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研究
2013-04-09杨婧靓
杨婧靓,孙 桐
(1.华北水利水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天津 300170;2.天津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运营事业部,天津 300384)
1 引言
项目管理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一项不可或缺的工作。20世纪80年代之后,我国开始逐渐建立和规范招标投标制、水利水电项目相关法人责任制和水利项目施工建设监理制3种制度相结合的模式和相关的工程建设管理体制结构,之后衍生出来的平行发包模式逐渐成为我国水利水电施工管理的主要模式[1],在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介绍
2.1 工程项目管理的定义
工程项目管理是指在一定条件约束下,为了顺利进行设计、施工、建设工程项目,甲方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项目管理公司(乙方),代表甲方对项目的各种活动进行全部或者部分管理和服务的行为[2]。
2.2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
(1)一次性:与大批量重复生产的工业产品以及企业或者行政管理复杂的程序不一样,工程项目实施过程具有一次、单件性,是一次完成的。这是以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作为对象的一次性承包相关任务的一种管理方式[3]。
(2)综合性:项目管理涵盖了可行性研究、设计勘察、招投标和具体施工等相关阶段,其中又穿插了对水利水电项目的进行程度、质量控制、降低成本以及保证安全的管理。其生命周期可视为有机成长的过程,各阶段既有明显界限,又存在有机连接,无法切断。
(3)强约束性:工程项目有很多约束条件,如目标的明确性、项目管理的单次性、质量统一标准化和功能要求确定性以及限定时间和控制资源消耗等性质,这些要求强化了对水利水电项目管理的约束,因此这是一种多因素控制的强约束性的管理。
2.3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的任务
工程项目管理任务多种多样,具体来说是随水利水电工程的类型不同而不同,主要任务可概括为下面几点:
(1)协调、组织任务:协调、组织工程项目是水利水电项目管理的关键任务,也是确保顺利实施水利水电项目的必要方法、手段。在建设水利水电项目过程中,协调任务是和有关部门进行有效沟通,明确不同阶段各自的任务,然后加以管理。组织任务是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进而明确各部门责任、任务以及职权,充分调动项目建设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高效的组织体系。
(2)计划任务: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每项工作都应按照事先的计划来进行,统筹安排其预期目标,有时还需要借助动态的计划系统随时对工程进行调整控制。计划任务是为工程项目正常进行,达到预期目标提供依据和保障的[4]。
(3)控制任务:控制任务主要有合同管理、技术管理、招投标管理、施工质量管理、成本管理等几个方面。合同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各种规定是约束和控制水利水电项目开展的有效手段;技术管理不仅涉及委托设计、审查施工图,还要审定工程实施阶段的技术方案;施工质量管理则是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包括对材料供应商的资质审查等方面。
3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的主导模式
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模式主要有代建制模式、工程建设监理模式和平行发包模式3种。
3.1 代建制模式
该模式主要用于由政府部门进行投资、非经营性的水利水电项目,聘用相关资质管理公司进行管理。起初是在某些地方试点运行,后来积累了很多经验教训后逐步扩展运用于更大范围内的项目管理。代建制模式是针对由政府投资的非经营性项目开展公开竞标,寻找相关专业的项目管理公司负责施工组织和建设,项目完工后再交给使用单位的一种管理模式。
3.2 工程建设监理模式
工程建设监理模式在国外常被称为项目咨询,是从项目业主角度对水利水电建设项目实行全面综合管理以实现最终目标的模式,在我国的应用形式主要有PM(Project Management)模式、DB(Design-Build)模式等。工程建设监理模式主要由投资人委托监理公司对其工程项目实行管理,业主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监理公司的管理范围和管理时间。我国工程建设监理主要为施工阶段管理[5]。
3.3 平行发包模式
我国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在实际过程中形成了平行发包模式,这是在招投标制、项目法人制和建设监理制3种制度基础上衍生出的一种新的项目管理模式,也是水利水电工程主要采用的管理模式。平行发包模式主要是指投资业主将工程项目拆分、按照工程内容差异分别发包给相关单位、并与之签订合同、约定双方的责任与权利、实现工程建设目标的管理模式,各个参建单位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6]。该模式的基本特点为:监督管理单位是政府相关部门;项目投资人需要对工程任务合理分解和分类综合;确定各个合同的发包内容,选择合适的承包商;监理单位协助业主,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实行监督、管理。与传统模式相比,平行发包模式有传统模式的细致管理,也有CM(Construction Management)模式下的快速轨道法。平行发包模式是水利水电工程中十分成熟的一种管理模式,其优点在于业主可对工程有更细致、更深入的把握,同时作业面增多使总体力量增大,可以有效缩短项目建设周期。
4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选择
选择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时,需要考虑下面3个因素:业主要求、工程特点和建筑市场情况。
4.1 业主要求
业主要求主要有:自身喜好、成本控制目标、可承担风险大小、对项目的参与程度等。若业主具有相关管理能力,并有参与项目管理的意愿,力图控制成本,就需要用分别发包模式;若业主既想节约成本又不想过于参与时,就可用CM模式。
4.2 工程特点
在确定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时,需要重点考虑的就是工程特点,包括工程项目的规模大小、工期要求、设计深度等。
4.3 建筑市场情况
这也是选择项目管理模式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比如,三峡大坝这样的大工程不可能把所有施工任务都承包给同一建设单位,因为没有一家有能力完成该项目的建设。此类工程通常采用的项目管理模式有:项目总包、施工设计总包、代理型CM、施工总包、分项发包等模式。
[1]钟平.三板溪水电站工程项目管理实践[J].贵州水力发电,2005(6):44-48.
[2]何菂,漆文邦,冯华.我国水电项目建设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发展[J].四川水利,2006(4):82-84.
[3]张尚.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CM模式与MC模式的比较研究[J].建筑经济,2005(2):71-74.
[4]朱枫.水电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模式应用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
[5]许巧林.国际国内工程项目管理现状比较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5.
[6]向东.我国水电工程项目管理模式选择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