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叶品质危害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进展
2013-04-10袁自春彭邦发徐奕鼎
袁自春,杨 普,彭邦发,徐奕鼎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安徽 黄山 245600;2.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科研管理处,安徽 合肥 230031;3.安徽省霍山县大化坪镇农技服务中心,安徽 霍山 237251)
中国是茶叶产销大国,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的发展和我国茶产业内、外销市场的不断完善,近年来中国茶业总体呈稳中有升态势。近10a来,全球茶叶消费量以年均3%的增幅递增,中国则达5%[1]。2006年全国拥有茶园约1.45×106hm2,产量1×109kg,2010年分别上升到1.93×106hm2和1.37×109kg,相应分别提升约33%和37%,其中出口3.02×108kg,分列全球第1、2位,分别约占2010年全球产量4.07×109kg的33.7%和出口总量1.80×109kg的17.0%[2]。相关茶内含功能成分提取的茶深加工业也发展迅速;与之相对应,围绕茶叶农药残留、重金属及微生物超标等带来的品质危害问题也呈逐年下降趋势,这从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茶产业快速、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然而,不完善的产业体制和机制造成了相关茶品质污染问题仍在中国一定时间内较大范围存在[3],国际农产品绿色壁垒对中国茶叶出口限制还在进一步加强[4]。茶质量安全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抑止了中国茶产业的发展。茶叶质量安全是指茶叶质量状况对饮用者健康安全的保证程度,即“在规定的使用方式和用量的条件下长期食用,对食用者不产生可观察到的不良反应[5]”。它是对茶叶质量和茶叶饮用安全性的总称[6],一般表现在产地环境中有害物的富集、蓄积所导致的原生性污染积累、种植环节不规范引起的外源性污染物残留、加工包装过程不科学和不合理添加带来的伴随物附加等方面[7]。
多年来,围绕茶叶质量安全的相关研究开展较多,但多数仅停留于茶园管理、茶厂生产等微观层面或者某些政策体制的宏观层面的某个单一层面上,二者不能有效紧密衔接,在一定程度上对当前中国茶叶质量安全问题的解决仍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本研究在将当前中国茶叶质量存在于宏观和微观方面的一系列问题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基础上,阐述了解决中国茶叶品质危害问题的几点方案,旨在为未来中国茶业健康、快速、良性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 中国茶叶品质危害源头
1.1 大气
农村的快速城镇化发展、化工产业的兴起及汽油等石油产品的大量应用导致我国农村空气质量正日趋下滑,C、N、S、F等有毒氧化产物(主要有CO、SO2、NO、NO2、HF及SiF4等)已逐步成为影响农产品正常生长和人类食品健康的强有力挑战[8];人类在田地间广泛使用的各类杀虫剂浮粒也会随风漂移至茶园;与此同时,诸如汽车尾气等汽油燃烧类废气也会加剧提高大气中Pb等重金属含量。这都为茶树的健康成长埋下了安全隐患。
1.2 水体
被化工生产企业和居民生活所污染的水源往往成为茶园植保和灌溉用水污染的最主要源头,其污染物不仅包括菊酯、有机磷等高残剧毒农药,更涵盖Pb、Hg、Zn及As等重金属和大肠杆菌等微生物以及黄曲霉等生物毒素[9]。夹带着大气污染物的雨水也同样会给茶园生态带来一定的破坏。
1.3 土壤
大气颗粒中携带的N、S、F等氧化毒物和一些重金属微粒常会伴随空气一起漂移落至地面,继而被茶园土壤所吸附沉积;一些被污染的水体在流失过程中也极易将各类污染物流落于茶园土壤中[9];同时,一些安全不达标的肥料和非正确的施肥方式容易造成重金属、有机物、放射性元素及细菌等污染,一些劣质肥料(尤其是磷肥)中的Pb、Cu、Hg、Cd等重金属严重超标,从而在土壤中日益富集并逐步被茶树体所吸收,进而直接危害人类健康[10]。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滞后性、累积性、不可逆转性及难以治理性,因此土壤污染对茶园的危害性更大,更应该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1.4 生产环境和作业流程
茶树育种、茶园培肥、灌溉、茶叶采摘、修剪、病虫害防治等环节中,性能不达标的种植资源、安全系数欠稳定甚至不合格的茶园管理材料(供水、肥料、农药等)以及不科学的操作规范都可能是茶园污染的重要来源途径。在生产环节中,陈旧落后的生产设备、简陋的作业环境和不规范的工艺流程往往都易导致茶叶中重金属和微生物含量的超标[10]。
2 中国茶叶品质危害因子
2.1 农药残留
多年来,农药残留超标一直是中国茶叶品质危害的首要因子,包括有机磷农药、拟除虫菊酯农药及其他农药等。DDT、氰戊菊酯、甲氰菊酯、S-421(八氯二丙醚)、硫丹、三氯杀螨醇等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曾相继是中国茶叶农药残留超标最为突出的几种农药[11]。我国近年来虽不断扩展茶叶农药残留项目检测范围和严格控制相关农药的最高残留限量(MRL)标准,茶叶农药残留问题得到很大程度改善,但在出口茶各类农药残留的具体细分方面,因出于质量安全及各国保护相应区域经济的绿色壁垒等因素,我国与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在茶叶检验中所执行检测的项目指标及具体限量标准都不太一致[12-13],导致仍有部分出口茶被外方退回,并由此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14-15]。
2.2 重金属
重金属超标是危害中国茶叶品质的另一重要因子,多数来源于茶园供肥,其中氮肥和钾肥居少,以磷肥居多,主要包括Pb、Cu、Hg、Cr、Cd、Zn、Mn及As等[10,16],其中Cd毒性最强,对人体伤害性也最大。Pb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尘土及加工过程中相关器械[17];Cu主要来源于铜质揉捻机[18];多数重金属主要来源于冶炼、电镀、印染、油漆等化工废弃物,包括工厂生产过程中的废水、废气和产品使用后的废渣。长期的重金属超标会对人体的脑细胞、肝脏、视觉神经、骨骼及心血管等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有的甚至会导致癌变[16]。
2.3 微生物及生物毒素
一般包含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志贺氏痢疾杆菌、肝炎病毒及黄曲霉毒素等,主要起源于欠规范的生产工艺、不清洁的作业工具和缺乏卫生意识的生产操作人员。此类污染主要发生于茶叶的生产加工阶段,在实际生活中,该类危害多发生于一些规模较小、生产机械化不高、自动化作业程度低的中小型作坊式茶厂[10]。
2.4 残次物和粉尘等
残次物一般指茶叶生产过程中夹带于茶叶里的一些茶叶自身粗老茎杆及残老余片等,其多数重金属、农药残留和微生物含量都偏高,对茶叶品质能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茶叶中磁性物为金属类非茶异物,主要包括细铁丝、微小的铁钉和螺母以及碎铁屑等,是茶叶的二次污染物[19-20]。俄罗斯、日本、韩国和欧盟等都已将茶叶磁性物检测纳入所引进茶叶质量检测标准并且制订了严格的限量指标[19],我国在紧压茶中对此已制订了限量标准,但对其他茶类尚未涉及。该类污染危害在茶叶界发现和检测都较迟,在中国茶叶检测环节中也曾一度长期未能得以足够重视。
2.5 其他类危害物
其他类危害物主要包括聚氯联苯(PCB)、聚氯二苯并二恶英(PCDD)、聚氯二苯并呋喃(PCDF)、二恶英、硝酸盐、亚硝酸盐[21]等。同时,一些人体所需微量元素在超过一定限量后也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危害性,近年来发现茶叶中氟过量对人体尤其是在骨骼方面具有一定的危害性[19];La、Ce、Pr、Nd及Sm等稀土元素超标现象也时有发生,主要是由使用生长调节剂所致。适度稀土含量会对植物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含量超标大多会导致对人体肝脏、骨、脾、肾等器官的损害[22]。
3 中国茶叶品质危害特征
3.1 地域的广泛性
受不健全管理体制和不完善管理机制及粗放式经营模式等因素影响,中国诸多茶区先前都或多或少发生过茶叶质量危害问题。体制完善和机制优化在时间上的长期性导致该局面还将在一段时间内分散存在。
3.2 各类茶的涵盖性
虽然各类茶生产工艺互不相同,但众多茶企和茶农类似的非标准化作业工序和生产环境造成我国多种茶类都曾或多或少发生过质量危害问题。
3.3 性状的多样性
在危害因素中,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肥料污染、病原微生物污染往往都是致使中国茶叶品质危害的因子,具体体现在包括部分菊酯类、有机磷类等高残高毒农药污染,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污染,铅、汞、铜、锌等重金属污染,微生物和生物毒素污染及异残物(非茶类异物及茶叶中老残梗片等)污染等。
3.4 各生产工艺的贯穿性
在各类茶的相关生产工艺过程中,从茶园管理、鲜叶采摘到摊放、萎凋、杀青、揉捻、做形、发酵、渥堆、烘干直至贮运等环节中,不少茶类都或多或少遭受一定程度的污染危害。其中欠科学的茶园病虫害防治和培肥环节往往带来农药残留污染,不合理的采摘、摊放及加工环节易造成病原微生物污染,不合格的揉捻机械设备和地面摊放易带来Cu、Pb、Hg及Cd等重金属污染[9-11,13]。
3.5 公众的敏感性和对危害结果的夸张性
受出口海外质量检测标准制约和国内消费水平提升的影响,公众对茶叶质量安全上的关注度和指标要求也逐步提高;与此同时,一些不谙食品安全的媒体和消费者往往将危害物“部分检出”理解为“超标”,忽略其评估因素[15],错误地理解了茶叶质量安全信息。而受一些不明真相媒体盲目宣传和某些茶替代品行业的恶意炒作煽动,个别简单甚至极轻微的茶叶污染问题有时也被闹得沸沸扬扬,使得部分消费者陷入了茶品质污染危害的误圈。
4 中国茶叶质量危害诱因
4.1 宏观因素分析
从宏观来看我国茶叶质量安全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管理体系不健全、标准及认证等管理机制不完善、检验检测体系不成熟、竞争及运营机制相对落后等。
4.1.1 管理体系不够健全
茶叶属于初级农产品,又属于农产品的加工品类,同时又属于广义上的食品类范畴,使得中国工商、质检和农业主管部门都会贯穿于茶产业某些领域,这就造成了茶产业的一体化运营与我国特有的产品不同领域分段管理之间的矛盾。多头管理的出现往往会造成管理错位甚至管理缺失[23]。在标准体系制订和运用过程中,围绕某些相关检测指标参数,中国与日本及西方发达国家常存在一定分歧[12];与此同时,欧盟等发达国家组织不断新增的检测指标与经常变更的限量参数修订同中国茶叶标准修订的滞后性矛盾也常常难以调和,一定程度上局限了中国出口茶业发展[24];在快速而不完善的发展模式中,部分地区甚至出现地方标准与国家标准冲突较大的落后尴尬局面。
4.1.2 管理机制尚不完善
中国茶叶监管体系是以政府职能部门监管为中心、行业协会监督为依托、从业者自律为补充的一个综合性监管模式。在具体管理过程中,政府管理职能部门很难兼顾到分散的中小型家庭作坊生产模式中的茶园管理、茶叶采摘、茶叶加工及贮运等各环节中的相应问题;协会只是民间组织,其具体规章或行为不具约束力;激烈的市场竞争也往往诱使从业者们为降低生产成本而在生产各环节中缺乏必要的自律。在茶产业运营各环节中,“管”而不“理”、“理”而不“顺”、管理者业务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低下、协会等中间组织监督不力、以没代罚及从业者违规作业成本过低等都是存在于当前中国茶业发展中的不良机制问题[25]。部分经过各类安全生产认证(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认证、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IFOAM)认证及绿色食品认证等)的企业在获得认证书后,往往在生产过程中也未严格遵循相应标准要求。完善中国茶叶质量管理机制建设,必须以中国茶叶和相关食品安全类法规、规章及条例为基础,围绕茶叶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全方位加以管理完善。
4.1.3 竞争机制欠科学
中国是茶业大国,茶业从业者众多,受激烈市场竞争影响,在国内茶产业发展过程中,一些从业者不是以提高产品质量、完善后期服务、优化运营机制等科学措施来抢占市场先机,而是意图通过建立在偷工减料、简化生产工序等减少成本基础上谋取利益最大化。简陋的作业条件和非标准化生产工序为后期成品茶品质危害埋下了诸多隐患。
4.1.4 运营机制相对落后
受经济发展水平束缚和我国特有茶园形态局限影响,中国茶产业总体规模化经营水平不高,机械化、自动化作业能力较低,以山地、丘陵为主的茶园形态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中国茶业集约化发展速度和水平,不少地区仍是以农户和小型农户组织为单位的粗放式中小型作坊模式。小、散、乱局面仍将会在一定时期内在国内茶产业较长期存在,这从基础上局限了中国茶品质的全面提升和茶产业的快速、良性发展。推动中国茶业标准化、自动化、高效化发展模式,任重而道远。
4.2 微观因素分析
4.2.1 茶厂及茶园的选址
伴随农村的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国原先隶属于无公害、绿色食品类以至于有机类茶园的茶区正日益遭受来自汽车、工厂和居民生活等所带来的空气、土壤及水源污染危害,致使空气中的硫、氮及碳化物,土壤中的Pb、Cu、Hg、Cr、Cd、Zn及As等重金属与水源中的微生物及生物毒素等危害因子超标风险逐步提升;与此相对应,一些为便于贮运而就近开设的茶厂也受到来自这些方面的冲击威胁。在生产过程中,很多茶厂往往就是建立在村镇或是通往城镇的主道上,为后期成品茶品质埋下了安全隐患。
4.2.2 茶园管理
茶园管理是当前中国茶污染中暴露问题最为突出的一个环节,主要涵盖植保、培肥、灌溉、采摘、修剪及种子污染等问题。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有机磷和菊酯类等违禁或低限量使用的剧毒易残留农药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中国茶叶农药污染的最主要源头[20],近年来相关部门虽为此付出较多努力,但仍有一些问题存在;一些未经工商等管理部门登记的茶园肥料生产厂家在生产过程中不按相关标准粗制滥造,致使其Pb、Cu、Hg、Cr等重金属严重超标,而劣质磷肥尤易造成茶树Cd、As及Hg的污染,化肥的常年使用也易造成茶园土壤酸化,使土壤中Pb由不可利用态转化为可利用态,加大了对茶树的污染[26]。茶园氟超标主要来源于磷肥中的磷矿石,一般其含量与磷矿石中的全磷量成正比,而放射性污染主要来源于矿物原料中携带的放射性元素,主要来自于磷肥和钾肥;在灌溉环节,被化工生产企业和居民生活所污染的水源往往成为茶园灌溉用水污染的最主要源头,其污染物不仅包括菊酯、有机磷等高残剧毒农药,更涵盖Pb、Hg、Zn及As等重金属和大肠杆菌等菌类物以及黄曲霉等生物毒素;在茶园采摘和修剪过程中,欠清洁的工具和不科学的操作易造成茶园和茶鲜叶的重金属及菌类污染,而未经处理的茶种往往也能给茶园带来相似的污染危害。
4.2.3 茶叶生产加工及贮运
该环节中茶叶质量品质危害涵盖鲜叶采摘、加工、包装及贮运等工艺不规范作业中。其危害因子来源主要包括来自煤燃烧中的粉尘颗粒,加工机械中常用的润滑剂、清洁剂,工作人员对茶叶的直接接触以及各非茶类异物所携带的危害物等。其中重金属污染和微生物(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霉菌等)污染问题在该环节较为突出。Pb主要来自尘土[26],长时间的摊放容易造成Pb污染,材料不达标的揉捻机作业则会带来Cu的污染。茶叶属于食品,一些不达标的简易塑料袋或铁制罐包装也常会给其带来一系列的重金属等污染危害[10]。
5 提高中国茶叶质量安全应对措施
5.1 建立健全中国茶叶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完善茶业标准体系建设
健全的法律法规是确保我国茶叶品质安全的强有力保障,我国于2006年和2009年分别通过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卫生部和国家标准化委员会也于2005年颁布实施了GB 2672—2005《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和GB 2673—2005《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对茶叶的农药残留、重金属及微生物等限量标准都作了相应规定[27]。但在治理城镇和农村三废污染问题上,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及其执行过程中的监督、惩治措施仍不够完善,部分企业超限排放和违禁排放现象严重,对大气和水土资源造成严重破坏。在茶叶生产过程中,必须合理引导相关生产企业和人员对ISO9001产品质量认证与ISO1400环境质量认证等的关注重视,致力于推进企业的GAP和QS安全认证工作[28],为后期成品茶质量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在对中国茶产业管理中,可尝试效仿一些西方国家对某一领域的专一部门管理模式,将对茶叶的生产、销售、流通和质检等环节质量管理权限交付某一政府职能部门管理,其他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管理。责、权、利的细分可有效提升我国茶叶产销质量和水平。在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中,政府的相关政策行为应尽力避免对有关规模茶区的生态破坏,力求工农业平衡、和谐发展。中国虽是茶业大国,但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格局要求中国在相关标准上必须与国际市场主体要求相接轨。伴随中国茶叶农药残留在检测项目上的日益扩展和标准限量的日趋严格,中国茶叶农药残留检测工作在逐步走向完善的同时,加速国内茶业标准制订程序快捷化,标准限量国家化、国际化发展进程,仍然是摆在所有关注中国茶业发展人员面前的一大课题。
5.2 强化我国茶产品质量危害评估体系和风险预警机制建设
完善的质量危害评估体系和风险预警机制[28-29]可有效预测某一新产品或行为给市场即将带来的一系列正负面影响,经营者可根据其适时调整对策,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失,提升在行业中的竞争力。中国茶业在这方面起步较晚。近年来中国因对茶叶磁性物和硫丹、三氯杀螨醇及八氯二丙醚等超标重视上的不足而造成的较大损失就是一个典型的教训。针对中国茶业所面临的问题,当前应当以培养人才为契机,以加大科技、财政等要素投入为依托,以加强对相关涉茶行业的一些新工艺、新产品的质量危害评估和风险预警为关键,努力控制好各环节质量安全控制工作,适时关注国内外茶叶相关检测项目指标及限量调整动态,从而在确保茶叶品质的生产、流通等环节中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5.3 进一步完善茶叶安全生产质量控制体系建设
应在广大茶区推广新型、科学的综合防治技术,特别是注重提高施肥和茶园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技术水平,杜绝使用相关茶园禁用植保用品;在病虫草害防治过程中,要逐步普及以生物防治为主体的综合防治体系,因地制宜,合理结合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尽力减少茶园管理过程中各危害因子的产生,降低危害幅度水平。在茶叶室内生产各环节中,在推进各生产个体升级相应生产设备、优化生产环境前提下,应加快推进生产企业的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作业进程,规范生产工艺,稳步引导和推动HACCP、 ISO1400生产管理模式和QS安全认证在生产各环节中的应用,努力推进我国茶叶安全化、清洁化生产模式进程[28]。
截止2006年,全球已有19个国家和组织实施了453项茶叶农药残留MRL标准,且从全球关注茶叶安全的趋势来看,相关标准控制仍将不断加强,检测项目也将逐步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茶叶发展带来了挑战,但同时也为进一步促使我国茶叶在可食用性、营养性、安全性、保健型及可信性等方面全方位良性发展奠定基础。2011年,全国无公害茶园和有机茶园分别为1.35×106hm2和1.12×105hm2,各约占当前全国茶园总面积的61.0%和5.1%,相应比2010年提升7.4%和12.3%[30]。这从源头上奠定了中国茶叶安全发展的基础,也彰显了中国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和茶叶界各团体组织在对治理茶叶质量问题安全上的重视和信心。
5.4 优化监管和质量可追溯机制,提高管理效率
在深化以政府职能部门为主导、协会为依托、广大从业者自律为关键的复合型管理模式过程中,应注重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管、协调和社会化服务职能,强化协会的信息中心和市场纽带作用,通过对各环节作业者品质危害的危机感教育来提升从业者们的专业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水平,强化自律意识,力求做到有法必依、有规必从;进一步完善责任追究制,建立并完善质量标准和质量可追溯机制[31]。提高作业者的失信成本,加大对市场违规作业者的惩处力度,以推行中国茶叶田间—车间—饮用的全方位、一体化严格管理机制。
治理农产品质量污染必须严抓源头,因此,规范、控制我国农产品用药的生产、流通和销售渠道等各环节行为,是解决我国茶叶农药残留超标的首要根本。在茶叶生长、生产各环节,必须严格遵循相应标准要求,政府相应职能部门在对各茶叶基地安全级别划分中必须严格参照我国茶叶质量等级中的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A级和AA级)及有机茶相应指标,严格划分,认真归类。大气环境质量符合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标准;茶园土壤环境符合GB 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植保用水应符合GB 20922—2007《农田灌溉水水质标准》;加工生产用水达到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车间生产执行ISO1400等环境管理体系要求[10,32]等。在政府职能部门要适时跟踪检测,确保各环节紧密衔接,安全生产。工农业发展中的一些冲突决定了在中国未来城镇化发展进程中,政府要适度考虑对有关规模茶园的迁就性保护,在茶厂选址过程中,企业应避免为追求便捷而选择毗邻主道的人口密集区,力求中国茶产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全方位均衡发展。
5.5 加强质量安全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全方位培养全面发展型高素质人才
行业间的竞争首先是以科技为支撑的全方面竞争。在中国茶叶与其他产茶大国或地区的茶产业科技竞争中,宏观上不仅要围绕相关法律法规制订、质量危害评估体系和风险预警机制、质量可追溯机制及标准体系等方面有一个合理完善的科学体系,在微观方面也要针对当前中国茶叶出现的各种显性和隐性问题,采取相应科技措施,合理制订应对方案。在中国未来的茶叶发展进程中,低残留低毒农药研发、选育抗虫抗逆茶树新品种、研究并改善茶叶生产周边环境动态、利用挥发性互利素的化学手段治理茶园病虫害及运用环保型缓释型茶园肥料等[33]都是摆在科研工作者和生产者们面前所即将面临的问题。
传统茶叶人才的培养方向和方式也应有所调整,在关注于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及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同时,更应充分注重于培养位于产业前沿基层的一线作业人员,他们是决定和支撑中国茶业发展的主力军。在努力培养从业人员业务技术素质的同时,应加强提高其思想道德建设和职业操守水平,调动其爱岗敬业精神和规范操守的主观能动性。只有以高素质人才为基础,以强有力科技支撑为关键,公众齐心协力,积极主动解决摆在中国茶业发展面前的各种问题,中国茶业才能在遭遇各种挑战和困境形式下,积极完善,努力创新,从而在引领全球茶业发展过程中得以进一步巩固其世界茶坛霸主地位。
6 结 语
茶叶是中国的国饮,也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长久以来,围绕茶叶对人体的保健功能及茶叶中某些危害因素对人体危害性描述等相关研究[34-35]一直很多。从近年各类研究报告及综述结果来看,茶叶外源污染物及部分内源危害物在超过一定指标前提下,对人体确实有一定的危害,但其对消费者的危害性及危害程度却远没有多数人所想象的那么严重[15]。在近年茶类农药危害较多的菊酯类危害问题上,陈宗懋[36]通过对茶叶菊酯类农药残留的安全性检测证明,含量不高的茶叶菊酯类农药对其不具有较高的危害性,通过饮茶而进入人体的最大摄入量仅为每日允许摄取量(ADI)的1/13986~1/2519之间。对此,周晓东等[37]通过实验得出相似结论。在重金属危害方面,目前论述较多的是Pb、Hg、Cr、Cd、Zn及As等,但茶叶属于软饮料,重金属在茶汤中的析出比重一般都很低。以危害较重的Pb为例,石远值[38]、高桂珍[39]等研究表明,茶叶冲泡后Pb的浸出率都在19%以下,而本身干物质茶体中Pb的含量就不高,因此,其因冲泡而对人体的危害很小。对此,徐奕鼎等[40]通过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及浙江食品质监所对有关Pb超标的绿茶和乌龙茶的检测结果,也得出类似结论。在微生物危害方面,茶叶的微生物及其他类危害可控性相对较强,一般可通过改进生产设备、完善加工工艺及注重对各环节CCP控制,可以有效加以控制和解决。另一方面,过于理想化的茶叶质量安全要求会对茶叶产量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而人们当前所寻求的正是在茶叶质量安全与正常稳定产量之间达到一个合理的动态平衡。由此可见,表现在中国茶叶质量问题上的农药残留、重金属及微生物等污染问题当前虽不能被人们所轻视,但也并没有一般人所想象的那么严重,也并非就没有一个较好的全面解决方法。从注重茶叶品质安全角度出发,结合当前我国茶叶现况,可以把当前中国的茶叶质量危害现状定性为:有一定危害但不是很严重,勿盲目夸大但也不容忽视。因此,若通过政府和有关涉茶团体组织及企业和个人等的共同积极努力,以围绕解决控制当前中国茶叶所遭遇及即将面临的一些品质危害因子为基础,以改善现有一些束缚中国茶叶发展的诸多不良机制、体制为关键,从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次同时着手,正确对待和理顺好有关茶叶质量中所遇到的各类问题,则中国茶叶发展大业,定会能步入一个品质优质健康、机制灵活高效、体制完善而健全的良性发展轨道。
[1] 王刚, 王秀丽. 浅谈影响我国茶叶消费的几点因素[J]. 科技创新导报, 2011(3): 202-204.
[2] 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 2001—2010年全球茶叶出口贸易格局分析[DB/OL]. (2012-03-27) [2012-07-04]. http://www.caas.net.cn/caasnew/nykjxx/nycj/61542.shtml.
[3] 昝宏. 技术壁垒对我国茶叶出口影响的实证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 2006(24): 17-19.
[4] 严旭, 阙昭君, 万芷吟. 绿色壁垒对农产品出口的影响极其对策[J]. 农业经济, 2012(2): 127-128.
[5] 谭正初, 萧力争. 我国茶叶质量安全现状与控制[J]. 茶叶通讯, 2008, 35(1): 18-23.
[6] 鲁成银. 茶叶质量安全[J]. 茶叶, 2004, 30(2): 67-69.
[7] 陈宗懋. 茶叶质量安全和标准建设应与时俱进[J]. 中国茶叶加工, 2012(1): 1.
[8] 马菁, 马荣朝, 吴维雄. 茶园土壤污染的影响与控制研究[J]. 农机化研究, 2009(3): 74-79.
[9] 霍建聪. 茶叶生产的清洁化和无害化[J]. 西南园艺, 2005(2): 32-34.
[10] 王振川. 茶叶污染问题与控制技术途径[J]. 茶叶科学技术, 2007(2): 33-35.
[11] 李秀峰, 林小端, 涂良剑. 我国茶叶农药残留研究进展及展望[J]. 茶叶科学技术, 2007(3): 1-5.
[12] 归秀娥. 我国农产品出口受阻于国外绿色壁垒的原因与对策[J].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10, 23(1): 91-94.
[13] 许振健. 基于农药残留控制的茶叶质量安全管理研究[D]. 雅安: 四川农业大学, 2009.
[14] 王婷. 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对策研究: 以浙江茶叶为例[J]. 中国证券期货, 2012(6): 152.
[15] 王岳飞. 中国茶叶总体安全 消费者可放心饮用: 全面、客观、正确认识中国茶叶农残问题[J]. 中国茶叶, 2012(5): 1; 18-19.
[16] 冯雪. 陕西茶园土壤重金属铜、镉、铅对茶树生长影响的研究[D]. 西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
[17] 韩文炎. 茶叶铅污染来源及控制技术研究[C]//第四届海峡两岸茶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成都: 第四届海峡两岸茶业学术研讨会, 2006: 401-409.
[18] 韩文炎, 梁月荣, 杨亚军, 等. 加工过程对茶叶铅和铜污染的影响[J]. 茶叶科学, 2006(2): 95-101.
[19] 兰凌. 我国茶叶卫生质量的现状与茶叶质量安全控制[J]. 信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2): 80-83.
[20] 段仁周, 张久谦. 影响茶叶安全性的主要因素研究进展[J]. 河北农业科学, 2008, 12(7): 60-62.
[21] 陈宗懋. 茶叶的安全质量与清洁化生产[J]. 广东茶业, 2005(1): 1-4.
[22] 刘帅帅, 李烨, 王旻. 国内对茶叶中稀土元素的研究进展[J]. 茶叶通讯, 2010, 37(4): 18-22.
[23] 袁自春, 杨普, 耿其明. 新形势下我国农业科技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J]. 农业科技管理, 2007, 26(6): 15-17.
[24] 李江华. 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J]. 食品科学, 2008, 29(8): 685-688.
[25] 袁自春, 苏有健, 夏先江. 对祁红产业复兴的再思考[J]. 中国茶叶加工, 2010, 115(4): 4-6.
[26] 刘五星, 骆永明, 滕应, 等. 石油污染土壤的生态风险评价和和生物修复[J]. 土壤学报, 2007(5): 848-851.
[27] 姚青. 影响闽北茶叶质量安全因素与控制技术研究[J]. 福建轻纺, 2010(5): 37-40.
[28] 张文锦, 王峰, 翁伯琦. 中国茶叶质量安全的现状、问题及保障体系构建[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 2011, 14(4): 27-31.
[29] 毛西贝. 农产品市场预警机制的分析与研究[J]. 陕西农业科学, 2010(6): 120-121.
[30] 封槐松. 2011年中国茶产业及纳溪茶产业发展现状[J]. 茶世界, 2012(3): 44-49.
[31] 陈志雄. 茶叶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建立与应用[D]. 福州: 福建农林大学, 2011.
[32] 武文涵, 孙学安. 把握食品安全全程控制起点: 从农药残留视角看我国食品安全[J]. 食品科学, 2010, 31(19): 405-408.
[33] 陈宗懋, 孙晓玲, 金珊. 茶叶科技创新与茶产业可持续发展[J]. 茶叶科学, 2011, 31(5): 463-472.
[34] 袁自春, 杨普, 李毅. 茶内含物综合利用及茶深加工品研究进展[J]. 中国茶叶加工, 2006(1): 29-31.
[35] 刘家红. 茶叶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技术研究进展[J]. 南方农业, 2010(9): 99-101.
[36] 陈宗懋. 我国茶叶卫生质量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 茶业通报, 2003, 23(1): 7-10.
[37] 周晓东, 王润龙, 黄亚辉, 等. 天王星(联苯菊酯)在茶叶生产上的安全性实验[J]. 茶叶通报, 2002(3): 24-25.
[38] 石远值. 我国茶叶中铅含量研究及思考[J]. 中国茶叶, 2001, 23(4): 18-19.
[39] 高桂珍, 莫向荣, 莫纪岚, 等. 茶叶驱铅效果与应用研究[J]. 卫生毒理学杂志, 1996, 10(2): 90-92.
[40] 徐奕鼎, 王宏树. 茶叶铅残留限量标准的分析与思考[J]. 福建茶叶, 2004(3): 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