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水资源的价值
2013-04-08□杭东
□ 杭 东
地球上的水资源,从广义上来说是指水圈内水量的总体。包括经人类控制并直接可供灌溉、发电、给水、航运、养殖等用途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以及江河、湖泊、井、泉、潮汐、港湾和养殖水域等。水资源是发展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自然资源。关于水资源价值方面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也出了不少研究成果,本文就人们所关心的三个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一、我国水资源现状和重要性
我国水资源总量约为2.8124万亿立方米,占世界径流资源总量的6%;又是用水量最多的国家,1993年全国取水量(淡水)为5 255亿立方米,占世界年取水量的12%,比美国1995年淡水取水量4 700亿立方米还高。由于人口众多,目前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为2 5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排名百位之后,被列为世界几个人均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之一。另外,中国属于季风气候,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南北自然环境差异大,其中北方9省区,人均水资源不到500立方米,实属水少地区;特别是近年来,城市人口剧增,生态环境恶化,工农业用水技术落后,浪费严重,水源污染,更使原本贫乏的水资源“雪上加霜”,而成为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瓶颈。
水不仅是构成身体的主要成分,而且还有许多生理功能。水的溶解力很强,许多物质都能溶于水,并解离为离子状态,发挥重要的作用。不溶于水的蛋白质和脂肪可悬浮在水中形成胶体或乳液,便于消化、吸收和利用;水在人体内直接参加氧化还原反应,促进各种生理话动和生化反应的进行;没有水就无法维持血液循环、呼吸、消化、吸收、分泌、排泻等生理活动,体内新陈代谢也无法进行;水的比热大,可以调节体温,保持恒定。当外界温度高或体内产热多时,水的蒸发及出汗可帮助散热。天气冷时、由于水储备热量的潜力很大,人体不致因外界寒冷而使体温降低,水的流动性大。一方面可以运送氧气、营养物质、激素等,另一方面又可通过大便、小便、出汗把代谢产物及有毒物质排泄掉。水还是体内自备的润滑剂,如皮肤的滋润及眼泪、唾液,关节囊和浆膜腔液都是相应器官的润滑剂。
二、关于水资源价值的作用
水是人类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质,是工农业生产、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不可替代的极为宝贵的自然资源。我们知道,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受经济技术、社会和环境条件的制约。因此,人们从不同角度的认识和体会,造成对水资源一词理解的不一致和认识的差异。如今,随着水资源价值研究不断深入,人们对水资源价值作用的认识逐步向更深层次推进,水资源价值作用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经济上使水资源所有权得以实现。我国宪法规定,水资源归国家(或集体)所有,这是法律所赋予的权利,但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如何实现这个权利,是无偿转让、征收资源税还是定价转让,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究竟采取何种方式,取决于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程度、市场发育程度、政府管理水资源的水平及认识水平。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特别是考虑到水资源在国民经济中所具有的特殊地位及其所具有的特性,水资源配置是一种非均衡经济条件下的分配,国家作为人民大众的利益代表者,其赋有管理水资源的权利和义务,并且使水资源所有权在经济上得以实现,其中的重要手段是有偿转让水资源,水资源使用者通过交换的方式获得使用权,国家将所得到的资金返投于水资源有关建设中,服务于大众。
二是水资源价值具有核算功能。水资源核算是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将其纳入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之中的前提。在过去的国民经济核算系统中,缺乏对水资源等自然资源的核算,由此导致严重的后果:水资源等资源环境的变化,在国民账户中没有得到反映,一方面是经济的不断增长,另一方面是资源环境资产不断减少,形成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资源空心化”现象,其实质就是以消耗资源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泡沫式”虚假繁荣。由此可见,开展水资源核算是非常重要的。
三是水资源价值具有调节功能,水资源价值不仅是水利经济循环连接者,也是水利经济与其他部门经济连接的纽带;通过水资源价值可以调整水利产业与其他产业的经济关系,合理分配水利产业既得利益,适宜的水资源价值不仅能够促进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实现水资源在各部门间的有效配置,而且对地区间水资源合理调配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水资源供需矛盾在我国各地表现程度不同,“开源节流”是解决矛盾的关键。如何“开源节流”,这是一篇很大的文章,它涉及到诸多方面,其中充分地发挥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具有很大的潜力可挖,科学的水资源价值体系能够使各方的利益得到协调,使水资源配置达到最佳状态。
四是合理的水资源价值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经济基础。水资源价值是持续利用水资源的关键之一,这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和《中国21世 纪议程》中可以找到相应的论证。我国的水资源价值理论长期受“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传统价值观念影响,水资源价格严重背离水资源价值,导致水资源长期被无偿地开发利用,不仅造成了水资源的巨大浪费和对水资源非持续开发利用,同时对人类的生存及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严重威胁。笔者曾对水资源代际均衡调控进行了量化研究,结果表明水资源价值对水资源代际转移具有重要影响,由此进一步证明,水资源价值在持续利用水资源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 它是水资源持续利用的关键内容之一,进而构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关于水资源价值来源问题
关于水资源价值来源的理论问题,伴随着水资源价值问题的提出一直争论不休。目前提出了许多理论,包括哲学价值论、生态价值论、价值工程论、作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水资源环境价值论等,其中最古老而且一直没有停止争论的是西方的效用价值论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效用价值论是从物品满足人的欲望能力或人对物品效用的主观心理评价角度来解释价值及其形成过程的经济理论。所谓的效用是指物品满足人的需要的能力。效用价值论认为,一切物品的价值都来自它们的效用,物品的效用在于满足人类天生的欲望,无用之物没有价值。传统的资源价值观就是在效用价值论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的。根据效用价值论,水资源等自然资源是否有价值,取决于两个因素,其一,它是否有效用,其二,它是否短缺,只有既短缺又具有效用的东西才具有价值。根据此理论,目前水资源既短缺且有用,所以水资源具有价值。
劳动价值论是物化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商品价值的理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在批判地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科学的价值理论。该理论认为价值“只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单纯凝结”,价值是“抽象人类劳动的体现或物化”。“这些物现在只是表示,在它们的生产上耗费了人类劳动力,积累了人类劳动,这些物,作为它们共有的这个社会实体结晶,就是价值即商品的价值”。马克思在阐述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时曾论述道:“如果它(指自然资源,引者注)本身不是人类劳动的产品, 那么它就不会把任何价值转给产品。它的作用只是形成作用价值,而不形成交换价值,一切未经人的协助就天然存在的生产资料,如土地、风、水、矿脉中的铁、原始森林的树木等,都是这样。”正因为如此,传统的资源价值观盛行:处于自然状态下的自然资源,是自然界赋予的天然产物,不是人类创造的劳动产品,没有凝结着人类的劳动,它没有价值。
两种理论在解释处于自然状态下的水资源是否具有价值有着截然相反的结论,而且这两种理论都有足够的市场。笔者认为,这两种理论的斗争还将继续下去,但现实不能等到有了斗争的结果再进行操作。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应该对此问题有一个方向性的突破。我们可以从所有权交换的角度来探讨水资源的价格问题,这样就避免了两个理论的争论而影响水资源价格的确定。其基本观点是:水资源归国家所有,水资源所有权即水权的转让必须得到合理的补偿,这样可以避免理论上的尴尬。
四、关于农业水资源价值问题
近年来,关于农业水价问题引起高度重视,有关农业水价的分析文章比较多,包括水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等,并且部分内容已被有关决策部门采纳,但从总体上来看,农业水价的解决始终没有一个大的突破。
现实的问题是农民收入有限,承受能力太低。在这种背景下,即便农业水价测算得非常准确,从操作层面上来看也难以实现,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此外,目前我国农民收入出现了减缓的趋势,增收难度很大,这两种因素的叠加,使得大幅度提高农业水价更不具有现实性。
如果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我们会发现,农业水价不能到位的根本原因是工农业产品剪刀差在起作用,所谓工农业产品剪刀差,就是工农业产品的不等价交换,工业品价格高于价值,农产品价格低于价值,剪刀差的拉大导致农民利益损失增大,一方面它意味着农民在工农业产品交换过程中用同等数量的农产品换回的工业消费品比上年要少,另一方面使农民的现金收入直接受到损失,这是农业低效益的主要原因。尽管农产品价格低于价值、工业产品价格高于价值的幅度存在波动,但单位剪刀差贡奉的额度却显著增大,同时剪刀差的存在减少了农民的收入。可以说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工农业产品剪刀差的存在,农村哺育工业和城市,随着时间的发展,被哺育大的城市和工业应该返哺农业,只有这个问题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农业水价改革才能彻底消除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