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对门诊输液大厅患者的心理护理
2013-04-08李雅微刘亚楠
李雅微,刘亚楠,刘 洋
(武警黑龙江省总队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76)
随着社会文明的逐步发展和医保改革的逐步推进,病人自我保护意识和择医自主权有了较大提高,而门诊输液厅是医院面向大众的主要、直接且重要的窗口之一,护理质量的好坏将很大的影响病人的满意度。门诊输液厅是为了满足病人安全、快捷、可靠就医而设立的医疗场所。它不需办理出入院手续,只须门诊医生诊断开药,根据病人时间安排,随时进行输液治疗。在这项工作中,护理工作特别是心理护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为不同输液患者进行护理时,根据不同心理特征,实施有效合理的、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是十分必要的。如果能够改善患者输液期间焦虑、紧张的不利心理,对于提高工作质量,提升医院形象,拉近护患距离是十分有利的。下面我将对于实习期间,门诊输液厅患者的心理护理问题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
1 基本问题
1.1 输液病人的紧张和不信任心理。在输液厅,由于多数输液病人是初次来到本院就医,对医院环境不熟悉,对医生水平不了解,对护士素质和专业技能更是一无所知,所以在这种陌生环境中产生紧张与不信任的情绪。对着护士的静脉输液针,病人会不由地感到紧张,害怕护士不能一针见血,心理焦虑不安,更甚者会发生虚脱或昏迷。且在输液病人较多时,病人会担心护士配错药、拿错药或药剂不足,对护士有不信任之感。
1.2 输液病人的烦躁心理。多数病人到输液厅前已经过长时间的挂号、交费、诊查、取药等项目,已耗去很长时间,此时面对周围嘈杂的环境会感觉不适[1]。且在输液过程中由于行动不便,无聊乏味,会想尽快注射完。某些病人在上述某一环节一旦遇到不愉快的事,心存怨气,就会使病人更加烦躁,更易产生乱发脾气的现象。
1.3 输液病人的疑问抱怨心理。门诊输液病人对于自身所患疾病可能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医生的诊断不能完全理解,对是否要输液治疗心存疑虑,有的病人甚至认为自己的病不需输液,或认为钱花了,病情却不见好转。还有许多病人见到护士会问这病是怎么患上的,怎样预防,药物对疾病是否有特效及对身体的副作用等等[2]。这时就需要护士根据患者不同心理采用不同的交谈方式,或用医学知识作科学讲解,亦或用通俗、大众化语言交谈,让患者在感到护士关心他的同时,更加了解自身病情,解除自身疑问,消除抱怨心里。
2 心理护理方法
心理护理指在护理全程中,护士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能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地影响病人心理状态,以达到较理想的护理目的。心理护理需以新的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核心,系统、整体地进行护理服务和护理管理,结合门诊输液病人的特点,系统开展整体护理,使病人不是单纯接受输液治疗,而是能尽快得到生理和心理的康复。
2.1 病人到达输液厅后,护士应首先热情主动地接待病人,安排病人就座,同时介绍注意事项,安抚病人紧张情绪,并及时输液。
2.2 创造舒适的输液环境,输液厅内要干净、整齐、空气清新、阳光充足、温暖舒适,并配备知识性、趣味性强,内容健康的书刊、报纸、杂志供病人阅读,使病人如同在家中一样轻松自如。
2.3 在输液厅设立模块式格局,将婴幼儿患者与成人患者分区管理,根据不同区域病患年龄,给予对应的护理措施。
2.4 护理过程严格遵循三查七对的操作规程,使病人感受到护士对待工作的认真态度。同时在输液座位上采取每个病人一张输液卡,卡上有姓名、性别、床号、剂量、药品名称、观察时间、输液反应等,护士15~30min巡查1次,并记下输液记录,这样病人也能一目了然,了解自己用药过程。
2.5 注意护士形象,提供文明服务。门诊护士因和病人相处时间不长,了解甚少。因此.对于病人来说,护士的第一印象甚为重要。护士的一个微笑、一句体贴的话语,对病人不仅仅是态度上的支持,更重要的是能够减轻病人心理上的压力,给予病人信念上的支持。护士着装整齐、大方,举止端庄,话语温柔、亲切,也能够使病人感到极大的放心和信赖[3]。同时,要注意语言运用的技巧,使用文明用语。
3 总结
通过对门诊输液病人的心理护理,我体会到,了解门诊输液病人的心理活动过程,并采取的系列心理护理,真正做到方便病人,服务病人,使病人来我院输液放心和感受到真挚的温暖。所以了解输液患者的心理动态,做好门诊输液大厅患者的心理护理,可以提高护理水平,改善护患关系,达到护理满意率提高。
[1]张树森.护理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2]张银铃.护理心理学[M].继续教育本科系列教材: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3.
[3]梁光霞.护理心理学[M].3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