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富阳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思考

2013-04-10富阳市政协主席陆洪勤

杭州科技 2013年2期
关键词:富阳市富阳战略性

富阳市政协主席 陆洪勤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着科技创新的方向,也代表着产业发展的方向。2010年,国务院明确提出要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成为我国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浙江省、杭州市也提出了各自重点培育发展的九大领域和十大产业。富阳市于2011年12月由原经贸局和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制订了《富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2011-2015)》。为更好地推进富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富阳市政协于2012年6月至11月底,深入有关部门、乡镇(街道)和企业,对相关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富阳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四大优势

近年来,富阳在造纸、铜冶炼等传统制造业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上通过转型升级、“无中生有”、外源驱动等方式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发展领域逐步拓展,行业门类日渐广泛,部分行业发展已初具规模,但也有些行业发展还处于萌芽期。总体来说,富阳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已经具备,优势逐步凸显。

产业基础优势

富阳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涵盖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以及新兴服务业等领域。近几年来保持了快速增长态势,规模不断扩大。据统计,2011年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等四大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口径,下同)306.6亿元,同比增长26.5%,占富阳市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28.6%;2012年前三季度实现工业产值231.7亿元,占富阳市工业总产值的28.4%。产业特色比较鲜明,主导产业中的龙头企业优势明显,如富通集团的光纤预制棒,奥克光电,天野通信的新兴光纤,飞鹰船艇的游艇、赛艇制造等。

创新驱动优势

近年来,富阳把大多数的创新资源投入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中,科技创新投入快速增长。2011年,富阳全社会科技经费投入16.41亿元,比2006年增长182.9%;本级财政科技投入1.86亿元,比2006年增长244.5%。截至2011年底,富阳市建立了五家行业研发中心,拥有富阳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技术)中心106家,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24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0家,杭州市级企业高新技术研发中心35家、杭州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9家,基本涵盖了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领域。专利授权量从2006年的396件增加到2011年的1980件。富阳市共有国家重点新产品20只,一批高新技术主导产品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平台承接优势

近年来,富阳大力推进开发区和工业功能区的整合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布初步形成以开发区高新园区、富春、高桥工业功能区为主体,以东洲、鹿山等工业功能区为补充,向胥口、受降、新登等工业功能区扩散的格局,产业平台的承载集聚效应不断显现。为推动产业升级、制造业服务化,近几年富阳市还大力构建服务支撑平台。2008年启动建设“高教园”,成功引进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理工大学等高校。与清华、浙大等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建设泡塑机械、电子机械等行业研发中心,为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科技咨询等提供服务。在银湖版块建设集技术研发、工业设计、文化创意、科创孵化、总部经济等功能为一体的“科创园”、“文创园”,天安数码、浙大网新、颐高圣鸿、赛伯乐等项目相继落户。随着2012年富阳经济开发区成功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平台承接优势更加凸显。

政策助推优势

近年来,富阳市相继出台《关于实施工业兴市战略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富阳市鼓励出国留学人员来富创业的若干意见(试行)》等多项扶持政策措施。组织编制《富阳市工业转型升级“十二五”规划》、《富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富阳市十大重点产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富阳市工业强市建设规划》等规划。这些规划及政策的出台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推手。

产业规模小、制约要素多等问题仍不容忽视

产业规模尚小,带动作用不强。富阳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还属于初步“成型”阶段,产业规模和企业规模偏小,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强,引领示范效应尚未发挥。尽管已经形成一批骨干企业,但缺少行业领军企业。这些企业的生产、服务等环节分工还处于内循环或外地循环,产业链有待延伸,本土化产业分工协作配套体系尚未形成,上下游企业缺少互动与衔接,企业竞争力不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贡献有限。

企业管理粗放,竞争能力偏弱。很多企业重技术轻管理,成长有余发展积累不够,企业家综合素质有待提升,存在不少“家族式”管理,人才留用难,企业组织结构有待优化。部分企业的关键设备和核心部件仍主要依赖进口,关键工艺和技术路线仍落后于国际领先水平。企业缺乏长期发展规划,抗风险能力弱,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影响,综合竞争力有待增强。

要素制约明显。今后富阳发展面临着土地、能源、人才、环境容量等方面的制约,加上传统产业还占有较高的比重,留给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要素资源相对缺乏。

体制保障不够到位。一是工作机制不顺畅。富阳根据杭州的统一部署成立了十大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发改局,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划制定等工作由经信局牵头负责。二是政策保障不到位。没有单独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制定扶持政策。三是统计考核不健全。战略性新兴产业没有单独的统计体系,也没有进行考核。

平台建设有待加强。一是产业平台。富阳市现有的产业平台,除了银湖区块以城市科技产业为主,其他更多的是一些传统产业,留给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空间不多。二是公共服务平台。缺少高层次的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研载体、技术平台、孵化器和信息化服务平台。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路径建议

根据富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结合现有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应努力走出一条差异化、个性化发展的道路。

建议发展重点

1.先进装备制造:精密数控机床、自动化控制系统及设备、现代仪表仪器、高端轻工机械和运动器材。

2.生物医药:生物技术药物、现代中药、中高端医疗器械。

3.新材料:光通信材料、新型金属材料、高性能纤维材料、专用纳米材料。

4.节能环保:环保处理技术及设备、高效节能技术及装备、新光源。

5.新能源:高性能光伏电池、太阳能发电系统、风电装备制造。

6.新兴服务业:金融服务、工业设计、文化创意、现代物流。

建议发展区域

“一核”:即银湖科技新城及其辐射范围,包括银湖科创园、文创园及富春、高桥园区和高新园区、东洲园区。“两区”:即新登和场口新区,辐射胥口海正工业园区。

建议发展路径

分两步走,一是“十二五”时期重点实施聚焦化、规模化、集聚化战略“:十二五”前三年产业发展明显收缩于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新兴服务业等行业,形成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和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围绕优势企业,培育产生一批终端化、成套化产品或设备,产品创新、技术创新能力日趋明显,产业集群在国内相关领域的竞争优势日趋显现。

二是“十二五”以后实施高端化战略:首先是成套化、终端化产品在产业发展中主导地位的确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得到提升;其次是培育出一批规模化、优势突出的龙头企业,且龙头企业明显具备技术创新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及持续推动新产品商业化的能力;再次是产业集群在国内同类集群中处于领先地位,培育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和企业,产业集群的国际竞争力逐步体现,把富阳打造成“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科学发展示范区”和“中国(富阳)战略性新兴产业科创城”。

推进富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富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必须把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作为富阳经济领域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

1.强化规划引导

一是分产业制定发展规划。按照“搞好一个行业规划、带动一个产业发展”的要求,加紧制定先进装备制造业、生物医药产业等一批产业发展规划,抓好规划编制和组织实施工作。二是制定产业导向目录。由发改部门牵头,结合国家、省、杭州市相关产业导向目录,抓紧制定富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导向目录,细化明确富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发展条目、约束性指标、政策导向指引。

2.强化组织协调

一是要加强政府在产业发展中的引导作用,建议成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相关部门责任分工,加强协调管理,做到产业发展全市一盘棋。二是建议成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聘请新兴产业领域管理类、技术类、行业类专家担任顾问,为产业发展战略、项目论证、技术引进等方面提供智力支持。三是完善统计考核体系。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体系,并纳入富阳市乡镇(街道)和部门的综合考评。

3.强化政策扶持

富阳市《关于实施工业兴市战略的若干政策意见》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给予了重点扶持,但是政策的综合性、系统性不够,力度还不够大,建议及时跟踪国家、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方向,加强与国家、省相关政策的对接,制订出台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单项扶持政策。重点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先发展行业在用地、资金、补贴、奖励等方面给予明确化,加大对产业布局、品牌建设、技术创新、人才引进、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政策引导力度。

4.强化项目实施

一是着力推进本土企业的转型升级,重点培育和扶持本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行业领军企业、成长型企业和“初创”企业,引导其通过资本运作,优化资源配置,积极上新项目。二是结合富阳市项目建设三年规划,谋划、储备一批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积极争取央企对接、浙商回归项目在富阳的布局和落地。三是要加强对项目的协调推进。健全项目建设协调督查机制,按照动态管理、滚动实施的原则,确保重大项目及时有效推进。

5.强化要素保障

一是要保障土地要素供给,对于先进装备制造业、生物医药等布局分散的产业,鼓励非聚集区的企业进行用地置换,推进土地的空间调整与集中;盘活存量土地,切实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土地要素供给。二是要加强人才要素保障,重点是加强产业领军人才的引进和高端技术人才、管理人才、营销人才的引进培养,大力优化人才留用环境。三是要强化资本要素支撑,搭建创新创业投资平台,建立创新创业投资基金,重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

6.强化平台建设

一是产业平台建设。要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富阳经济开发区的提升为抓手,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建设,坚持高起点、高标准,严格规划导向的原则,打造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平台。二是科研载体建设。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以省级新兴产业研究院建设为抓手,加强科研载体建设,集中力量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共性问题和技术瓶颈。鼓励银湖科创园、文创园、场口新区等功能区加快孵化器建设,积极吸引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领域的技术、服务项目入驻孵化,推动相关项目的产业化。三是信息化服务平台。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加大对信息化应用项目的支持,着力推进产品研发、设计的信息化,推进生产装备与过程的信息化和自动化。■

猜你喜欢

富阳市富阳战略性
共绘“富春骑行图”,千名骑友完成环富阳挑战!
我国将24种矿产确定为战略性矿产
2017环浙自行车嘉年华富阳站圆满落幕
再造战略性大单品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大国崛起
富阳:启动智能水务
富阳市:为“工业强市”提供科技支撑
浙江省富阳市实施6轮造纸行业淘汰关停工作
富阳“五老”文艺团关爱盲校孩子
党内民主:战略性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