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去除眉间皱纹的手术新方法
2013-04-08刘学源鲁志梅
肖 寒,刘学源,鲁志梅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佳木斯154003)
随着年龄增长,由于额部肌肉及面部表情肌的活动,额部出现皱纹、眉间下垂、眼睑周围皮肤松弛,同时眉间出现典型的“川”字皱纹,面部呈现老化状态[1]。是由皱眉肌过强收缩或退行性变引起。给人一种愁苦的表情。并在民间迷信的说法,皱纹的形成除了衰老的原因外还与习惯性表情过多有关。可存在于年轻人。但是选择何种手术方案使眉间“川”字皱纹减轻并保持长期稳定的效果,一直是整形外科关注的热点问题[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46例,全部为女性,年龄28~67岁,平均48岁。手术设计划线:嘱病人用力皱眉,可见到皱眉肌在眉上、眉内及眉头间的止点的皮肤凹陷点,反复确定止点,标出止点及范围。
1.2 手术方法
眉头眉内横向,顺着眉毛生长方向切开长约0.5cm,或在做“切眉术”时同时完成。深度达到眼轮匝肌表面,然后,用眼科直剪在眼轮匝肌浅面在标定范围内,间断皱眉肌在皮肤的标记点。检查离断充分后。压迫止血。三号丝线缝合,轻度加压包扎。注意事项:(1)皱眉肌附近有内眦动、静脉,滑车上动、静脉,滑车上、下神经,眶上神经及动、静脉等,故手术时应避免损伤;(2)额面部血运丰富容易出血,应注意压迫止血。
2 结果
术后三个月及一年随访87例,眉间纹全部消失65例,12例部分减轻,有效率,没有眉毛脱落及瘢痕,刀口不显。通过眉内小切口,切断皱眉肌止点,可以更简单安全的切断皱眉肌,确切的去除眉间“川”字纹。
3 讨论
皱眉肌属于表情肌,为皮肌,在额下端的两侧眉弓间,位于眼轮匝肌眶部及额肌的深面,左右各一块,起自额骨鼻部,肌纤维斜向外上,横过眶上神经和血管的浅面,止于眉内侧半皮肤处,其收缩受面神经颞支支配,起皱眉作用。收缩时牵眉向下。以往去除眉间皱纹主要都是通过部分或全部切除皱眉肌,有两种经典的手术入路,一种是额部发际内和眉头内,但都是在皱眉肌的起始端来操作。皱眉肌起始部绕过滑车上动脉神经血管束。在此切断皱眉肌操作复杂并且容易损伤滑车上动脉和神经。手术要在眼轮匝肌眶部和额肌的深面来完成,如果选额部切口,由于位置较远,不借助内窥镜几乎不可能用很小的切口来精确处理皱眉肌。如果选择眉部切口,必须要分开眼轮匝肌,并且切口过小很难完成,因为皱眉肌的起点在额骨鼻部,又要分开眼轮匝肌,所以精确操作难度很大。本方法,在眼轮匝肌表面来完成,处理皱眉肌的止点,避开了滑车上动脉神经血管束,手术更安全。皱眉肌止点大多位于眉毛内1/3段,少数接近眉毛中部,止点除了止于眉内侧的眉毛所在处外,多分布在眉毛的内1/3段上方,部分分布在眉头内侧的皮肤处。标记用力皱眉形成的皮肤凹陷点,确定剥离范围。注射麻药时,注射在眼轮匝肌浅面,没侧0.5~1mL。尽可能保持皱眉肌的收缩功能,以便术中观察离断效果,以便进一步处理。术后包扎要确实,因为手术没有损伤知名血管,出血基本可以通过压迫来完成,但由于切断皱眉肌止点是在盲视下进行,对于有出血倾向的病人要慎重,避免在经期手术,术后视情况应用止血药物。术前停用抗凝血累药物。本组病例仅有不到1/10的病例,术后有淤青。多数10d到两周内消退。
去除眉间皱纹一直是临床上比较棘手的问题,大多是在额部除皱术时同时完成,即便如此也存在损伤血管神经风险,为了减少风险,切除皱眉肌时受到限制。临床上还有一种眉间纹直接切除术,尽管操作方便,但明显的切口很难被患者接受,进来微整形的发展,是很多注射技术用来去除眉间皱纹,但都有时限性。本方法简单、安全、有效,很适合在临床推广。
[1]Matarasso A,Terino E O.Forehead-brow rhytidoplasy:reassessing the goals[J].Plast Reconstr Surg,1993,93(7):1378-1389
[2]解永学,李战强,杜太超,等.眉间“川”字纹手术方法的改良与应用[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06,12(5):307-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