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的回归——浅析王澍的建筑思想及其作品

2013-04-09许砚梅

河南建材 2013年2期
关键词:王澍利兹中南大学

郭 舟 许砚梅

1中南大学(41000 0) 2 中南大学(41000 0)

王澍荣获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成为了第一个荣获该奖项的中国籍建筑师。普利兹克建筑奖是一项在建筑界具有“诺贝尔奖”之称、全世界公认的代表建筑行业最高荣誉的奖项。而王澍是首次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的中国公民,由此可以看出他获得成就的伟大。王澍的成功,给了我们很多启发。

1 出众的原创性

作为活跃于中国建筑第一线的建筑大师,王澍的作品总是能够带给世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即使是对那些建筑司空见惯的人而言,也是如此。凭着对建筑场地的独特见解和对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中的高超表达,以及对不同建筑材料组合的巧妙把握,使得王澍的作品有着一种独特的象征性和延续性,具有很强的原创意蕴。他的建筑,都有自己的设计符号,有自己独特的原创性。他创新的使用了原始的材料和中国古老的传统符号,并不是照搬照用,而是一种独特的借鉴与创新的使用,展现了极致的原创性和感染力。

2 对传统文化、老建筑的执着

王澍的作品,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他比较注重本民族的、传统的元素,结合东方艺术,将旧砖、假山石等,运用于现代的建筑中。他的建筑具有民族乡土特色,或是客家土楼,或是农居。然而对传统的运用并不死板,而是不断的创新和改变。他把中国古代“造园”的手法和方式融入现代建筑中来,使其具有独特的功能和审美感。2001~2007年间,王澍和他所主持的业余建筑工作室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园项目中,坚定了“重建一种当代中国本土建筑学”的主张[1]。校园格局依山就水、疏密得宜、曲折尽致,形成山边、屋侧、院内、檐下、屋顶、林间等一系列施教游学之处。并且针对中国正在发生的大规模拆毁现象,王澍主张搜集了近700万片旧的砖、瓦、石用于校园建造,这或许是中国建筑传统在当代中国现实中的一个乌托邦。

3 对功能的深刻思考

王澍对于建筑的功能,也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比方说整个象山校区的建筑,片片鳞瓦、铺陈栉比、重重密檐、错落有致。这不仅起到装饰效果,还有一个重要的实用价值,就是瓦片间充满了交叠出的缝隙,形成了天然的空调机,夏天的时候,风从缝隙间吹出来,自然地形成习习凉风;而冬天,这些缝隙又会对风力形成自我调节。自然的风与建筑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功能。当然这样独特功能的设计还有很多,每一个都是来源于他对功能的深刻思索[2]。

4 对建筑雕塑感的塑造

王澍不只是做设计,而是设计一件建筑雕塑。王澍将自己的雕塑作品,做成了一座座会表达感情的房子。它的建筑的雕塑感很强,仔细玩味他的建筑,仿佛都有一种情感的交流和感情的传递,具有很强的审美性。他的建筑,往往内部的设计,都非常现代主义:灯的极强的线条感、屋顶的水泥质感、管道和线路的裸露;又给人一种其他的感受,王澍的房子,因为当做了雕塑来做,所以总是让人百看不厌,有一种厚重大气,又略带温柔的感情气质流萦其中。

5 重视艺术的文化表达与运用

王澍是一位真正的文人建筑师。“寻根”在王澍那代知识分子心里是难以割舍的。而无论是苏州的园子还是从白居易到李渔等文人的文章,都在感染着他。古人造园的足迹也影响着他的建筑,去鼓励他承袭与发展我们华夏建筑。中国语境中的园林、廊、砖这些文化意义书写的空间元素,是某种文人世界的记忆符号。王澍将东方的文化巧妙的融于建筑中,使建筑不时的散发着一种气质之美。

[1]王澍.教育/简单[J].时代建筑,2001:34~35.

[2]王澍.同济记变[J].时代建筑,2004(6):79.

猜你喜欢

王澍利兹中南大学
王澍建筑作品中的传统水墨“画意”表达
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作品选登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狂妄与谦恭
Gender Discrimination in Language in The Handmaid's Tale
中南大学校庆文创产品设计
狂妄与谦恭
用倒置征服世界的艺术家——乔治·巴塞利兹
战后世界的设计师矶崎新获普利兹克建筑奖
THE CONCEPT OF BOKEH LIGHT EFFECTS IN PHOTOGRAP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