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术动态·

2013-04-08

石油化工 2013年2期
关键词:装置

日本武藏野化学研究所开发出无添加剂植物基高纯度聚乳酸

石油化学新报(日),2012(4668):9

日本武藏野化学研究所开发出高光学纯度无添加剂的“高纯度聚乳酸”。由于乳酸在人体中随时可以产生,且在身体内分解也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因此乳酸除作为通用聚合物使用外还可作为医用材料的原料,例如身体内分解性原材料(骨骼固定材料、手术用缝合线等)、高功能聚乳酸产品的原料及聚乳酸用添加剂等。“高纯度聚乳酸”是一种无添加剂(包括可塑剂和防氧化剂)、异构体含量低的高光学纯度(L或D的光学纯度在99.5%以上)产品,残存单体含量也很低,因此加水分解反应受抑制。“高纯度聚乳酸”的粒径和形状规整,形状为白色小弹丸,不易破损且具有黏性。与石油原料制备的聚乙烯不同,它是以玉米等农作物制备的乳酸为原料生产的,具有生物降解性,废弃后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环境负荷小。由于不使用添加剂,这种新开发的高纯度聚乳酸的性质可得到最大限度发挥。

日本三洋化成子公司开发出新型发光二极管密封材料用树脂固化剂

石油化学新报(日),2012(4676):11

日本三洋化成工业公司下属子公司“サンアプロ”公司开发出2种新型(胺系和磷系)环氧树脂固化剂。该固化剂的特点是可长时间维持发光二极管(LED)灯密封材料的透明性。该固化剂适用于要求高水平颜色再现的白色LED灯,如电视和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屏以及汽车仪表盘中的逆光照明等。在这些领域中,要求LED灯的密封材料经长时间还能维持高透明性,但以往的环氧树脂固化剂在太阳光和高温下极易老化变黄,使LED灯的密封材料变色、透明性下降。通过改变阳离子成分的置换基,开发出不老化变色的环氧树脂固化剂,可使LED灯经过更长时间也能持续发挥高水平的颜色再现性能。该产品很难取代照明灯,但在电视和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屏以及汽车的仪表盘中所使用的逆光照明能发挥很好的作用。产品由于不含卤素很环保。“サンアプロ”公司预计该环氧树脂固化剂2014年的销售额可达3亿日元。

沙特阿拉伯基础工业公司推出高性能高密度聚乙烯医用牌号用于大型容器

Chem Weekly,2012 - 11 - 06

沙特阿拉伯基础工业公司(Sabic)与吹塑成型工业包装解决方案供应商Mauser公司合作开发出一种高密度聚乙烯(HDPE)牌号,旨在满足医疗用大型容器的需求。Sabic的HDPE PCG4906牌号可适用于生产简便油桶、开口或密封圆桶、中型散装容器及吹塑瓶,其产品性能满足有关欧洲和美国药典的要求。采用HDPE PCG4906生产的体积为1 000 L的容器也满足物理及力学性能要求。采用该HDPE生产的首例圆筒通过了联合国建议的危险物品运输要求测试,包括-18 ℃下的层压测试、跌落测试及管内液压试验。Sabic通过与Mauser合作,已开发出密度、熔体流动性、冲击强度与耐环境应力开裂性等性能平衡的产品牌号。通过这种新产品牌号,Sabic正在扩大其医用热塑性塑料的产品组合,以涵盖该领域使用的所有类型的包装材料。

日本可乐丽生活材料公司开发出多功能性聚丙烯无纺布

日经能源环境网,2012 - 11 - 03

日本可乐丽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可乐丽生活材料公司开发出一种可长时间防虫、防臭及抗菌的功能性聚丙烯无纺布KURAPYUA。KURAPYUA的设计原理为:在聚丙烯无纺布中加入该公司自主开发的一种功能性油颗粒,并使功能性油从内部缓慢释放从而可长时间持续发挥作用。由于油分是从无纺布内部缓慢释放到表面,因此不会发黏,可维持布料本来具有的手感。除了抗菌、防臭、防霉、防螨、防蚊虫及确保安全卫生外,也可根据用途增加芳香油。功能油颗粒称为“SROPE”,是一种在高分子化合物中加入高浓度功能性油的添加剂,并通过专有技术实现了较高的功能性油含量,含油率达20%,且能使油分以几百毫米到几微米的程度分散存在,以维持无纺布的原有特性。该技术目前已在日本国内获得2项专利,同时在海外获得7项专利。

PolyOne公司高生物成分含量的reFlex品牌生物增塑剂

Eur Plast News,2012 - 11 - 28

PolyOne 公司最近开发出一种含99%(w)生物成分的reFlex生物增塑剂新产品牌号——reFlex 300。reFlex 300采用迅速可再生的原料,并为软质聚氯乙烯配方中使用的通用增塑剂提供了一对一替代物。不含邻苯二甲酸盐的reFlex 300可使客户扩展具有差异化替代品的产品,其潜在应用包括卫生保健方面的管材和连接器、电器的插头和绝缘体及消费领域的玩具和鞋。在建筑施工中,这种新材料可用于挡风雨条、垫圈、办公家具和地板。该新牌号产品是利用Battelle Memorial研究所开发的大豆基技术制得的。

中国石化首套甲苯甲醇甲基化装置建成

中国石化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00 kt/a甲苯甲醇甲基化装置在中国石化扬子石化芳烃厂建成。该装置是我国首套甲苯甲醇甲基化装置,投入使用后将为我国对二甲苯(PX)的工业化生产提供新的技术路线,为过剩的甲醇资源找到新出路,同时也将促进聚酯产业链的健康发展。甲苯甲醇甲基化合成PX是生产PX的一条新工艺路线。与传统的甲苯歧化工艺相比,该工艺的最大优势是以甲苯和低成本的甲醇为原料生产高浓度PX,而生成很少量的苯和C9副产物。甲醇的引入提高了甲苯利用率,理论上每生产1 t PX只需耗用1 t甲苯,而传统的甲苯歧化工艺,每生产1 t PX需耗用约2.5 t甲苯,且副产物苯较多。

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绿色加氢裂化成套技术工业化

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等单位开发的绿色低碳高能效加氢裂化成套技术,在中国石化海南炼化1.2 Mt/a加氢裂化装置实现工业应用。该加氢裂化成套技术通过催化剂级配、工艺过程、设备选型、装置操作等多方面的节能优化,取得了十分显著的节能降耗效果。在该成套技术的开发应用过程中,通过采用炉前混氢技术,有效提高了换热传热效率,减少了换热设备,使加氢装置压降得到有效降低;在反应系统利用热高压分离器流程,降低了反应产物的冷却负荷及反应生成油分馏加热炉负荷;通过进行换热网络计算,优化加氢装置换热流程,能够回收反应过程热量,有效降低冷热公用工程及燃料用量;装置之间采用热联合和高效节能新型节能设备,降低了加氢装置的电耗和负荷,有效推进了综合能耗的降低。

中国石化齐鲁石化氯碱厂开发专用树脂新品

中国石化齐鲁石化氯碱厂开发了可氯化聚氯乙烯专用树脂新产品QS-C62。该产品具有优异的后加工性能,主要应用于建筑装潢、交通设施(包括航空)等领域,是近几年应用领域迅速扩大的新型塑料材料。该产品目前的市场年需求量为20~25 kt,并以每年10%左右的速率增长。

中国石油大庆石化乙烯仿真培训系统验收

中国石油大庆金桥公司研制开发的大庆石化公司1.2 Mt/a乙烯改扩建装置仿真培训系统通过专家组验收。该系统成功上线后,可对乙烯装置操作人员进行科学、有效地培训。该系统设计合理、功能齐全,结合了1.2 Mt/a乙烯改扩建装置的工艺特点,实现了装置开停车、正常操作、复杂控制、联锁控制和事故演练等功能。

防雾母料为聚丙烯食品包装扫清障碍

Brit Plast Rubb News,2012 - 12 - 04

Croda 聚合物添加剂公司推出了一种新的防雾母料牌号Atmer 7373,将为透明食品包装中的起雾问题提供一个独特的解决方案。测试证明,Atmer 7373可有效地防止热雾和冷雾在塑料表面上形成液滴,使食品可较长久地保持较新鲜态。Atmer 7373可应用于多种聚丙烯(PP)牌号中,尤其是在PP均聚物中效果良好。独特的配方使该产品克服了传统添加剂的问题,如挤出机机筒中螺杆打滑、过度润滑及过量的烟雾,并达到了所需的有效防雾水平。Atmer 7373为颗粒状母料,迁移速率易于控制,可使添加剂在聚合物表面分散。采用Atmer 7373科学配方制造的透明聚丙烯薄膜和容器被批准用于食品。

日本帝人化成公司开发出电磁波屏蔽性能提高50%的新型碳纤维复合材料

石油化学新报(日),2012(4661):9

日本帝人化成公司开发出电磁波屏蔽性能比以往产品提高50%的新型碳纤维复合材料。该产品由帝人化成公司的聚碳酸酯(PC)树脂与东邦特耐克丝公司自主开发的镀镍碳纤维复合制备而成,有望应用于对电磁波要求高的电气汽车和具有通讯功能的智能家电产品及要求高可信度的医疗器材等。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小型化和高功能化,产品产生的电磁波很容易影响其他部件的性能,造成误操作。因此使机壳等部件具有电磁波屏蔽性能的需求不断扩大。通常采取在机壳上电镀及涂装等二次加工的方法,以赋予机壳等部件电磁波屏蔽性能,但加工工序的增加会使产品成本上升,且加工时使用的溶剂还会增加环境负荷。该新型碳纤维复合材料充分利用了碳纤维增强的PC树脂质量轻且强度高的特性,实现了电子产品机壳要求的高耐久性和轻量化等目标,同时与导电性优良的镀镍碳纤维复合,成功地实现了产品高电磁波屏蔽性能;而且还无需实施电镀和涂装等二次加工,成本可降低30%~50%,同时还达到了降低环境负荷的目的。

新乡永金煤制乙二醇产品达国优标准

新乡永金煤制乙二醇装置成功生产出乙二醇产品,该产品的紫外透光率、纯度和色度等主要指标均达到石油制乙二醇的国家优等品标准。该项目于2012年3月打通整套系统工艺流程,进入试生产阶段。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实现乙二醇生产装置高负荷运转,河南煤化集团针对系统试车中发现的问题,召开系统高负荷运行技术专题会,制订相关技术改造及应对措施,组织人员消化煤制乙二醇技术,提高产品质量。

日本帝人杜邦薄膜公司开发出全球最高等级紫外线阻隔薄膜

石油化学新报(日),2012(4671):9

日本帝人杜邦薄膜公司开发出具有全球最高等级紫外线(UV)阻隔高功能薄膜。UV阻隔薄膜通常用作玻璃窗贴膜和电子材料的包裹膜,今后还将期待作为有机电荧光和电子纸、高分子导电材料、有机半导体材料等被广泛使用。以往的薄膜存在需提高UV阻隔性能和可见光通过率的问题,该产品采用公司自主研究的UV吸收剂设计技术,实现了全球最高等级UV阻隔性能(λ=390 nm),几乎可以把有害的紫外线100%阻隔掉,同时成功地确保与以往的薄膜具有相同的可见光透过率。由于薄膜本身被赋予了UV阻隔性能,因此不需要涂装UV阻隔层的工序,且由于加工时废物产生量降低到以往产品的10%以下,生产总成本得以降低。

日本普利司通公司等成功开发出汽车超低能耗轮胎用橡胶生产技术

石油化学新报(日),2012(4670):11

日本普利司通公司与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等公司共同开发出汽车超低油耗轮胎用橡胶生产技术。与以往产品相比,采用该技术生产的橡胶油耗损失减少44%,同时耐磨性能提高26%。该技术可有效减小滚动阻力造成的油耗,而且还能够使轮胎滚动时橡胶反复变形形成的阻力减少,从而减少CO2的排放量。该技术名称为“三维纳米多层结构控制技术”,是在分子水平上对橡胶材料中的配置进行了优化,即通过利用专用设备优化填充剂的配置,控制能耗,通过控制化合物的混合形态提高材料耐磨性。该技术同时实现了轮胎低能耗和高耐磨性这两个性能相反的特性,成功开发出了具有革新性能的轮胎橡胶材料。普利司通公司将力争开发出滚动阻力比市售顶级轮胎产品低20%的轮胎。

中国石化成为乙烯裂解技术国际专利商

马来西亚泰坦公司采用中国石化CBL裂解炉技术建设的大型裂解炉一次投料开车成功。CBL裂解炉技术的首次出口及顺利投产,体现了中国石化在技术、工程设计、物资供应和施工监理等方面的整体实力和一体化优势。中国石化成功跻身乙烯裂解技术国际专利商行列。蒸汽裂解制乙烯技术属石化行业核心技术,乙烯裂解炉是龙头装置。中国石化成功开发出大型裂解炉(单炉乙烯产能100 kt/a及以上)技术,并成功应用于国内多套新建大型乙烯装置。截至目前,国内外采用CBL技术的裂解炉已有近百台(包括改造和新建),合计乙烯产能超过10 Mt/a。

中国石化扬子石化实现乙烯在线色谱分析

中国石化扬子石化塑料厂第二套聚乙烯装置上生产出DGDA-6098新产品,并实现了在线色谱分析,分析仪器运行稳定可靠。该牌号产品工艺复杂,对在线色谱实时分析依赖性强、条件严苛。通过大量细致的检测及调试工作,并采用纯氮中含微量CO的标气进行定性、定量检测以排除各类干扰。与此同时,他们还调整氢气、氮气、空气配比和自动点火设置,并及时排除故障点,使在线色谱仪实现了安全稳定运行,确保了新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世林化工煤制甲醇打通全流程

山东能源淄矿集团世林化工有限公司300 kt/a煤制甲醇生产线工艺流程全部打通,生产出符合GB 338—2004优等品标准的精甲醇产品。生产线运行平稳,可日产优等品精甲醇500余吨,装置采用的干煤粉气化上行式激冷气化炉已连续稳定运行20 d。该项目核心工艺采用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自主研发的两段式干煤粉加压气化激冷工艺技术。气化炉转化率高,比氧耗低,煤种适应性强,可采用资源丰富、分布广泛的贫煤、烟煤、褐煤和无烟煤,并对灰熔点、灰分和含硫量有较大的兼容性。

凯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C4技术用于煤制烯烃

凯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针对煤制烯烃装置开发的C4综合利用技术在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包头煤化工分公司获得应用。装置自2012年5月中旬开车以来,连续生产出优质的甲基叔丁基醚(MTBE)及1-丁烯产品。凯瑞化工开发的与神华集团煤制烯烃示范项目配套的C4综合利用装置,是针对煤制烯烃的C4综合利用项目——1-丁烯联产MTBE项目。凯瑞化工向神华化工公司提供了选择性加氢和MTBE/1-丁烯工艺包技术,以及生产MTBE所需的醚化催化剂。该项目的成功开车可直接减少可燃气体排放,为我国煤化工走上循环型低碳能源经济道路提供了捷径。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生物法二甲醚合成技术通过验收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承担的广东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生物质气化合成二甲醚(DME)技术的合作研究与应用示范”通过验收。该项目于2010年正式启动,在生物质流化床气化技术、粗合成气催化重整净化与组分调变技术与装置、生物合成气的DME合成工艺与催化剂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研究。项目组在瑞典建成了50 t级生物质气化合成DME的中试装置,并制定了生物质液体燃料的成套生产工艺和装置的设计规范,推进了生物质气化合成DME技术的市场开发和应用。

广维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生物聚乙烯醇生产线投产

广西广维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建设的生物质制聚乙烯醇(PVA)生产线顺利投产并生产出合格的PVA产品。该技术的特点是原材料可反复种植,具有能耗低、环保、成本低和品质高等优点。该项目以广西丰富的甘蔗、薯类等生物质资源为原材料,采用乙醇-乙烯法生产PVA,即薯类、甘蔗作物—乙醇—乙烯—醋酸乙烯—PVA。2011年5月底,年产50 kt PVA项目及其配套工程先期竣工;2012年9月底,年产50 kt酒精制乙烯和100 kt醋酸乙烯项目建成并进入试生产。至此,生物质制取PVA生产线打通全流程,形成了完整的绿色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链。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油藻制生物柴油项目通过验收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担的国家“863”计划项目“CO2—油藻—生物柴油关键技术研究”通过科技部组织的验收。该项目的研究历时两年多,构建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产能油藻种质资源库和信息库,筛选出能高效固定CO2并可规模化培养的油藻藻株13株,开发了CO2高效吸收装置和光生物反应器,并在廊坊、内蒙古和海南分别建设了油藻产油中试基地。该项目在藻种筛选、光生物反应器、油脂提取及生物柴油制备等技术领域取得70余项专利技术。

中国石化镇海炼化液相加氢航煤获准量产

中国石化镇海炼化采用液相加氢工艺生产的3号喷气燃料通过国产航空油料鉴定委员会联合化验。鉴定委员会认为,镇海炼化生产的3号喷气燃料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规格指标,该公司的生产装置、储运系统、分析化验和管理制度等符合航鉴委对国产喷气燃料生产的有关规定,同意3号喷气燃料批量生产。航煤液相加氢技术是一项清洁燃料生产技术。今年6月,镇海炼化Ⅰ号加氢装置改造为液相航煤加氢装置,加工规模为700 kt/a,采用国产催化剂,工艺灵活,既可满足航煤加氢要求,又可满足汽油选择性加氢的要求。

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柴油超深度脱硫技术获工业应用

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的柴油超深度脱硫技术在上海石化、天津石化以及捷克炼油厂等国内外多套柴油加氢装置获得工业应用,实现了长周期稳定生产,有效促进了炼油企业超低硫柴油产品的质量升级。采用该技术开发的FHUDS-2和FHUDS-5为2种不同类型的柴油超深度加氢脱硫催化剂,可满足在高空速等工艺条件下,加工高硫直馏柴油和二次加工柴油并生产符合欧Ⅳ和欧Ⅴ标准柴油的需求。工业应用实践证明,该系列催化剂与同类产品相比具有更优越的柴油超深度加氢脱硫活性。使用高活性的加氢催化剂及先进的催化剂级配技术,能实现高空速条件下生产超低硫柴油产品。同时,炼油企业还可根据原料油性质、装置情况及产品质量等要求自主选择最合适的催化剂级配体系。

中国石油大庆石化升级催化剂开发聚乙烯新品

中国石油大庆石化公司塑料厂使用K120新型催化剂,成功开发出DGDX-6095和DGDZ-2400两个牌号新产品,共生产1.024 kt新产品。K120催化剂生产的系列产品具有良好的拉伸屈服强度和耐穿刺性能,可广泛应用于高强度膜料和PE80级管材的生产。由于K120催化剂活性高,采用K120催化剂开发的以1-丁烯为共聚单体的薄膜产品与使用原催化剂生产的薄膜产品质量相当,并具有成本优势。

中国石化齐鲁石化聚丙烯透明料达食品级标准

中国石化齐鲁石化塑料厂聚丙烯装置生产的QPT-93N透明料,通过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的卫生性能检测。检测结果表明,该产品达到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树脂国家级卫生标准。QPT-93N透明料是该厂于2011年9月开发的一种聚丙烯专用料新产品,具有透明度高、光泽性好等特性,主要应用于对透明度要求高的家用制品和容器及医疗用品等注塑制品。该产品成功开发以来,截至目前已生产4批次共计近3 kt产品。

中国科学院碳纳米管超薄膜实现可控制备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方法:多次可控制备性能均一的自支持单壁碳纳米管超薄膜。利用水的表面张力,层层剥离出厚度、尺寸及性能均一的单壁碳纳米管超薄膜,制备的薄膜厚度在20~30 nm,在可见光区的透光率高达93%。该透明单壁碳纳米管超薄膜具有很高的透光率、优异的机械性能和良好的导电性,在低成本柔性透明触摸屏、高灵敏度传感器和塑料电子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研发蓝藻生物燃料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在基因工程蓝藻合成乙醇、脂肪醇和脂肪烃的系列研究中取得突破,技术上实现了生物燃料分子在单一光合蓝藻细胞内的合成,并证明了通过代谢工程和遗传学相关技术提高蓝藻生物燃料合成的潜力。该研究通过在蓝藻中引入外源丙酮酸脱羧酶与乙醇脱氢酶,实现了乙醇在蓝藻细胞的合成。在不同蓝藻中筛选出催化性质最佳的乙醇脱氢酶替换外源乙醇脱氢酶,并通过引入两个关键酶基因,使蓝藻乙醇产量大幅提高。同时,3个能实现长链脂肪醇的脂酰辅酶A还原酶基的发现,为脂肪醇生产提供了一条颇具潜力的技术路线。此外,通过基因敲除和表型分析发现,蓝藻脂肪烃合成途径的前体脂酰ACP合成酶对于蓝藻脂肪烃生物合成至关重要;且脂酰ACP主要来源于细胞膜脂的水解,而非脂肪酸从头合成途径。该发现为解析蓝藻脂肪烃合成调控机制和基因工程改造蓝藻高效合成脂肪烃奠定了基础。

宝鸡石油钢管公司等开发特种聚乙烯专用料

宝鸡石油钢管公司、独山子石化公司和西南化工销售公司共同研发的“埋地钢质管道聚乙烯防腐专用料”项目通过中国石油的成果鉴定。宝鸡钢管公司通过对配方的选择、工艺参数的调整等方面进行多次技术探讨和研究,最终开发出BSG-PE01和BSG-PE02两种聚乙烯防腐专用料(3PE)。产品已进行了钢管3PE防腐试生产,在黏结性能、机械性能和电绝缘性能等方面的质量令人满意。

中国石化稀土顺丁橡胶装置开车成功

中国石化燕山石化分公司30 kt/a稀土顺丁橡胶装置开车成功。该技术是由燕山石化与北京化工大学共同研究开发的稀土顺丁橡胶生产技术。为确保装置一次开车成功,燕山石化自主开发了稀土顺丁橡胶装置仿真培训软件,对操作人员进行强化高效的仿真培训,同时对产品工艺指标进行调整和完善。稀土顺丁橡胶装置的后处理单元生产线设备运行情况直接关系到稀土顺丁橡胶装置能否顺利出胶,通过对后处理单元生产线、关键机组、自动包装机和机械手等设备进行多次带料试机,反复调试,确定最佳运行参数,保证了稀土顺丁橡胶装置一次投料成功。

四川维尼纶厂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树脂产品小试成功

四川维尼纶厂成功开发出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树脂。小试工艺技术具备工业转化可行性,制备的两个型号EVOH树脂及其多层复合膜的性能指标完全满足要求。EVOH是高技术、高性能和高附加值的功能高分子材料,其气体阻隔性约为普通聚乙烯的10 000倍,排在世界三大高阻隔树脂首位。EVOH广泛应用于包装材料、汽车油箱和阻氧地暖管等领域,市场需求旺盛。四川维尼纶厂于2011年开展EVOH项目前期研究,先后进行了聚合醇解工艺技术研究、分析表征方法研究和加工应用试验等工作,顺利完成小试,为进一步工业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新型功能聚酯纤维项目验收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组织实施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新型功能聚酯纤维的研制和产业化,通过科技部组织的验收。该项目研制出熔体直纺在线可控添加动态混合系统及专用添加母粒,形成了在线可控功能性聚酯纤维制备成套技术和可降解聚酯的合成技术,突破了新型共聚酯纤维织物的常压阳离子染料染色整理和深染的关键技术;生产出高舒适、超柔软易染和生物可降解聚酯等多种功能性纤维产品及高中档新型面料,实现了新型功能聚酯纤维的产业化生产。此外,该项目还建立了10个生产示范基地,11条示范生产线。

Bechtel公司ThruPlus Coking技术将用于哈萨克斯坦炼油厂

Chem Eng,2012 - 11 - 16

Bechtel公司与JSC Pavlodar石油化学炼制厂(POCR)就位于哈萨克斯坦Pavlodar的一套延迟焦化单元(DCU)综合装置的现代化改造和工艺设计签订了一项许可协议。该DCU综合装置将利用Bechtel公司ThruPlus Coking技术,将重质油提质为高附加值轻质烃液体和石油焦。据Bechtel公司称,采用ThruPlus Coking技术及DCU专门技术将提高Pavlodar 炼油厂焦化装置的安全性和效率。通过提质将使高质量液体产品的生产摆脱瓶颈现象,并大幅缩短生产运行周期。ThruPlus Coking技术将大幅提高炼油厂的进料加工能力,即从600 kt/a提高至925 kt/a,还可生产运输燃料用高质量液体产品及适合进一步供铝业加工用的石油焦。

页岩油繁荣使美国超越沙特阿拉伯成为全球最大产油国

Hydrocarbon Process,2012 - 12 - 11

国际能源署(IEA)称,页岩油的繁荣意味着到2020年美国将超越沙特阿拉伯成为全球最大产油国,这种根本转变不仅会深刻改变世界能源供应,而且将改写全球能源版图。这种重大转变来自水力压裂和水平钻探技术的结合,通过这2种技术的结合可超预期的开采页岩和其他致密岩石构造中的烃类资源。IEA预期,在未来10年内美国石油进口量将下降一半以上,即从目前的10 Mb/d下降到4 Mb/d。这一下降主要由于较高的国内产量,也来自于美国在运输领域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巨大努力。IEA的结论得到了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的部分支持。OPEC最近首次宣布,页岩油将使其在美国市场的份额明显减少,到2035年,美国的石油进口量将低于2 Mb/d,比现在少四分之三,但并不能说可忽视OPEC在全球的作用。随着OPEC石油大部分出口到亚洲,OPEC占全球石油产量的份额将从目前的42%提高到2035年的50%。据IEA称,在未来10年内,美国从中东进口的石油将下降到几乎为零,而到2035年,近90%的中东石油将出口亚洲,建立一个新的贸易轴线。

Aither 化学公司可低温运行的催化乙烷裂解工艺

Chem Eng,2012 - 11 - 01

Aither 化学公司计划建造一套基于催化乙烷裂解工艺的工业规模装置,与传统的乙烷蒸汽裂解工艺相比,该工艺能耗减少80%,产生的二氧化碳减少60%。该公司通过对最初由Union Carbide公司开发的混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进行改进,得到了一种含钼、铌、钙、钒和其他作为Aither公司专有技术一部分的金属催化剂。基于该催化剂,Aither公司建立了一种改进的可高度放大的工艺,该工艺不仅可节约运行资金,还可节约投资费用。因为反应是放热反应,并在比蒸汽裂解低得多的温度(350 ℃)下运行,能耗大幅降低。在投资费用方面,该工艺副产物极少,且产生的唯一副产物醋酸易于分离。示范装置采用工业规模催化裂解管式反应器,可直接进行工艺放大。Aither公司称,无需改变任何设备的大小,仅增加反应器数量即可达到工业化规模装置。Aither公司已在西弗吉尼亚装置上采用了这种乙烷裂解工艺,并将提高工业化装置的投资费用。该装置将位于俄亥俄州、西弗吉尼亚州和宾夕法尼亚州交界的地区,并利用来自Marcellus页岩地层的湿天然气,预计在3~5年内全面运转。Aither公司计划直接销售其生产的乙烯,还生产和销售乙烯衍生物聚乙烯、环氧乙烷和乙二醇。

一种新型催化剂可用于硫碘循环法低温生产H2

Chem Eng,2012 - 11 - 01

由水生产H2的方法中有一种为硫碘(S-I)循环法。该方法通过3个反应步骤生成H2和O2:硫酸分解生成SO2,H2O,O2;碘化氢分解成H2和I2;通过Bunsen反应(I2+SO2+2H2O→2HI +H2SO4)生成H2SO4和HI。由于S-I循环法仅需要水和热,因此可利用太阳能为热源生产H2。除了使用腐蚀性原料以外,S-I循环法的一个主要缺点是分解H2SO4需要高温(900 ℃)。到目前为止,仅开发出了一种昂贵的铂基催化剂可降低S-I循环法这一步骤所需温度。日本熊本大学与丰田汽车公司合作,开发出了一种新型催化剂——大孔载体Cu-V氧化物,可使H2SO4的分解在600 ℃下进行。通过逐步浸渍(溶解-沉淀工艺)Cu(NO3)2和NH4VO3到一种3D有序的中孔SiO2载体上,随后在650 ℃下加热,使载体的孔表面和内部均生成一种铜焦钒酸盐(Cu2V2O7,熔点780 ℃),在800 ℃下通过热老化使Cu2V2O7熔融,熔融物平稳渗透到中孔中并均匀覆盖孔壁。与现有贵金属催化体系相比,这种新型催化体系显示出较高的反应活性,即使在强酸条件下也具有耐腐蚀性。

日本公司示范由污水淤泥制氢气的工艺

Chem Eng,2012 - 11 - 01

由日本蓝色能源公司(JBEC)、Daiwa租赁公司、丰田通商公司及三井化学公司成立的氢革新塔业务研究小组,对一种由生物质和污水淤泥制氢气的工艺进行了验证实验。世界首套生物质制氢气装置已于2011年在日本Idex Eco能源公司开始建造,该装置采用JBEC的专有蓝塔技术。小试实验显示,该工艺结合了热解和蒸汽重整,可成功地将污水淤泥转化成富氢气体。该工艺的特点是具有独特的传热系统,其中,热陶瓷球(热载体)用于提供热解和重整工艺所需要的能源,还可防止焦油形成引起的阻塞。热载体在竖直对齐成一直线的3个罐中连续循环,这3个罐分别为热解器(最下边的)、重整器(中间的)和预热器(最上边的),是蓝塔技术的核心,可连续运行且完全独立,不需任何额外的外部能源供应。在热解器中,生物质(木屑、污水淤泥等)在550 ℃下与高温氧化铝球接触形成生物气(如甲烷);生物气经氧化铝球和蒸汽进一步加热到950 ℃,通过重整制成氢气。该装置可处理10 t/d的生物质(干),并生成15 000 Nm3/d的原料气和5 300 Nm3/d的纯净氢气(纯度99.99%)。该公司计划将蓝塔技术推向日本国内的污水处理厂,这将推动固定和车载燃料电池使用氢气,为低碳经济做贡献。

结合采用两种技术处理油气废水

Chem Eng,2012 - 11 - 01

结合采用New Sky Energy公司和212 Resources公司的技术,可对石油和天然气钻井作业中的采出废水进行处理并生产出淡水和可用的无机化学品。采用212 Resources公司开发的蒸汽压缩蒸馏工艺可浓缩具有不同总溶解固体(TDS)水平的盐水并产生淡水,生成的淡水可在钻井、完井和油气生产中重复使用,而TDS含量高达300%(w)的浓缩盐水则作为New Sky Energy公司技术的输入进料。New Sky Energy公司技术包括一台专有电化学反应器和一台化学沉淀器,该技术可有效地将高浓度盐水溶液分离成酸、碱、H2、O2或Cl2。氢氧化物与废C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而Cl2用于生产盐酸和漂白剂。在该应用中,采用由该工艺生成的水软化剂可除去Ca2+和Mg2+。

全球生物能源公司可再生法生产丁二烯

Chem Week,2012 - 12 - 07

全球生物能源公司发现了一种将可再生原料直接转变成丁二烯的生物途径。该研究结果完成了2011年7月该公司与橡胶生产商Synthos公司签署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协议的第一阶段。生态友好和具有成本优势的生物来源丁二烯工艺的开发,使新一代橡胶的制造成为可能,并将显著增强Synthos公司的竞争优势。近几年来,全球丁二烯市场一直供不应求。特别是由于橡胶(作为丁二烯的关键终端市场)在新兴市场的消费量不断增长,丁二烯供应未能跟上需求的增长。LanzaTech公司与Invista公司今年早些时候签署了一项协议:将LanzaTech公司采用专有气体进料微生物生成的2,3-丁二醇转换成丁二烯。LanzaTech公司的最终目标是设计直接生产丁二烯的微生物,该公司与全球生物能源公司正分别合作,以确定全球生物能源公司生产的异丁烯是否可用于LanzaTech公司的气体进料。

日本昭和钛公司开发出高光催化活性的氧化钛

石油化学新报(日),2012(4668):11

日本电工公司所属子公司昭和钛公司与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合作,成功开发出可作为紫外光响应型光催化材料且具高活性的氧化钛。氧化钛可通过紫外光进行强氧化还原反应且具有超亲水性能。通过强氧化还原反应,有机物污垢被分解,且由于氧化钛的超亲水性,水蒸气能以膜状扩散从而使玻璃窗不会形成雾膜。因此该氧化钛可期待用作防止外墙壁污垢的防污剂等,并将作为一种利用自然能量进行环境净化的技术被广泛利用。通过颗粒的微细化可提高作为光催化材料的氧化钛的催化活性,但一般的微细氧化钛很容易结晶,因此存在光利用效率降低和催化活性降低的问题。通过采用制造陶瓷电容器的气相法制备技术,该公司成功制备出缺陷少的微细十面体氧化钛。

日本三菱人造丝公司向韩国最大水质复原中心提供膜分离活性污泥工艺水处理膜元件

石油化学新报(日),2012(4675):8

日本三菱人造丝公司通过韩国现代工程公司向位于韩国最大的水质复原中心提供膜分离活性污泥工艺(MBR)水处理膜元件。该中心将建造韩国最大的MBR排水处理设施,工程分两期完成。第1期工程水处理量预计为91.5 km2/d,第1期及第2期工程合计水处理量预计为122 km2/d,计划2012年12月开始施工。装置设施预定第1期投产日期在2013年末,第2期计划在2014年末。如果两期工程都按计划完成,该中心建造的MBR排水处理设施将成为韩国最大的MBR项目。日本三菱人造丝公司此前已向全球各处的污水处理设施提供了3 500套以上的中空丝精密过滤膜元件,仅在韩国就提供了100多套过滤膜元件。

芬兰Neste石油公司微生物油装置取得进展

Hydrocarbon Process,2012 - 11 - 01

芬兰Neste 石油公司最近完成了其用于生产微生物油的中试装置的第一阶段,预计这套耗资8百万欧元的装置将于2012年下半年完工。第一阶段为生产微生物油的微生物的生长,随后的阶段将集中于原料预处理和微生物油的回收。目标是开发出可高效持续生产工业规模的微生物油的技术。这种微生物油将用作NExBTL可再生柴油的一种原料。该技术利用酵母和真菌在生物反应器中将来自废弃物和残渣的糖有效地转化成微生物油。该技术可采用的原料广泛,如麦秆和来自纸浆和造纸工业的副产物。

巴西Braskem公司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生物基聚乙烯量产化的企业

石油化学新报(日),2012(4669):12

巴西Braskem公司计划在日本扩大销售其生产的生物基聚乙烯(PE)。生物基PE除了作为凸版印刷的层压包装材料“BIOAXX”和三井化学东压公司的多层包装薄膜使用外,东丽公司还将其用于汽车材料和建材等环保型聚烯烃发泡体。三菱汽车公司2012年8月开始销售的新款小型汽车的脚踏垫也使用了生物PE和生物聚丙烯为原料,该产品在市场上已开始正式使用。Braskem公司开发了以甘蔗残渣发酵得到的生物乙醇为原料生产生物基PE的生产技术,并于2012年10月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生物基PE量产化的企业。该公司生产的200 kt生物基PE在日本通过丰田通商、日本聚乙烯及双日Planet等公司进行销售。

猜你喜欢

装置
教你辨认枪口装置
用多种装置巧制二氧化碳
用多种装置巧制二氧化碳
第二章 磁悬浮装置
ABS装置不同挤出工艺的应用对比
SBS装置VOCs排放控制探讨
关于变电站五防闭锁装置的探讨
磁悬浮装置
轰趴装置指南
除白发简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