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高职高专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3-04-08刘慧霞
刘慧霞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山东菏泽274000)
微课在高职高专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刘慧霞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山东菏泽274000)
目的探讨微课在高职高专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以护理专业的258名学生为对象,在师生间搭建以视频为核心的微课教学平台,最后通过问卷调查和期末考试评价教学效果。结果期末相关章节考试成绩,实验组平均34.3分,对照组30.5分。两组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学生对教师授课效果的评价,实验组平均成绩优良率为98.5%,对照组为94%。两组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以视频为核心的微课教学平台的搭建,是生理学教学的一个良好的辅助教学方法,对生理学的教与学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微课;辅助教学;生理学
David Penrose于2008年首次提出“微课程”(Microlecture)这一概念。在此基础上,佛山市教育局胡铁生首先提出了微课的概念。“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并按照知识点对视频进行切割,把课程出现的重点和难点变成若干个“颗粒化”视频,并配以辅助性教学资源,便于学生有选择地进行个别化学习。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是医学生今后学习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及其他临床专业课的基础,但生理学内容复杂、理论抽象,既有局部微观的生理机制,又有整体宏观的整合原理[1],一直是学生普遍感到难学的一门课程[2]。同时高职高专学生接受能力相对较差,生理学课时安排又较少,如何结合课程的特点,提高高职高专学生学习生理学的兴趣和教师的授课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尝试在生理学教学中引入微课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在2011级护理学专业随机选取4个班级,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04人,对照组108人。两班学生性别、年龄和入学成绩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由同一教师授课,选用的教材相同,理论和实验学时相同,授课选择生理学的重点章节:循环生理、呼吸生理、泌尿生理、内分泌生理。微课制作所需主要硬件是一台笔记本电脑,必要时可借助手写板,制作地点为安静、整洁的环境。采取的制作方法主要是录屏软件+PPT方式,PPT由任课教师自己制作。对照组按照传统教学方式授课,实验组采取传统教学为主、微课为辅的方式进行,两组课堂授课所用PPT内容相同。
任课教师首先在腾讯网站申请QQ号并在课堂上公布,加入实验组QQ群,建立一个即时互动的微学习平台。任课教师针对课本上的难点和重点内容通过查阅资料、上网搜索等手段制作若干微课小视频,时间一般限制在10min以内,如循环系统章节中“动脉血压是如何维持相对稳定的?”“氧离曲线各段的特点及意义”、“大失血时尿量为什么减少?”“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为什么不能突然停药?”等都是以往学生普遍反映较难理解的问题。在录制视频过程中,文字要通俗易懂,PPT要简练生动,讲解要与PPT文字同步。教师也可以在课程章节授课结束后,要求实验班级学习委员把本班学生集中反映的难点和重点反馈给老师,教师针对性的补充微课视频。
教师将制作的微课视频,上传至QQ群,告知学生选择性的浏览观看,也可复制到教室的电脑上,允许学生复制至各自的电脑或手机上,随时随地浏览。同时每周在固定时间利用QQ群和学生进行交流、解惑和测试。
1.3测量指标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期末考试相关章节考试成绩及学生对老师的教学评价来分析效果。
2结果
利用微课教学平台进行辅助教学的学生(实验组)期末考试相关章节考试成绩与对照组比较,相关章节理论考试总分共占40分,实验组考试成绩为(34.3±4.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考试成绩(30.5±3.2)分。P<0.05。差异有显著性。
2.1微课教学平台的辅助教学反馈及评价对实验组104名学生进行教学效果问卷调查,问卷回收率为100%,均为有效问卷。调查内容及结果分别为:1)提高学习兴趣:能或满意84名,比较能或比较满意16名,一般4名;前两项百分比调查统计结果96%。2)提高学习主动性:能或满意82名,比较能或比较满意14名,一般8名;前两项百分比调查统计结果92%。3)提高学习效率:能或满意85名,比较能或比较满意12名,一般7名;前两项百分比调查统计结果93%。4)提高对知识的掌握深度:能或满意85名,比较能或比较满意12名,一般7名;前两项百分比调查统计结果93%。5)延伸课堂教学:能或满意65名,比较能或比较满意20名,一般19名;前两项百分比调查统计结果82%。6)增进师生感情:能或满意87名,比较能或比较满意14名,一般3名;前两项百分比调查统计结果97%。从学生的反馈信息看,利用微课教学平台进行生理辅助教学,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学习能力等方面均有明显提高。
2.2学生对教师授课效果的评价实验组学生对教师授课效果的满意度较高,平均成绩达98.5%,高于对照组学生的综合打分成绩94%.
3讨论
医学高职高专院校学制为三年,在校时间两年,课程安排比较紧张。高职高专学生的入学成绩低,其理解能力、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习惯也相对较差,且课堂观察和学生访谈表明大部分学生不能集中精力听整堂课,而生理学又是一门内容抽象、联系广泛、逻辑性强的课程。有很多学生反映不能完全理解课堂上老师讲解的内容,课下更不能很好的把握生理课本中的知识要点。传统的讲授虽然条理清晰,但可能使重点内容错过学生的最佳主动注意时段[3]。因此,寻找一条能使学生课后重新回到课堂的方法,必将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课件素材、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等辅助性教学资源[4]。课程教师对视频按照知识点进行切割,把课程出现的重点和难点变成若干个“颗粒化”视频,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学生课下能够随时随地浏览教学资源。
制作微课所需硬件和软件易获得,如电脑、手写板以及随时在网上下载的免费软件,如Camtasia studio、Smooth draw等,其设备和人力成本花费不高,人人都可以成为微课的制作者和传播者。根据调查,目前90%以上的在校学生通过移动终端设备如Ipad、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进行浏览视频、收发短信等。同时学校和中国移动以及中国联通进行合作,已实现校园无线网络覆盖,且费用低廉。以上为搭建微课教学平台提供了可能性和可行性。微课的以上特点决定了微课与生理学教学的结合会对生理学教学效果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具有以下优势:利用微课开展针对性教学,能够提升学习效率,促使学生形成深度学习的思维习惯。高职高专学生基础教育功底薄弱以及欠缺良好的学习习惯。生理学概念抽象,学生难以集中精力听讲。微课紧密联系生理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内容,目标单一、陈述清晰,使学生产生“更加聚焦的学习体验”。同时结合章节难点设计微问题进行测试,能够促进学生思考,形成深度学习的思维习惯。
满足移动学习和泛在性学习的需求,使传统课堂得到延伸和扩展。利用移动设备刷微博、看新闻、看视频已成为大众特别是年轻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4]。微课是运用建构主义方法、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来开展实际教学的,微视频是其核心,还有围绕微视频搭建的微平台。微课的学习,体现了“微”的特色,“微”即微小、碎片化,符合“90后”高职高专学学生的认知习惯,虽然短暂但高效。当学生课上或课下遇到疑惑的时候,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移动设备查找资料、观看视频以及同任课教师交流解决疑问。虽然学生每次只接受少量的新知识,但这样更易吸收,日积月累,学生对生理学知识点的理解更加透彻。同时也较好的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使教学得到扩展和延伸,实现了“人人皆学、处处皆学、时时皆学”的学习愿景[4]。
1)有利于开展交互式教学,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微课的交互性不仅能促进学生了解生理学的框架结构,而且能使学生精准把握学习目标,从细节加深对生理学的理解。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微视频能有效扩展学生的学习范围,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师通过与学生的微视频平台交流,补充微课内容,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微平台,可以选择“听课、测试、提问题、互助”等项目。通过以上交流,可以克服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之间的陌生感和距离,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2)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高职学生普遍思想活跃、个性张扬且善于表现自我,个性突出。通过微课,学生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使其获得更大的自主权和拥有感,能更好的满足学生对生理学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5]。
3)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专业成长。胡铁生认为,“对教师而言,微课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突破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教师的电子备课、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的资源应用将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基于微课资源库的校本研修、区域网络教研将大有作为,并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6]。教师在制作微课的过程中,根据教学规律和学生的现状以及学生反馈的问题,思考自己的教学得失和寻找解决问题的关键,这也是对自己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提炼和完善,从这个意义上讲,微课也是教师成长的一种新途径。微课让教师从学生反馈的问题中查找资料、反思自己的教学,寻找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追问、思考、发现、变革自己的教学,这一个个教学变革实际上都是教学上的具体研究。教师对教学的具体研究经过“研究—实践—反思—再研究—再实践—再反思”这种周而复始的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教师的教学研究水平和能力不断提升[7]的过程。
现代教学观要求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要体现四个有利原则: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利于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微课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可测,内容选取符合教学实际,相对完整;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也关注个性差异,并且教学效果反馈及时;教学特色鲜明,结合传统的课堂教学能较好的完成教学目标,体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对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微课教学也要求任课教师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一定的教学智慧和教学魅力。
总之,微课是一个简化和细分的课程,如何使之和整体课程更好的结合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广大生理学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总结、探讨和实践。
[1]印媛君,储利胜.生理与生活、临床的结合.生理学教学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1):63-64.
[2]李速.“Flash动画”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J].中华护理教育,2011(4):150-152.
[3]乔萍,王秀清,王慧玲.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急救护理课上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23):5766-5767.
[4]林洁,陈瑾.“微课”来了[N].中国青年报,2013-01-31(12)
[5]关中客.微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7):14.
[6]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7]马朝宏,刘溜.微课程:教师成长新途径[N].中国教师报,2012-10-10(14).
R33;G64
:A
:1008-4118(2013)02-0080-03
10.3969/j.issn.1008-4118.2013.02.37
2013-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