服务,班会活动已成为学校社工建立关系、扩大宣传、展示社工服务的重要途径,也是专业服务中最为出量的部分。
三、学校社会工作实践反思
(一)在专业服务技巧存在欠缺和不足
学校社会工作的对象大部分是“有需要的学生”和“普通学生”,其中涉及到家长、同辈群体和老师等间接受众对象。以倡导性及预防性服务为主,治疗性服务为辅,兼有政策研究类服务等。实务培训及评估显示,社工个案辅导技巧较为欠缺,包括处理非自愿求助学生、多动症及自闭症等特殊儿童的技巧、与案主沟通技巧、评估案主需要技巧等方面。小组以预防性和发展性为主,部分学校社工甚至惧怕开展治疗性小组,因自身并无专业技巧和实务基础。主题活动方面,社工在氛围调动、游戏带领、场面控制等方面技巧也明显不足。
(二)专业服务转介机制不健全
学校社会工作服务在专业评估后需要转介给其他资源跟踪时,尚无明确的转介程序。例如Y区大部分学校有心理老师,在社工进入学校之前其已有自己的工作模式,社工在进驻后被标签为“抢饭碗”角色。特别是部分学校将心理老师与社工办公场所安排在一处,造成“专业混淆”错觉。老师、校长、家长、其他教职工以及部分学生很难辨清两者,在专业服务上发生冲突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工融入学校,并直接影响了服务质量。
(三)多头管理之惑
学校社工的劳动合同签订是由社工与机构签订个人合同,机构与教育局、民政局签订集体合同。社工需完成机构规定的专业服务指标,如Y区服务指标由教育局协同机构、督导制定。学校社工须遵守机构管理制度及学校管理制度,如社工与学校上班时间一致并需接受学校日常管理等。在学校内部,经常出现德育主任、团委书记、校长和社工协会、教育局等部门的临时管理,产生多头管理之惑。
(四)社工认知度不高
在访谈中,一位校长表示“不知如何用好学校社工,希望有先进地区经验的指引”。整个学校系统对社工的认知度不高导致服务开展受限和社工自身产生情绪困顿。另外,作为较成熟的专业领域,学校社工成长空间非常广袤,但晋升空间极其有限。晋升机制局限于深圳市社会工作协会规定的“一线社工、督导助理、初级督导”模式,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同一领域中优秀社工的成长空间。
(五)社会工作本土化问题
经济、政治、社会、文化、风俗习惯及制度体系影响着社会工作的生存和发展。社会工作在香港有着较为深厚的宗教背景,在借鉴香港模式时需重视社工成长土壤的巨大差异。本土社会工作发展处于初期探索阶段,是以政府为主导的推动阶段,各领域推进工作应与本土实际结合起来。学校社会工作则需重视各学校办学特色及理念,将专业服务与学校发展充分考虑并制定可操作的工作计划,方能得到学校支持与认可。
四、构建中国特色的学校社会工作实践模式启示
本土学校社会工作在实践中存在的困境值得理论界和实务工作者关注和反思。根据本土学校社工发展现状,本文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调适。
(一)从稳定及发展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着手
首先,建立合理有效的财政拨款机制,保障社工薪资待遇,建立正式有效的社工拨款机制,如将购买社工经费纳入政府预算中,建立新增社工岗位流动拨款制度,保障专业社工的基本权利。其次,尝试开展有偿社工服务,争取学校资金支持。社工与学校的合作应突显“双赢”特色,社工在考虑专业工作理念和服务目标外,也应考虑能否同时令学校受益。在推介相关服务时,需与学校工作或理念结合起来。在L学校,社工尝试将专业活动与学校重视规范教育结合起来,开发了“让规则守望校园”系列活动,其中包括潜能生培训、学校规则学习、领袖生培养等,此项目得到学校全额资金赞助,活动效果较好。最后,建立合理的晋升机制及一线社工激励机制,增强本土社会工作的发展动力。人才流失率持续增高成为制约社会工作事业发展的重要障碍,探索本土专业社工的晋升发展机制,有利于人才队伍的稳定和建设。可参考香港社工发展机制,拓宽社工职业发展渠道。如将实务、督导、管理、培训、项目等多项作为发展社工的方向,则更能发挥社工个体特质。
(二)从学校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推进方面调适
首先,建立校际联动工作机制,扩大宣传效果,提升学校社会工作认知度。充分运用领域交流平台,从学生、教师、家长、社区、公众等多个层面入手,针对性地制定宣传计划,扩大学校社会工作服务的专业影响力。学校社工在岗位上依靠“单打独斗”宣传效果有限,可将部分社会工作服务包装成小项目,挖掘各学校“服务亮点”,发挥社工团队协作能力。例如,Y区A机构开展“关怀满校园”项目之巡回宣传活动,发动七所学校社工协助,将社会工作宣传、摊位游戏、义工招募等工作手法结合起来,累计刊发新闻稿二十余篇,社会影响力明显增强。其次,在岗位上拓展小型项目,发挥一线社工积极性,提供更多发展平台。岗位社工实务经验较丰富,但缺乏项目统筹及操作经验,拓展小型项目可以成为提升社工综合能力的重要举措。如B机构联合Y区教育局开展的“未来之星”阳光历奇青少年培训计划,将Y区内不同社会工作机构驻校社工联合起来,组成若干工作小组,包括物资组、财务组、后勤组、活动组等部门,合力开展各校领袖生培训,社工在其中锻炼了众多能力,工作积极性明显高涨。
(三)从本土学校社会工作模式方面进行调适
首先,建立岗位社工与项目社工联动的服务模式,将学校社会工作试点集中化、配套化。“一校一社工”制度符合学校社会工作发展经验。可集中试点学校,如以某个区为试点,在区内所有学校均配备社工,增加相关硬件设施,建立用人单位培训制度,厘清社工角色定位,共同营造本土学校社会工作发展的积极氛围。其次,建立各系统正式沟通机制。包括教育局可组织各学校校长或老师参加“如何使用学校社工”培训,从管理单位层面厘清社工与学校关系,帮助学校及社工明晰各自角色和定位,合力为学生提供服务。笔者调查显示,70%学校社工表示机构和学校间无正式沟通。作为提供服务方及用人单位方,加强沟通交流对社工职业规范及认可至关重要。最后,建立持续有效的学校社会工作督导机制,夯实社会工作发展基础,提升本土督导整体水平。督导是社会工作专业实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本土督导在承担工作时亦需重视与香港不同的政策及文化背景,在遵循社会工作基本理念的基础上,做到理解社会工作发展实际,灵活有效地服务一线社工、加强政策倡导、促进行业发展。深圳实施的“一线社工、督导助理、初级督导”机制,是在实务经验发展较短时间“催化而生”的,本土督导要充分发挥专业指导作用还需要实务及管理等方面的成长和积累。如可建立领域内督导联系机制,发挥督导实际工作能力,提升对一线社工的支持力度等。
(四)从本土学校社会工作支持网络着手进行调适
首先,完善培训及继续教育工作。现代学生的发展在社会经济的影响下日益显现新的特点及需求,学校社工也应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理论实践水平,将教育学、心理学与社会工作培训相结合,汲取系统内学科精华,拓展自身工作思路。其次,需重视理念及服务守则的贯彻恪守,社会工作机构需克服自利倾向。社会工作是一个充满价值,用价值影响服务对象的职业,理念传达至关重要,学校社工不仅需对服务对象秉承社会工作理念,并须身体力行恪守服务守则,严格规范服务程序。另外,本土社会工作机构举办人素质参差不齐,机构目标亦有很大差异。在发展初期各社会工作机构为求生存无可厚非,但从长远来看,社工机构之间亦需链接资源,互通有无,需正视专业价值理念,克服自利倾向。再次,建立评估监管机制。深圳在发展社会工作机构后即开始第三方评估,将评估结果作为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重要依据。此评估体系亦可运用在学校社会工作中,将评估作为服务程序化专业化的重要途径,评估结果亦可作为社工考核及职位晋升的依据。最后,高校应开展学校社会工作专业领域课程及实践。理论教育是实务的重要基础,学校社工在高校教育中缺少实践机会,理论和实践脱节导致社工对专业理论模式应用不够娴熟,在实务中灵活运用各种理论及范式均存在一定难度。近年来社会工作专业在国内的持续推进,需要高校转变办学思路,纵深社会工作学习领域,如开办学校社会工作专业,细化专业有利于服务技巧的掌握和实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综而观之,本土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困境,需要专业社工、社工机构、用人单位、主管部门、大众传媒、高校、民众等多方面调适和关注,并需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工作发展经验,打造适合本土学校社会工作发展的积极环境,这些做法对探索本土社会工作理论和提升实务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1]管向梅,2004,《香港学校社会工作制度及其启示》,《社会工作》第4期。
[2]黄辛隐,2006,《日本学校社会工作现状及发展探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
[3]刘升铨,2011,《改革与担责》,深圳: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4]鲁艳桦,2011,《美国学校社会工作发展及启示》,《教学与管理》第2期。
[5]陆士桢,2008,《儿童与青少年社会工作》,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6]童敏,2007,《东西方的碰撞和交流:社会工作的本土化与和谐社会建构》,《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第4期。
[7]吴水丽,2010,《社工先行者印记》,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8]吴亦明,2002,《香港的社会工作及其运行机制》,《社会学研究》第1期。
[9]David.Dupper,2006,《学校社会工作》,香港: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编辑/杨恪鉴
C916
A
1672-4828(2013)04-0108-06
10.3969/j.issn.1672-4828.2013.04.014
王佳,延安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师,(陕西延安71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