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稻保优栽培技术

2013-04-08□刘

四川农业科技 2013年9期
关键词:米质优质稻稻米

□刘 刚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稻米的要求已从数量温饱型向质量保健型转变。目前,发展优质稻已成为调整种植结构、改善人们生活、提高稻区农民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措施。

优质稻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根据不同用途可分为食用型、加工型、饲料型等,我们通常所说的优质稻是指食用型优质稻。食用型优质稻的特点是蛋白质含量适中,口感好,冷不回生,有香味等,也因饮食习惯的不同而异。据生产实践,现就食用型优质稻的米质性状、要求、影响因素及如何种好优质稻等作如下简单介绍:

一、确定适宜播种期

选择适宜播种期对不同品种在特定地方的品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优质稻米生产,应在茬口、温光条件允许范围内,根据品种选择适宜的播种期,使产量和米质形成期与最佳温光资源条件同步,尽量实现灌浆结实期气温在2 0~2 8℃范围内,避开灌浆结实期的高温或低温,以及暴雨、病虫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在浅丘陵地区,为保证水稻正常发芽,不受寒害,应适时早播。在连续3天温度达到1 2℃以上,就可以进行水稻旱育保姆旱育秧播种。常年在3月5~1 5日可进行早播,这样能保证水稻灌浆结实期在7月中下旬左右,达到或接近适宜温度,形成优质稻米。

二、稀播匀播、培育壮秧

稀播匀播,培育壮秧是实现水稻高产优质的基础。在技术上要通过精选种子、精整秧田、精良用种、精细播种、精心管理,促进齐苗、全苗、匀苗、壮苗,力争成苗率达8 5%,壮秧率达8 0%。

可采用旱育保姆旱育秧播种方式,要重视稀播,育成带蘖壮秧,秧龄长的要带多蘖、大蘖,才能早分蘖,奠定苗情基础。在生产上采用旱育秧、旱育抛秧、温润育秧等育秧方式均可,但应按相应的技术规程进行操作,适当减少本田用种量。

三、整地与移栽

1.大田整地 优良的稻田土壤是实现水稻优质高产的基础,并为大田科学管理提供有利条件。因此,必须在充分了解稻田土壤特点的基础上,采取与之相适宜的耕作方法,精细耕整稻田,移栽田块要耙平,为高质量移栽创造条件。

2.适当稀植 优质稻的插植密度应兼顾米质与产量,依据品种特性、生育期长短和田底肥瘦进行综合考虑。对于优质稻,要想获得足够的穗数,主要靠“发”,而不是靠“插”,适当稀植、行距适当大一些,可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促进分蘖,以增加有效穗数和实粒数。

四、肥水管理

1.平衡施肥 施肥是影响米质的主要可控因素之一。优质稻栽培施肥的基本原则是多施有机肥,强调平衡施肥,除了满足氮素肥的供应外,还要配合一定数量的磷、钾肥。除了氮、磷、钾的合理施用外,还应根据土壤的养分状况,适当补施含钼、硫、镁、锌、锰等微量元素肥料。

长期的生产实践证明:前后期施肥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提高稻米的品质。优质稻施肥应以中等施氮水平 (纯氮9~1 1 k g/亩)为宜,氮∶磷∶钾为1∶0.5∶1最佳;优质稻的基肥和追肥比例为5∶5或6∶4较为合适,稻谷产量和整精米率都高。

2.有水灌溉 优质稻返青成活后,以浅水灌溉或间歇灌溉为主,使土壤通气良好,尽可能提高水温、土温,以利于早发分蘖。从孕穗期开始,田间应始终保持有水层。在抽穗开花期保持一定水层,以缓解高温伏旱威胁。乳熟期有条件可采用间歇灌溉,后期浅水灌溉,切忌断水过早。

实践经验证明:全生育期采用湿润灌溉易减产,后期干水能较明显地降低直链淀粉含量,且时间太长将影响产量。优质稻灌溉的适宜方式,要保证水分供应,采取“保苗送老灌溉法”,即前期有水结合露田,分蘖后期防暴晒,孕穗期保持田间有水层,灌浆结实期间歇有水,做到前期土壤通气条件好,中期不晒田,后期有水层。

五、收获及晾晒

稻米品质与谷粒充实度密切相关。优质稻的收割适宜与否,不但影响产量,对稻米的加工品质也有明显的影响。收获期越早,品质越差。过早收割,会导致裂纹米、青米、不实米增加,整精米率显著下降。

试验证明,收获时期直接影响稻谷的充实度,收获期越早,充实度越差。水稻齐穗后2 7~3 0天,灌浆基本结束,到3 5天充实度达到最大值。此时收获,可获得较高的稻谷产量和较好的稻米品质。掌握在这个时间收获,能提高稻米产量和品质。

稻谷收获后晾晒时间和方式对稻米品质也有直接影响。稻谷收获后应及时晾晒,采用竹席和三合土晒场晒谷,尽可能不用水泥晒场晒稻谷,以保证稻米优质。

猜你喜欢

米质优质稻稻米
隐藏于稻米花果中的酒香
稻米香喷喷
43份高结实率四倍体水稻米质检测分析
ATK植物营养水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研究张运航
发挥内外因作用 促进稻米业发展
适宜稻—鳖共生模式的水稻品种筛选研究
推广优质稻 种出“好粮油”
百泰微生物菌剂在不同施氮量条件下对北方粳稻米质的影响
优质稻“丰优香占”高产保优施肥技术探讨
阿维菌素在稻米中的残留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