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压法治疗急性颈背部筋膜炎36例

2013-04-07刘少鸿袁小霞陕西省榆林市中医医院榆林719000

陕西中医 2013年7期
关键词:力点压法膜炎

刘少鸿 袁小霞 陕西省榆林市中医医院(榆林719000)

颈背部筋膜炎又被称为“颈背部纤维炎”、“颈背部肌肉损伤”以及“颈背部筋膜疼痛症候群”等,其主要是一类由风寒、湿邪、外伤、疲劳等刺激因素引发的肌肉和筋膜的无菌性炎症反应,以颈背部疼痛、麻木、板滞为主要特点[1~3]。本研究选取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间于本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急性颈背部筋膜炎患者72例,观察压法治疗急性颈背部筋膜炎的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选取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间于本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急性颈背部筋膜炎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颈背部筋膜炎的诊断标准:存在外感风寒湿邪以及劳损和外伤病史;多发于两肩胛之间;背部肌肉板滞酸痛,阴雨天或劳动后加重;背部存在明显的压痛点或压痛区域,可触及条索或硬结;颈背部不同程度功能障碍;X 线检查无阳性征。治疗组有男24 例,女12例,年龄21~53 岁,平均(38.2±3.1)岁,病程10~110d,平均(48.5±6.8)d。对照组有男27例,女9例,年龄23~52岁,平均(37.3±3.6)岁,病程14~106d,平均(44.2±6.5)d。所有患者排除脊椎病、肩周炎以及风湿病的情况,发病后均为首次接受治疗。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相互比较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外用膏药敷贴治疗急性颈背部筋膜炎,1次/d,14d为1个疗程,每次更换膏药前保证患处皮肤在空气中充分暴露3h,以免产生其他并发症,皮肤如有过敏等异常反应,立即停止敷贴。

治疗组患者使用压法治疗急性颈背部筋膜炎,按摩频率每周3次为宜,每次按摩时间不超过1h,14d为1个疗程。压法根据施术者使用部位的不同主要分为指压、掌压和肘压三种,其分别以指腹、掌面和肘部尺骨鹰嘴突为力点。指压要求患者俯卧位,施术者立于患者一侧,以指腹为力点,缓慢发力,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以及病情的不同需要,随时调整压力的大小。指压多用于颈部以及背部比较明显的疼痛点及穴位的按摩。掌压要求患者俯卧位,施术者以掌面或掌根为力点,缓慢发力,反复数次,掌压多用于肩背部。肘压在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由于背部肌肉发达,对按摩力量的要求较高,故肘压尤其适用于颈背部筋膜炎的解痉止痛。患者俯卧位,施术者肘部弯曲,以尺骨鹰嘴突为力点,缓慢用力按压体表,肘压力量以患者的耐受程度为度。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接受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记录其治疗效果,分析比较不同方法的治疗效果。

疗效标准 痊愈:患者颈背部板滞、疼痛症状完全消失,天气变化或劳累后无复发,活动自如;显效:患者颈背部板滞、疼痛症状基本消失,一般活动基本正常;有效:患者颈背部板滞、疼痛症状略有改善,活动能力得到一定的恢复,天气变化与劳动后病情仍有一定反复;无效:患者颈背部板滞、疼痛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活动能力仍旧存在障碍,天气变化后疼痛等情况加重。痊愈、显效和有效患者的总和所占的比例为总有效率。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一般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形式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治疗效果比较。治疗组患者治愈的有11 例,治愈率为30.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例,8.33%(P<0.05);治疗组患者显效的有13例,占36.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例,22.22%(P<0.05);治疗组患者有效的有10例,占27.7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例,52.78%(P<0.05);治疗组患者无效的仅有2例,无效率为5.5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例,16.67%(P<0.05);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

讨 论 急性颈背部筋膜炎一般发病比较急,疼痛剧烈,存在明显的运动障碍[4]。急性颈背部筋膜炎在中医中属于“骨筋痹”的范畴,患者颈背部外感风寒湿邪,导致颈背部气机不畅,引起肌肉、筋膜的疼痛等不适症状。在大量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发现,中医的推拿按摩对筋膜炎的治疗和康复具有显著的作用,而其中按、压、揉等方法,更是得到患者的普遍接受,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压法是在治疗急性颈背部筋膜炎中应用最多的一种手法,而肘压又是在压法中最常用的一种[5]。压法由于力度强于按、揉等方法,尤其适用于肌肉厚实的背部疾患。压法能很好的起到舒筋通络、活血化瘀的作用,解除肌肉的痉挛状态,效果显著。而且其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的基础上,还能促进受伤组织的自我修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压法治疗急性颈背部筋膜炎的治疗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其无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压法治疗急性颈背部筋膜炎治疗效果显著。

[1] 杨 桦.传统疗法治疗颈项部肌筋膜炎[J].中国康复,2011,26(5):335.

[2] 王志江,陈 成.针刺养老穴配合背部走罐治疗背肌筋膜炎[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0,01(11):55.

[3] 解纪惠,陈满华.推拿配合大青盐热敷治疗背肌筋膜炎42例[J].河北中医,2009,31(11):1691-1691.

[4] 孙德斌,张峻峰,张 玲,等.推拿结合耳穴加锻炼治疗颈背肌筋膜炎的疗效观察[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28(6):133-136.

[5] 赵利军.小针刀治疗背肌筋膜炎40例[J].中国民间疗法,2012,20(1):21-22.

猜你喜欢

力点压法膜炎
结节性筋膜炎的MRI特征性表现
腰痛——请别忽视腰肌筋膜炎
混凝土强度的新型剪压法检测技术研究
解析重心找不着力点无须找
耳按摩法可有效改善产后妇女失眠现象
毫刃针治疗背肌筋膜炎30例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耕牛慢性子宫内膜炎
蜗壳差压法在印尼ASAHAN一级水电站的应用
量压法和酶法测定血清二氧化碳的方法学比较
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目标设置的基点力点和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