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鱼肠炎病的发病防治报告
2013-04-07符玉涓马亚珍
符玉涓 马亚珍 兰 玲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动物卫生监督所禽病室 新疆 乌鲁木齐)
一例鱼肠炎病的发病防治报告
符玉涓 马亚珍 兰 玲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动物卫生监督所禽病室 新疆 乌鲁木齐)
笔者以新疆塔城某养鱼户的草鱼肠炎病为例,介绍养鱼的注意事项。
1 发病情况
2011年的5月份,没养过鱼的李某刚刚承包当地一个著名农家乐庄园的鱼塘,该池塘一直以鲤鱼养殖为主,鲤鱼的放养量占池塘总量的93%,承包第一年还是很盈利较高。2012年春,李某听同行说,混养型的鱼塘可以增加农家乐的客源,减少了一半鲤鱼,投入草鱼5000尾,鲢鱼3000尾。2012年8月底,发现病鱼的第1天,就死了8条210g的草鱼,第2天死了33条,在以后的几天里,草鱼、鲤鱼均有患病及死亡,死鱼数量逐渐增多,共死亡1200余尾。
死鱼鱼体表面白毛丛生,病鱼头部特别黑,鱼体也黑,离群缓慢独游,病鱼腹部两侧肿胀,肛门红肿,外突并稍翻出,病鱼有很长的“胶体粪便”,发病后很快死亡。解剖部分病鱼发现其肠壁充血、肿胀发炎,肠内较多淡黄色的粘液,稍压腹部,有黄色黏液流出肛门。
2 病因分析
当地兽医部门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到该鱼塘地处城市最边缘,没有城镇工厂垃圾等污染。对送检病鱼进行鱼体检测、镜检,鳃、体表没有寄生虫寄生。结合发病症状,临床解剖,综合确诊为鱼肠炎病,又叫乌头瘟,其病原体为点状产气单孢杆菌。发病原因主要是给草鱼投喂大量劣质饲料,时值仲夏和秋季交接之时,水温25~30℃左右,为点状产气单孢杆菌病原菌的大量滋生提供了温床,大量雨水侵泡过的饲料发霉变质,引发该病。发病前和发病初期,草鱼食欲还旺盛,发现死几尾鱼,由于没有重视,以为自然死亡,没有及时救治,继续投喂变质饲料,患病鱼迅速增加,导致大批死亡。
3 综合防治
立即处理掉所有发霉变质饲料。对所有鱼塘的病鱼治疗,每100kg饲料添加0.5~1kg肠炎灵,或者每100kg饲料添加 20~24g环丙沙星,或 16~24g氟哌酸,连续投喂 1周的药饵。由此病例知道,必须选用优质饲料,要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池塘管理上,多学习水产养殖技术,适度投喂,定期消毒水体,每天都要“早巡塘,晚巡塘”,注意观察鱼群摄食活动情况,及时发现鱼病,及早诊断治疗,消灭敌害生物,才能提高池塘的养殖效益。
S891.3
B
1007-1733(2013)05-0082-02
2013–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