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体育强国进程中群众体育发展战略

2013-04-07

山东社会科学 2013年12期
关键词:强国竞技体育

于 军

(鲁东大学 社会科学处,山东 烟台 264025)

近两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跻身金牌和奖牌榜前两位,不仅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也使我国实至名归地迈入竞技体育强国行列。但是,我国在竞技体育上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并不代表我国就此进入了体育强国的俱乐部。“体育大国”与“体育强国”不同,而“体育强国”也不能等同于“竞技体育强国”。判断一个国家是不是体育强国,不能只看其体育规模数量,还要看其体育发展水平,而在众多的衡量标准中,竞技体育水平是一个基础的标准,却不是唯一的标准。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已成为建设体育强国的必备条件。但是与竞技体育相比较,我国群众体育发展仍然滞后。如何在建设体育强国进程中大力发展群众体育也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

一、体育强国的内涵

北京奥运会后,中国体育坚持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体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实现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协调发展,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体育强国”这一概念当中寄寓着丰富的体育理念以及对理想体育图景的想象。

有学者认为,体育强国应该包含软实力和硬实力两个方面,软实力指体育文化等方面;而硬实力则是指体育相关的硬件建设,包括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科技、体育产业等资源性实力,目前制约我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主要因素是群众体育发展滞后。①周丽萍、田雨普:《“体育大国”与“体育强国”研究探析》,《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有学者提出,体育强国是指该国体育发展的综合实力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衡量和判断体育强国的两项基本标准是竞技体育的国际竞争力和群众体育的发展水平。体育产业、体育科教、体育法制、体育传播、体育管理和体育交往等构成了体育强国的支撑系统。体育精神、体育威望、国际体育话语权等是体育强国的软实力表现。②田雨普:《努力实现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迈进》,《体育科学》2009年第3期。还有学者认为,体育强国首先应是以人为本的体育,其次才是强国体育,最后是一个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体育。体育强国由体育基础实力(体育基础设施、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体育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体育教育、科技、文化的发展水平、体育市场、体育消费的规模和水平等)和核心表现(在国际重大综合性和单项比赛中的竞赛成绩、具有国际声誉的体育明星数量、品牌赛事和品牌俱乐部的数量、在国际体育组织中的影响力、具有话语权的体育媒体等)所构成。③鲍明晓:《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战略研究》,《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综合一些学者的研究结论,我们认为它的内涵至少应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体育强国是指一个国家体育发展的综合实力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包括竞技体育的国际竞争力和群众体育的发展水平,二者如双马驾辕,缺一不可;其二,体育强国是指一个国家的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共同发展,其所体现的体育文化精神应当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其三,体育强国是指一个国家具有健全的体育体制、完善的体育设施、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不仅可以推进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而且能够使每一个国民都充分享受国家体育发展的“福利”。

据此看来,阻碍我国成为“体育强国”的主要原因就是群众体育的相对滞后。这种滞后既是与西方体育发达国家相较而言,更是与我国竞技体育的辉煌成就相对而言。而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在发展水平上的不相匹配,造成了我国体育整体格局的畸轻畸重,最终影响的不仅是包括体育竞争力在内的国家整体竞争力,而且,竞技体育的发展也会失去必要的社会基础和舆论支持。这既与我国的经济发展还未提供充沛的物质条件有关,也与社会体制改革仍存在盲点和缺失有关,由此使得开展群众体育所必需的公共体育资源相对匮乏,但理论认识上的不足无疑也是重要的原因。一个具有严重危害性的认识是将“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视为“普及”与“提高”的关系,群众体育因此在实质上被剥夺了独立存在的价值,在群众体育领域照搬竞技体育模式也就成为必然选择。

二、当前制约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困境

(一)受我国目前体育体制影响,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发展不平衡,群众体育总体发展水平较低

受竞技体育优先发展战略影响,目前我国群众体育参与主体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存在很大缺陷。举国体制是举全国的力量优先发展竞技体育,由竞技体育带动群众体育发展。但就目前来看,竞技成绩举世瞩目,群众体育发展停滞不前,群众体育的投入增长幅度远远低于竞技体育的投资增长。[注]刘梅英、田雨普:《体育强国背景下我国群众体育事业发展的困境和突破》,《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二)受经济条件限制,我国城乡、东西部群众体育发展不平衡,相对落后区域群众体育发展缓慢

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都离不开经济力量的支撑,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势必会导致群众体育的发展失衡,发达地区群众体育发展会越来越快,落后地区会越来越慢,最终拉开差距。刘梅英、田雨普等认为,西部地区多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主,东部体育文化多受到现代体育文化影响,由于受经济因素的推动和信息交通的快速便捷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我国东部体育文化显现出现代体育文化的特点,接受现代体育的观念及其价值诉求。[注]刘梅英、田雨普:《体育强国背景下我国群众体育事业发展的困境和突破》,《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三)群众体育科技力量投入比例较小,理论不完善,人力物力投入与竞技体育相比存在显著差异

就目前理论体系来看,大部分体育理论都依托竞技体育展开,群众体育存在于社会体育学学科分类中,学科建设相对单一,大众参与体育锻炼需要的方法和手段较少。在人力需求方面,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不足,健身手段和方法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使得群众体育发展窘迫。在物力方面,群众体育设施的建设不完善,硬件设施投入比例小,部分体育场地设施闲置,不对大众开放,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群众体育的开展。

(四)国内与国际体育文化交流不平衡,受国外体育文化冲击,传统体育文化受冷落,群众体育文化发展陷入瓶颈

随着国际体育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体育文化的相互融合不断加大,西方先进的体育文化越来越受到我国大众的追捧,西方新型的体育运动项目已经在我国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而我国传统的体育项目倍受冷落,使得体育文化交流呈现出一边倒的态势。郑隆认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着鲜明的民族个性、特点及道德伦理观念;传统体育活动与文化娱乐融为一体,具有防病健身、延年益寿、陶冶情操等功能,这些特征与现阶段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在一定意义上具有同一性,符合现阶段我国大众体育发展的趋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众多,为全民健身提供了丰富的活动内容,容易被广大人民群众接受,能满足不同年龄、层次、职业、地域和经济条件的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注]郑隆:《民族传统体育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武汉体育学院硕士论文2009年。然而由于受国外体育文化冲击,传统体育文化受冷落,群众体育文化发展陷入瓶颈。

(五)群众体育组织化程度较低,缺乏系统性,群众体育运动大规模开展道路曲折

体育组织是群众体育发展的重要载体,现阶段我国群众体育组织大部分是以自发性体育组织为主,即基于人们共同的爱好、利益、感情与友谊,在体育实践的基础上,不受任何外界部门的影响和制约的情况下自发形成,并自主管理的非正式的、结构松散的、利用公共场所进行以健身、娱乐、交际、休闲为目的的体育活动组织。[注]刘梅英、田雨普、周丽萍:《体育强国视域下我国群众体育发展对策探索》,《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7期。这种形式的体育组织会受到地理位置、周边环境的限制而不能大范围展开,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目前我国大规模的群众性体育赛事以全运会为主,主体是学生,全民都能参与的群众性体育赛事较少,这对群众体育的发展和体育文化传播不利。

三、建设体育强国进程中群众体育发展战略

(一)建设体育强国进程中群众体育的特征

1.群众体育目的多样化

群众体育的开展是大众在自发条件下进行的,以大众的价值取向为转移。在社会活动中,人与人之间在物质和精神追求上的差异决定了大众对体育运动选择的差异,呈现多样化特征。目前我国群众体育以增强体质为主要目的,体育人口以青少年和老年人为主。

2.群众体育经济效益突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我国大众体育消费水平提高,大众用于健身的投资比重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体育产业的发展。体育消费一方面满足了大众对时尚的追求,另一方面满足了大众对体育的需求,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两者都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大众身体素质的提高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劳动积极性,为社会创造了更多的经济效益。

3.群众体育组织管理存在复杂性

群众体育既有正式的组织,即各种类型的俱乐部,更有大量的非正式的组织,成员和地区高度分散。由于群众体育开展大多数是自发进行的,在不同的地域会有不同的组织形式,参与时间上存在很大差异,参与的人数不固定,年龄上差距也较大,各个年龄阶段的人群都或多或少参与其中,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对体育运动的要求有所不同,群众体育组织管理难度较大。

4.群众体育活动形式多样,项目随意性程度较高

由于群众体育活动目的的多样性,因此活动形式不拘一格、灵活多变。群众体育既可以以个体为单位,也可以以群体为单位;既可以由社会集团组织,也可以由参与者单个或几个人自由组织,没有统一的规定和统一的模式限制。[注]李金龙、王超英:《体育社会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在活动项目的选择上随意性也较大,锻炼者分别以兴趣、年龄、地域风俗、生活习惯、经济文化等特征选择活动项目。

5.群众体育活动娱乐性较强,主要满足大众精神文化需求

竞技体育以夺取优异的运动成绩为目的,而群众体育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愉悦身心,丰富大众的文化生活,并在此基础上增强体质。在进行体育运动的过程中还可以增进交流,加深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这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到的作用也非常大。

(二)建设体育强国进程中群众体育的主要目标

建设体育强国进程中群众体育的主要目标是完善适合国情的群众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政府、社会和企业组织共同兴办群众体育的格局;以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为核心,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缩小城乡、区域之间群众体育发展差距,推进城乡基本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体育公共服务;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意识和科学健身素养普遍增强,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显著增加,体育健身成为更多人的基本生活方式,全民族身体素质明显提高;努力实现群众体育的跨越式发展,为建设体育强国打下坚实基础。

(三)群众体育发展的基本理论视点

1.责任主体在政府

群众体育发展首先是政府责任,尤其是县级政府,虽然我国城乡的划分并不是十分明确,如有人认为区县以上(包括区县)是城,建制镇以下(包括建制镇)为乡。而有人则认为,当前我国的乡村发展主要指的是农村,乡镇(包括乡镇)以上均为城。[注]钟卫刚:《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责任、目标和监测》,《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但无论哪种划分,城与乡的基本划分界点在县域以内,而且县级政府在统筹资源分配中发挥了主要的引领作用。因此,群众体育发展的责任主体在政府,尤其在当前一段时间,县级政府应成为发展的主体。之所以如此说,群众体育的发展是要分阶段地实现从低水平向高水平的发展过程,而在实现这一过程中,除了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导向外,县级政府将是行为的主体,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群众体育发展应成为体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就当前阶段而言,应以缩小城乡差距为主要工作目标,显然,这将根据不同县域内的情况来实施;二是政府应当以推动农村群众体育的发展为主要责任,在资源配置、政策法规及宏观调控等行政决策中体现发展的指导思想。从这两个方面来看,县级政府处于当前一段时期内群众体育发展的基础操作层面。

2.目标在于缩小城乡差距

群众体育快速发展是一种发展目标,主要是针对现实存在的供给与需求的不均衡发展而提出的美好理想,是一种对理想、公平、高效、优质的群众体育发展状态的追求。而其实质在于缩小城乡差距,这主要是由相应的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

当然,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等的限制,群众体育在不同区域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如东西省份之间的差距,但城乡差距是群众体育发展的主要矛盾,据田雨普等(2008)对城乡群众体育的调查研究发现:城乡群众体育设施虽然都比较短缺,但农村极为严重,同时,80%以上的农民没有参加过体育组织锻炼。[注]田雨普、杨小明、刘开运:《我国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的战略》,《体育学刊》2008年第1期。卢文云等(2010)对我国西部地区农村公共体育供给服务进行了调查研究,[注]卢文云、梁伟、孙丽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西部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体育科学》2010年第2期。结果表明,农村公共体育产品供给非常低,且供给机制非常缺乏,体育场地、村体育活动组织、体育健身的专人指导及法规政策等明显不足。在农村,只有村子里的学校有篮球场,而且场地不规范,篮架也不完整,健身场所少之又少。[注]陈丰才、庞蕾:《城乡体育设施差别与城乡体育消费现状分析》,《山东社会科学》2013年第11期。由此可见,城乡群众体育差距的缩小是实现发展的第一步,至少在目前一段时间内应该如此。

3.基础在于资源配置均衡

应该说,群众体育发展首先是资源配置的均衡,其资源配置的不均衡,是导致群众体育发展不均衡的主要因素。我国不少学者曾对群众体育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如肖林鹏(2006)曾对我国群众体育资源开发与配置对策问题进行研究,[注]肖林鹏:《我国群众体育资源开发与配置对策研究》,《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对群众体育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进行了内涵分析,并调查了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场地、体育经费等各种人力、物力及财力等资源情况。余涛(2009)对群众体育资源配置系统进行了构建,并进一步就功能性群众体育资源要素子系统和基础性核心群众体育资源要素子系统进行了分析,[注]余涛:《群众体育资源配置系统构建的理论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年第12期。为群众体育资源配置指标的建立提供了参考依据。

4.主线在于分阶段实施

群众体育的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从低级到高级逐渐发展的阶段,其本质是在逐渐缩小区域差距的基础上,追求平等、实现公平发展。从发展阶段的特点来看,低水平发展阶段主要体现出资源配置的均衡,每一个公民均具有平等的群众体育活动的机会和权力;高水平群众体育发展主要体现出国家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群众体育的供给与需求已在结构上达到优化状态,并以追求群众体育的高质量服务为显著特征。在高水平均衡发展阶段,群众体育资源丰富、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和群体之间(如特殊人群)的差距极大缩小,最大限度的发挥了现有的社会资源。

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群众体育发展的不平衡是一种普遍现象。2001年中国群众体育的调查数据表明,在不同区域及体育人口的各类结构中(如性别、年龄等),存在着巨大的非均衡现象。[注]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不少学者也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如秦椿林(2004)依据均衡和非均衡理论对中国群众体育的发展模式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波浪模式、慧星模式及橄榄模式。但无论是以何种模式发展,其追求的目标就在于达到需求与供给的均衡,并逐渐缩小不同群体、区域之间的群众体育差距,实现一种不断螺旋上升的发展态势,而实现这一过程的主线就在于分阶段的实施。显然,当前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还处于低水平的发展阶段,即以实现群众体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为显著特点阶段。

(四)建设体育强国进程中群众体育的指导思想

1.健全体育体制,使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协调发展

建国以来,我国采用“举国体制”发展体育,集中而充分地调动利用有限的国家资源,迅速缩小了与西方发达国家在竞技体育领域的差距,成为名副其实的竞技体育大国。[注]肖林鹏:《我国群众体育资源开发与配置对策研究》,《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这一体制目前还有存在的必要性,我们要做的就是进一步拓展和完善我国的体育体制,充分发挥竞技体育对群众体育的引导示范作用,而将发展群众体育调整为“后奥运时代”的主要战略。这里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在资源投入和分配上,必须考虑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协调发展,既不能只要竞技体育的“点”,不要群众体育的“面”,也不能因噎废食,排斥竞技体育,特别是那些竞技体育弱势项目,都不利于体育强国的建设。

2.扩大资金投入渠道,增加硬件设施投入比例,提高现有体育设施的使用效率

稳定的资金来源是群众体育开展的重要保证,硬件设施的完善是群众体育开展的基础条件。通过多渠道扩大群众体育建设的资金来源,如国企、私企、地方财政等,然后通过对现有资源的合理分配,以发达地区带动不发达地区的群众体育设施建设,在原有基础上增加相对落后地区硬件设施的补充和完善,进一步促进群众体育的大规模开展。政府相关行政部门在这一举措上应加大监管力度,给落后地区适当的经济物质支持,地方还可以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兼顾效益与公平,还要增强大众体育锻炼的意识,防止现有体育设施出现空闲的现象。同时还要在发展群众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兼顾到弱势群体的体育需求,完善弱势群体体育设施,落实好公平性原则。

3.强化政府的责任和服务意识,改进现有市场化运作方式,依靠社会力量发展群众体育

市场化是我国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群众体育发展的基本方式,社会群体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是群众体育的公益性质决定的,改进现有的群众体育市场化运作机制关系到我国群众体育事业整体发展进程。政府应当以大众的利益为本,加强责任和服务意识,整合和分配现有体育资源,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应当担负起其社会责任,依靠社会力量发展群众体育,体育机构和个人在这一时期应当加大执行力度。政府应该大力支持体育事业,强化其在市场中的角色地位,把农民体育也纳入日程,提高农民身体素质,借以支持农民经济。[注]陈丰才、庞蕾:《城乡体育设施差别与城乡体育消费现状分析》,《山东社会科学》2013年第11期。

4.注重传统体育项目在群众体育发展中的作用,以开展特色健身活动为契机,提高群众健康水平

体育强国离不开本民族的体育文化特色,我国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积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一个民族体育文化的灵魂,传统体育的文化缺失对我国体育事业来说是很大的损失。我们应当不断发掘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并加以保护。在此基础上大力开展群众性体育赛事,保留传统体育项目的竞技性和趣味性,以社区为单位开展小型体育赛事,设立相应奖励机制,为群众体育大众化创造条件,为建成体育强国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

5.增加社区体育指导员的数量和质量,强化其组织力度,为建设体育强国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目前我国群众体育处于松散自发发展状态,这与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缺乏密不可分。社会体育指导员是群众体育科学、系统开展的必要保证,而体育教育水平的高低又是影响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当前体育大环境下,传统健身的方法和手段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培养合格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成为建设体育强国重要的人力资源。

四、结束语

体育强国的建设需要群众体育的进步,21世纪中国富强更需要群众体育的大力发展。维护好大众的体育需求,增强全民族的身体素质和丰富大众业余文化生活是建设社会主义体育强国的最终目标。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群众体育发展将成为我国体育发展的首要目标。在建设体育强国进程中要加强领导,大力发展体育经济,处理好群众体育、竞技体育的关系,促进体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推动我国更快地进入体育强国行列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强国竞技体育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竞技精神
强国有我
秦晋争霸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花与竞技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