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物结合康复训练对流浪乞讨精神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2013-04-08甄庆伟孙佳文

河北医药 2013年11期
关键词:流浪精神病康复训练

甄庆伟 孙佳文

流浪乞讨精神病患者因其特殊性所表现出的精神症状严重而复杂[1],常常有肇事行为和倾向,对社会治安、居民正常生活秩序造成严重影响[2]。他们不仅存在经济、精神问题,而且长期的社会隔离生活,使他们职业技能和生活技能等社会功能缺乏,由于社会歧视所引发的社会心理问题也相当突出[3]。由于相关救助机构对此类患者救治的局限性,致使患者仅得到一般性的单一药物治疗,虽然精神症状有所改善,但要使患者恢复正常的社会功能,达到全面康复的状态,仅靠抗精神病药物是远远不够的,本研究针对此情况提出药物结合康复技能训练方案,并与单一药物疗效进行对比,为全面促进患者社会功能恢复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救治的流浪乞讨精神病患者200例,符合 ICD-10[4]各型精神障碍的诊断;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2组患者入组前各种躯体疾病得到控制。研究组年龄19~65岁,男87例,女13例;对照组年龄20~63岁,男84例,女16例;2组年龄、性别比、入组时精神症状及社会功能评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过程中脱落病例按上述标准重新补充入组。

1.2 方法 2组患者于入院后首先改善躯体情况,控制躯体疾病,此后根据精神病情表现及严重程度给予个体性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原则上全部应用非经典抗精神病药,以冲动伤人毁物为主要表现的患者短期应用经典抗精神病药口服或肌内注射治疗,症状控制后逐渐停药改服非经典类药物。药量按照常规量应用,治疗中出现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给予对抗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自治疗开始即同时开展康复训练,由精神专科医师经系统培训后实施。康复训练方案:(1)行为矫正:①规定作息时间;②饮食、服药主动排队并主动用餐具进食;③每日洗梳、洗澡、早晚刷牙、洗脸;④衣着、钮扣整齐,定期修剪指甲;⑤定时如厕;⑥保持床铺整洁、卫生,自行料理经期卫生;⑦能与工作人员及其他病友进行简单沟通;⑧主动帮助他人。(2)关心自我训练:①有躯体不适时能否主动向医护人员陈述;②不生吃食物、冷饮自来水;③不随地吐痰。(3)工娱活动训练:①主动参加工疗活动;②关心国家大事;③对今后的学习、工作或生活有所打算。④由专人进行集体演示和交往技巧,鼓励和督促患者进行简单的工作劳动治疗。(4)支持性综合、心理干预建立新的、亲密的、建设性的医患关系。随访人员和蔼、诚恳、耐心、细致地倾听、解答患者和其亲属提出的问题和困难。对于患者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要求,我们通过主动联系建议残联、民政以及社区等方式尽最大努力协助解决,并通过社区精神卫生宣教尽力消除周围普通民众对精神病患者的偏见和歧视;(5)精神疾病认知及药物治疗指导:对精神疾病的特点,临床表现及治疗计划进行讲解,并指导药物治疗的调整、维持,巩固疗效。对于需长期用药者讲解用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告知可能的不良反应和处理方法,对不依从者进行行为诱导和督导。

1.3 评定工具 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5]:SDSS评定患者社会功能,包括10个项目,各项分1~7分,评分越高表示社会功能缺陷越重;康复状态量表(MRSS)[6]:MRSS共有4个分量表,包括PMRSS总分、依赖量表、活动能力缺乏量表、社交量表、目前症状及异常行为量表。共含28个项目,各项分0~7分,0分为正常,分数越高提示患者对周围环境的依赖程度越高,活动能力缺乏、社会交往不足及精神症状越明显;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 74(GQOLI-74)[7]。

1.4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组治疗后各量表于各观察时间段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研究组各月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随研究进展2组改善程度差异越来越大,至研究结束2组SDSS、MRSS、GQOLI-74 差异达到最大(t=9.52,13.81,7.90;P<0.01),三量表对社会功能情况的评定结果基本一致。见表1。

表1 2 组 SDSS、MRSS、GQOLI-74 评分比较n=100,分,±s

注:与入组时比较,*P <0.05,#P <0.01

?

3 讨论

流浪乞讨精神病患者因为长期得不到系统治疗导致病程迁延、行为紊乱、社会适应能力下降、生活质量普遍低下,职业技能和生活技能缺乏,常招致周围人的厌恶、歧视,且自知力缺乏,除严重的精神症状外,社会功能的丧失较普通精神病患者更加严重,形成精神疾病日益加重的恶性循环,生存状况令人担忧。随着国家相关救助机制的不断完善[8,9],救助机构对患者的药物治疗使其精神症状得到很大程度缓解。研究发现:这类患者单纯给予药物治疗虽能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但对因长期病情导致的社会功能的丧失方面无明显效果,不能促进患者全面康复,因此对此类特殊患者的治疗应兼顾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尽力促进他们重返社会,形成良性循环[10]。

本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综合康复训练,取得了明显效果,对社会功能恢复情况的多维度评定发现: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结合综合康复训练疗法,使研究组在物质生活、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依赖程度、活动能力、社会交往等方面改善程度在研究各时间段明显优于单一药物组,并随着治疗进展优势越来越明显,至研究结束,2组差异非常显著(t=9.52,13.81,7.90;P<0.01)。通过支持性综合心理治疗、行为矫正、精神疾病认知及药物治疗指导,改变了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了患者的社会功能。研究组患者经康复训练后,社交能力,社会适应力,对治疗的态度及依从性等方面明显好于对照组,并呈现出随治疗进展逐步好转的趋势。

1 方亚明,邱友胜,张春玲,等.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特征研究.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7,5:296-297.

2 张少霞,袁丁,郑玉玲,等.流浪精神病人攻击行为相关因素的研究.中外医疗,2001,10:12-13.

3 刘联琦,周平.城市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冲动行为及人格特征对照分析.实用医学杂志,2009,25:2102-2104.

4 范肖冬译.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

5 张明园.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上海精神医学,1990,16(增刊):59-60.

6 张明园,朱紫青,王善澄,等主编.实用康复精神医学.第1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81-298.

7 张作记主编.行为医院量表手册.第1版.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社,2005.77-80,137-140.

8 伍业光.用科学发展观探索流浪精神病人的救助问题.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10:659-660.

9 朱洪.流浪精神病人救治现状与展望.医院管理,2008,6:88-92.

10 黎彪,曾樱,吕辰.2006-2009年我院社会精神病人精神药物的用药情况调查.医学信息,2012,23:333-334.

猜你喜欢

流浪精神病康复训练
完形填空专练(五)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精神病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流浪
流浪的歌
都有精神病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遇见一只流浪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