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进社区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2013-04-09刘艳阳白世敬韩晨霞
刘艳阳 李 峰 毛 萌 白世敬 韩晨霞 刘 晶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北京 100029)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在与疾病长期斗争中积累和创造的财富,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和继承中医药事业,积极推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发展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体系的重要内容[1]。目前,国家正在加大力度推进中医药进入社区,推进中医药进入百姓家,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正朝着这一方向努力。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新模式,其模式充分利用中医药的现有资源,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价廉、方便、实用的卫生服务[2]。继承和发扬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色优势,提高中医药的服务质量,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中医药医疗、保健的重大需求,同时这也是解决当前“看病贵,看病难“的一个重大举措。当前,中医药在维护人类健康事业中的作用得到了国际、国内范围内的广泛关注,扶持和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氛围正在广泛形成,如何利用和把握好当前的发展机遇,积极制订中医药进入社区的发展规划和目标,尽快使中医药医疗和保健深入广大社区,为社区和农村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满足他们对中医药的迫切需求,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 理论依据
社区中医药是用来解决居民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和计划生育服务等一系列医学问题的新生事物,以全科医学为基础,其最大特色就是提供个性化、人性化和便捷、低廉、持续、完整的中医药服务[3]。同时,中医的基本理论和社区医学理论有很多相同之处,中医学提倡“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预防思想,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有机统一,中医学辨证论治的个体化诊疗原则有助于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个体优化诊疗原则的目标。可见,中医学理论体系有助于社区医疗体系的建立。
2 发展优势
在祖国几千年的医学发展中,中医药疗法和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人们深深感受到中医学简、便、验、廉所带来的好处,中医药在广大社区和农村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很受百姓欢迎,并且在社区服务站常常有居民问是否能看中医。目前,“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在我国医疗卫生问题中已经相当突出,作为医疗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更应该发挥自己的优势,中医的根在基层,中医的根在社区。将具有“简、便、廉、验”的中医药引进社区有利于解决目前医疗费用过高的难题,符合社区卫生服务低投入、高效益、低成本、广覆盖的要求,中医自古就根植民众,中医的望、闻、问、切比现代的仪器设备更为方便,一些社区和农村的居民很难到大医院就诊,这就使中医药在广大社区和基层有很大发展空间,也使中医药在社区更容易发挥作用。2005年上海市开展的一系列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现状研究课题与试点结果显示,中医药在社区具有广泛的群众需求[4],针灸、推拿、拔罐、中药等已受到广泛欢迎,目前已进入社区卫生服务最需要项目之列。
广大社区医务人员对发展中医很有信心,现在正值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也正积极推进中医药进入社区,比如制订扶持中医药的优惠政策、专门给中医人员编制、组织中医培训班等。同时,大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经具备一定的中医条件,发展中医有良好的中医基础。
3 存在的问题
3.1 中医师数量严重不足,影响中医工作的开展。调查数据显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存在中医人员数量不足的问题,由于没有中医医生,很多社区还没有中医科和中药房,当地群众看中医就很不方便。
3.2 社区中医师的技术水平有待提高。调查中了解到,社区中医师的中医培训相当少,一是这些医务人员坚守岗位,空余时间较少;二是社区卫生中心很少组织医生进行中医技术培训。因此,社区中医师的中医技术亟待提高。
3.3 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专项经费的投入问题。中医医疗技术在基层很受欢迎,但由于其收费低廉的特点,使其发展受到限制。从总体上看,各地经费有所增加,但不平衡,而且发展缓慢,西部地区尤其应引起注意。出现问题的原因可能是既有认识问题,也有成本和效益的问题[5]。
4 对策研究及建议
4.1 设立中医药发展基金 中医药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资金投入,购买设备、组织培训及科研教育等一系列措施都需要有专项资金才能实现[6]。
4.2 中医药应该立法 当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在进行《中医法》的建设,对社区的专项经费的投入要有制度的保障,也应该将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纳入法律法规当中。
4.3 中医药科室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中医药条例》第10条规定:依法设立的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应当能够提供中医医疗服务,努力提高中医药服务在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比例。其中中医诊室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没有开设中医科,社区中医药工作就成了空中楼阁,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也无法发挥,中医药就无立足之地。
4.4 加强中医人才的培养[7]人才是基础,技术是保障,缺乏中医高素质人才队伍,社区中医药各项事业就无法开展,因此加强社区中医药人才建设至关重要。比如招聘中医药大学的毕业生到社区就职,提高其相应待遇;组织社区医务人员到著名的中医药大学及附属医院进行中医培训;开设中专班、成人教育 、函授教育等,为社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4.5 加强中医药科普知识和适宜技术的宣传和教育[8]宣传和教育主要针对社区居民和医务人员,主要是宣传中医“治未病”的理念。当然,现在北京市已将中医纳入小学课本,作为科普读物,使中医药科普宣传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建议在社区“中医特色诊疗区”的建设中,也要注重中医文化和理念的宣传[9]。
5 小结
中医药融入社区卫生服务,是顺应时代医学潮流的需要,也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改革的必然趋势,我们应该紧跟时代潮流,毫不动摇地发展中医药,毫不动摇地推动中医药进入社区,使社区中医药得到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满足社区居民的中医药服务需求。中医药是我们的瑰宝,中医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调理”的理论全面反映了社区医疗、预防、保健的健康理念[10]。因此,各级政府应该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重视中医药在社区的建设性作用,同时,中医药也是社区公共卫生体系和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中医药在治疗慢性病和老年病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社区中医药这个平台,做好中医药进社区的各项工作,做好中医药的宣传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医药,相信中医药。当然,现阶段社区中医药遇到许多棘手的问题,如社区中医药人才严重不足,资金投入不够,各级部门重视程度不够等。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紧紧地抓住现阶段中医药的发展趋势,积极推动中医药的各项工作,使中医药发展更加繁荣,使中医药进社区道路更加畅通。总之,中医药进社区离不开政府的政策向导,离不开医务人员的无私奉献,离不开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参与。让我们携手一起,共同继承中医药,发展中医药。
[1] 史慧敏,李福和.北京市昌平区社区中医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26):2962-2963,2966.
[2] 陈璐,鲁静,陈磊.中医药进社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17(10):3-4.
[3] 鲍勇.现代社区医学[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0:1-10.
[4] 施永兴,章亚萍,贺金山,等.适应广大居民卫生需求认真做好中医药融入社区卫生服务工作[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1,11(4):27-31.
[5] 张奇,鲍勇,张雪亮,等.我国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现状分析及政策建议[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8,16(12):885-889.
[6] 齐忆虹,张晓,曹乾,等.江苏省中医服务利用认知状况调查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7):748-750.
[7] 张云兰,杨竹,王润华.重庆市推广五项农村中医适宜技术的反馈信息及对策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3):1409-1411.
[8] 鲍勇.探索双向转诊制度模式破解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瓶颈[J].中国全科医学,2006,9(15):1223-1225.
[9] 顾青,丛晶.中医理念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全科医学,2008,11(22):2098-2100.
[10] 杨玉娇,吴克明.中医药服务在社区的现况调查和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学术版,2008,6(7):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