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州鲈诺卡氏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2013-04-08丁雷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泰安271018

山东畜牧兽医 2013年1期
关键词:氟苯尼病鱼体表

丁雷 (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泰安 271018)



加州鲈诺卡氏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丁雷 (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泰安 271018)

2012年,山东泰安一家养殖场的3个加州鲈养殖池塘7月初发生死鱼,以后死亡量逐渐增大,死亡量最大时每天100多条。笔者对该病进行了研究和治疗。

1 池塘诊断

通过池塘观察,发现池塘内加州鲈平均体长20cm,投喂饲料为冰鲜杂鱼,摄食正常。池塘水质呈暗绿色,部分水面有浮膜,一些鱼背部呈暗黑色。水质测定结果显示,水底部溶氧含量1.5mg/L左右,氨氮含量约0.3mg/L左右,亚硝酸盐含量0.01mg/L左右,pH值7.0。

濒死病鱼体表有出血斑,个别患病严重病鱼体表、尾鳍有红色溃烂灶,鳃丝发黑附着污泥,鳍条充血。解剖可见,肝、脾、肾、等内脏器官出现直径1~5mm大小不等的黄白色肉瘤状结节。初步诊断,怀疑为诺卡氏菌病。

2 实验室检查

取病症典型的濒死病鱼,带回实验室用70%的酒精棉球反复擦拭体表,用无菌剪刀打开腹腔,无菌操作取肝、肾、脾、肠等组织上的结节,划线接种于罗-詹氏平板和TAS培养基,30℃培养7d,分离培养出短杆状或细长杆状有分枝的革兰氏阳性、弱抗酸菌体。挑取形态特征一致的优势菌落用罗-詹氏平板纯化。用分离菌株作回归感染,证实分离菌为加州鲈鱼的病原菌。

纯分离物在罗-詹氏平板上划线30℃培养7d观察菌落形态。参照文献确定检测项目,检测细菌的温度及盐度耐受性、营养源、酶类产生、水解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根据病原菌的形态、生长和生理生化特征,确定从坏死结节病灶分离的病原菌属于诺卡氏菌(sp.)。

药敏试验显示,该菌株对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卡那霉素、氟苯尼考高度敏感,对青霉素、四环素、羧苄青霉素等耐药。

3 治疗

3.1 改良水质,降低死亡率 此过程大约3~4d,先停食,在此期间每天换水1/3,使池塘溶氧显著增加,氨氮降低。

3.2 外用消毒剂 停食换水3~4d后,全池泼洒PV碘消毒,用量按生产厂家说明书所示。隔1天再泼1次。

3.3 内服药物治疗 在水体消毒的同时,先每20kg饲料拌四川芳草生产的肝胆康1包加30克维生素C投喂,投喂量第1天为平时投饵量的1/2,以后酌情增加,1次/d,连喂3d。第4天,除上述药物外,每20kg饲料再添加20g氟苯尼考,1次/d,连喂5d。

4 结果

连续用药到第6天,死鱼数量明显减少,每天只有十几条。使用一个疗程后每天死鱼数量减少至5~6条,但仍有部分病鱼陆续死亡。两个疗程后,笔者将氟苯尼考又改为庆大霉素,又喂了大约一个半疗程后,死鱼现象消失。

5 总结

(1)诺卡氏菌病是由诺卡氏细菌引起的,1963年首次在阿根廷热带养殖鱼类中发现,以后陆续在狮鲹鱼类、鲆鲽鱼类、鲑鳟鱼类、鲷鲈鱼类、鳢科鱼类等水产养殖动物中有报道。主要侵犯皮肤、肌肉、肝、肾等组织器官,表现为体表、肌肉和内脏出现肉瘤状物质。据报道诺卡氏菌病死亡率很高,在高温季节易发,每年4~11月流行,6~9月为高发期,15~32℃水温时均可发生,以25~28℃水温时发病最为严重,死亡率也较高。病程表现为慢性病,发病前期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潜伏期长,从鱼类感染到发病死亡需要15~20d,往往死亡时已感染多时。(2)此次发生的加州鲈诺卡氏菌病,主要原因是该池塘的鱼以投喂冰鲜鱼为主,投喂量较大,吃不完的残渣剩饵在水体中腐烂,败坏水质。再加上常年不清於,底质中腐败物质积累较多,水质严重恶化,从而造成水体中有害病菌大量滋生所致。(3)该病潜伏期长,从鱼类感染到发病死亡需要15~20d,往往死亡时已感染多时。加之目前发现的诺卡氏菌菌株对多种药物耐药,治疗起来非常困难,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应以预防为主。

作为预防策略,控制疑似感染的鱼苗、鱼种的引进,减少放养密度,合理投饵,科学调控水质,预防投喂药饵不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及时杀灭水中寄生虫,尤其是体表寄生虫,防止病原菌顺体表破损处入侵,勤捞死鱼病鱼,防止饲养水体病原菌增多,才是防治此类疾病的有效方法。

(2012–10–23)

S852.61

B

1007-1733(2013)01-0072-01

猜你喜欢

氟苯尼病鱼体表
加州鲈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
降低体表孢子含量对僵蚕总灰分的影响
氟苯尼考的毒副作用及其在猪临床上的应用
求解空间几何体表面积问题的方法剖析
探究“氟苯尼考”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裂唇鱼
四招防止金鱼长寄生虫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水产品中的氟苯尼考
磁共振病灶体表定位贴及临床应用研究
脂肪抽吸术在体表脂肪瘤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