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在美国的发展现状

2013-04-07高雅培高金柱

世界中医药 2013年8期
关键词:补充剂膳食针灸

高雅培 高金柱 苗 青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肺病科,北京,100091)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接受中医治疗,中医药在美国的发展也迸发着朝气与活力。中医药在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但对于仅有200多年历史的美国人来说,西医才是他们一开始就接触到的传统医药。在美国,中医药只被看作是外来的医药,被视为是补充与替代医学的一部分。中医药在美国的发展尚有很大的潜力值得我们去挖掘。

1 中药在美国的发展尚需火候

中药作为中医治疗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紧紧地与中医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理论相连。然而中药在美国的发展却不尽人意,当然原因有很多,主要是针对中药材的功效、安全性及合法性的考虑。中药的成分复杂,根据西医的理论,关于中药药理的研究一时难以攻克。

1.1 中药在美国的发展背景 随着针灸在美国的发展,中药也开始受到美国人的青睐。约有5%的患者服用天然药物,其中80%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服用中药。全美有各种中药店和含中药的保健品店12000多家,年销售额达20多亿美元。在美国知名度比较高的美洲中医学院附设诊所每年平均接待2000多名患者,其中90%是白人。在美国,草药类膳食补充剂的销售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市场渠道来完成,主要包括天然保健品商店,食品、药品及大众市场(Food,Drug,and Mass market,简称“FDM”)零售商,大型商场及便利店、邮购、广播及电视直销,网购、网络化或多层次营销公司、卫生工作者(如针灸师、按摩师、自然疗养师、部分传统医师)等。

1.2 中药在美国的立法情况 美国与中医药相关的主要联邦法规如下:1906年《控制假药联邦药法》;1938年《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1966年《恰当包装与标签法》;1987年《处方药品上市法》;1990年《营养标签与教育法》;1994年《美国国家针灸法》;1994年《膳食补充剂健康与教育法》;2002年《食品企业注册管理条例》;2003年《建立与保持记录管理条例(草案)》;2004年《植物药研制指导指南》;2007年《补充和替代医学产品及FDA管理指南》。中医产品在超市销售这一现象表明在美国中药更多地被认作是一种膳食补充剂而非药品。根据美国膳食补充健康和教育法案,中医药被限定在膳食补充剂的范畴。根据这项法案,生产商不能声明某种膳食补充剂能够治疗某种疾病,只是说通过科学研究,对身体的某些结构或器官有改善和保健作用。这种定性从某种程度上就限制了中医药作为药品在美国市场的发展。而相关专家认为中医药作为膳食补充剂更易进入美国市场。总之,中医要想以药品的身份进驻美国看来还要有很长的路要走。

2 针灸在美国的发展持续升温

针灸作为最早被美国人承认并接受的中医疗法,它的独特魅力和神奇的功效一直在美国得到关注,并持续升温。

2.1 针灸在美国的发展背景 针灸是世界上最古老、最为广泛应用的医疗方法。它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中国。1971年,当纽约时报记者James Reston写了有关中国针刺麻醉的报导后,针灸在美国变得广为人知。除了开始主要用于治疗疼痛症状,如头痛、牙痛、关节痛、肌肉痛、神经痛、手术后疼痛等,也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如癌症、血液病、哮喘等等。目前全美有20多个针灸医疗中心从事针灸治疗和研究,研究项目有200多项,所治疾病数十种。规模较大的中医、针灸学校现有20多所,有40多个中医针灸学会或基金会,创办近10种中医、针灸杂志,并在不同地区召开了一些国际性中医药或针灸学术会议,交流研究成果。全美现有30多所中医针灸学院,其中加州就有十几所,这些学院都是民间社团或私人举办。学院在校生最多达500多人,最少仅几十人,学生来源主要是华裔,也有相当数量是非华裔。

2.2 针灸在美国的立法情况 针灸的立法在美国历经了探索期、立法规范前期,完善立法期3个阶段。1)探索期:该期是以富兰克林·贝奇(Franklin Bache)1826年发表的第一篇针灸临床报道环球中医药为标志的。该文的作者亦是美国著名科学家和政治家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 inFrank lin)的曾外孙。他在当时著名的《北美医学和外科杂志》(《North American M edical and Surgical Journal》)上首次报道了针灸对腰背痛和其他关节痛的疗效观察。2)立法规范前期:上个世纪70年代,尼克松访华时,随行记者詹姆斯·雷斯顿(James Reston,普利兹奖获得者)在纽约时报上发表了一篇新闻,阐述了他在中国体验针灸治疗的亲身经历,医生用针灸缓解了他的急性阑尾炎术后疼痛和其他症状。从此,掀起了一股美国的针灸热。3)完善立法期:上世纪80年代初,许多针灸的相关组织相继成立,包括中医公会(AAAOM)。另外具有代表的组织有:成立于1982年的针灸与东方医学大学理事会(CCAOM)和针灸与东方医学认证委员会(ACAOM)。这些组织保障了针灸在美国的立法、教育及针灸师的权利。目前,无论是从针灸医师的人数,开设针灸科的医院、诊所,还是就诊的人数来看,针灸在美国的发展可以说是持续加快。

3 中医药在美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回顾中医药在美国的发展,展望美好的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从近几年来的文献报道来看,可以得到很多启示。

第一,以教育为先导,开拓中医之路。当今美国中医药教育的现状及其主要的4种教育形式,分别为中医学院教育、医学院内的中医教育、西医师的中医继续教育课程、NIH中医博士后教育。美国现有60余所中医药、针灸学校和学院,可以颁发中医证书。这就为中医培养人才,拓展中医之路打下了基础。但随之也有很多问题暴露出来:教育制度不够完善,教育水平参差不齐,教材质量问题等等。

第二,以研发为支撑,加大投入力度。中药的疗效毋庸置疑,但如何打入美国市场仍需狠下功夫。美国国家中心业已资助了几十项中医中药的研究课题,都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目前日本、韩国等都在中药领域不断开拓进取,联合跨国企业、公司拓展中草药市场。作为拥有得天独厚条件的我们更应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把握住机会,将纯天然绿色的中药材带入美国市场,甚至是世界市场。

第三,以沟通为桥梁,搭建合作平台。美国中医药专业学会理事长李永明博士说,中医学包含了许多道家和儒家的思想,因此中医西进很容易引起东西方文化的冲突。比如,语言就是一个很大的障碍。许多中医使用的语言,即使是以汉语为母语的多数中国人都觉得高深莫测。随着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愿意甚至主动了解中医中药,预示着中医药的发展前景十分乐观。我们可采取很多合作方式:构建国际信息交流平台,加强企业的文化品牌建设,开展中医药教育,传播中医药文化。

第四,以疗效为目标,建设人才队伍。无论是中药,还是针灸,要想立足于世界市场,必须有高的品质,才能取得好的疗效。针灸的疗效是最为美国人所接受的,然而中药的疗效就不容乐观。由于缺少严格的对照、没有真正的随机分组等问题,不能证明其确实有效。涉外师资队伍建设是发展海外中医药事业的关键,现在突出的问题是高水平的中医英文不行;英文好的往往对中医又不精通,有的甚至不会看病,以致涉外中医药教学人才奇缺,这一问题也不容忽视。

猜你喜欢

补充剂膳食针灸
Las nueve agujas de Fuxi Cómo surgieron estos implementos para practicar la acupuntura
加拿大提议将葡萄籽提取物用于膳食补充剂
东盟健康补充剂管理概况及对中国的启示
Ω-3补充剂或能有效减缓机体衰老
秋天膳食九字诀
别给孩子乱补膳食补充剂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六个问题读懂膳食纤维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中医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4例