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白痢中医防治
2013-04-07李莲胜
李莲胜
(四川省北川县安昌镇畜牧兽医站,四川 北川 622700)
白痢是哺乳仔猪常发的一种疾病,病猪以拉灰白色的粥状粪便为特征。本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低,可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
1 病因
白痢20日龄内哺乳仔猪常发,以春冬季节易发。气候突变,外邪侵袭,或圈舍污秽,仔猪采食不洁之物,或母猪患病,仔猪吮入病乳等,损及仔猪脾胃时,仔猪因水谷不得运化,内积胃肠而腹泻。
若湿与食滞相合而生热,则湿热下注大肠而致仔猪水样暴泻或排白色粪便,其粪恶臭,有时带血,此类病猪正气虚弱,日久则体衰而亡。
2 中医治疗
白痢分为伤乳泄泻、脾虚泄泻、湿热泄泻三种。
2.1 伤乳型泄泻治疗 此类患猪常泻下乳白色或灰白色的稀便,粪便中常混有乳块,其肠鸣、腹胀,吃乳减少,神差、少动,有的出现呕吐,其呕吐物酸臭,患猪口色微红,舌苔厚腻。
治则:消食助动,调冲止泻。
方剂:苍术60 g、陈皮50 g、厚朴50 g、紫苏60 g、通花60 g、吴萸6 g、甘草15 g、香附60 g、黄连10g煎后喂母猪,以通过母乳增强仔猪抵抗力。
粪便呈乳白色者加吴萸15g、官桂30g、小茴30g。
粪便呈灰白色者加白芍20g、茯苓30g、夏枯草40g。
2.2 湿热型泄泻治疗 此类患猪的粪便稀薄如水,色黄、味腥,偶带血。病猪日泻多次,口渴喜饮,有时呕吐,体温常在40℃以上,其神差,起卧困难,舌燥、口干,口色赤红,苔黄腻。
治则:清热解毒、化湿止泻。
方剂:白头翁30g、秦皮30g、黄柏40g、滑石60g、甘草15g煎水喂母猪、仔猪。
2.3 脾虚型泄泻治疗 病猪排白痢,日久不愈,其粪便稀薄,有气泡或混有未消化的饲料及乳块,患猪吃奶少,消瘦,神差,坐卧不立,口色淡白,苔白或淡黄。
治则:健脾补胃,涩肠止泻。
方剂:党参50g、炒白术40g、白茯苓40g、陈皮30g、厚朴50g、苍术30g、甘草10g、黑姜20g煎水喂母猪、仔猪。
3 预防
3.1 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供给母猪优质蛋白质及维生素、矿物质。
3.2 圈舍注意冬季保暖、春季防寒,并加强通风,保持干燥。
3.3 搞好圈舍清洁,定期对圈舍进行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