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TS糖尿病管理模式的应用
2013-04-07王歌今
王歌今
(淄博职业学院附属医院,山东淄博255314)
2011年6~10月,我们对80例糖尿病患者实施MUTS糖尿病管理模式,并应用PDCA模式进行不断地持续改进,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糖尿病患者160例,男79例,女81例;年龄36~74(61±1.5)岁。初中以上文化,具有一定的理解及沟通能力,能独立回答问题。所有病例符合2007年WHO糖尿病防治指南诊断标准。按入院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0例,其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两组均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均执行优质护理和糖尿病护理常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即常规的、随机的口头宣教法和书面教育法。干预组实施糖尿病教育新模式,即采用医生为总管理者(M)、患者家属为督促者(U)、患者本人为自我管理者(S)以及护士为施教者(T)的MUTS糖尿病管理模式,运用临床护理路径理念制定并实施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用表,主要内容包括入院时介绍病房环境、饮食指导(初步)、运动指导、低血糖指导、足部护理,住院期间进行饮食指导—讲座、运动指导—健康操、胰岛素注射方法培训—讲座、小组教育、并发症指导、口服药物指导,出院时进行胰岛素注射方法培训—小组指导、血糖监测,出院后电话回访饮食、运动情况及胰岛素注射方法、血糖监测情况、低血糖有无。出院前1 d发放自设调查问卷,由患者填写完毕即收回。问卷内容包括:①糖尿病知识:单选题10道,每题10分,满分100分,总分≥85分为掌握;②健康教育达标:能将糖尿病相关知识复述85%以上的患者视为达标;③护理质量:包括护理质量相关项目10个方面,每项为满意、一般、不满意3个选项,分别记3、2、1分,护理质量满分30分,总分≥25分为满意。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的知识掌握率、健康教育达标率和护理质量满意度。采用改良的Deborah糖尿病自我管理评价表对干预组患者进行依从性判定。对干预组随访1 a,分析患者依从性的改进以及HbA1c达标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数据应用¯x±s表示,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分别有78例、79例完成调查问卷,有效病例为157例。干预组与对照组糖尿病知识掌握率分别为95.3%、70.5%,健康教育达标率分别为99.1%、82.3%,护理质量满意度分别为99.8%、87.9%,两组比较,P <0.01。干预组患者完全从医行为提高近1倍,而且从进入MUTS模式的第3个月起患者依从性就明显提高,半年后依从性改善维持高水平。HbA1c达标率明显提高,但随时间的延长呈平台趋势。
讨论: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新型质量管理模式,是为患者制定的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对特定的患者群体,以时间为横轴,以入院指导、入院时诊断、住院中的检查、用药、治疗护理、饮食指导、活动、教育、出院计划等理想护理手段为纵轴,制定成一个标准流程,是一种包容了循证医学,整体护理,质量保证以及持续改进的护理标准化方法[1~3]。
本研究我们将临床护理路径的理念引入到糖尿病教育中[4],制定了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用表,将健康教育内容制度化、标准化、具体化,并贯穿在患者从入院到出院教育的各个环节中,保证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充分调动了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保证了健康教育的延续性和完整性,患者从中受益。其应用也使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有章可循,有预见性、有计划性地进行教育工作,提高教育质量;患者亦明确自己的教育目标,自觉参与到疾病教育中,对促进健康起到积极作用[5];其应用规范了护理行为,减少了护理行为的随意性,杜绝了护理差错的发生,使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大大提高[6]。MUTS管理模式强调家属作为监督者的身份参与到糖尿病的教育管理,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和HbA1c达标率。PDCA模式的应用使糖尿病教育工作持续改进,不断提高。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糖尿病知识掌握率、健康教育达标率、护理质量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依从性明显提高,提示此种教育管理模式可提高糖尿病教育的有效性及患者满意度。
[1]雷丽霜,扬晓娅.日本对临床护理路径管理的研究[J].国外医学:护理分册,2002,20(12):547.
[2]陈小慧,周作霞.临床护理路径的概念及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22):129-131.
[3]夏梅.临床护理路径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及展望[J].护理研究,2008,22(26):9-10.
[4]黄星,吴秋香.临床护理路径在国内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5):47-48.
[5]磨锟,黄茜.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模式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2,18(3):170-172.
[6]王文平,李丹.临床护理路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1,9(2A):32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