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段结扎联合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应用

2013-04-08黄丽娟费业华

哈尔滨医药 2013年6期
关键词:痔核环状肛管

黄丽娟,费业华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安徽巢湖238000)

环状混合痔是重度痔,兼有内痔、外痔的双重症状。病人表现为肛缘外痔呈360°全肛管分布和(或)肛管完全下翻,齿线相对下移和(或)大便时痔呈环形肿胀或脱出,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是外剥内扎术,但是该术式往往会出现术后伤口剧痛、肛缘水肿、肛门狭窄等并发症,因此研究新的疗效好的术式,是临床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我院对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6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分别采用分段结扎联合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和分段结扎术治疗,进行对别研究,现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科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16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2006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肛肠外科学组制定的《痔临床诊治指南》标准[1]。全组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6例,采用分段结扎术联合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男46例,女40例;年龄最小24岁,最大65岁;病程5~12年。对照组74例,男43例,女31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68岁;病程3~20年。采用分段结扎术治疗,两组病例的性别、年龄、病情等经卡方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1.2.1 分段结扎术组:骶管麻醉成功后,以手指扩肛法扩至肛门可容4~6指为度,充分暴露出母痔子痔部位、大小及数目,按照环状痔的自然分界分成4~5段,设计好痔核的分段以及保留肛管皮桥、黏膜桥的数量与部位,相邻切口间保留皮桥宽度不得少于0.5 cm,肛管皮桥黏膜桥尽可能在痔核的自然凹陷处。在每段的交界处两侧用两把弯钳夹住,在两钳间切开至健康黏膜及皮肤,将黏膜及皮肤缝合1针,完成分段。提起已分段痔块两旁的钳子牵出痔块,再以大弯钳横行钳夹痔块的基底部,在钳下行8字贯穿结扎痔块,并切除部分痔体。依同法分别处理剩余各段痔块。

1.2.2 分段结扎联合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组:骶管麻醉成功后,以手指扩肛法扩至肛门可容4~6指为度,充分暴露出母痔子痔部位、大小及数目,按照环状痔的自然分界分成4~5段,设计好痔核的分段以及保留肛管皮桥、粘膜桥的数量与部位,相邻切口间保留皮桥宽度不得少于0.5 cm,肛管皮桥粘膜桥尽可能在痔核的自然凹陷处。在每段的交界处两侧用两把弯钳夹住,在两钳间切开至健康黏膜及皮肤,将黏膜及皮肤缝合1针,完成分段。提起已分段痔块两旁的钳子牵出痔块,再以大弯钳横行钳夹痔块的基底部,在钳下行8字贯穿结扎痔块,并切除部分痔体。依同法分别处理剩余各段痔块。在肛门后部偏一侧分段切开处,将切口放射状延伸1.5~2 cm,经此切口挑出内括约肌并部分切断,以肛内纳入两横指为度。最后在各段痔结扎线黏膜下注射亚甲蓝长效止痛药,查无出血点,复方角菜酸酯栓2枚放入肛内,凡士林纱条外敷,无菌纱布适度加压包扎。

1.3 术后处理:手术日控制大便,术后第2天开始排便,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流质或半流饮食,每天大便后予1∶5000高锰酸钾粉坐浴15 min。保持大便通畅,如大便困难者适当给予缓泻剂。应用有效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14~40 d定期扩肛治疗。

1.4 疗效标准:依据1994年卫生部中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和全国肛肠科会议制定的疗效标准[2]:治愈,症状消失,痔消失。好转,症状改善,痔缩小。未愈,症状、体征均无变化。

2 结果

治疗组86例患者治愈79例,好转7例。无肛缘水肿,无后遗皮赘。术后术区无明显疼痛,有效率达100%。对照组74例患者治愈48例,好转12例,未愈14例,有效率达81%,术后肛缘水肿7例,后遗皮赘10例,术后术区明显疼痛16例。两组病例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并未见并发症。

3 讨论

环形混合痔是由内、外痔静脉丛间彼此吻合相通的静脉形成,它使肛管失去了正常的生理结构,齿线下移消失,原有生理功能不复存在,故在临床上有一定的特殊性。肛门内括约肌[3]是直肠内层环形肌向下围绕肛管的上2/3增厚而成,为不随意肌,受植物神经支配,有帮助排便的作用。它具有消化道不随意环形肌的作用特性,容易发生痉挛。内括约肌具有高度的张力,与其它盆底肌肉一起维持直肠的张力及肛门自制,正常情况下呈持续收缩状态。

目前临床常用治疗环形混合痔的手术方法是外剥内扎术[4],由于该手术切口多,创面比较大,使部分内括约肌暴露。病灶和伤口直接刺激内括约肌,使其发生痉挛,导致肛管压力升高,肛管血液、淋巴液回流受阻,局部神经末梢受刺激,从而出现术后伤口剧痛、肛缘水肿、肛门狭窄等并发症[5]。我们采用分段结扎联合内括约肌部分切断的手术方法,将内括约肌部分切断后,可解除术后内括约肌痉挛,改善局部创面血液和淋巴的循环,减轻肛缘水肿,从而达到减轻术后疼痛的目的[6-7]。

3.1 术前按痔核形态设计好分段位置及数目,据一般规律所见,环状混合痔较大的痔核多位于截石位3、7及11点的母痔区,其余部分均为子痔,分段主要以这些较大痔核为中心来进行,一般分为3~5段为宜[8]。

3.2 术中横行钳夹痔核时,止血钳应向内痔部分倾斜,多夹内痔上黏膜,少夹外痔下皮肤。对术前有较长脱出史或合并I度直肠脱垂的患者尤为重要,同时可避免黏膜外翻。

3.3 术中保留肛管皮桥、黏膜桥的数量及位置要恰当,一般保留3~5条为宜,位置尽量在分叶的自然凹陷处,并使之呈较均匀分布,每条肛管皮桥宽度不小于0.5 cm,黏膜桥宽度不小于0.2 cm。这些不仅可以防止术后肛管狭窄及感觉性失禁,而且可以保证创面顺利愈合[9]。

3.4 肛管口径变化是术后肛门是否狭窄的关键问题。有选择的在肛门一侧切口处切断部分内括约肌,肛内要能纳入2指,防止术后瘢痕挛缩导致肛门狭窄,减轻括约肌痉挛引起的疼痛。但不可切断过多,以避免发生术后肛门松弛、直肠黏膜外翻等后遗症。

综上所述,分段结扎联合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手术方法虽然完全破坏了肛垫、肛管皮肤和齿线,部分破坏了直肠末端排便感受器,损伤较大,在理论上可导致排便感受障碍、精细控便能力下降、肛门失禁或肛门狭窄。然而,通过病例实践在临床观察与术后随访中发现,伴随着术后时间的推移,该术式解决了直肠粘膜外翻、肛门狭窄及感觉性大便失禁等问题,症状和体征完全缓解,肛门及直肠远端功能可完全代偿,肛门外形美观,术后不易复发。因此,我们认为分段结扎联合内括约肌部门切断术。是一种根治重度环形混合痔的简便、有效、安全和可行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肛肠外科学组.痔临床诊治指南[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6,9(5):461.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32.

[3] 张东铭.肛肠外科解剖生理学[M].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325.

[4] 陈玲,王雪峰,龚振花.不同术式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观察[J].安徽医药,2012,16(2):216 -217.

[5] 黄永兵,蔡兰兰,何启益.环装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预防[J].中国实用医药,2009,4(33):86.

[6] 潘晓飞,孙健,张干,等.齿线上黏膜下环切+黏膜下痔核剥除术治疗急性环状混合痔嵌顿手术体会[J].安徽医药,2011,15(9):1134-1135.

[7] 陈艳,张苏闽.环状混合痔的手术治疗现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34):4314 -4315.

[8] 黄卫平,郭毅,潘海燕,等.分段齿形结扎加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环状混合痔临床观察[J].结直肠肛门外科,2008,14(2):115-117.

[9] 丁杰,丁曙晴.分段齿形结扎皮桥整形加括约肌侧切术治疗环状混合痔50 例[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0,16(5):305-307.

猜你喜欢

痔核环状肛管
环状RNA在肾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结直肠癌与环状RNA相关性研究进展
保留皮肤痔核切除加原位肛管皮肤重建手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效果观察
胎儿正常肛门、肛管和畸形改变的超声图像分析
直肠癌直肠肛管经腹会阴联合手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形皮瓣痔核剥离注射肛垫固定术治疗环状混合痔60例临床观察
三角网格曲面等残留环状刀轨生成算法
C60二取代化合物与环状二卟啉相互作用研究
分段贯穿结扎治疗硕大内庤58例临床观察
肛管直肠动力学改变与肛门疾病关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